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校对)第5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1/844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一方面是美国巨大的回收纸板含量,仍然可以下探的进货价格,以及低廉的不像话的运费——这就如同拥有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森林。
  另一方面,则是现在已经到了九四年中旬,经过两年来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华流通消费品以及工业品已经进入到了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二个,也是在整个改革开放几十年周期里最为流畅的快车道。在未来的几年十几年里,中国制造将迎来一次至少是量的飞跃!
  第三个方面,则是造纸行业虽然各有专精,可是在管理,生产流程上其实都是差不多的,都是一个从原料打浆到生产线成品的这么个过程。经过两年来的发展,新北集团积攒下来的管理经验,以及并购中南之后的渠道。
  用得天独厚来形容目前摆在李宪的面前的资源,一点儿也不为过。
  机会,千载难逢!
  所以现在,跟岳之峰的讨价还价,不为别的。
  只因为李宪觉得,自己的手里掌握着一手资源,但是却将其中大部分都转手出售,赚取了一个看似可以,但是实际上低廉的差价,太特么亏了。
  他想的是,让新北集团,也介入到包装纸行业,在滚滚洪流之中,狠狠分他一杯羹!
  而让新北集团能快速在产业内形成规模,并且最大化利用优质原材料优势在业内形成话语权,并制定行业标准的契机,就在眼前。
  那些……摆在夏光远案头的项目列表内,等待着发落的,二十几家省内包装纸生产企业!
  这件事儿,夏光远有权,他不能求。孙卫民能求,可是这位即将离任赴京的老书记却已然是有心无力。
  如果省内,能够对夏光远施加影响,有能力把这件事儿拍板儿定下来的,除了面前的岳之峰他想不到别人了。
  嗯、
  或许自己家那个瓜兮兮,害怕去了美国之后还治不好自己的嗓子而患得患失的家伙出面倒是也可以。不过那是个走钢丝的手段,而且作为一个男人,在情感上李宪绝对无法接受就是了。
  现在,岳之峰一头扎到了自己这儿来。
  天赐良机,李宪岂能错过?
  “这绝对不可能!李董,你的算盘打得太响了。可是天底下,哪有这么大的便宜给你占?要是按照你的说法,那新北集团跟空手套白狼有什么区别?”
  看着岳之峰满脸写着的不高兴,李宪认真了起来,推心置腹道:“岳书记说的是,之所以拿出这个方案来,主要就是新北集团现在是真没钱。不过,您说的空手套白狼,倒也是冤枉我了。”
  “我还冤枉了你?怎么讲?”岳之峰是好气又好笑。
  李宪郑重的起了身,对岳之峰极其郑重道:“一个企业,有没有能力,有的时候跟资产没关系。企业所掌握的资源,有的时候比资产资本更值钱!就比如我刚才跟您说的,我们新北,目前有一套完整的包装纸板原材料供应链,而且是目前全国来说质量最好,价格最低的。而在管理上面,从林业局纸厂,药厂,到北林纸厂,再到邦业酒厂,滨城红花卫生巾厂,这几年下来,对国营企业的改造能力,整个龙江省内,我们新北要是称第二,您绝对找不出一个第一来!”
  岳之峰的眉头皱了起来。
  新北的情况,他来到省内之后就隐隐的听说了一点儿。知道这个企业这两年发展的不错,特别是酒业这块,现在在国内颇有名气。
  刚才来时的路上,刘伟汉也将新北的发展历程,大致的跟他学了一遭。抛去其他的层面,对于新北的经营,岳之峰还是看重的。
  而新北集团通过一千万的投资在一个月内就赚了六七百万的事情,则正是他这一次造访的原因之一,更是不用李宪多说。
  “李董,交个实在话吧。”
  足足过了几分钟,岳之峰终于开了口。
  “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省内二十多个包装厂都划给你们新北,这不可能。三个四个的,我可以考虑。”
  听到这话,李宪乐了。
  “岳书记,四个和二十个,对您来说,区别大么?”
第634章
俩老头
  李宪的意思,岳之峰是懂得、
  从本质上来说,批四家国营企业给新北进行股权改造和批二十家甚至是一百家,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从根儿上,这个轻工企业改革项目,它就不“红”!
  这一点,不用从别的地方看,就从各地区为了搞活经济推出的那些模式就知道了。
  自打80年代中期之后,国企普遍效益不行。根据90年第二次工业普查的结果显示,国企的局势已经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地步。国有企业的资本收益率综合起来只有不到百分之五,这个收益率,大大低于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在三十九个大行业之中,有十八个是全行业亏损,国用工业的负债总额已经站到了所有制权益的两倍以上。
  也就是说,整个国有企业集团都已经处在了资不抵债的地步。
  国家和地方的负担太重,所以针对地方经济的改革一直就没断过。
  可改革不能瞎改。
  一个改不好,那可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
  目前盛行的改革模式,就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八十年代初提出的“苏南模式”。
  这模式说白了就是生产社生产队的遗留产物,79年之后,按照中央的规定,生产社和生产大队采取承包入户制度,从公有变成了实际上的个体所有。
  可是江苏部分地区的农民没有把社队企业分掉,而是通过乡镇政府的带头,采取合股的方式,办起了企业。像《大江大河》里边儿的小雷家,前期其实走的就是这个路子。
  这模式咋样?
  如果用现在的事儿打比方,就比如LOL吧,这模式就是个妥妥的“前期英雄”。
  政府牵头,村民入股。在企业前期往往是各种绿灯各种开,可是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一旦做大可就不灵了。
  为啥?
  这模式说白了就是“二国营”嘛!
  乡长镇长兼职厂长经理,党政经社四合一,产权人人所有人人没有,这不还是国企?
  国企的病,病在股份的不集中,而且企业盈利和亏损,对责任人的影响不大。说句含蓄的,别管庙穷不穷,和尚始终是富的。
  所以这个模式发展到最后,还是走的国企最开始的那套;吃大锅饭。
  其实从九十年代开始,这种模式改革刚出来的时候,一部分人就已经看到了结果。可是在全国,改革口号喊的震天响时候,这个模式还是快速推行开来。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这种改革模式没有脱离“公有制”!
  在任何人看来都是又红又专。
  别的改革模式有没有?
  有,而且不少!
  比如温州模式,和诸城模式。
  可是这两个模式,因为企业产权直接归了个人所有。所以在目前的主流观点看来,都是异端。
  就比如92年由陈光发起开始的诸城中小企业改革,到现在两年多了,一直在遭受着意识形态上面的攻击。甚至有一些人写了万言书,对诸城的产权改革提出质疑。认为这势必造成国有资产大面积流失。
  天可怜见,现在龙江省正在干的这个轻工企业改革,就是以诸城改革的基础上,去掉了一些激进的部分,采用更柔和一些的手段进行的。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有心人只要一看,基本上就能看得出来,这是在学习诸城!
  所以龙江的这一轮轻工改革,项目能通过完全可以说是一个特殊时期,由特殊人物发起,在绝对不合常理的情况下意外成行的产物。
  要是没有孙卫民这个在龙江干了十几年,拥有绝对影响力的干部大力推行,若不是现在龙江轻工企业的负担已经让政府难以接受,从而取得了岳之峰这个继任者的支持,若不是孙卫民承担下来了责任,并将这个项目的执行交给了下一任……
  这个项目都不可能成行——它本就不符合常理!
  所以李宪才说,批四个和批二十个,没有任何区别。
  本来就是犯禁的事儿。
  看着李宪那波澜不惊的目光,岳之峰觉得,自己似乎……被面前的这个小子给吃透了。
  ……
  京城。
  文兴街附近的一家不大,但是和周遭小吃对比显得格外干净的饺子馆里。
  一个头发花白,身着灰色夹克衫的老人用手绢擦了擦嘴边儿的油渍。看着坐在对面的老友盘子里边儿的饺子还剩了一半儿,挑了挑眉头。
  “老周,不好吃啊?还是嫌我请客的地方不好,不惜的动筷子啊?”
  对面那位看起来岁数更大的老人笑着摇了摇头,“你老吴铁公鸡拔毛请客,已经是稀奇的很啦。我还能嫌?”
  “额、”被称作老吴的老头一愣,随即哈哈大笑:“那你这是人老了,不能饭还是怎么的?半斤饺子都吃不下去,我看你这是人老而衰,行将就木喽!”
  说着,吴姓老头也不客气,直接把半盘饺子端了过去,大有“你不吃别浪费”的架势。
  见到自己同事兼好友不客气,周姓老头也不生气,仿佛已经习惯了对方做派,索性伸手将自己面前的饺子汤也推了过去。
  “老吴,最近一段时间的国企改革风潮,你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吴姓老头嘴里边儿嚼着饺子,声音有些含糊:“现在规模大一些的国营企业都消减了脑袋搞着要上市,前几天我的一个学生走了几家上市公司,通过一些关系了解到了一些内幕。你猜都猜不到现在都是怎么操作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1/8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