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扫把星(校对)第11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5/3565

  “后来捷报传来,那些人都傻眼了。”韩玮得意的道:“任谁都想不到,你竟然去了漠北就能立下如此功劳。”
  原来是惊讶?
  “有的学生说要师从你,投笔从戎,和助教发生了冲突。”
  看来我在国子监也有了崇拜者。
  贾平安不禁有些飘飘然。
  一个学生在前方突然止步拱手,恭谨的问道:“敢问武阳伯,那些异族可是蠢蠢欲动吗?”
  贾平安颔首,“对,蠢蠢欲动。”
  后续的去上课的师生止步,不少人都好奇的看着黝黑了许多的贾平安。
  有助教尖刻的说道:“可许多人说漠北和漠南的异族早已心向大唐,武阳伯说这话不怕误导了学生吗?”
  贾平安在国子监的支持者大多在算学。但算学大部分都是平民子弟,而国子监主流是权贵高官大地主的子弟。所以形成了平民学子支持贾平安,权贵子弟们反对的局面。
  问话的学生看着便是权贵子弟,少年热血,不可抑制。
  而助教一脸不屑,仿佛贾平安去漠北就是度了个假。
  这是一场舆论战!
  贾平安斜睨着他,“你可知铁勒人的心思?”
  助教愕然。
  “你可知突厥人在想些什么?”
  助教:“难道你知道?”
  “我当然知道。”贾平安觉得这些人在国子监里太久了,以至于对外界的事儿陌生到了想当然,“我此去剿灭了铁勒叛逆,我知晓他们在憧憬着一个强大的铁勒;我闯入了一个突厥人的部族,劝说他们举族归附,我知晓他们依旧在回忆着往日的荣光,但凡有机会,他们将会再度崛起,再度兵临渭水……”
  他盯着助教,“这是我亲身经历,而你经历了什么?除去高谈阔论之外,除去尖酸刻薄之外你还有什么?告诉我,你知道些什么?”
  助教的脸红了,“你……我……”
  一个学生喊道:“武阳伯此次可是生擒了敌酋,还安抚到了那些部族,他不知道……谁知道?”
  那助教羞红了脸,悄然躲进了人群中。
  贾平安不屑于和这等人纠缠,但这可是个刷脸的好机会。
  他单手按刀,就这么在众人的瞩目下走了过去。
  “男儿当如是!”
  一个学生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就像是当年的项羽看到秦始皇的车驾后一般。
  “我当如武阳伯,文能诗才碾压天下,武能领兵横扫叛逆……”
  但更多的学生目光复杂的看着贾平安离去。
  权贵的子弟从小就耳闻目染,知晓许多事儿。
  所以贾平安的分析他们最受益。
  受益是受益,但新学在国子监里却不受待见,他们觉着这个刀下亡魂的新学侵犯了自己的利益,所以心情复杂。
  一个学生冲着贾平安的背影拱手,朗声道:“就算是再多的不合,可武阳伯在漠北的功绩值得我辈效仿。”
  众人颔首。
  “正该如此!”
  贾平安随后就在算学授了一节课,这一节课却不是什么算学,而是漠北漠南的局势。
  “大唐一旦不能控制漠南,那么突厥的再度崛起就不可抑制。”
  “大唐若是不能控制漠北,那么铁勒人的崛起也将不可抑制。”
  这两个判断让学生们炸了。
  我们可是大唐!
  “武阳伯,大唐不会放弃漠北和漠南。”
  贾平安笑道:“那需要大唐一直持续强大下去。一旦衰弱,不只是漠北和漠南,还有西北,西南……”
  大唐真的牛逼!
  当它衰弱到了帝国斜阳时,依旧能在强敌环伺的处境中存活下来。
  晚些贾平安照例去拜会了祭酒肖博。
  司业陈宝也在,二人在商议事情。
  “武阳伯归来,可喜可贺!”
  肖博笑吟吟的道贺。
  贾平安说了些算学的情况,肖博想起一事,“算学的教材老夫看了,有一点不明,还请武阳伯指点。”
  边上有书柜……
  这个书柜可不是后世那种。
  大唐的书籍在后世看来,大概就和古画或是圣旨的造型差不多。
  很长的一张纸,你可以想象成古画的那种长条幅,上面就是文字,而两侧用轴包裹着。
  一卷卷‘书’就放在布囊里,这个布囊叫做‘帙’,所谓卷帙浩繁,说的便是一卷卷的卷轴书堆放了许多的场景。
  每一卷书的头部都挂着标签,垂落在外面方便检索。
  肖博顺着标签找到了那卷书,拿出来,解开绳子,拉开一侧的轴。
  “此处你说算学当为国子监诸学之首,老夫以为值得商榷。”
  他左手按着一侧的轴,右手缓缓拉开另一侧的轴,但这卷书太长,所以他必须一边左手卷起,右手拉开,一步步往下看。
  “还有此处,你说算学乃是万学之基,老夫以为不妥。”
  现在是儒学为尊,贾平安对于算学的表述在后世看来正常,可此时却显得惊世骇俗。
  肖博没说他是个疯子就算是客气的了。
  但这种立场问题真的没法争论。
  在儒学看来,人活天地间,首要便是修身,通过学习儒学,塑造学生的三观,这才是至关紧要的。
  而算学为万学之基这个表述在肖博看来就是抛弃了三观打造,直接奔着实用之学去了。
  这个说法贾平安能接受。
  “儒学修身修心,算学修的是实用,并不冲突。”
  肖博皱眉,“不只是冲突不冲突,算学不足以登大雅之堂。”
  “当年儒学也是如此。”
  贾平安反唇相讥,“谁的学问是一开始就能横行当世,成为显学?算学乃是实用之学,学了便有好处。而儒学是塑造学生根基之学,不可不学。二者为何不能融合?”
  肖博淡淡的道:“算学的那些好处……不值一提。”
  这老家伙看来是憋了许久的火气,这一下全发了出来。
  贾平安问道:“不管是在六部还是在什么地方,算学可能少?”
  肖博淡淡的道:“儒学才是根基。”
  “儒学乃是塑造人的学问,算学乃是做事的学问。”贾平安咄咄逼人的道:“一个人难道只修身修心,不做事了?那……敢问肖祭酒,那是道人还是和尚?”
  呃!
  这个反击之犀利,让肖博也无法回避。
  “可当朝那些官吏,谁不是儒学熏陶出来的?可曾不会做事?”
  这个就属于狡辩。
  贾平安摇头,“可儒学里有教过他们如何去为官,如何去算计……若是有,为何国子监还要设立一个算学?”
  年轻人这般咄咄逼人,老夫竟然无言以对……肖博:“……”
  儒学牛逼,那么你还弄个算学杵着做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5/35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