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贵族(校对)第7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8/1007

  太后这才道:“哦,他们要拥立谁?”
  “这个不知道,不过看架势,像是要拥立忠顺王爷,因为忠顺王就在其中……”
  “哼,痴心妄想!”
  太后一掌打在桌面上,令桌子发出厚重的悲鸣声。
  “将你知道的与我细细说来。”太后吩咐,然后那老太监便将之前熙园外发生的情况,以及濯尘殿的反应,都与太后说了一遍。
  太后听完,脸上的紧张之色不在,竟浮现一抹笑容。
  不过随即她还是冷声道:“这个王维仁,好好的首辅不当,专管生事,竟一而再的干预我天家立储之事,实为可恨。”
  老太监自然附和,帮着骂了王维仁几句,又道:“幸好太上皇明断,没有中他们的奸计。奴才瞧着,太上皇压根就不想理他们,他们那些老骨头,要跪死几个就好了……”
  老太监说的无心,但是太后听了却是面色微微一变。
  跪死了……
  不行!
  太后终于知道王维仁等人的险恶用心。
  太上皇一生极为维护自己的名声,鲜有做出荼毒朝臣之事。
  所谓天家无私事,更何况还是册立新君这样的天下大事?
  王维仁等请求太上皇册立新君的举动,若按法礼来说,并无过错。
  若是他们因为这件事而被太上皇罚跪而死,只怕太上皇百年之后会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靖王现在在何处?”
  “回太后,靖王尚在大明宫为大行皇帝祈福。”
  太后闻言,点点头,贾宝玉能够坐得住是对的。
  王维仁等的行为,若是真要说错,那就是在景泰帝的大殓礼之日擅自离开……
  “你派人留意外头的举动,有事尽快来回。”
  “奴才遵命……”
  ……
  “没进去?”
  大明宫,贾宝玉闻得卫立琁的回报,有些意外。
  “回殿下,是的,现在王维仁等还跪在熙园之外,咱们可以放宽心了,看起来太上皇确实无意册立忠顺王……”
  贾宝玉笑了笑,他自然明白这个。
  若是太上皇当真有意册立忠顺王,就不会给他这么多权力,还让他节制了京畿之地的兵权。
  除非,太上皇想杀他……
  但是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太上皇可是冒着被天下非议皇室的风险,强行把他纳回皇室的。
  太上皇要是没病,应该都不会干出这样辛辛苦苦把他捧高,再把他摔死的行为。
  “既然那些人中有我们的人,有什么事,等他们回来我们也就全知道了。
  今日是陛下的大殓礼,就不要频繁的派人过去打探了,免得节外生枝。”
  “是……”
  卫立琁躬身应道。
  “对了,朝廷没钱了,这件事你知道吗?”贾宝玉忽道。
  卫立琁点点头,“卑职也听说了,大玄这些年四海升平,十年间,除了当年为太上皇建造熙园,再没有过巨的开销,财政一向都是较为宽裕的。
  不过这一年间,倒是猛然发生了不少大事,朝廷忽然周转不过也是有的。
  不过想来也无妨,再过两个月,今年的秋税就该入京了,到时候危机自解。”
  只听卫立琁这一番话,就知道此人虽然之前没在朝廷做官,但是却极为关注朝政之事,否则说不出这么肯定的话来。
  心中不由再次高看两分。
  果然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比如冯、陈、卫三人都是凭借军功发的家,但是陈大良已经有了一些安于享乐之意,而冯唐则只好军事,对于政务多有不耐。
  只有卫立琁,在朝廷罢用他们这些武将之后,主动转型做文官……
  只有这样善于适应环境的人做事才能更让人放心,所以,他才会愈发倚重他。
  不过贾宝玉却并没有赞同他的话,反而道:“秋税的话,各省通常要到冬腊月才能统计上来,而要等到税银入京,很多都要等到开春之后了。
  而眼下西海之战迫在眉睫,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卫立琁想了想,觉得贾宝玉说的对,于是道:“这一段时间以来,被抄家问罪的文武勋贵近百家,那些更小的吏员及普通将士,更是数不胜数。
  便是如今,也还有好些家还在封存,等待清查。
  不然,卑职加派人手,尽快将财务清点出来上报国库,以供此次朝廷应对西海之战?”
  一场大战虽然耗钱多,但是架不住这些日子抄的家多,只要这笔银子出炉,打一场西海之战,想必是足够了。
  贾宝玉闻言没说话,只是瞧着他。
  卫立琁微愣,忽然笑起来,“卑职可是糊涂了,那些文武官员数量众多,家中财物、田地又分散,清查起来十分复杂、费时,短时间内决计清点不出来的……
  朝廷若是问,卑职便这样回答,殿下瞧着可行?”
  贾宝玉这才笑了起来。
第657章
臣权
  首辅率领百官至熙园恳请太上皇册立新君之事,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传遍整座京城的高门府邸,风头甚至盖过了景泰帝的大殓礼。
  所有人,都密切关注着这件改天换日的大事。
  河间王府花园,河间王挥手让汇报完的下属离开,然后仰靠在金丝楠木轮椅的靠背上,微闭着眼不语。
  他在铁网山上受了重伤,所以没有去参加皇帝的大殓礼。
  在他身后,为他推轮椅的家将忍不住说道:“王爷,首辅和众大臣齐聚熙园,形势只怕对靖王不利啊。”
  身为河间王的亲信家将,他知道自家王爷是支持靖王的。
  也是呢,王爷无子,而靖王作为王爷的义子,王爷自然没有道理不支持他。
  另外,靖王也确实值得人疼爱呢,不但模样好、性子好,还知恩义,而且办事极为周到妥帖。
  就拿王爷坐的这张椅子来说,据说是在王爷还没回京的时候,靖王就特意吩咐工部的人专门打造的,这不,王爷刚回来,就给王爷送来了。
  可见靖王待王爷之诚心。
  所以,别说王爷喜欢靖王,就连他们这些王爷身边的老将,对靖王也是喜欢的紧。
  要说那皇位不让靖王坐,他们也不答应!
  “靖王毕竟才刚刚封王,甚至还没有举行认祖归宗的仪式,这个时候那些人去逼迫太上皇册立新君,只怕太上皇未必会立靖王。
  太上皇可是不怎么看重人物品性和德行的,想当初四皇子那般恶毒,太上皇不但不追究他的罪责,还把皇位传给他……”
  家将作为河间王身边的老人,知道往年的那些辛密。
  幸好他们并不知道河间王也是太上皇的亲生儿子,否则,他们心中只怕会更加不满……
  “心静,戒躁。”
  河间王神色不动,仍旧闭着眼睛,只是嘴里淡然道。
  家将便不敢再多说什么,只是从他一脸的不忿来看,他心头对往事还是很不爽。
  当年他们王爷就是支持三殿下的,可惜三殿下却被小人害死!
  难道现在三殿下同样优秀的儿子,也要受忠顺王那等庸碌小人之气么?
  “仲义,这一次咱们回京的人,有多少?”河间王忽问。
  家将面色一喜,连忙回道:“王爷,咱们这次奉诏回京的人马一共是两万人,上次铁网山上几乎没什么伤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8/10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