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贵族(校对)第8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7/1007

  ……
  荣庆堂门口,一群丫鬟们伫立,看见贾宝玉过来,都笑迎上来。
  “王爷快进去吧,老太太催了一回了。”
  “咦,好漂亮的梅花啊……”
  贾母身边的大丫鬟们,与贾宝玉也是熟络的,虽然改口叫了王爷,但是仍旧敢亲近。
  贾宝玉笑而不语,待丫鬟们打起门帘,正要进去的时候,想起拿着花进去见客不太好,便将梅花递给门口的翡翠。
  翡翠惊喜道:“王爷是送给我么?”
  贾宝玉戏谑的瞧了她一眼,道:“叫你帮我拿着而已,仔细点,不许弄坏了。”
  “哦~”
  丫鬟失望的意思,溢于言表。
  贾宝玉笑了笑,也不管那么多,进了荣庆堂去。
  王熙凤走了,再也不能在荣庆堂感受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的氛围了。如今,整个荣庆堂内静悄悄的。
  贾宝玉心里稍微遗憾了一下,然后才在丫鬟们打起的珠帘下,跨步进正堂。
  正堂内,多了几张生面孔。在王夫人身旁,一位比她年纪略轻的妇人目光灼灼的瞧着他,神色显得有些激动。
  在这妇人身边,立着一个与黛玉年纪相若的女孩儿,乍然一见,贾宝玉心里不由为对方的光鲜亮丽悄然一动。
  要知道,以他如今的博识,已经很难有女孩子能让他产生这种感觉了。
  难不成这甄家真如后世人揣测的那样,也有一众“姐姐妹妹”?
  只怕就算如此,这个女孩,也是其中最出众的了吧……
  心里简单揣测了一下,贾宝玉面上并没有什么异色,淡然上前,正要笑着招呼,却见那女孩直直的盯着他,忽然惊讶道:“二哥哥??”
  贾宝玉不由驻了足。
  贾母和王夫人都是一愣,随即有些不悦的皱起眉头。
  这甄家小女之前看着还挺好的,怎么忽然这么不懂礼数起来?
  “茯儿,不得无礼。”
  那妇人见女儿冒失,连忙喝止,然后拉着她,上前行礼:“邹氏见过王爷……”
  虽然是长辈,但是头一次见,还是要行大礼的。
  贾宝玉在她拜下之前便连忙上前扶起她来,笑道:“舅妈?”
  妇人微愣,然后笑着点点头。
  贾宝玉的笑容感染了她,果然传言没错,是个俊美懂事的男孩子。
  邹氏之所以能这么容易接受贾宝玉,除了贾宝玉现在的尊贵身份,关键还在于一个俗礼。
  所谓天大地大,娘舅最大!
  照此说来,他们娘舅甄家,甚至比养父贾家与贾宝玉还要亲!
  因为这娘舅和外甥,那是骨肉相连的。
  这也就是为何贾母等人不喜甄家来的原因。
第710章
认亲甄家
  “茯儿,还不见过你靖王表哥。”
  邹氏在贾宝玉还礼之后,又招呼女儿上前见礼,并一边给贾宝玉介绍:“这是我和你舅舅的小女儿,家里姐妹中行四,也是最古灵精的,让你舅舅和我都头疼不已。”
  邹氏虽是责怪的口吻,但是其中的疼爱之意溢于言表。
  贾宝玉便知道,只怕这位“茯儿”就是家中最受宠的了,否则甄应嘉夫妇也不会把她千里迢迢带到京城来。
  “娘~”甄茯拉了母亲一下,不满的嗔了一声,然后才微微走出一步,给贾宝玉盈盈一礼道:“茯儿见过表哥~”
  虽然甄茯素性并不内向,但行这一礼的时候,她还是有些娇羞的样子。而且瞧向贾宝玉的时候,眼中的疑惑散去不少,变得有些惊叹的感觉。
  真的和二哥哥好像呢!嗯,看起来不像二哥哥那么呆,而且……他们虽长得像,但是感觉表哥比二哥哥更俊,也更好看呢……
  甄茯不知道,所谓相由心生,贾宝玉经历过诸般风浪,又久居高位,仪容风度,自然远非魂魄残缺,表现得痴痴傻傻的“二哥哥”可比。
  客气的见礼之后,王夫人不由问道:“方才她怎么叫宝玉为‘二哥哥’,中间可是有什么缘由?”
  除了贾宝玉自己,在场所有人在事前都不知道两家二少爷生的一模一样。她们更不知道,两家二少爷,其实已经交换了,在甄家的那个,才是确确实实,名正言顺的贾家宝玉。
  邹氏见王夫人相问,叹息着道:“实不相瞒,我还有个儿子,年纪也和王爷差不多大,这且罢了,最关键的是,他竟连面貌也和王爷……几乎一模一样,方才我见到王爷的时候,也恍惚愣了神。”
  邹氏隐约听人说过两家二公子生的像,但她之前只不过以为是面相相类,决计想不到会是这般情况。
  “所以,她应当是一时错认才误叫了人,还请见谅才是。”
  贾母等听了,心下诧然。
  连黛玉都一脸好奇的看着贾宝玉,世上还有一个和他生的一模一样的人?好神奇……
  不过她只是这么一想,并不开口问什么,反而拿起眼神注视着那边一直在瞄贾宝玉的甄家表妹!
  哼,表妹!
  贾母和邹氏几个谈论了半晌两个宝玉名字、长相的巧合之后,邹氏忽然邀请贾宝玉到甄家做客,言甄应嘉这个舅舅想要好好瞧瞧他这个外甥。
  邹氏的话,令贾母等人都感觉有些紧张起来。
  贾宝玉笑道:“原该我这个做外甥的去拜访舅舅和舅母,只是因为我身上诸多俗务缠身,竟未能得知舅舅舅母上京之事。
  此乃外甥的不是。
  舅舅在外头不是?外甥这便亲去见见他老人家……”
  贾宝玉笑着,又对贾母和王夫人道:“这边还劳老太太和太太受累,替我招呼一番才是。”
  “去吧去吧,这还用你亲自交代一回?抛开你的关系不说,我们两家本来就是累世的交情,你还怕我们慢待了你舅母和表妹不成?”
  贾宝玉的话虽未明说,却也是相当于拒绝了邹氏的邀请,由不得贾母和王夫人心里暗暗高兴。
  邹氏倒也不太在意,他听出来了,贾宝玉确实很忙。也对呢,人昨日才回京,他们今日过来的时候还商议,是不是该再等一日,让贾宝玉休息一下再过来。
  贾宝玉告辞往荣禧堂去了,这边贾母便对邹氏笑道:“他刚才的话倒是没有说谎,自从他认祖归宗,当了王爷之后,就没有过过一天清净的日子,每天不是朝堂就是衙门,忙碌得很,我看了都心疼。所以,舅太太千万别以为他刚才的话是托词啊。
  舅太太既入了京,便多住几日,等他哪日空闲了,定会亲自上门拜访你们二位的。就算他始终不得闲,我们两家也隔得不远,舅太太和舅老爷得闲,也多过来瞧瞧他,增进增进感情,这也是一样的。”
  贾母这番话说的漂亮,一点也没有把她们内心的想法表露出来。
  邹氏便站起来告谢:“倒是还要留一些时日,如此,以后多有叨扰之处,还请老太太多多海涵才是。”
  “说的哪里话,我巴不得你们多来陪我说说话呢……”
  ……
  靖王的母亲乃是甄家老太太嫡女,甄家就是他的娘舅家,这一点无法改变,所以不论他和甄家有多陌生,这个亲贾宝玉都是必须认的。
  而且在这个宗亲社会,多一套亲眷,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坏处。甄家不管怎么说,也坐镇江南数十年之久,是名门望族,有一门这样的亲戚,并不丢脸。
  见甄应嘉的场面十分顺利,在贾宝玉有意的制造氛围下,很快完成了甥舅之间的认亲仪式。
  不过据贾宝玉看来,甄应嘉与贾政两个倒是“情投意合”得很,两个人都是深受儒家教化的儒生,谈论起时政来,观点和看法竟然是出奇的一致。以致于,甄应嘉在关注贾宝玉一会之后,不知不觉就又和贾政谈天说地起来,两人间颇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倒把他这个外甥和儿子丢在一边了。
  如此贾宝玉正好提议,说自己有事需要出门一趟,让他们两个愉快的在一起玩耍……
  ……
  因为听说家里来客,还是贾宝玉的亲表妹,园中的姐姐妹妹相约一起出来瞧看。
  这一下,可就令甄茯看花了眼。
  她以往自认为自己家里姐姐妹妹就算是极多的了,谁知随着贾母的一声令下,从后头徐徐涌进来十多个与她相差不了多少的姐妹。
  她仔细的看了好多眼才确定,那些真的不是丫鬟,而是姑娘小姐……
  连邹氏都很诧异,问道:“这些都是家里的姑娘么?”
  贾母对于邹氏母女的反应一点不奇怪,她哈哈笑道:“舅太太来得巧,近来我们家喜鹊登门,这些好丫头可不都是我家的,而是好几家的宝贝丫头呢,只是凑巧到我们家做客。我是最好客不过得了,死活把她们留下来,让她们姐妹们一起作伴,倒是热闹得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7/10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