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贵族(校对)第8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1/1007

  不想如今随意的一个丫鬟,看起来也是同样的仰慕于他,这就令宝琴好奇甚至是困惑了。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她曾父亲游历过万水千山,足迹甚至远至他国。
  因此别看她年纪小,却是比一般人更多几分见识。
  她更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间上应当没有人,能够让所有人都对他有好感。
  翡翠心中幻想了一番,回头见宝琴直直的望着她,脸上一红,又料想以宝琴的年纪应当看不出来什么,便笑道:“你让我给你说我也说不大明白,王爷这两年的变化越发大了,我一个小小丫鬟,一时也想不出怎么形容王爷来?嘻嘻,你不是和姑娘们玩的近的吗,干嘛不问她们呢?
  她们都有学问,肯定能回答你的问题。
  对了,你可以去问林姑娘,偷偷告诉你,王爷在家里,最疼的人就是林姑娘了,将来林姑娘还会是王妃呢。”
  翡翠笑着说了这一句,眼见秋爽斋已在眼前,也没有多言的意思。
  宝琴看出她的意思,遂熄了追问之心,然后心里暗忖。
  她们家里这些小姐、表小姐们,虽然个个都极为不俗,但是据她看来,到底也还是那位看起来娇娇弱弱,灵秀自然天成的林姐姐最为出众。
  如此想来,其能得他的钟爱,倒也寻常。
  只是不是说与他定亲的乃是太师府的孙女么,还是皇帝赐婚来着,怎么翡翠又说林姐姐会是王妃呢?
  此中必有更多内情,但是自己初来乍到,也不可随口去问这些事,不然令人生厌不说,万一因不明就里,无心惹出祸乱来,便不美了。
  唉,母亲一番苦心,着急送我进京,却怎么知道那梅家已经犯罪被抄?
  如此也不知我是幸运还是不幸。
  若谈幸运,却不及豆蔻之年,已成望门之寡。
  若谈不幸,若是我再早些入京与他家完成婚约,只怕必受殃及,如今倒是逃得一命来。
  唉,世上之事总难令人如意。
  幸得伯母慈爱,计言若是能够得与那梅家当面解除婚约,或者是拿回婚书,则于我将来另行婚配无大碍。
  然梅家一家已然陷入重牢深狱之中,生死未知,又如何与他们当面解除婚约?
  且薛家在京根基薄弱,也无法寻得门路,找回那纸婚书。
  总而言之,可怜我薛宝琴自负钟天地灵秀之才貌,终究未及成人,已然输给世间清白女子了。
  然世间之事岂有定数?
  古往今来良臣名将,岂有受困于一时之境乎?
  薛门宝琴虽为一女子,也不愿期期艾艾,怨天尤人,作无谓之态。
  纵使行到水穷之处,也当坐看云卷云舒。
  ……
  潇湘馆,黛玉午睡方醒。
  醒来之后听说探春姐妹们在沁芳溪垂钓嬉戏,她也未疾行而往,反而坐在潇湘馆内抚了一曲琴,然后又呆坐半刻。
  紫鹃见她如此,劝道:“姑娘若是觉得无趣,何不去找姑娘们玩?
  姑娘也正该去才好,宝姐姐的妹妹,邢姑娘,还有大嫂子家的两个妹子初来乍到,姑娘若是不去,她们不知道你素性懒怠,反以为你不喜她们,不易亲近呢。”
  黛玉闻言,噘嘴蹙眉,看了一眼紫鹃,显然不满紫娟说她懒。
  但是又知道紫鹃说的对,因此再坐片刻,还是起身,略作收拾出来。
  刚刚出馆,忽然闻得外头一阵小丫头的欢声笑语。
  抬眼看去,隐约可见馆外竹林后头的坡地上,有些小小的人影,黛玉心中好奇,这么冷的天儿,谁在那边呢?
  沿着碎石子小路走过去,透过两丛竹林的空挡,果然见底下散落着七八个小丫头,是那些小戏子,为首的正是她院里的芳官。
  原来大观园内各处种着一些果树,如今虽然秋天已去,但是潇湘馆外却有一棵柿树,上面挂了一些红澄澄的甜柿子,一直无人问津。
  黛玉往常从这边过,还赞过这些天然的“红灯笼”生的美呢。
  不想今日好运便终结,被一群小丫头围住,举杆来殴打。
  眼尖的小丫头们看见黛玉主仆站在上头,笑声下去,有些不好意思。
  芳官却是不怕的,她甚至兴冲冲的爬上来,从布兜里挑出两个最大最完整的出来,对黛玉笑道:“姑娘,你吃吗?霜打过的,可甜了!”
  黛玉觑着眼瞧她。
  本姑娘眼中的美景,在你们眼里,就剩吃了!
  紫鹃怕黛玉责怪,忙道:“你们也太顽皮了,哪儿不好玩来这儿糟蹋这块地皮。另外这东西性凉,现在天又冷,仔细吃坏了身子!”
  芳官憨憨一笑。
  别人都说林姑娘性格古怪,不好相处,但是她跟了黛玉这段时间之后,却完全不觉得。
  甚至她觉得林姑娘比谁都好相处,嘻嘻,只要不在她面前,随便怎么玩闹林姑娘都不会怪罪的!
  要不然,她也不敢带人来这边作祸这棵柿子树。
  黛玉虽然觉得芳官等人俗气,到底也不生气。
  她知道,就算没有她们,再过不了多久,这些“红灯笼”也会慢慢失去光泽,被雨打风吹散去,消失无踪,一如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一般,都不能长久。
  暗叹一声,黛玉抬头看见小丫头们惴惴的神色,知道自己不说话,她们定然会不安心许久的,于是轻声嘱咐:“不要都摘去,多少留一些,若有鸟雀飞过,也能略微果腹,继续南行……”
  说完也不理她们,抬脚往前面走了。
  等黛玉主仆走远,芳官又跳下去,立马有人赞叹芳官胆子大,运气好,这都没有挨骂。芳官自然与有荣焉,顺道在小姐妹们面前把黛玉一通夸赞,试图为黛玉正名。
  有实证在前,其他人自然愿意相信,蕊官还道:“果然林姑娘就是别样心肠,我们看见这些柿子,只知道它好吃不好吃,林姑娘见了,却只道它是南归鸟雀的口粮,唉,要是我们也有林姑娘这样的心肠便好了……”
  “哈哈哈,林姑娘可是天上的仙女,咱们怎么能和她一样呢?”
  “好了,都数一下咱们摘了多少了?要是够分了,剩下的便听林姑娘的吩咐,都不许摘了啊!”
  “好……”
第680章
防备
  皇城,熙园之内。
  太上皇坐在濯尘殿的飞檐之下,通过高大的白石台阶那开阔的视野,放眼望着远处的无限江山。
  他身着彩色龙袍,身上罩着一件巨大的白熊皮制成的绒毯,便连底下的龙椅上,也铺垫、包裹着不知名的厚厚的动物的毛皮。
  没有人知道这位统御天下超过五纪的至尊此时心里在想什么,阶下的侍卫不知道,阶上的内监也不知道。
  大公公冯祥弯着腰走上前来,也并没有第一时间惊扰太上皇的思绪,而是耐心的立在一旁,宛若一尊雕塑。
  “何事?”
  太上皇身形和面目不动,只是淡淡的问了一声。
  冯祥仿佛也是一瞬间活了过来,将腰弯的更低一些,然后才道:“回老皇爷的话,甄家入京了。”
  半晌无话,就在冯祥都以为太上皇是否听清的时候,才听太上皇问道:“来了哪些人?”
  “甄应嘉亲自带着妻女一同上京,已经抵京两日了,名为为老皇爷贺寿。
  不过老奴却得到消息,今儿晌午之后,甄家太太便领着女儿去了贾家……”
  太上皇似乎长呼了一口气,但是还是没动。
  冯祥见状,起身挥退后面的侍从,然后方又低头回来,道:“依老奴看来,甄家必是为靖王而来,只是不知道他们只是为了上京瞧瞧这位外甥,还是对靖王的身份存有疑虑,毕竟,他们并不知道靖王殿下与贾家二公子换了身份的事。
  所以老奴觉得,老皇爷不能任由他们行事,以免多惹出事端来,破坏了老皇爷好不容易为靖王爷铺平的道路……”
  倒不是冯祥多话,而是太上皇如今身体不如以往,不喜说话,他作为下人,便要代替他将多余的话说尽,让太上皇只需要下个决定便可。
  至于他对甄家的担心,也并不奇怪。
  他可谓是除了太上皇之外,最了解贾宝玉身世问题的人了,也知道,太上皇之所以不将事件的原委告白与天下,也是为了大局着想。
  从古至今,皇室血脉流落民间,最后回归登基称帝的例子也并不罕见。
  但是像靖王那般离奇和玄幻的经历,却是古往今来闻所未闻。
  所以,太上皇抛弃了中间的繁杂,下的圣旨里明确写到,靖王是因为当年的变乱,流落到贾家,由贾政抚养长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1/10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