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扫把星(校对)第7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9/3565

  这不符合宗室的礼仪要求吧。
  可李元婴这几日干的要疯了,哪管风度。
  周醒骂道:“那扫把星何在?”
  咦!
  这么有种?
  十余学生直起腰来,互相使个眼色。
  偷懒的机会来了。
  叛逆少年杨渊正义凛然的道:“竟然敢侮辱先生,是可忍……”
  陈宝振臂高呼,“孰不可忍!”
  李元婴总结,“动手!”
  十余学生扑了过来。
  呯!
  李元婴飞起一脚踹倒了周醒,尉迟循毓把他再揪起来,一拳撂倒。
  呯呯呯!
  工头,也就是小吏早就看到了这一幕,却袖手旁观,晚些觉得再打要出人命了,就说道:“差不多了啊!”
  李元婴回头看了他一眼,小吏哆嗦了一下,“要出人命了。”
  “干活!”
  李元婴喊了一声,十余学生离去,地上躺着遍体鳞伤的周醒,木然看着天空。
  为啥是我?
  杨渊呸了他一口,骂道:“贱狗奴,也敢骂先生。”
  干活很苦。
  杨渊看看自己的手心,那里的水泡已经磨好了,这也得益于那些民夫的经验。
  “挑土了!”
  杨渊往手心吐了口唾沫,挑起担子过去。
  箩筐里装一半土,和旁边民夫满满的一箩筐土差别很大,但这已经是杨渊的极限了。
  他弯腰挑起担子,只觉得肩头一阵疼痛。他咬牙直起腰,脚下踉跄了一下,然后稳住往前走。
  几个民夫都看笑了,“这一看就是金尊玉贵的少年,却跟着咱们一起受苦。”
  顺着泥土堆砌的斜坡上去,随后把土倒在模子里,晚些有人会夯实。
  所谓版筑,就是用木板搭建一个大模子,把泥土倾倒进去,随后夯实。你要多高都能往上筑造。
  弄好一层之后,随即可以在这一层夯实的土墙上继续搭建模子……
  所谓夯实基础就是这里面的一道工序。
  杨渊累了,就坐在下面歇息,身边有个民夫也在歇息喝水。
  他无意间看到民夫手心里那厚厚发黄的老茧,就随口问道:“你这般辛苦,挣钱却不多,可甘心吗?”
  他父亲杨钊是大儒,从小的教导就是努力读书考科举,随后按照圣贤的话去为官,去做人。
  做官自然是超然的,和这等民夫相隔了十万八千里,一个是天上的神灵,一个是地上的蝼蚁。
  杨渊这几日在观察这些民夫,发现他们虽然累,收益也低的让人发指,但却很是欢乐。
  这是为何呢?
  民夫看了他一眼,说道:“不甘心能如何?”
  瞬间杨渊就明白了。
  这不是甘心与否的问题,而是认命了。
  “那你为何能这般快活?”
  民夫笑道:“不快活……难道日子就能好?”
  杨渊木然。
  是了,不快活日子依旧是这样,那为何不快活了过呢?
  晚些下工,杨渊回家。
  杨钊已经到家了,见他灰头土脸的回来,就板着脸道:“所谓的新学就是哗众取宠,让你等去干活更是标新立异。人分类,将相治理国家;商人贩运货物,沟通有无;民夫就该干活做事……让你等和民夫混迹,那贾平安多半是想要媚上。”
  边上的管事担心杨渊会反驳争吵,可杨渊却笑了笑,随后去洗漱。
  吃完晚饭,杨渊在自己的房间做功课。
  杨钊就在外面晃悠,可却不进去。
  “明日你别去了,你那些叔伯要来,还有些兄弟。”
  这等家庭聚会除非大事,否则不能推脱。
  “是。”
  第二日,杨渊先去了城南告假。
  回来时,家里已经多了十余人。
  杨家算是个大家庭,杨钊的父母去后就分了家,不过兄弟之间的感情不错,隔三差五的就聚会。
  杨钊是兄长,和三个兄弟坐在一起说话。
  杨家人丁鼎盛……
  下面就是晚辈,十余年岁不一的少年在辩论。
  儒学传家的杨家,聚会也是讨论学问为主。
  杨渊回来了,堂弟杨轩叫住他,“大兄来说说……”
  “说什么?”
  杨渊跪坐下来,腰杆笔直,这一点让杨渊的兄弟们低声赞叹。
  坐有坐相,这可不是一句空话,但凡弓腰塌背的,轻则呵斥,重责动手。
  但杨渊却违背了杨钊的意思,竟然去学了新学,这一点让杨家的长辈们颇为不满。
  而堂弟们看向他的目光中都多了好奇和羡慕。
  能悖逆长辈的意思,真的很爽啊!
  杨轩说道:“我们先前说到了为官治理一方之事。五郎说若是当地遭遇水患当如何,某说当派人四处巡查……”
  众人一方争论,各种意见都有。
  杨钊几兄弟含笑看着。
  最后轮到了杨渊,杨钊眸色微暗,想到这个儿子的叛逆,不禁叹息一声。
  杨渊说道:“若是某,第一当令人四处查探,确定各处损失。其二令各处不得随意取水,务必要煮沸后方能饮用……”
  咦!
  杨钊的几个兄弟不禁轻咦一声,都仔细听着。
第321章
这便是大唐
  十多个少年七嘴八舌的说着水患治理的意见,长辈们阅历丰厚,听到正确的就微微一笑,听到错的也不呵斥,等晚些结束后再来个总结,就算是完成了今日的辩论。
  那些少年说的不一,条理性不足,所以杨钊几兄弟都只是含笑听着。
  等杨渊开口后,却是颇有条理,让他们不禁打起精神仔细倾听。
  “其三,令人清查百姓的余粮,若是不足,不必等上官和长安的同意,马上开仓放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9/35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