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黑科技(校对)第3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6/1215

  现在国内方面宏光的研发已经结束,美国那边的几个团队也正在完成F150后续版本的收尾工作,不日即将回国。和百纬练手开发概念车这件事,按照老张的意思是让正信的团队都参与进来,毕竟这是正信第一次着手开发概念车型。
  对此,李凡愚倒是没有什么意见。
  但是作为研发部总工程师,老张却提出了一个现在正信急需解决的问题。
  那就是人才的问题。
  总工程师是需要对整个研发和生产环节负责的,这一段时间通过观察研发中心和动力公司那边的状况,老张觉得正信在人才培养机制上还有待加强。
  研发方面倒是还成,毕竟这些研发工程师的养成不是一个月两个月就能完成的事情。现在研发中心有近七百人规模的团队,暂时不用再进行扩大。
  但是生产线上的人才现在倒显得吃紧,在之前老张与孙国义的接触中,老孙抱怨李凡愚借走了西工大那群高学历技师的事情,让老张的触动很大。
  于是在商定了概念车型研发的事情之后,老张提议将大学生招入到生产部门进行培养这个模式扩大化,以备在将来正信的产能扩充时不至于无人可用。
  现在随着正信生产业务的增长,人才和设备都成为了正信的掣肘。
  按照老张的想法是和工信部进行协商,将其旗下工业院校未能就业的毕业生纳入到正信一部分。让这些人按照之前西工大那些学生的模式,安排到生产线上去。让生产线那边以老带新的方式进行培养,并在这些学生拥有一定技术水平后,充入到生产线上进行备岗,逐步适应熟练基础技能。
  李凡愚对这个提议自然是没有意见,在当初将西工大的那血学生招入正信时,他便是这么想的。但是因为这一段时间的事情太多,就把这件事给忽略了。
  考虑到现在动力公司那边的生产任务比较繁重,李凡愚便和老张商定,分批次进行招纳。第一批先从工信部旗下院校招收八百至一千人,待这些学员成熟之后再进行第二批第三批。
  ……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磋商,斯图尔特已经和百纬将《TG》的中华版权定了下来;百纬方面以每集三百万的价格签下《TG》原版的中华独播权,又以一千七百万定下节目的中华海外翻拍改编版权。
  谈完了这件事儿,斯图尔特便回到了美国,留下节目组着手进行中华特辑的拍摄。
  鉴于节目在中华的热度,李凡愚是不可能放弃这个让正信露脸的机会的。于是代表了正信目前制车工艺的A8,现在正在热卖的宏光自然都放到了特辑之中。
  话说为了体现宏光省油的特点,三贱客特意在外景环节搞了个一箱油长跑的点子。用一辆加满油了的宏光从天城到了宁霞,跑完全程八百多公里的路程……
  因为之前詹姆斯在录制节目是摔断了胳膊,所以李凡愚以尸体哥的身份出镜,从天城开着宏光一路秀车技秀到了宁霞,着实嗨了一把。
  从宁霞回来,将完成了录制的《TG》节目组送走,李凡愚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安宁已经搞定了发改委那边,办好了大众品牌去埃及建厂的手续,而正信动力和淮成厂的生产线也已经拆卸完毕。
  是时候……上路了。
  啊呸呸呸!
  是出发了!
  经过了几天的准备之后,李凡愚志气满满的站在了装着两条生产线的万吨巨轮上,对前来送别的安宁和公司高层潇洒挥手。
  “回去吧!等我分分钟征服埃及之后就回来!”
  ……
  两个星期之后。
  李凡愚和随行的技术工程师瘫坐在苏伊士港的渡口上,一点儿都没有上船之前那股子精气神了。
  在海上漂流了十五天,众人下了船感觉腿都特么不是自己的,明明站在地上,却仍然感觉整个世界都飘飘忽忽。
  “擦、凡哥,都是你的馊主意!有好好的飞机不做,干嘛坐船啊沃日。”
  面对柳青的抱怨,李凡愚无言以对,他的心里也正悔得握草握草的。
  这货……其实是特么受了游戏的坑害。
  之前玩儿大航海时代的时候,李凡愚就特向往那种在海上乘风破浪横跨大洋的赶脚、所以这一次在出发之前,便提议直接随船前来,好好感受一下。
  没成想,远洋的感觉真特么刺激。
  前三天,众人还能对着海上的日出日落湿兴大发。后三天,就变成了全员斗地主打发时间。再后来,李凡愚简直就呼叫个直升飞机把自己从船上解救出去!
  太枯燥了!
  而且一路上还遇到了两次暴风雨,窝在船舱里感觉到外面的惊涛骇浪,李凡愚写遗书的心都有了……
  此时,这货的只想对着天空大吼一句;
  垃圾游戏!毁我青春!
  当大使馆负责接待的人到了码头,看见那“一摊”中华同胞的时候,简直不知道用什么表情……
第0506章
干了这杯酒,扬我中华名
  前来迎接李凡愚的,是驻埃大使馆的商务参赞陆靖明,以及中埃经贸合作区的几个领导。
  这帮人见一群同胞保守渡洋之苦连站都站不起来,当真是哭笑不得。
  陆靖明见这般情况,赶紧让随行的人拿来了水,走到了李凡愚身前,蹲下来打了招呼。李凡愚接过水也没喝,很明显脚发软不是水能治好的;这纯属是特么坐船做得太久了,身体的平衡感跟了海上飘乎乎的节奏……
  但是见大使馆的人到了,这货也感觉自己坐在地上有碍瞻观、于是挣扎着起身,攀着陆靖明的胳膊站了起来。
  “额……陆参赞见笑了、为了看护生产设备我就随船一起来了、这儿坐了两个礼拜的船,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了!”
  大使馆的外交人员也有外交衔,一共分为七级,即大使,公使,参赞,一二三秘书和随员。正常来讲,迎接处境投资的同胞这样的事情,随便交给一个秘书或者随员就可以了。
  但是此次派出了个正儿八经的商务参赞,这个待遇就很高。
  人家给面子,李凡愚自然不能太随意,于是便给自己的失态找了个理由。
  “没想到李董这么年轻还能这么务实耐苦,一路辛苦啊!”
  瘫在地上的正信技术人员见李凡愚做出一脸的谦逊,心里都在吐槽;妈哒!明明是你感觉好玩儿才坐船的啊混蛋!
  其实正信大众先一步到埃及筹备分公司的人也过来迎接了,此时正在忙着负责帮助卸船。那边已经安排好了酒店住处,所以李凡愚便独自与陆靖明登上来前来迎接的车子,来到了中华驻苏伊士使馆。
  车上,在将正信准备在埃及的一些布局跟陆靖明说了一番之后,这个商务参赞对李凡愚的眼光可是大为赞赏。
  “李董,不得不说你的眼光独到。在埃及实行本地化生产,如果经营得好便可以将大部分非洲市场笼住。哎、你要是早来些就好了。”
  嗯?
  这忽然之间的惆怅是什么鬼?
  见陆靖明一脸的痛心疾首,李凡愚便开口问道:“陆参赞,为什么这么说?”
  陆靖明无奈的摇了摇头,“半个月前,我负责接待了咱们国内的鲁南二机厂赴埃团队。当时是高高兴兴的来,结果……哎、看样子是要灰心丧气的走啊。”
  “这是怎么回事?”李凡愚不禁问到。
  陆靖明张了张嘴,又叹了口气,“本来今晚是想给鲁南二机送行的,赶巧你到了,不如晚上一起吃个饭。到时候你也帮着我好好安慰安慰二机厂的经理张智刚。”
  这话说的李凡愚二张和尚摸不找头脑、但是见陆靖明不愿说起,便没有细问。
  李凡愚到达港口的时候便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
  到了使馆,在陆靖明的引导下与日后需要打交道的人都过了一遍。特别是商贸合作区的各部门;来了埃及,正信也算是外企了。这边的人文宗教都与国内有很大的差异,而且政治局势也还没有完全稳定。到这边发展的企业,自然需要大使馆和中方驻埃及各部门的照拂。
  本来正信这样的企业走出国门,就是上头很重视的一件事情。现在又有了陆靖明这个使馆的领导出面,自然一切顺利。
  其实先一步来埃及的征信大众的先遣人员,已经将厂址,翻译,以及各项手续之类的办妥。李凡愚在这转了一圈儿,更像是拜山头……
  在各部门那混了个脸熟,外面的天便已经擦黑了。
  见该见过的都已见过,陆靖明便招呼李凡愚上车,来到了离使馆不远的一家中餐馆。
  没错,是中餐馆!
  一见二人进门,柜台后面的老板操着一口川音,热络的上前招呼。见到他身后的李凡愚,则呲着口白牙点了点头,麻利的上了两杯茶水。
  “老墨,莫得啰嗦搞点哈切滴,等一哈还个老表。”
  听到看起来文质彬彬的陆靖明一言不合就开始飚川音,李凡愚一口茶水就没咽下去差点儿喷了。
  陆靖明见他这般惊讶模样,笑道:“我和老墨都是四川人,来他这儿吃饭就顺带温习温习家乡话、哈哈。”
  餐馆不大,但是里面收拾的很干净。店里就老板和老板娘俩人,陪李凡愚二人扯了会闲篇,老墨又续了壶茶水便到后厨帮婆娘做菜去了。
  不大一会儿,店门被推开。
  一个身材粗壮,四方大脸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见此人进门,陆靖明起身,“来来来老张,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正信集团的董事长李凡愚。李董,这是鲁南二机的张智刚。”
  张智刚显得志趣索然,就是与李凡愚握手也显得无精打采。
  见他这般模样,陆靖明摇头,无奈道:“老张,别这样。多大点儿的事儿啊、这次没中标,咱们回去之后好好搞,争取下次把场子找回来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6/12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