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黑科技(校对)第4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9/1215

  这些事情众企业都是知道的,但是被李凡愚这么一强调,明确了巨大的利益作为驱动力,一时间进度倒是也往前拔了一拔。
  就是在这种强度之下,一个月的时间迅速过去。
  因为同时开发三款产品还是正信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所以整个研发过程显得有些仓促,因为零配供应企业的能力限制,整个研发过程甚至可以说有些混乱和鸡飞狗跳。
  但是在通力合作之下,各个团队还是表现出了惊人的爆发力。
  途观,Q5和陆地巡洋舰这三款车型,还是在外界的议论纷纷内部的忙忙碌碌之中顺利诞生。在最后一次内部测试后,将三辆车定型,并送往工信部审核。
  以级别区分来讲,依靠PQ前置发动机平台研发而来,作为紧凑级SUV的途观,最终将全车尺寸确定在了4605mm,1809mm,1685mm,轴距定为2689mm。这个尺寸,其实并没有严格遵守李凡愚给出的设计数据。而是王宇通过跟正信市场部的沟通,将车长车宽与轴距适当加大。
  这一改动,直接让途观级别犯规,在市面上的紧凑级别里,超过了百分之九十的竞争对手。
  因为李凡愚当初提出的定位,是将途观定义在走量性质的紧凑型SUV,说白了就是为了创造更多的销量,可以获得更多的里程,以此配合空间的双倍研发点新增Buff。所以,便同意了这个迎合市场的改动。
  这是尺寸方面。
  在动力方面,汽油版本搭载了正信已经成熟的ZGX888,1.8升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为了获得更好的平顺性,并降低成本,王宇并没有按照李凡愚的图纸的原本设计采用双离合变速箱。
  双离合肯定是个好东西,但是现在正信只将这款变速箱的加强版本搭载到了RS和长弓上面。还没有量产车的搭载先例,无法得知经过简化后这个东西的效果如何。
  这东西好肯定是好的,但是RS和长弓都是娇贵的性能车跟途观还不一样。双离合一个是贵,二是不方便保养。王宇的想法是既然想走量,那就不需要用花哨的新技术去作为卖点。
  于是他给途观换上了造价更低,也更为可靠耐操的6AT自动变速箱。除此之外,其余配置完全遵循李凡愚的原设计图纸。
  在柴油动力版本上,则是将在李凡愚亲自带领团队搞出来的TDI柴油涡轮增压发动机搭载到了途观之上。
  这款使用的高压直喷技术的柴油发动机,因为巧妙的利用了活塞顶部的凹陷式碗状造型,使得高压燃油会类似王瑞之前改动的那款W12电子涡轮增压发动机那般,让高压燃油在气缸内部形成螺旋状的混合油气,提升缸内的燃烧更加充分,将排放环节中的有害颗粒含量大大降低。
  虽然研发的时间很紧,但是王宇仍然仔细的研究了这款发动机。泵喷原理,可调式叶片涡轮增压器在正信以往的发动机上都是不曾出现过的。
  在发动机测试结果得出之后,王宇惊讶的发现,运用了泵喷原理和可调式叶片技术,TDI发动机可以更好的在ECU的配合下控制喷油量,将燃油效率大大提升。对比市面上常见的几款同排量柴油发动机,TDI的动力提升了百分之二十左右,但是在增幅之下,燃油消耗和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却不升反降。
  这就厉害了。
  但是这款发动机的优点还不仅于此,因为不同于ZGX888系列汽油发动机需要借由火花塞的点火方式,TDI采用的以高压让空气自燃的特性,在结构上就省去了火花塞的成本费用。具体到消费者那儿,就是省了一大笔更换火花塞的小钱钱。
  这就更厉害了。
  通过与柴油版本发动机的横向对比,即使王宇清楚ZGX系列发动机在技术上的优异性,但是也不得不肯定,途观的柴油版本综合衡量,比之汽油版本是有一定优势的。
  唯一让他担心的一点,就是现在市面上搭载柴油版本的紧凑型SUV实在是太少了。在生物柴油还没有得到普及的情况下,柴油版本的途观是否会遭遇柴油版本的斗士时的那番尴尬。
  这也不怪他的担心,要知道斗士从根本上来讲还属于一款干活儿的皮卡。而途观,则是地地道道的家用型SUV。所以搭载高速性能略差,但是有劲能拉又省油的柴油发动机的途观,在客观条件上来讲或许还不如斗士。
  在进行了小批量试生产和成本核算之后,让王宇欣慰的是途观的成本还算可以。
  最终的整车核算成本,汽油发动机的两个动力版本,在采用相同内饰方案条件下的成本分别为6.2万和7.4万。柴油2.0TDI的动力版本,成本则是6.5万。
  这样的成本,使得TDI柴油版本在售价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第0624章
真正的全能型运动SUV!
  徐复方负责的Q5部分也已经全部搞定。
  其实,若非是考虑在历史进程为改变前那个时空之中,Q5在中国市场销售量牛的一逼。想凭借销量来实现双倍点数BUFF的增幅最大化,以及这一次的产品推新与生物柴油破壁计划的配合,李凡愚根本不想将这款车搞出来。
  为啥?
  因为这款车给李凡愚的印象实在是太不好了。
  就说在历史为改变前那个时空之中吧,Q5可以说是奥迪旗下最有特色,也是最没特色的一款车了。
  这款车,其实也是奥迪家族里面的新丁。没有A4.A6那么长远的历史。这款车,是在07年首发,并在08年于中国上市的。
  在产品设计之初,就是奔着中华市场而来。
  所以可以看见,这款SUV车型以A4轿车平台而研发,采用了三代Q7的设计风格。
  这可能是最大的亮点,也可以说是没有亮点。说它独特,是因为这个家伙有当时A4和Q7两款奥迪家族之中两员大将的种种影子,说他没特色,是因为除了这些影子之外Q5没有哪怕是一点点其他的优点。
  在上市之初,Q5唯一为人所称道的,就是配备当时已经在赛场上叱咤风云的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以及号称“灵敏的形式结构”,但是当初将还不成熟的七速双离合搭载到车款车上,因为其有限的承受能力,电控单元在控制动力介入时车辆动力的表现相当无力,甚至是无奈。而且虽然奥迪宣称它是一款“动感而全能的SUV”,但是并未在这款车上配备一些诸如差速锁和轮间限滑配置,使得这款“全能”的SUV越野性能大打折扣。
  在2008年之后,及时是经过了三次改款,一直到李凡愚获得Xapp之前的大换代,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所以,在李凡愚的心里认为,Q5这款车要是当轿车开,那绝对是可以的。乘坐感基本与A4相同。但是要出去越野,那赶紧歇了。
  一句话;不谈越野,这还能算是一款好车。
  但是换一句话;不谈越野咱买更便宜的A4好不好呢?
  凭借那个时空之中奥迪的研发水平,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李凡愚是不信的。
  只能说奥迪懒的改;毕竟销量在那儿放着,好不好坏不坏的都不耽误卖,那还改它找那麻烦干个毛线?
  但是既然李凡愚想将这款车投放到市场上去,那么就肯定不做坑爹的事情。德国人可以到中华市场上坑钱,但是李凡愚做车,可是要卖给父老乡亲们的!
  钱,肯定是要赚的。事情,也肯定是要做的。但是,良心必须要讲。
  所以,在当初将这款车兑换出来之后。李凡愚便对这款车型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除了原本的ZGX888系列的汽油2.0TFSI和2.0FSI两款汽油版本发动机之外,增加更增强越野性能的3.0TDI的涡轮增压柴油版本发动机。
  这一项改动不用多说,是为了匹配生物柴油破壁计划的重要一环。所以就算不考虑提升Q5的性能,也是必须要做的。
  而好强劲的动力,更得靠一款出色的变速箱来匹配。这也就是为什么总说发动机与变速箱是一个动力总成的原因。
  除了将RS上搭载的升级加强版七速双离合植入到旗舰版本,提升换挡速度与公路性能之外。李凡愚又将一款源自于凯迪拉克的8AT自动变速箱,与柴油动力版本搭配,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稳定性与地扭矩下的动力输出。
  在驱动方面,他又跟徐复方团队一起,将这个时空之中已经过了专利期的手动式机械差速锁配置到了Q5全系车型上面。
  这个技术,虽然不是什么新鲜玩应儿,但是却依然是市场上大多数越野车行的必备利器。
  为什么呢?
  这事儿得跟差速锁相爱相杀了半个世纪的好基友——差速器说起;
  现在的汽车为了获得更好的驱动力,都会搭载差速器。
  过去的马车两侧车轮是通过一根硬轴链接的,所以两侧的车轮的转速永远是相同的。因为无法差速,转弯的时候内侧的车轮除了滚动摩擦外还会有滑动摩擦。
  还好马车的车轮是木头做的,耐磨……而马又傻乎乎的,不知道两轮转速不同会让它好累……
  但是讲道理,汽车在转弯的时候也会有同样的问题。如果还是采用一根硬轴链接,那么转弯时汽车的轮胎等部件将会受到严重的损伤。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汽车都是两个半轴的设计,将两个半轴链接起来的就是差速器,有了差速器也就允许两侧车轮有转速差。在转弯时,四条轮胎就会获得更好的驱动性能。
  听着挺高大上,但是这种技术其实就是通过一组星型齿轮来实现两边车轮的转速不同;
  差速器壳体里面的一组行星齿轮就可以抽象地看作为只有一个齿的“齿轮”,也就是一根棍子,这个棍子可以链接两侧的半轴,并带动两个半轴旋转。
  但是这个棍子除了随着传动轴公转之外,同时还可以自转。
  如果两侧的车辆受到的摩擦力是相同的,那么这根棍子就不会有自转,即两侧车轮转速也相同;如果有一侧车轮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另一侧,那么这根棍子本身就会发生自转,这样在不改变公转转速的情况加上自转,就可以达到两侧转速不一样的目的。
  也就是说,如果一侧的轮子被卡死不能转动了那也无妨,虽然动力依然存在,但这个会自转的棍子就会带动那个没有被卡死的轮子转动。
  如果再加上更多的棍子,也就形成了齿轮,即行星齿轮,也是差速器的核心部分。
  但是汽车搭载了这个东西,那么问题就来了。
  有了这个可以让两边轮胎可以拥有不同转数的东西,那么在恶劣路况下,就特么闹心了。
  比如汽车陷在沙地或泥沼里了,一侧的车轮卡死,另一侧车轮打滑的情况下。差速器就会起作用,因为差速器的使命和意义就是允许两侧车轮出现速度差。
  这样,被卡死的一侧车轮仍静止不动,而另一侧车轮则会因为差速器的作用而疯狂的旋转。
  一侧卡死,一侧狂转。汽车别说前行了,很有可能会越陷越深。
  而差速锁,其实就是为了不让这个差速器工作的一个东西。
  同样是在一侧车轮卡死,一侧车轮打滑的情况下。如果用差速锁将差速器锁死,让两个半轴变成硬链接的模式,就能让动力可以正常的传递到那个“静止”的车轮上。
  差速锁将利用牙嵌式的结构,让两个半轴进行钢性连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这样两侧的车轮都可以得到相同的动力,使车辆可以摆脱困境。
  这就是差速锁的作用!
  李凡愚为Q5全系搭载的这个差速锁,其实就是一特别古老的东西。生产成本只有二百多块钱,这么低廉的成本,意味这东西的结构并不复杂。
  这种差速锁平时是不能开的,在正产行驶时如果开了,那么会对车轮轴产生损坏,所以需要在时速低于5KM/h的情况下手动开启。
  你可以说他不先进,不人性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9/12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