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校对)第153部分在线阅读
……
来到了酒厂,便将老朱父子和几个厂子的骨干召集了起来。说了想在现有的邦业小烧之上,专门划出一条生产线来,做高端产品的想法。
这让酒厂的一干人等都挠了头,目前酒厂已经是开动了全部的产能,就这还满足不了市场供求呢,哪里还有多余的生产线可以让出来?
更何况,老朱已经将自己的看家本领拿了出来,现在的邦业小烧就已经是他制酒手艺的巅峰了,再整高端,咋整?
好酒倒是有办法整出来,无非就是将新酒窖藏,让色味更加淳郁。可时间上来不及啊?
等个三年五年再上市?
黄花菜都凉了怕是。
这些问题李宪来时的路上都已经想好了。
之前的猪毛屯的那基建小平房,都是用的最原始的蒸煮方法制酒。在现在的人看来,生产线机器上出来的东西质量稳定,是好东西。可是在李宪看来,这种原始的,手工的,才是真手艺。
是有灵魂在里面的。
现在厂子的技术员都已经完全掌握了流水线的制备工艺,李宪想让老朱亲自负责小烧房这块,制出更加纯粹的酒,充作邦业酒厂的高端产品。
听到这个想法,老朱自然是没意见。
事情就这么愉快的定了下来。
接下来的两天,李宪先是搞注册,又到了县印刷厂,亲自设计了一套纸质外包装,然后又到了陶厂那边,令其做出了上面带了简笔山水印花的陶土瓶子。
待老朱将第一批手工小烧做出来,灌装,还是采用黑陶盖的防伪,然后联系了渠道商,直接投放了市场。
定价嘛……
平装的邦业白酒是两块五一瓶,这种被命名为精装版的,定价二十五。瞄准的,就是大酒店和送礼的用户。
现在市面上走的最好的礼品酒就是孔府家,度数不高,只有四十二度。与传统的清香型蒸馏白酒动辄五六十度相比,这是唯一一款低度白酒。
在没有老朱的小烧之前,李宪也喝过。
虽然不得不承认的是,因为山东地区酒文化千年底蕴,在调和勾兑,以及入口入喉的前后中味上,这款酒确实有独到的地方,但是对于真正懂酒,爱酒的人来说,这种低度酒喝着就是跟闹笑话似的。
尤其在喝惯了烈酒的东北地区,这样的酒一般在桌上摆着,无非就那么几种情况——家人朋友送的,不喝不行的。宴会上有女士,照顾酒量不行的。或者干脆就是招待的人特殊,奔着三十块钱一瓶的价位,摆阔以表对客人尊重的。
毕竟在东北地区,再好一点儿的茅台,武陵春都是酱香型,北方人少有喝的惯的。
所以在李宪看来,靠着邦业白打下的良好群众基础,精装邦业肯定能成。
在精装邦业白铺向市场之后,李宪抱着万分期待,开始等着经销商回馈补单订货。
每每想到一瓶成本三块钱多钱,出去经销商百分之十的利润空间外,卖出去一瓶利润就有十几块的白酒,要是卖能有邦业白……不,只要有邦业白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十分之一的销量,那下个月厂子的收益妥妥又是翻倍!
一天。
两天。
三天。
四天。
日子一天天过去,天天守在酒厂里等待着返单的李宪越来越泄气。
“宪子……咳咳、”
每天前来汇报销售状况的朱峰再一次敲响了李宪的办公室门,见到睡的脸上都有了红印子的李宪用期待的目光看着自己,朱峰有点儿尴尬。
“那啥、和昨天一样。”
听到这话,李宪直接把面前的一堆销售报表掀了起来!
报表如大片的鹅毛一般在办公室房间里挥舞,一片片落在李宪的头上,打在他的脸上。
“妈哒!”
李宪一拳打在了办公室的墙上。
窗外,车间之中职工用录音机放的《一剪梅》响起。
“真情,像草原广阔,层层,风雨不能阻隔~~~~”、
“啊!宪子,不要这样!不就是一箱补单的都没有吗?”看着一脸颓丧里的李宪,朱峰立刻上前拉过了他的手,查看有没有受伤。
“别提它!”李宪猛地又锤了墙一拳,如此狂躁,将朱峰吓了一个激灵。
“雪花飘飘,北风潇潇。天地,一片苍茫。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为,伊人飘香~~~”
“我好懊恼!”在一剪梅BGM之中,李宪低下了头去。
“我李宪自从商以来,没有一款产品销量扑街,今日竟然被精装白酒破了金身!整整五天,连一箱补单的都没有,没有一点点全市杰出企业家,党积极分子的样子!”
“不!”
“不!”
“不!!!!”
在房间之中一片纷飞的报表之中,在《一剪梅》那悠扬的笛声伴奏之中,李宪仰天长啸。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此情,此情。长留,长留。心~间~~~~”
窗外,《一剪梅》仍在继续。
第188章
做,但是不能这么做
一款产品滞销,倒是也不能将李宪击溃。他没有那么玻璃心,只是觉得一剪梅这个BGM有着独特的魅力。
办公室里那出,就算是戏精附体吧。
不过很明显,不懂梗的朱峰是吓坏了,在将老朱找来了将李宪情绪“稳定住”之后,便立刻召集厂里的业务员开会,做回访。
看着珠峰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李宪将其制止住了,亲自拿起了电话,给几个平时销量不错的地区代理商打去了电话。
第一个打去的,就是北林地区的代理商。
电话很快捷通,当李宪问及那老板对邦业精装怎么看的时候,对方是一肚子的苦水;
“李经理,其实我们也想把这款酒卖好啊、一样是卖酒,邦业白平装现在一瓶我们赚三毛,但是精装每卖一瓶我们能赚四块,当然是想把这个产品走出量来的。可是真是没人买啊!”
听到代理商这么说,李宪不禁问到了原因。他首先想到的是价位和广告的问题。
93年,市场经济刚刚打开。大量的商品扎堆面向市场,习惯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用票求购,可以说大部分的消费群体,都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
在这个时候,谁能占领曝光度,谁能占领顾客的认知度,谁能霸占住市场的眼球,谁就是王。
后来的经济学家将这段特殊的交替时期称为营销时代,说的就是在这个年代,商品的本质品质对市场起到的作用,要远远的低于营销带来的作用。
纵观中华的企业发展历程,几乎所有在90年代初崛起的企业,都离不开营销二字。
最著名的是联想,柳传知就是后来经济学家们嘴里“市场派”的一个资深代表。当初联想发展到瓶颈期的时候,联想的创始人之一,时任集团总工程师的倪中南曾经极力发展芯片技术,但是柳传知认为投入技术会消耗集团大量资源而且成果未知,不如大力深挖市场来得实在。
于是倪中南这个技术派的芯片计划搁浅,后来柳趁着外资品牌大举进入中华市场,国人企业家们奋力反抗的浪潮,说服了政府采购首先考虑联想,并且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的营销和广告手段,让集团业务获得了疯狂发展一举奠定了行业老大的地位。
再后来,这家曾经彻彻底底的营销了民族情怀的企业,变成了一家美国良心企业。
说多了。
不过就说营销一途,90年代不论是家电行业还是其他制造业,90%存活下来并且做大的企业,都是秉承着贸易为先,制造次之,技术最后的原则。
并非是不思进取,而是在就是年代的大环境下,只有大力营销才能活下去——而且或许活得很好。
通过之前几次的验证,李宪已经深深的懂得了这个道理。
所以当自己的产品出了问题,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营销方式是不是出了问题。
但是经销商给出的答案,让他感到意外:“李经理,我觉得不是广告的问题。咱这酒已经在省台和广播台上打了广告了,而且邦业白酒平装现在知名度不低,而且不说这些东西,我们经销商自己也在积极的做宣传。这个力度可不低了啊。”
“那是怎么回事?”
得知了这些,李宪是真的迷茫了。
电话那面的经销商沉默了一会儿,才说了一件事情。巧的是,这件事情也是他奇怪与精装邦业白卖不动,去下面走了一圈市场,收到的反馈。
反馈是一家烟酒行那儿打听来的,那家店的服务员说酒之所以卖不动,是因为上不上下不下。
顾客要是买送人的酒,一般会选择茅台这样拿出去有面子的。而要是自家喝的话,邦业白酒平装就已经能让顾客满意,所以精装的市场需求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