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扫把星(校对)第33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44/3565

  “所以钱币发行数目和信用息息相关。”
  后世滥发货币的后果谁都知晓,最终造成通货膨胀。
  但大唐不存在通货膨胀,反而因为货币供应量太少,造成了紧缩的局面。
  “说的好。”武后都听懂了。
  “如何维系信用?这个问题很复杂,涉及到了方方面面,而最基本的两点,其一,国家强盛,经济,也就是商业发达,这是货币投放的池子,池子越大,货币就能投放的越多。”
  平安果然越发的成熟了。
  武后欣慰的看着阿弟。
  “当世最大的池子就在大唐,这是基础。”贾平安必须要给君臣上这么一课,否则货币政策一旦乱来,弄不好就会造成民生经济崩溃的局面。
  “其二就是朝中的货币谋略。”贾平安冲着窦德玄微微颔首,示意自己无意冒犯他的职权,“货币投放的时机和数目很讲究,必须有规划,不能一拍脑袋就砸。”
  李义府有些不自在。
  你在讥讽老夫不懂这个,只会拍脑袋吗?
  “说到这里,诸位应当明白了信用就是钱币的根基。信用在,半文钱价值的铜就能以一文钱的价值投放市场。”
  这个才是货币的本质!
  众人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
  武后突然醒悟了,“如此,这半文钱便是朝中的利。若是再少些呢?”
  宰相们都目露异彩,贾平安觉着这是贪婪。
  “若是本身价值再少些也使得,但还得要与信用结合,其一国势,其二朝中的货币谋略。但凡其中一个崩塌,货币也会跟着崩塌。”
  后世都是纸币,那张纸一文不值,可却代表着国家信用。而国家信用的背后是国家的实力的体现。强国的货币稳固,弱国的货币风雨飘摇,一阵微风吹过就会大乱。
  武后点头,“而银币虽说本身价值不足,但却因为大唐的信用而通行天下。这也是那些人家愿意囤积银币的缘由。”
  贾平安看了李义府一眼,“李相可明白了?”
  李义府:“……”
  “可如何解决?”李义府微笑问道。
  “简单!”
  “简单???”
  “简单!!!”
  连武后都凤目含煞,准备回头收拾他。
  李义府笑的越发的轻松了。
  你们这群棒槌啊!
  贾平安说道:“如今大唐国势昌盛,朝中的货币谋略……说句不该的,货币紧缺,有多少就投放多少,堪称是无需谋略。”
  窦德玄恼火。
  上次你小子才卷走了老夫一幅字,还来!
  贾平安无声说了一句:做梦!
  窦德玄瞬间血压飙升。
  贾平安担心把老头气死了,赶紧说道:“为何不能往银币里再掺杂些东西呢?”
  !!!
  皇后和宰相们都愣住了。
  ???
  还能这样?
  李义府的眼中微带兴奋之色,“赵国公此言老夫却不赞同。若是再往银币里掺杂杂物,银币的价值便会更低,天下人不是傻子……为何要用银币?一旦天下人拒收银币,此事谁能收场?”
  贾平安笑了笑,“简单。”
  你还说简单!
  武后的眸中多了厉色,让邵鹏想到了皇后寝宫大门的门梁。
  贾平安从容道:“为何不能兑换呢?”
  ……
  晚些皇后去了后宫。
  “陛下今日如何?”
  李治躺在榻上,“还好。”
  说是还好,可看看那苍白的脸色,武媚就知晓皇帝的病情依旧不容乐观。
  “今日提了银币之事,平安说……”
  李治静静的听着,双眸不时闭上,露出痛苦之色。
  武媚连续说了几遍,李治这才接收了这个信息。
  他喘息了一下,“前面大气磅礴,后面却依旧是他的性子,坑人!”
  武媚笑道:“平安可不坑自己人。”
  李治笑道:“此事就这么办吧。”
  ……
  “那一批银子进了户部,随即进了工坊,说是准备铸币。”崔晨微笑道:“诸位,该准备了。”
  卢顺载笑道:“此事倒也简单,朝中发出银币,收回货物,或是发放官吏俸禄……咱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货物去换了银币。”
  王晟问道:“你等家中准备换多少?”
  卢顺载说道:“银币精美,能长久囤积,自然是能换多少就换多少,来者不拒。”
  崔晨说道:“咱们的家族存在多年,要紧的便是钱粮。粮食咱们不缺,缺的是可靠的钱财。如此正好。”
  王晟说道:“不只是我等家族,天下的有钱人,豪族,商人,权贵,这些人都会囤积银币,这要多谢贾平安了。”
  “为何?”有人问道。
  卢顺载笑道:“贾平安当年一力主张越海攻伐倭国,这才带来了银山。可这些银山开采出来的银子,大多进了有钱人的家中,他费尽心力的折腾,最终却是为我等做嫁衣,岂不该谢他?”
  “哈哈哈哈!”
  ……
  银币出来了。
  第一个使用的是宫中内侍省。
  一辆马车出宫,到了西市去采买。
  “这银币怎地颜色黯了些?”
  商人习惯性的咬了一口。
  内侍说道:“从这一批开始,银币里多了一成铜。”
  商人愕然,“这……这岂不是更亏了?”
  内侍不耐烦的道:“要不要?不要咱换一家去买。”
  另一个内侍说道:“这钱朝中认账,户部说了,以十年为期,十年后可去兑换银子或是铜钱。”
  商人一听就喜道:“果真?文书可有?”
  文书已经在东西市和平康坊的大门外贴着了。
  “朝中不坑人!”
  那些商人和顾客都在,一个小吏在声嘶力竭的喊着。
  各处城门,包括各处坊门都张贴着告示,坊正带着人在宣传。
  “为何加一成铜?皆因有人喜欢囤积银币,户部好不容易弄了银子来铸币,可那些有钱人,那些豪族家族,他们把市面上的银币一扫而空,藏在了自家的地窖里,可我们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44/35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