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黑科技(校对)第4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4/1215

  要跟他摆事实讲道理,你是干不过阿三的。
  在这个以超载开挂闻名于世的国家,一辆摩托车能拉一个连,一列火车上能装一个镇,一个火箭超载装104颗卫星有啥稀奇的?
  当然了,这是调侃。
  真说阿三航天火箭技术牛不牛逼?
  一点儿也不牛逼!
  跟中华的航天技术比起来,印竺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以他们目前的技术,也就跟巴西比一比还能有点儿富裕。
  作为时常关注这类新闻的李凡愚再明白不过了,阿三那104颗卫星是怎么回事儿?是一颗730公斤的主卫星,两颗19公斤的次卫星,还有101颗连5公斤都不到的子卫星。
  这101颗卫星,用NASA的话来说就是“纳米卫星”。5公斤多大?两个大瓶可乐那么大,也值得拿出来吹一下?
  再说发射技术。
  咱中华的火箭的“一箭多星”,指的是用一枚火箭,将两颗或两颗以上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按照卫星的入规方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把卫星送入不同参数的轨道,一类是把卫星送入基本相同的轨道。
  中华大多用的是第一种,类似于一个快递员,把包裹精准的投放到客户手里。
  印竺航天局发射的那104颗,用的可特么是第二种。那原理就跟一校车是的,把一堆熊孩子拉到学校门口往下一踹,别特么磕着碰着就完事儿。
  就这,也值得你们这么骄傲?
  还没等李凡愚开口呢,柳青这家伙就走上了前去。
  将那憋得满脸通红的少年拉到一边,站到了阿三面前,“谁给你的自信说印竺的航天运载技术比中华强?”
  阿三脖子一梗,满脸自豪:“事实就摆在哪里!”
  “呵!”柳青打了个哈哈,脑袋一转,搬出了大招:“你们10年的时候放了个2.8亿美元的大烟花。”
  噗!
  李凡愚直接没忍住,喷了。
  柳青说的这事儿,就是指10年年末,在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搭载了GSAT-5P卫星的GSLV-F06火箭发射失败事件。
  当时在火箭成功发射后约两分钟,火箭因围绕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周围的四个捆绑式液体燃料助推器发生泄漏,使火箭偏离预定轨道。
  之后,只用了十九秒的时间,火箭在空中就变成了窜天猴,没头苍蝇似得乱飞一起,最终爆炸。
  为了图个喜庆,阿三航天局还特意将发射时间定在了圣诞节……
  这感觉对于阿三人民,就跟过年吃饺子没吃到钢镚,反倒看见了个半截蟑螂差不多,是阿三航空史上最磕碜的一页。
  柳青这小子可是常年混迹在铁血论坛上的,打起嘴炮那是上下两瓣嘴一嘎巴,直接就往出喷导弹。而且这个导弹喷出来,对面还反驳不了。
  中华的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在那儿放着,重大发射项目上,可从来没掉过链子!
  果不其然,一听这个,那阿三少年黑脸上憋了一通红。
  憋了半天,才反驳道:“那是以前了!现在我们的火箭技术已经成熟,可以用低廉的成本和非常短的周期完成各种卫星的发射任务!我们在13年发射的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从立项到上天只用了十五个月!”
  “哦?”柳青挑了挑眉毛,“嗯,你们的成本是很低廉。我听说你们的航天局ISRO很节俭呐,你们的第一颗卫星是用牛车拉的。你们的第一枚火箭是用自行车拉的。哦对了,你们的曼加里安号听说是用93年的旧火箭改的?”
  这些事儿,可都不是埋汰阿三。这特么完全是事实!
  这套大招放出来,阿三少年脸憋的通红,一如刚才那个中华少年一样儿。
  看见这幅景象,李凡愚无奈的摇了摇头。
  阿三和中华相邻,同样是殖民半殖民的历史中走出来,同样是发展中国家。因为早年间的冲突,再加上近些年中华支持小弟巴巴羊跟印竺正面刚的原因,更是将中华视为大敌。
  在媒体舆论的引导下,印竺精英阶层都得了一种名为“攀比中华强迫症”的毛病。
  他们新闻的标题,都充满了那种深深的UC浏览器新闻感;例如什么“中华旅游业比印竺强是因为这个原因,99%的人不知道。”,什么“对比印竺制造和中华制造,不转不是印竺人。”,还有什么“中华铁路投资远超印竺,看完13亿人都沉默了”……
  当真是什么事儿都得拿出来跟中华比一比,就连每次发射远程导弹,都得叨逼叨一下,把这个射程换算成能打到中华的哪个城市。
  反正是什么不针对一下,都深深不舒服。
  因为这些原因,两拨异国少年在这儿争论起来,也就不奇怪了。
  李凡愚本想着一会儿要准备RS的测试,得先去航天跑道上收拾收拾设备,便拉了柳青一下,示意他扯呼。
  但没成想,就在这个时候两个阿三男子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对柳青冷哼一声,转而训斥那群阿三少年道:“你们是要进入空军,有机会能成为航天员的人。可他们没有专业知识,没有经受过航天培训,更不知道我们印竺航天事业的发展与成就。这样的人说出来的话能有什么可信度?记住了,航空航天的发展方向是国际化合作化,航天人员的培养更是要从大学时代进行。一个封锁毒菜,没有教育基础的国家,在未来能有什么建树?”
  说罢,便一招手带着一群面露得色的阿三少年分开围观人群,走向了展馆里侧半公开的宇航员训练场。
  这话说的李凡愚心里不是滋味。
  看着阿三们在一个场馆内教官模样的人带领下,登上了训练加速状态承受能力的离心仪,他勾了勾嘴角。
  拍了拍正呸呸呸的柳青,“小青子我们走!”
  看着李凡愚一脸坏笑,柳青就知道这货肚子里是又出什么坏水了。
  “干啥去?”
  李凡愚指了指场馆内侧的阿三们,“那边儿是半公开的。花钱,咱们也能玩儿。”
第0554章
来来来,离心机上走一圈。
  NASA虽然不缺研发经费,但是总部旗下十个研发机构每年的日常开支也是相当巨大。
  所以基本上除了阿姆斯特朗飞行研究中心和喷气推进实验室,这样与军方合作的核心研究机构之外,都是部分对外开放,赚门票和体验费的。
  肯尼迪航天中心就是这样,将一些淘汰下来的航天员训练仪器和装备对外开放,只要肯花银子,就能上去体验一下航天员的感觉。什么宇航服,太空食品,失重模拟,加速离心训练仪,全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但是这些印竺学生不一样,他们是印竺航天局旗下院校被派过来,以学术交流为主题,参加航天类技术技能培训的。
  刚才他们的领队说的还真没错,中华的大学生还真没这机会。
  这些东西虽然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美航天还真就不接受中华学术机构的学术交流。
  原因嘛,小孩儿没娘说来话长。
  但是归其根本,还是美国方面的所谓“冷战思维”。从上个世纪中期,美国法律就严令禁止在军事部分工业和航空领域与中方合作。在奥观海任上,也连出了两个修正案,继续保持这个优良传统。就算是现在航天事业处于国际化全球一体化的氛围里,中美双方就航天领域也是“零交流,零接触,零合作。”
  李凡愚买了OEM公司i,还得偷偷摸摸的把技术学会国内,就是这一系列法案导致的。
  但是这不妨碍李凡愚花钱呐……
  花了二百刀买了三张体验卷,李凡愚便带着柳青和王瑞抱着肩膀站在了那群印竺阿三旁边。
  此时阿三们正在进行离心机的体验式训练,看着离心机上的速度指标被调到1.5G,李凡愚也不说话,对着一群阿三冷笑连连。
  “你看什么?”
  这种怪异的眼光,终于引起了刚才那个壮硕的少年的注意,瞪着李凡愚便来了这么一句。
  在天城往北,这种问话方式可能导致一场战争,李凡愚其实特想来一句瞅你咋地。
  但是到这儿可不是茬架的,而是为了气人的……
  所以这货翻了翻白眼,来了句:“低级。”
  “你说什么?!”那小壮三伸手便指着他的鼻子喝道。
  李凡愚上前两步,那鼻子顶着他的手指,一字一顿:“我说你们,这水平就不要丢人了,赶紧让一让。”
  说着,他扬了扬手里的体验卷。
  现场的工作人员见他是花钱买了票的,便上前接过,让他登上了旁边的那台体验用的离心机。
  “先生,这台离心机是NASA在90年对宇航员进行培训时用到的HHBL-553型模拟离心机。最大转速可达到每分钟120转,对舱内施加超过20G的离心力。现在的国会议员,原NASA宇航员马克凯利先生就使用这台离心机进行过训练。你的体验卷可试用离心机十分钟,我们会将离心力从0慢慢加到1.8G,正常人的体质在超过1.5G时就会感到不适。所以在模拟仓座椅的右手边,有个醒目的红色按钮。如果您感到不适,就请按下这个按钮,我们会马上停止,OK?”
  李凡愚摇了摇头,“NO!”
  “额,有什么问题么先生?”现场工作人员一脸懵逼,问到。
  李凡愚指着旁边塔台离心机操作面板上的1.8G参数,道:“我觉得我可以承受3.6个G的力。”
  这些工作人员刚才是看见了中印两波人的摩擦的,此时见李凡愚有点儿叫板的意思,都憋不住乐。
  “先生,NASA在离心机训练中有个专用的名词,叫Eyeball
Out,不知道您知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李凡愚脑袋一歪,“眼球突出嘛,这从字面上很好理解。”
  “没错,如果承受不了离心力过大的人,在经受了超过3-5个G的力后,很可能会造成可逆转或不可逆转的身体伤害,最显著的就是眼球会被离心力甩的凸出来。恕我直言先生,那并不好玩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4/12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