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黑科技(校对)第7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6/1215

  “好的李董,我心里有数。”康童成的语气坚定了起来,挂断了电话。
  汽车这样事关安全的产品,最怕的就是这个。一个生产商设计可以渣,性能可以烂,但是质量关把不好或者是产品品控出现问题,才是最致命的。
  想着广旗一步步走早今天,发生这样的事情,李凡愚不免唏嘘。
  放下电话,他幽幽的叹了口气,“路难走啊。”
  想着,他便拿起了座机,拨通了潘强的办公室,“强哥,组织一下质检部,对咱们全线产品进行抽查检验!”
第1021章
李凡愚的损招
  一直以来,李凡愚的精力都放在发展上面。正信成立的时间只有三年,但是旗下车型确实出了一箩筐。这次广旗的事情,让李凡愚产生了一种感觉。
  那感觉,就像是有人从背后拍了自己一巴掌,说;嘿!小伙砸,注意你正在慢慢丢掉的东西,别忘了是什么让你走到今天的。
  接到了李凡愚电话的潘强,也是一脸的沉重。很明显,广旗在事故之中发生的情况,如果不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足以让任何一个造车企业背脊发凉。
  “李董,你放心吧。在广旗的事故发生之后,我就已经传达了质检中心。在之前的舰员基础上增加了力度,特别是车身冲压件焊接以及车身钢梁等零配件的检验,正在着手增加之间工序,力保产品质量无忧。”
  听到潘强这么说,李凡愚才稍稍放心,“强哥,质量关交给你了,帮我守好这道防线。”
  “放心吧李董,出了任何问题,你拿我是问!”
  得到了潘强这样的保证,李凡愚才满意的放下了电话。
  不过,仿佛广旗的事故就是一个发令枪一般。在李凡愚准备将这件事情放下的时候,却接二连三的接到了刘文海,薛耀国等人的电话。
  事实上,进入十一月份正是中汽协对这一年来汽车市场进行摸底总结的时间。在这个节骨眼上发生这样的事情,无疑是给了正想将近一年来中华汽车行业喜人发展呈报上去的中汽协一个狠狠的巴掌。
  而更加让让人感到着急的是,广旗的事故正在被有心人所利用,将舆论炒的躁动起来,为之前两年经过了市场的被动调整,初步形成了根基的汽车产业洒下一把寒霜。
  一如十一月份的天气一样。
  在这样的情况下,广旗也好,还是中汽协也好,都是相当的被动。
  而薛耀国则是以广旗老领导的身份打电话过来,询问李凡愚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以及询问李凡愚的解决意见。
  毕竟自从正信成立到现在,在产品品质上面一直是国产汽车的标杆。
  眼见着自己就要有被电话淹没的趋势,李凡愚检查了自己的行程,便直接告诉薛耀国和刘文海——反正是要去京城参加会议的。电话里也说不清楚那么多,明早就启程前往,提前抵京面谈。
  在电话告知了安宁自己要去京城之后,李凡愚便定好了机票。
  ……
  京城。
  进入十一月,京城的天空显得更加的阴沉了。每次抵达这座超大型都市,都让李凡愚感觉生活的节奏正在不断的加快,而且会有更快的趋势。
  在机场的人潮人海之中,看着身边路过的各色人流,似乎都在匆匆忙忙的奔着更高的收入和更加丰厚的利润奔走。
  在这样的匆匆之中,李凡愚不知道他们会舍弃什么。
  就像是如今的汽车市场一样。
  机场外面,前来迎接李凡愚的专车早已等待多时。上车之后,李凡愚便直接抵达了中汽协。
  刘文海这个老好人在接任了中汽协秘书长之后,终于打破了这个神奇的协会里那个神奇的魔咒。几个月来一直是安安稳稳,让协会内部走向了正轨。
  但是就如同他的性格一样,这是一个沉稳,但是却缺乏手腕的人物。第一次遇到关于整个行业的突发事件,他的处理方式也是充满了浓烈的个人风格——也就是静待其变,密切关注事情的发展,等待广旗那边的初步鉴定结果罢了。
  待李凡愚到达,他便急忙将其迎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水杯之中翻滚的茶叶和袅袅热气,并没有让李凡愚感到一丝暖意。
  甚至于看着眼前的那些份报告,他感觉到心里一阵阴冷;那是中汽协和消协与前天广旗事故爆出后,对汽车消费市场做出的一个摸查。
  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广旗汽车的销量降低了11个百分点。而在铺天盖地对国产汽车的一片质疑声中,整个市场上诸如北旗,云雀,荣威,黄海,新信,曙光等于广旗GS相同级别的国产品牌车型,特别是SUV车型,都多多少少受到了波及。
  仿佛广旗的骇人事故就像是一场瘟疫,让人们深深怀疑断裂门的下一个主角就是某款与GS相像的某国产车型。
  “李董,你看看这个情况,是不是有些……”
  看着李凡愚只顾盯着手里的报告,轻蹙着眉头不说话,刘文海轻咳一声,打开了话题。
  李凡愚这才从思绪之中脱离,点了点头,“刘秘,这是有些不太正常,让人很难不怀疑这背后是有推手的。”
  “那你看?广旗的事情会不会也是一个有预谋的?”刘文海小心翼翼的问到。
  李凡愚轻轻摇头,“那倒不会。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按照我的猜测,现在咱们市场上SUV,特别是紧凑型SUV大热。各国外品牌最先将这块市场开拓了出来,但是因为其受众太大,在近两年来已经超过了轿车细分市场,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华汽车市场第一大的蛋糕。外面那些位,怕是早就卯着劲的想制造点儿新闻了。只能说,广旗这回是直接装在了枪口上,被人捏住了把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事发初期他们的处置方法确实不太妥当,有隐瞒的嫌疑。在消费者对广旗这个民族企业有怨怼的节骨眼儿上,也就给了人更多的可乘之机。”
  看着刘文海若有所思的样子,李凡愚微微一笑:“当然,这都是我自己的揣测,事实是不是真的这样还得两说。”
  刘文海摆了摆手,“李董,这些事情其实我也往深想了。咱们现在就不说那些了,眼前的事情怎么办?”
  怕李凡愚无解,刘文海又强调了一下,“我是说从中汽协的角度来说,应该怎么办?”
  李凡愚想了想,便道:“督促广旗尽快完成检测,作为监督方保证整个过程的公开透明。然后……针对全中华汽车市场在售车型,提高碰撞检测标准!”
  他的话说出来,刘文海就懵逼了。
  好嘛、敢情你现在不是中汽协会长了!
  问你主意,就给我出了这么个能把所有人都得罪死的招儿!?
第1022章
别装了,就知道是你!
  原本中汽协通知李凡愚来,其实就是召集各个理事单位来参与年报的制定以及一些汽车行业规范规定的修改。
  但是在广旗断裂门事件,和涉及到整个民族汽车行业范围内品质危机的节骨眼上,会议自然而然的变了基调。
  会议室里,李凡愚看着一群人或是愤愤或是交头接耳暗自摇头。
  按照以往的座次,他的身边就是广旗的康童成。但是身陷囫囵的老康缺席,他的身边就成了一脸漠然,一根儿接着一根儿抽烟的华森。
  感觉到李凡愚看向自己,华森将省了小半根的黄鹤楼按在烟缸里灭了,“李董,我看着屋子里也就你是最轻松的了。最近你们那个智能语音交互软件弄得不错,赚了不少吧?”
  在李凡愚看来,这人就是属狗的。说话永远是阴阳怪气儿,说翻脸就翻脸。要不是之前在印竺受到反倾销调查的时候,北旗支援了一条生产线,欠了这货一个人情的话,李凡愚才懒得搭理。
  对方主动搭话,他耸了耸肩,将喷到自己脸上的二手烟吹走,“马马虎虎吧。怎么,看华总脸色过的不太好?”
  “哈。”哈森打了个哈哈,“岂止是他妈不好。轿车系列的销量上不去,现在就指着X系列和D系列那几款SUV出货呢。现在可好,城门失火,把我这泡子里的鱼都烤干喽。”
  隔着一米远,李凡愚都感觉华森肚子里的怨气喷的自己脸疼。北旗在华森掌舵之后进行资产重组,甩掉了一些包袱和之前存在已久的弊端,为公司内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化学反应。近一年来更是凭借X.D.S.H四个系列的车型形成了涵盖紧凑型轿车,SUV,和MPV的产品阵列。凭借着其一贯标榜的“军工品质”和亲民的价位,倒是操作的还不错。
  至少是在不亏损的前提下,将公司从之前严重依赖部队订单,在民用市场上毫无作为的将倾大厦给正了一正。
  光是这一点,对于北旗来说就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听华森话里话外的意思,这几天似乎是不怎么好过。不过这人跟自己一两年前差不多无赖,趁火打劫和无理争三分在业内的是出了名的。传闻国资委那边华森去开会的时候,领导都得绕着他走——怕粘上。
  这人就被讨厌成这样儿。
  所以在今天这样的场合之中,李凡愚可不敢相信他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呵呵呵。”李凡愚干笑了两声,“你们北旗家大业大,这才几天的功夫也不用太着急。广旗这事儿,影响也就是一时半刻的。我估摸着调查结果出来,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一澄清,一遭风波也就过去了。”
  “过去?”华森牛眼珠子一瞪,“过去个屁!要我说他广旗作死都不挑个好时候,正赶上我们准备在A股上市的节骨眼上。他妈的、受这个影响,一个月两个月之内的盈亏肯定很难看。你说我还上个屁市了上?”
  哦?
  李凡愚意外的看了这货一眼,“重组的事儿搞定了?”
  正当华森想要回答的时候,刘文海带着一群中汽协的高层到场了。众人立刻自觉的安静了下来,将手头上的烟都熄灭掉。
  刘文海看着一群眼巴巴望着自己的车企老总,点了点头,“同志们,废话就不多说了。前几天广旗发生的事情大伙儿肯定已经了解的足够深刻,现在的形势有多糟糕,想必也不用我再介绍了。这几天协会内部正在对此事进行关注,并商讨解决办法。正好赶在了年会之前的节骨眼上,为了消除断裂门为咱们国产汽车车企造成的影响,我们经过商讨研究出了几个可能不太成熟的办法,想征求一下大伙儿的意见。”
  说着,他挥了挥手,不自主的看了一眼李凡愚,便让秘书将一大文件发了下去。
  文件拿到手,李凡愚装模作样的看了一下。但其实里面的内容他已经是烂熟于胸了。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昨天他跟刘文海说的那几条,关于杜绝类似断裂门这样给整个行业带来冲击的意外的解决办法。
  比如为了解决在碰撞测试环节之中,各个车企对测试车型进行材质强化,应付测试的情况。由中汽协的之质检协会牵头,联合消协对在产的,包括但不限于国产的所有车型进行不定期不定批次的量产产品抽查检验。
  以最大的随机性和高频率,对已经下了生产线,投付到销售终端的汽车产品进行质量抽查和保险性质的撞击测试。杜绝在生产过程中的偷工减料,或者是帮助企业找补生产过程中或许存在的工艺和用料问题。
  再就是由中汽协自行制定一套临时的,非强制性的极限撞击标准,在目前的国内标准碰撞测试之外,加上一道保险程序。以这标准,来创造一个标杆,为消费者呈现各个车企的产品在高于欧盟或者是美国碰撞标准两倍强度的情况下,国产汽车产品的安全性表现。
  这两个主要的内容,其实都是出自不怕事儿大的李凡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6/12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