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贵族(校对)第9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1/1007

  既然你都这么说,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而且这一次宫里突然要选秀,只怕也是天意。
  你赶明儿便将三个丫头的名帖送上去,反正咱们家的女儿,就算选不中秀女,宫里也会退回来,也不至于沦落到进宫当个杂役丫头。”
  贾母老迈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对贾家来说,选不中也没有多大的关系,万一选中了,那就说明她们猜的果然不错,贾宝玉确实喜欢家里的几个丫头。
  那么将来不论谁能诞下皇子龙孙,那都有他们贾家的血脉联系。
  也算是弥补遗憾了。
  唯一不好的就是会失一点体面。这相比较于家里出一位甚至以上的皇妃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损失。
第780章
元春抚琴
  贾宝玉要带着王妃去城外踏青的事,并没有引起朝中大臣们的非议和反对。
  首先,贾宝玉给的理由很充分。他说凡朝廷官员大婚,尚可按制休假一旬,而他自大婚以来,还没有时间好好陪陪王妃,深感愧疚,故而趁此草长莺飞,百花齐放的时节,去城外踏青,增进夫妻情意,和睦家宅。
  太孙都这么说了,谁还敢多言?万一太孙不高兴,将旧制一改,以后大家都不能休婚假了,那不是损失掺重?
  虽然,朝中官员大多数都是先成家,后立业,但也需得防备万一发妻挂掉,续弦的情况的呀……
  其次,自太孙主政以来,主张臣子们在衙门里就将大小事情办妥,商议不定的,再请示内阁,最多在南书房敲定。而每三日的朝会,主要作用不过是大家汇报各部情况,很少再出现文武百官在朝堂上吵来吵去,争个脸红脖子粗的情况。
  所以,就算少上一朝,其实也没什么关系。
  最后一点,反正有阁内在,可以代君处理朝政。这本来也是内阁设立的初衷。
  实在有什么事,西山别院也离得不远,快马一个时辰不到便可以抵达,当真误不了什么事。所以宗辙等老臣,还诚恳的鼓励贾宝玉陪太孙妃去踏青,言说朝中之事大可不必挂怀。
  太孙和太孙妃,便是将来的帝后,帝后感情和睦,于国于朝都有利!
  南书房,贾宝玉看着眼前换了一身朝服,儒生气质越显,颇有官相的顾鼎臣,笑道:“此次派你去巡视水师与造船厂,你自当用心勘察,将本朝的水师、造船技术的情况给摸清,这对我们将来制定海事计划,意义重大。
  激励的话我也不多言,你都明白,我只言一句,早去早回,我在京中等你的消息。”
  大玄已经在历代朝廷的基础上,将农耕文明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便是贾宝玉以后世人的眼光去看,也自问一时半会做不了多重大的改变。
  而随着大玄境内,涌入越来越多的西方人,以及他们制造的钟表、火枪等器物,可以猜测,西方世界的工业革命已经萌芽了。
  当然,火枪、铁炮等物大玄自己也能造,甚至技术可能还领先于西方……
  但是根据朝臣们对热武器在战场上纯属“鸡肋”的看法长期没有改变,可以想象,这么发展下去,必定会被快速发展的西方世界教做人。
  所以,贾宝玉不但已经让工部重视钢铁的冶炼,而且决定先发制人,以大玄强势的综合国力,打造相对强势的,能够跨洋的舰队。让它们去西方世界进行“做生意”、“助力地方基础工业发展”等一系列友好文明的交流。
  最好是,将什么马车夫、日不落等不该出现在海洋上的玩意儿,扼杀在摇篮里。
  就算做不到,至少也不能让大玄在未来的工业浪潮中,处于劣势的地位。
  不过这一切的第一步,就是将大玄疲软的水师给重新振作起来,将坚船利炮,多多的造些出来……
  顾鼎臣,就是他派去实地考察的钦差。
  没办法,兵部那些报上来的数据,贾宝玉不是很信得过,必须让顾鼎臣这种有理想,有远见的人亲自去看看,他才放心。
  顾鼎臣的神色也显得很激动,他等了这么长的时间,总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贾宝玉让他在都察院挂了一个御史的职,并任命他为巡视钦差,他觉得,整个人生都一扫前面两年的阴霾,变得前程一片光明,使命重大而光辉。
  他已经决定,等到“远洋舰队”在他手中建立的时候,他一定要亲自带人,去那所谓的西方看看,看看他们是不是像贾宝玉说的那样野蛮与强大。
  “殿下放心。微臣已经计划好明日出发,先去天津勘察清楚当初太祖爷下令创办的造船厂的情况,然后走水路,先去东海水师,然后再去福建。臣向殿下立誓,此行一定不辱使命。”顾鼎臣跪地郑重道。
  ……
  元春每日都无比清闲,宫中现在除了她和皇后,就没几个妃嫔了。
  就有的这几个,还是近几年选进宫中不得势的人,否则,只怕也该在感业寺礼佛了。
  这些人,自然和高高在上的贵妃玩不到一处,就算是请安,也只去烦皇后,与她无干。
  所以,栽花种草、看书下棋,这些陶冶情操的事,大概就是她全部的生活了。
  今日闲来无事,令宫人将空置许久的一张琴搬出来。
  在亭中才将抚完一曲,忽闻庭院中有人笑道:“姐姐的琴声竟如此美妙,听之如闻仙籁,怎么以前从未听姐姐抚过琴呢?”
  抬头一看,果然是贾宝玉走进来。
  元春面颊微微一红,心想,如今这些宫人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竟任由别人走到她的面前,都没有人通传。
  贾宝玉走到亭中,有宫人搬来凳子,贾宝玉便就坐下,复问前句。
  元春道:“你又胡说了,你小的时候,天天缠着我弹琴给你听,如今倒说从没听过。”
  贾宝玉笑了笑,还没答话,抱琴倒笑道:“殿下怎么连这个也忘了,贵妃从小便喜欢琴,我这名儿,就是这般来的呢。”
  贾宝玉恍然,贾家四姐妹倒是齐全,爱好全叫贴身侍女的名字给暴露了。
  元春爱琴,迎春擅弈,探春好书法,惜春喜欢画画,是以她们身边的丫鬟,分别叫做抱琴、司棋、侍书、入画,真如是也。
  不欲在这一点上多言,元春问:“你们明日就出发,去西山别院?几日回?”
  “这个说不定,反正朝中之事俱已安排妥当,若是那边风光景色好,或许多驻留几日也未定。”
  元春点点头,又问:“可请示过太后她老人家?”
  贾宝玉虽然在朝中一言九鼎,但是在太后的眼中,或许还只是个孩子,像出城这样的大事,太后要是不同意,只怕贾宝玉会有麻烦。
  贾宝玉笑道:“太后她老人家很好说话的,我告诉她,这一趟出去,争取给她老人家带个嫡孙儿回来,她老人家便兴高采烈的了。让我一定多玩几日,还说不一定是嫡孙也行……”
  旁边侍立的宫女和太监们闻言,一个个脸上憋笑,但又始终不敢笑。
  元春心中吃羞,到底不好表现出来,只能睁着美眸瞪他一眼。
  贾宝玉自是全盘照收,现在的他,说话做事,都比较随心意,也没有几个人敢传他的不是,便是别人见了,也不过说他质纯,性中洒脱自然。
  “我看姐姐每日在宫中也烦闷,不如明儿与我们一道,也出城去散散心?”
  贾宝玉建议。
  元春白了他一眼。别说她不可能随意出宫,便是有了贾宝玉先前那句话,她也不可能再跟着他去。
  “你们自己去吧,我便不去了。叶姑娘,宝钗她们都是娇弱的女子,到了城外,你且用心照顾她们,不可疏忽大意了。”
  叮嘱了贾宝玉两句,元春便让贾宝玉回去,还说出门在外,需要多做准备。
  贾宝玉本来朝中的事处理完过来瞧瞧元春,此刻青天白日的,他也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对元春做什么。
  反正清清白白的元春姑娘杵在这儿,也没有别的地儿可逃,根本无需着急。
  “那姐姐继续抚琴,我先走了。”
  贾宝玉站起来,与元春施了半礼,便转身离开。
  再去瞧瞧叶皇后也不差呢……
  ……
  回到府中的时候,已近黄昏。
  所有人都在忙碌准备着明日的出行。
  还没有走到甘露殿,便见一个风风火火的身影冲过来,隔着老远就骂道:“臭景桓哥哥,出城去玩也不叫我,恨死你了!!”
  云霓这小丫头,倚在那柱子旁边,横眉怒眼,态度极端的不友好。
  她的身后,叶蓁蓁和宝钗随行而来,叶蓁蓁笑道:“她是个急性子,一听说我们要出城,生怕不带上她,一早就收拾好行装过来了。”
  贾宝玉走过去,照着云霓的屁股就是一脚,并道:“既然你都恨死我了,那你明儿就待在家里,不要跟着我们了。”
  云霓闪身没躲开一脚,本来就不满,一听贾宝玉的话,顿时委屈的什么似的,一边拍屁股一边跑去拉叶蓁蓁的手:“叶姐姐你管管他呀,就知道欺负我,呜呜,哼,我生气了!”
  叶蓁蓁忙哄道:“好了,他逗你玩呢。昨晚还是他说,义父如今的身子也养的差不多了,你一个人在家里也无聊,不如把你也带上,所以我才派人告诉你呢。”
  “真的?”
  云霓睁大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贾宝玉,一副惊喜的样子。
  她这变脸速度,都快赶得上唱戏的了,因此贾宝玉嘲讽道:“不然呢,你以为你叶姐姐多喜欢你?又烦人又不讲理,也就是我,才勉强把你放在心上。”
  “啊,你可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1/10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