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黑科技(校对)第8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4/1215

  在汽车历史进程为改变前的那个时空里,BMW旗下的所有车型,都出自于两个平台。第一个,是UKL平台,也就是前置发动机驱动模块化平台。BMW旗下包括Mini,1系,X1后期型,都是出自于这个平台。
  但是因为这个平台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占领低端市场,而且平台本身定位与BMW的设计开发理念相悖,所以这个平台实质上并不是一个可以称为成功的平台。
  而另一个,也就是CLAR平台,就厉害了。
  平台是什么?平台其实就是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它的实质是一些基本设计标准的共用。所以即使不同品牌用一个平台研发出来的汽车,也有良莠不齐的情况发生。
  那么怎么评定一个平台是否足够优秀呢?
  将使用了这个平台的同一品牌内的所有衍生车型拿出来,纵向来看。如果这个平台衍生的所有车型品质和用户使用感受都好,那才是真正的成功。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个CLAR是何方神圣?
  那就按照之前的评定标准,列举一下CLAR平台在同一品牌内的衍生车型。
  以CLAR的本命品牌BMW为例。
  BMW3系,5系,6系,7系。X3,X4,X5,X6……基本上,所有人们能在市面上见到的,可以体现出BMW精髓的车型,都是出自于这个平台!
  BMW的精髓是什么?毫无疑问,操控!
  CLAR平台的全程含义扩展开来,就是轻量化后驱模块平台的意思。所以后驱和轻量化,就是这个平台的核心理念。
  在汽车历史进程为改变前的那个时空里,BMW和奔驰一直在高端车型上争老大而拼的你死我活。特别是在旗舰豪华车型上面的争夺战,更是刀刀见血你死我活。
  其中奔驰S级和BMW7系,更是堪称德系豪强争夺战里最直接的短兵相接。在2015年之前,因为奔驰S一贯南豪华的定位,可以说BMW7系毫无还手之力。在全世界范围内,这一款定位豪华,但是出自一直以来以运动而闻名于世的BMW旗下的车型,销量都是不堪入目,惨淡的一逼。
  但是在2015年之后,BMW7系全新换代之后,一切终于迎来了一丝丝的改变。
  这个改变,就是由CLAR平台所带来的。
  相比于之前的老7系,新7系最大的进步,就是使用了碳纤维结构的底盘和车架。早在2015年,7系这套由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铝以及钢材构成的创新复合车身在第15届全球车身基准大会上就获得了“2015欧洲车身大奖”,得分是41.87分,在总分50分的情况下,为历届最高分。
  碳纤维材料的好处就不必多说了,因其超高的强度以及超轻的质量,这种昂贵的材料被大量应用在航天、军工、赛车、超级跑车领域。7系使用碳纤维结构,算是量产轿车的一次革新。7系的车身结构,将碳纤维材料包在了钢质材料的中间,形成三明治结构,使得车架大幅减轻重量的同时,还得到了更高的强度。7系因此减重超过130kg。
  在豪华之中糅合运动,让新7系终于走出了跟豪华死磕的牛角尖,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了世人面前。在拥有豪华且科技含量颇高的内部配置之下,这款车身五米多的大车,却表现出了任何一款豪华级轿车难以企及的操控性能。
  虽然这对于新7系的销量来说并无卵用,但是通过这一款车,至少BMW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然而实现这一切的根本,就是这个CLAR平台。
  与7系一样,那个时空之中的新5系也是CLAR平台的衍生产品。但是同台不同命,本就销量坚挺的新5系在介绍了全车轻量化和操控升级之后,换来的是销量的再次腾飞。
  就更别说BMW家族的中流砥柱,同级车之中拥有最佳操控感受的3系了。
  综上,CLAR是一个足够优秀的平台。
  而这个平台可以从3系这种B级车,一直延伸到6系,7系甚至是X3,X5这样的SUV车型,其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包容性较强。
  这一点,对于现在的李凡愚或者说是现在的正信,是相当可心的。
  看到李凡愚脸上熟悉的表情,徐复方就已经知道面前的这个鬼才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凡哥,你是不是想到什么了?说说?”徐复方往前探了探身子,问到。
  李凡愚颔首一笑,“平台这一方面,我刚才有了一点点想法。不过现在一时间还不知道如何组织起来。”
  徐复方嘶了口气,“这不像是你的一贯作风啊?”
  嘿嘿。
  李凡愚心中偷笑。
  事实上,如果单单是CLAR平台的话,对于完全懂得这个平台技术特点,拥有车型数据库里完整产品数据,并且拥有超高设计能力的他来说,反推出来那简直是易如反掌。
  但是现在正信的情况,与之前那个时空中的BMW还有着很大的不同。现在正信旗下的宝马,虽然说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之前那个时空中的BMW,但是作为一个单纯的新能源品牌,在本质上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再去完全照搬CLAR平台,是不合时宜的。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才是王道。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将之前那个时空之中的技术和车型完全拿来主义式的复制到这个世界上,已经不符合正信的风格了。
  这一点,在经过了这么长时间领导一个大集团奋勇向前的李凡愚比任何时候都要认识的清晰。
  “那凡哥、我们对于平台的研发,到底是立项还是不立项?你也知道,要配合集团的这一轮大布局,我们研发中心可是时间紧任务重。事情太多,要干什么就需要马上确定下来,马上着手开始。”
  李凡愚微微一笑,“开始肯定是要开始的,我只是说暂时没有将全部的想法组织起来。”
  说着,他起身,对徐复方招了招手;
  “走,草药。去通知你的人,还有王瑞那边。这个平台想搞成,我需要FE赛事那边的技术!”
第1204章
1+系列计划!
  正信研发中心。
  自从集团第三次体制升级之后,研发中心的研发任务变得更加的庞杂,也更加的清晰了起来。目前,只要是正信集团内的,包括整车,零部件,总成在内的所有研发任务,都在这里进行。
  这个当初李凡愚斥资十个亿才完全建成的建筑,已经成为了全中华整车研发技术含量最高的地方。
  但是今天,已经习惯了搞定一切的研发中心的高层研发工程师们,却见到了正信另外一群技术砥柱。也就是高性能研发部的那群家伙。
  “嘿、你们咋个来了嘛?不在你们研发部好好做你们的超级跑车,跑到我们这穷山恶水来干嘛?”
  两拨人见面,分外眼红。
  正信研发中心目前承担了集团内部将近百分之八十的研发任务,可以说,这个部门是正信真正的核心部门。现在为正信创造了百分之九十利润的车型的研发换代,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个部门,正信也就不能称为正信了。但是,若说外界对正信的哪个部门最感兴趣,那么毫无疑问,是高性能研发部!
  为什么?
  因为正信几乎所有创造了奇迹的车型,都是出设计于这里,生产于这里!
  高性能研发部的手里就只负责一个品牌,那就是代表了正信最高制车工艺,最高技术含量的X-Car。
  这,可有点让研发中心的那群小子眼红——嗯,颇有些羡慕嫉妒恨的意味。
  高性能研发部同样看研发中心这边不爽很久了,这群小子总是因为徐复方的资历较王瑞高那么一点点,在平时的协同之中托大,一幅老子天下第一的鸟样。
  “不知道,听我们老大说,是李董让我们来的。没准是你们有什么问题搞不定,需要我们帮忙吧。”
  徐复方和王瑞这两个老大都不在,一群小子见面自然是针锋相对;
  “不存在的,还没有我们搞不定的事情。依我看,是让你们过来学习的吧?”
  “咳咳。”
  见两边如此不和谐,立刻有那老成持重的出言调节:“嘿、我听说哈,咱们集团最近要有大动作了。据说要涉及到整个集团来进行大商业布局。我看这一次把咱们叫到一起,没准就是为了这个布局做配套的研发。可惜,我就是听人这么一说,具体是什么内容还不知道。”
  “哈、那不用问,要是有这样的研发任务,那自然是我们研发中心打头阵的。”
  “呸!既然是让我们高研部来,自然是起重要作用。”
  那和事佬的一番爆料,反倒是激起了新一轮的争锋。
  正当众人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李凡愚带着徐复方和王瑞走了过来。
  “呦呵,热闹啊。这都是聊什么呢?”李凡愚的听力超常,刚才过来的时候已经听到这群家伙在那儿斗嘴皮子了。
  不过他也没戳破。
  集团内部的这些事情,包括各个部门或者是某些部门负责人之间的竞争,他其实都有所耳闻。
  但是作为一个掌控着3万多人的集团老大,他反倒认为这是正常的。适当的内部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整个集团的效率效率。
  特别是研发中心和高研部,正信的这两个研发部门。研发人员大多是二十啷当岁,正式血气方刚的年纪。
  在这个年龄阶段,逞强好胜也算不得什么坏事。
  更何况,作为正信将将成立就跟着自己打拼的第一批臂膀。徐复方和王瑞他都了解的很。
  这两个,可都不是那种会因为自己个人利益,而在集团内部展开内部斗争的人。
  所以他相信,这种部门和部门之间彼此看不顺眼的猫腻,影响不了内部团结的大局。
  众人见他来了,纷纷招呼;
  “李董来了。”
  “师兄好!”
  李凡愚笑吟吟的对众人点头,便走在前面,将众人引到了会议室里。
  待众人坐定,他走到了演讲台上,微微一顿,宏声道:“刚才听到各位私下里的议论了,说咱们正信集团要对电动汽车产业进行一轮大布局,要你们搞配套研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4/12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