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扫把星(校对)第31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4/3565

  孙思邈抬眸,“他上疏劝说无用,罢了,老夫倒是带累了他们。赵国公……哎!追不回来了,不过却不能再拖累他了。”
  他召集了弟子们,“你等把手头的医者都处置好,过几日就回去。”
  “先生,回哪去?”
  孙思邈平静的看着远方,“终南山!”
  ……
  贾平安已经到了九成宫的外围。
  “戒备森严啊!”
  这一路他被查过五次,每一次都是全副武装的军士。
  包东说道:“国公,陛下遇刺,当小心再三。”
  一路进去,见到帝后时,他们正悠闲的在殿外溜达。
  九成宫这里夏季的气温最多二十多度,比空调还好使。
  贾平安行礼,皇帝问道:“为何来了九成宫?”
  贾平安看着不是有急事的模样,所以帝后也颇为轻松。
  王忠良刚从长安回来没多久,见到贾师傅也是颇有好感,于是微微一笑。
  贾平安说道:“陛下,道德坊中前阵子有人病倒,差点没了性命……”
  皇帝看了皇后一眼。
  你阿弟从长安急匆匆的赶到九成宫,就是为了和朕说这个?
  皇后给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若是他敢,九成宫的寝宫门框我看过,很坚实。
  “幸而医者来的及时,一针下去救了回来,随后汤药喝了两日,竟然就扛着锄头下地干活了。”
  皇帝木然。
  皇后在酝酿着些什么。
  赵国公不妙啊!
  王忠良想提醒贾平安,但想想这样做的风险不小,就忍住了。
  赵国公,保重!
  贾平安仿佛没感受到来自于皇后的煞气,继续说道:“事后他和家人对医者感激零涕,可医者也只是收了诊金,一脸欣慰的说这便是医者的职责。”
  皇后忍不住说道:“平安,你说这些作甚?”
  贾平安说道:“阿姐,我在想,若是没有医者,那人便和家人阴阳两隔了,岂不痛彻心扉?如此说来医者是否不可或缺?”
  皇帝皱眉,“你想说什么?”
  贾平安说道:“臣想说,医者的地位太低了些。”
  “医者……”皇帝淡淡的道:“多小人。”
  皇帝都这般说,究竟是造了什么孽?
  贾平安觉得这次任务很艰难,“陛下,可医者不可或缺啊!”
  这娃太执拗了,皇帝不耐烦的道:“你去问问世人对医者的看法再来和朕说话。”
  皇后给了贾平安一个冷冰冰的眼色。
  滚!
  可贾平安无视了。
  好大的胆子啊!
  王忠良觉得今日九成宫的寝宫门梁该立功了。
  贾平安说道:“陛下,据臣所知,医者的坏名声主要来自于那些心术不正者,可那些人毕竟是少数,不能因噎废食。”
  皇帝冷冷的道:“人品不端者如何能用。你可知晓朝中为何不肯重用医者?心思不正!”
  这个时代的医者啊!
  有孙思邈这等德高望重被称为神仙的大佬,也有到处坑蒙拐骗的渣渣。
  皇后说道:“平安既然来了,就在九成宫歇息两日吧。对了,把太平抱来。太平如今都会叫阿耶了。”
  “可见聪慧。”贾平安觉得这个外甥女这辈子大概率不会成为那个梦想着成为女皇第二的公主了。
  但他的目标并未达成。
  贾平安叹息,“陛下,若是不重视医者,百姓病了如何?天下医者寥寥,其一便是因为……”
  对啊!
  贾平安突然觉得自己的奇经八脉都被打通了,“医者被众人鄙夷,后继者如何愿意学医术?如此医术越来越差,医者看着病人束手无策,陛下,大唐如何能少了医术高明的医者!”
  李治淡淡的道:“你说的这些朕都知晓,可人心难测,这话你和太子也说过,医者你如何去保障他们的品行?”
  皇后微微摇头,暗示贾平安就此打住。
  “陛下,相公们求见。”
  到了九成宫后,君臣都松散了许多,见面也不再拘泥于形式。
  晚些宰相们来了,见到贾平安当即就问了长安的情况。
  一番了解后,宰相们心中稍安,但上官仪却有些不满,“赵国公不在长安坐镇,为何来了九成宫?”
  许敬宗也有些碎碎念,但声音很低,“九成宫失陷了不打紧,咱们还能往长安去,若是长安被逆贼攻陷了,君臣都是丧家之犬……”
  他发现周围很安静。
  李义府一脸平静,上官仪唏嘘着。
  皇帝木然。
  老夫又说了实话!许敬宗干咳一声,“小贾怎地来了这里?”
  贾平安把事儿说了,连许敬宗都反对。
  “医者不可重用,不可看重。”
  这是异口同声啊!
  李义府觉得皇帝说的没错,“过往他们劣迹斑斑,如何看重?若是看重了他们,如何能确保医者的品行?”
  贾平安说道:“官吏的人品都是好的吗?”
  他忍不住开喷了,“医者中是有不好的,可官吏中也有。都是人,人有好有坏,为了一小撮人舍弃了大部分人,智者不为也!”
  李义府大抵是来了九成宫后被熏陶的多了些儒雅,淡淡的道:“医者掌生死,如何能保证?”
  这话堪称是杀手锏,一下就把贾平安捶死了。
  许敬宗皱眉,皇帝干咳一声,准备议事。
  王忠良觉得贾师傅就是个倔的,非得要强行去推动此事。
  贾平安微微垂眸,就在众人以为他要偃旗息鼓时,贾平安说道:“太医署招收学生教授医术,然医科不过学生四十人,针科不过二十人,按摩科十五人,咒禁生十人,药园生八人,一期下来五到七载方能出师诊治。地方州府医学博士带十五名学生……”
  这就是大唐医疗教育的现状,有医科,也就是太医署。地方州府还有医学博士带十五名弟子。
  “多吗?大唐如今两千万人,算下来每年仅能增加医者数十人。两千万人和数十人,陛下,百姓苦于求医多年了!”
  贾平安越想越心态炸裂,“各处都在抱怨医者品行不佳,可那些品行不佳的大多是外面的医者,太医署出来的医者堪称是医德双馨。”
  皇帝若有所思,“你想建言扩大太医署师生的数目?”
  贾平安双眸中多了崇敬之色,货真价实啊!让皇帝不禁嘴角微微翘起。
  “这个提议朕以为可。”
  李治自己就是老病号,巴不得多些医者。
  贾平安神色沉重,皇帝不满,“还有建言?”
  贾平安说道:“陛下,医者救死扶伤,可却被世人鄙夷。臣若是医者也定然心不在焉,定然不肯深究医术。深究出来作甚?就算是能救死扶伤又能如何?出门依旧被看不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4/35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