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扫把星(校对)第26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03/3565

  嗯?
  这孩子说的什么?难道是没睡醒?李治皱眉,“你说的是何处?”
  武媚慈爱的道:“太子莫急,慢慢说。”
  女人就会溺爱……李治看了她一眼,干咳一声收工。
  李弘有些忐忑,但想到了舅舅的那封信,就鼓起勇气说道:“陛下,昨日臣去了隆积寺为阿娘和那个孩子祈福,一路上见到了许多良田,许多农人在田间劳作……”
  称呼的事儿很麻烦,朝政之后李弘称呼皇帝为阿耶,但在朝堂之上时却只能称呼为臣,至于儿臣这个称呼……从来都不存在。你要是自称儿臣,皇帝马上会面色大变,高呼太子神志不清,赶紧让医官来诊治……
  众人仿佛看到了一幅田间劳作图,不禁心旷神怡。
  任雅相甚至微笑道:“若是让阎尚书据此作画,想来也能流芳百世。”
  阎立本啊!若是他作画,那是真值钱。宰相们纷纷点头。
  李弘继续说道:“臣随后就去了隆积寺,发现那里的僧人颇为健壮,甚至是有些痴肥……”
  健壮痴肥……众人不禁愕然。
  “许多人看着红光满面的,臣颇为好奇,却不好相问。晚些回程时就寻了个农户问话。那农户说这一片良田都是隆积寺的,加之周围的,就他所知晓的……隆积寺就有田地三十余顷……”
  宰相们何等的敏锐,发现这番话的味道不对,就把笑容收了,神色严肃。
  太子这是要干啥?
  李义府眯眼看着李勣:你这个老东西,上次贾平安就冲着寺庙喷了一通,说寺庙田地太多,寺奴太多,该压压。你当时还护着他……后来压力太大了,此事也不了了之。今日太子再度提及此事,多半是贾平安的撺掇……贾平安该死!
  李勣看了他一眼,眼神轻蔑。
  “臣问了他,他说当初带着自家百余亩地用施舍的名义投献给了隆积寺,每年只是把该交给朝中的租粮转交给了隆积寺,庸调都无需管……他说……这日子好得很。”
  李治面色微冷,“此事无需再说。”
  李弘涨红了脸,“陛下,臣看到隆积寺中的僧人都是养尊处优,他们说是侍奉佛,可佛哪里会要脑满肠肥的他们来侍奉?吃的脑满肠肥的……这是哪门子的僧人?”
  他的嗓音还稚嫩,可却清越。
  “那些田地里有好些佃农,还有寺奴,寺奴大多是那些贵人施舍的,用来侍奉僧人和为他们种地……可这些人都不用缴纳赋税,都不用服役,他们可是大唐的子民吗?”
  李弘是真的不了解,“那些人可在名册之中?”
  宰相们默然。
  当然不在,那些人进了寺庙就成了寺庙的人,从此和大唐再无半分瓜葛。
  李义府见帝后都面色难看,就起身道:“殿下怕是看差了吧,哪有那么多地?臣以为多半是无知农人在信口开河。”
  这等化解手段颇为不错,可少年意气就这么爆发了。
  “孤没有看差。”
  少年觉着自己被冤枉了,那怒火就难以遏制,回身道:“阿耶若是不信,可去隆积寺外面看看,去问问……”
  李治突然说道:“也好。”
  宰相们愕然。
  高祖和先帝对佛门都不算看重,譬如说佛门大德高僧玄奘在先帝的手中就没能出过长安城。
  可高祖和先帝却都对佛门颇为忌惮,无他,势力太大了。
  佛门不只是有钱粮和人口那么简单,那些信徒就是最好的帮手,更要命的是……大唐士大夫们和佛门的关系颇为密切,不少人带着巨量的钱粮田地投入佛门……
  士大夫和方外联手,加之无数田地钱粮,以及无数信徒……帝王……算个什么?
  帝王和方外的较量从未停止过,一直延绵到许多年以后。
  可李治突然就转了方向,这是何意?
  宰相们心中不安,李治旋即起身,“诸卿去换了衣裳,晚些与朕一起去看看……对了。”
  李治含笑道:“朕知晓诸卿都有些方外的友人。”
  ——莫要去通风报信!
  武媚起身,帝后带着太子离去。
  出了大殿后,李治走在前面,武媚和太子在后面些。
  “谁让你去看的?”
  武媚问道。
  “阿娘……”
  “叫阿耶都没用!”武媚恼火的道:“此等事岂是谁能轻易撼动的?你可知晓佛门势力之庞大……连那些世家门阀都不敢轻易得罪他们,我家如何就敢?”
  前方的李治突然说道:“莫要吓着五郎。”
  武媚这才笑了起来,很是快活的道:“他们却不知道陛下早就在琢磨田地之事了。当初平安说随着人口增长,田地必然不够分配,如此均田制必然会废掉……均田制废掉,接着府兵制就无以为续,大唐……就要动荡了。”
  李治负手在前,淡淡的道:“早些年就有的规矩,每个僧道尼都有三十亩田地,足够他们嚼用花销了。可人心不足,不管是投献和是施舍,都是在挖大唐的根。”
  武媚微微眯着凤目,“田地一多,就需要人来种地,如此人口都聚集到了佛门。种地是一回事,可若是有人心怀不轨,登高一呼……陛下可别忘了那些僧兵。天下寺庙何其多,他们占的田地何其多,若是席卷起来……比之世家门阀也不遑多让。”
  “朕知晓。”
  三人换了衣裳,随后出宫。
  武媚身着男装也跟着骑马,随行的周山象劝道:“皇后刚查出怀孕,还是坐马车吧?”
  武媚摇头,“我没那么娇嫩,我的孩子也没那么娇嫩!”
  一行人出城,晚些就看到了那片田地。
  李治下马,武媚被两个男装宫女左右扶着。
  农人们见来了数百人都有些好奇……不过倒也无需惊慌,那些贵人出行百余人、数百人都常见。
  李治微笑道:“朕与诸卿今日也看看太子之能。太子,你去问话。”
  老父亲的心态在这番话中显露无疑。
  宰相们都抚须微笑。
第890章
贾师傅回来了
  两个老农被请了来,想叉手行礼,李治笑道:“老丈何须如此?”
  尊老是传统,哪怕是帝王也得在老人的面前微笑。
  李弘问道:“二位老丈家中的地看着颇为肥沃,想来这日子不错。”
  还学会迂回了……
  李治看了武媚一眼,那种老父亲的感觉再度袭上心头。
  矮些的老农笑道:“这是长安城外呢!这等良田哪能是我等的,都是那边……”,他指着隆积寺方向说道:“都是隆积寺的。那些高僧慈悲,把田地给了我等耕种,也不用服役……慈悲着呢!”
  李勣心中一个咯噔。
  别的地方都好说,长安城外的良田早就被权贵们给抢光了,平头百姓哪有……但这个隆积寺却轻松的在这里拥有一大片良田,这是什么意思……
  许敬宗看了他一眼,目光凝重。
  ——这是方外逼近了帝王的意思。
  五胡乱华时,整个北方大地沦为了狩猎场。百姓变成了两脚羊,苦苦哀嚎却唤不回躲在江东的司马家……苟延残喘的小朝廷坐视着北方的汉人成为了异族的牲畜,被血洗,被蹂躏,被……煎烤烹炸成为胡人的美食。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神州陆沉,无数汉人仰天嚎叫,希望神灵能挽救自己于地狱之中,可神灵只是在漫天星宿中眨了个眼。
  那些愤怒和不甘,恐惧和绝望无法排遣,佛门的轮回之说就成为了最好的安慰。
  今生你等沦为牲畜乃是业报,那就忍,这辈子做个逆来顺受的好人,下辈子就能享福……
  崩溃的心被慰藉了,统治者们霍然发现百姓更好统治了,不禁大喜……原来佛家还有这个功效?
  于是佛门大兴。
  佛门大兴到了哪个境界呢?
  就在南北朝短短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法难发生了两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03/35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