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黑科技(校对)第9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4/1215

  他将白板笔扔在地上,斩钉截铁的说到。
第1235章
给潜艇换一幅好心肠!
  按照李凡愚的计划,是要将两艘常规动力潜艇上面的大型柴油发动机,循环和传动变速齿轮箱以及尾部推动装置全部拆除!
  在南海舰队的两艘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上,使用的是CCDAIP系统,也就是传说中的闭式循环柴油发动机系统。
  这套系统以代号为HJack的闭式循环柴油机为发电机原动机,为使柴油机在没有空气供气状况下工作,必须在座有限的空间内模拟出空气来,使柴油机可以正常燃烧工作。
  为了解决这个,在这套CCDAIP上,毛子将柴油机排出的废气经CO2吸收器吸收过滤,废气中未被吸收的部分气体再加入适量氧气,组成人造大气。
  但由于这种人造大气中CO2含量总比新鲜空气多,使人造空气的比热值低于正常空气,为保证柴油机在闭式循环状态下正常工作,毛子又在再循环的气体中加入了单原子气体氩,使混合成的人造大气与正常空气比热比值一致。
  这样柴油机即可在闭式循环状态下正常工作,也可以在开式空气供应时正常工作,实现开、闭合用。
  毛子的研发思维是很奇葩的,总体来说就是哪里不行改哪里。曾经有个笑话,说的是某毛熊系战机高空时发动机熄火。按照日系美系德系战机的做法,那肯定就是要大改的了。
  但是毛子的做法却是直接在飞机上挂两个瓶瓶,一个里面放氧气,一个里面放氢气,然后混合在一起。当战机熄火的时候,就把这俩瓶瓶的气体放到发动机里,再点燃它……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不追求完美。
  所以,这套CCDAIP是咋工作的呢?
  为了高效地吸收柴油机废气中的CO2,首先利用降温系统,温度为350~400℃、压力为0.2~0.5Mpa的废气喷淋冷却至80~100℃。再将冷却后的废气送进CO2海水吸收器中,让海水充分溶解吸收CO2气体。
  经这种“洗涤”后的废气进入混合室与氧气、氩气混合后再循环。溶有大量CO2的海水再经海水处理系统排出舷外。
  为使整个AIP系统协调工作,设置计算机控制系统,以控制水处理系统的海水流量,供氧量等,使整套系统适应柴油机负荷、潜艇下潜深度的变化,保证正常工作。
  而为了保证氧气供应,毛子还与那个战机笑话如出一辙的设置了一个较大容量的液氧罐,请注意,这个液氧贮存温度要在零下180℃左右,所以还得有个常降温系统。
  除了氧气罐,还得有几个较小容积的氩气瓶……
  够复杂了是吗?
  这还仅仅是一个动力系统、还不算变速齿轮箱那一套。
  这么多昂杂的设备,在同时工作起来的时候,散发出来的噪音绝对是灾难级别的——在李凡愚看来。
  所以李凡愚直接大笔一挥,这些统统都不要了!
  正信的电池技术虽然已经有了超级溶态金属电池和离心空气电池两种黑科技啊,但是正信研发中心从来就没有放弃过探索更好的汽车电池技术。
  这么长时间以来,正信已经有了几项研发成果。但是因为在性能上或其他一些条件上没有李凡愚给出的这两项电池技术成熟,所以并未在正信的车型上应用。
  其中的一项成果,就是燃料电池。
  这种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靠氢和氧反应直接产生电能而工作,这个过程正好与通过电解分解水的过程相反,产生电能的唯一的副产物就是水。
  不过这种燃料电池必须源源不断地供应氢和氧,所以想维持整套装置的运转,不仅要有较大容量的液氧罐,而且要有一个较大容量的液氢贮存罐。
  这对于一寸空间一寸金的汽车来说,绝对是个鸡肋技术。
  但是现在,放在潜艇上,就没那么多的顾忌了!
  如果能将正信的这套发电技术进行功率扩大化,那么只需要一个反应装置,两个大的储存罐就可以保证为潜艇的推进提供足够的电能。结构简单不说,更妙的是这个发电的过程……几乎不存在噪音!
  而将柴油发动机取消,换成这套发电装置,只需要连根电缆,就能取代复杂而且会产生高噪音的变速齿轮箱。
  依靠电缆与一个集成稳压调控装置的电机相连,就可以直接作为驱动动力使用。
  这一套动力系统,在李凡愚看来至少能为潜艇减去一半儿的噪声源。
  但是因为不知道他国海下声呐探测系统的甄别范围到底是多少,所以邢亚新和920524对李凡愚的请求,是尽一切所能减少潜艇的噪音。
  奔着这个目标,李凡愚又将魔爪伸向了潜艇的推进系统。
  其实,基洛级原本是有一套噪声奇低的推进系统的。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莫穆普亚泵喷推进器。
  这套潜艇泵喷推进器是由环状导管、定子和转子构成的组合式推进装置。
  环状导管的剖面为机翼型,罩住转子和定子,泵喷推进器内外流场的控制面。定子为一组与来流成一定角度的固定叶片,使转子人流产生预旋或吸收转子尾流的旋转能量;转子为类似于螺旋桨的旋转叶轮,通过与水流的相互作用产生推力,推动潜艇达到要求的航速。
  这套泵喷推进器的做功噪音,据说就如同“轻风拂过窗帘”般安静。
  但是毛子出口给中华的武器装备,通常都是阉割阉割再阉割版本的。倒也不是毛子抠逼,实在是中华在武器装备领域,有着逆天的“学习”天赋。更气人的是,往往“学”了这个技术,还能依靠这个技术做出更好的成品,然后……再卖给别的国家,跟师傅抢生意。
  所以在南海舰队的这两艘基洛级潜艇上面,搭载的是2套七叶大侧斜螺旋桨推进的方式。
  传统的潜艇推进,主要是采用单个七叶大侧斜螺旋桨。这样,由于螺旋桨的负荷过大,桨叶将提前出现空化,使核潜艇的低噪声航速下降:如果为了推迟空泡的产生,必须加大螺旋桨的桨叶面积,则导致螺旋桨的效率下降、噪声增大。
  虽然“双七叶”也不错,但是跟泵喷推进方式来比,实在是比不了。
  不过巧的很,李凡愚只看过了泵喷系统的原理,就知道这玩应是怎么回事儿了。
  知道怎么回事儿,对于李凡愚来说,就已经够了!
第1236章
刀山火海吾往矣!
  看着李凡愚拿过来的三个潜艇的改装计划,920524潜艇研究所的众位工程师有些犹豫。
  负责常规潜艇动力研发工作的胡振海捧着那一沓厚厚的资料,斜眼看了下邢亚新。见后者面无表情,也没表露出对正信这个改装计划的态度,他轻咳了一声。
  “邢局,您看看这个计划……是不是太激进了一些?”
  听他这么说,下面的几人也都颇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符合了几句。
  其实倒是不怪这些人有想法,实在是李凡愚给潜艇降噪的这剂药方太猛!如果真的按照这个计划行事,那么现有两款基洛级常规潜艇从动力,传动,再到推进的整个系统,都需要完全屏弃。而那艘汉级核潜艇,除了核反应堆和LM2000燃气轮机得到保留之外,整个潜艇的后半截也将面临着被“挖空”的命运。
  熟知潜艇的众人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相当于,将南海舰队目前的三艘主力艇,全部更换新的驱动,传动,和推进方式。
  太过冒险。
  这是众人看到李凡愚计划后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想法。
  潜艇这个东西跟任何大型的作战装备一样,能带多少导弹,能潜航多少海里,最大航速和常规航速能达到多少这一类的作战性能指标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可靠性也是一个硬杠。
  一切作战装备得以列装普及的根本原则,就是在战况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能以最稳定的状态,去执行规定任务。
  可以说,在潜艇的研发过程中,若是任何一项作战指标与可靠性这个原则相违背,那么研发员第一个要保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根据这个原则,李凡愚的这个计划,众人就很难接受。
  邢亚新用手指敲了敲桌子,看了看坐在自己身侧,面无表情的李凡愚,又看了看一脸犹豫的众人。
  思衬良久,才站起身子,将双手按在桌子上,道:“同志们。你们认为这个计划冒险了一些,是吗?”
  众人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问,但是客观来讲,确实是在这样。
  见到众人点头,邢亚新看了看李凡愚,“李董呢?有没有什么想对大伙儿说的?”
  李凡愚微微一笑,将手里的铅笔放在了桌子上,道:“改进目标是你们提出来的,我们也是按照你们的要求去做的。现在方案拿给你们了,我自认为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够做到的最好。至于接不接受,或者怎么折中,那就是你们的事情了。毕竟,这事儿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920524。”
  涉及到关键性的作战装备,李凡愚的想法就是,让老子怎么出力都行,毕竟是为了国防。
  但是这件事情太大,因果,他是不能沾的。所以计划怎么修改,或者怎么执行,自己都可以据理力争。但是责任必须明确,否则后患无穷。
  经过901103基地的一行之后,他算是知道了在军队内部的研发体系里也有复杂的一面,所以自然留了一个心眼儿。
  但是,在得知了南海舰队的情况之后,他的心里一直憋着一杆子火。作为一个中华人,见到自家的潜艇窝在内海不敢出门,他的心里憋屈。
  这也是为什么,直到现在920524方面丝毫没有跟正信提报酬,但是他却领着柳青等人在这里绞尽脑汁,废寝忘食的玩儿了命想办法的原因所在!
  “但是我想跟各位说这么一个道理,有个贼,惦记你们家东西,并且有了一把可以开开你们家所有门的钥匙。各位说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是随便加一把锁来的好,还是把所有的门都换成更高级的防盗门来的安全?”
  这个隐喻,已经说得够明白了。
  邢亚新深深了看了一眼李凡愚,用力的钻了一下拳头,“李董,若是让你放手去做,那么三艘潜艇的改建什么时候能完成?”
  李凡愚仍然是微微一笑,“说不准,不好说。”
  “不过,只要你们把这件事情交给正信,那么就算是有千难万险,我也保证用我们最大的决心去克服掉,尽正信一切可动用的资源,尽我们所能做到的一切努力,在我们能做到的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它!”
  这番话说下来,不光是邢亚新,就连那些不看好正信改建计划的工程师们,也都是一脸的赞许。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面前的这个小子除了油滑一些,还真的颇有些军人的习性。
  “那好!”邢亚新重重的点头,“李董,你就放手去做。其余的一切责任,和对上面的沟通工作,交给我来给你保驾护航!”
  李凡愚起身,对邢亚新伸出了手,“那好,就这么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4/12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