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扫把星(校对)第33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75/3565

  刘仁轨是怎么回事?竟然悻悻然的模样。
  武后目露异彩,“可是四人的书信都是如此?”
  “是!”
  上官仪没脸说贾师傅此举属于计划外。
  刘仁轨起身,“皇后,臣的建言不如赵国公的谋略。”
  咦!
  刘仁轨这等目中无人的小老头,竟然也会向贾平安低头?
  武后笑道:“诸卿为了政事殚思竭虑,陛下与我尽知。平安谋略有,可行事却不如诸卿稳重。”
  武后就是会做人。
  一番话捧了宰相们,又替贾平安把仇恨值拉下来了些。
  果然是陛下能托以朝政的女人。
  皇后随即去了后宫。
  如今皇后在前朝主持,皇帝在后宫等着。
  邵鹏总觉得这样有些怪。
  “皇后,太子来了。”
  太子带着一群人在前方。
  “五郎作甚?”
  太子行礼,“阿娘,我听闻宫中准备让六郎出宫建府?”
  武媚点头。
  孩子大了,自然不能留在宫中,这是经验之谈。
  当年高祖皇帝时,因为皇子出入不禁,以至于传出了先帝和高祖皇帝嫔妃的绯闻。
  太子说道:“阿娘,六郎还小,多留些时日吧。”
  这个儿子啊!
  你可知晓多留些时日的后果?
  六郎渐渐成长,他会亲眼目睹你这个太子兄长的威势,他会羡慕嫉妒,随后兄弟反目……
第1132章
惊蛰
  宫中好不好?
  一个十二岁的少年会如何看?
  “我不喜宫中,但必须喜欢宫中。”
  李贤缓缓说道。
  韩达一边给李贤泡茶,一边堆笑道:“陛下和皇后疼爱大王,若是大王愿意,想来能长久居于宫中。”
  李贤放下手中书,淡淡的道:“太子怕是会阻挠。”
  韩达把茶杯送过来,轻声道:“帝后疼爱大王,这便是威胁。大王要小心。”
  李贤摆摆手,韩达告退。
  “我曾听闻当初太子幼时身子不好,虚弱不堪。”
  他想到了贾平安。
  正是贾平安插手了太子的生活,这才改变了太子的命运。
  从那时起,太子的身体就一日好过一日。
  关键是新学!
  李贤低头看看案几上的书,却是儒学典籍。
  “韩达。”
  韩达再度进来。
  “大王。”
  李贤问道:“阿耶和阿娘喜欢新学,是为何?”
  韩达楞了一下,“大王,奴婢想着……士族势大,为陛下大患。奴婢若是想对付一人,必然会和他的对头交好。”
  “这便是利用新学来打击士族。”
  “是。”
  李贤叹息,“太子从小就是儒学和新学交替着学,而我却只能学了儒学,这不是疼爱,这是隐晦的告诫。”
  他抬眸道:“昨日有人来说了,阿耶打算明年让我出宫,自己开府。如今的开府和以前大有不同,虽说有属官,可再也没了权力。”
  皇子开府有没有权力,这个得看皇帝的意思。
  大唐立国时,主要的三个皇子都有权力,太子能领军厮杀,李元吉也是如此,至于先帝就更不用说了,天策府中多有文臣武将。
  到了先帝时,李承乾为太子,魏王李泰却得了宠爱,于是深度掺和了进去。
  “那些事不成即死,所以高祖皇帝时太子和齐王都死了。先帝时魏王后来也死了……”
  李贤打个寒颤。
  “大王!”
  外面来了个内侍,欢喜的道:“先前太子向皇后进言,说大王年少,不急着开府。”
  “我年少吗?”李贤说道:“是想说我年少无知吧。”
  ……
  “二桃杀三士。”
  李治的脑门上盖着湿布,他轻轻动了一下脑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武媚过去扶住他,“陛下还是躺着吧。”
  “躺久了头晕。”
  李治努力坐起来,面色有些发青。
  “突厥一直降而复叛,灭之不绝,朕也一直在想着手段,可想来想去,也只能静观其变。你那阿弟果然手段不错,二桃杀三士,突厥以后怕是要陷入长久内乱了。”
  武媚笑道:“突厥内乱那便是大唐的机会。大唐得以抽出手来对付吐蕃人。”
  “对,吐蕃人!”
  李治说道:“吐蕃才是大唐的大敌,他们仗着大唐不能登上高处去攻打他们,所以肆无忌惮。今日在吐谷浑出击,明日在西域出击,处处想阻截大唐的出路,一心就想遏制大唐。”
  两股势力之间的敌意来的经常没有理由,兴许只是觉着对方是威胁就要出手,但归根结底还是野心在作祟,一心想压倒对手。
  “禄东赞野心勃勃,密谍来报,说是禄东赞一直在培养自己的儿孙。”
  武媚冷笑道:“这是想世代做权臣呢!”
  “这样的局面不长久。”李治淡淡的道:“想想当年的长孙无忌等人,何尝不是权臣?但权臣除非谋逆,否则迟早会被清算。”
  “禄东赞的儿孙据闻颇为不错。”武媚皱眉,“五郎也不知是不是对手。”
  李治不禁笑了,“朕和你还能再活数十年,再说了,朕教导出来的太子,难道还敌不过禄东赞的儿孙?笑话!”
  这一刻皇帝神采飞扬。
  “平安说过,禄东赞的儿孙不俗。”
  李治笑道:“无需担心,大唐如今少了辽东之敌,突厥溃败,此后难以为敌。如此大唐能倾力对付吐蕃……”
  “对了。”武媚说道:“五郎先前说六郎还小,可晚些出宫建府。”
  李治神色渐渐平静,“此事朕再思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75/35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