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贵族(校对)第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007

  贾宝玉扫视了一下房间,通体的古色古香,十分敞亮。
  四周的墙壁上,简单的挂着一些文人字画。西边一角的高几上,置着一个紫铜色的香炉,正有两束袅袅的薄烟盘桓升起。
  当中置着一张小圆桌,桌上摆着茶盘杯碟。
  左边是一道高大的木制屏风,将屋子分割成两半,虽看不见另一半,但估计里面便是真正的卧榻之所。
  贾宝玉心中被这样典雅大气的房间所悦,面上不由露出一抹笑容,道:“多谢宝姐姐,这里很好了。”
  “既如此,那你早些休息,我先走了。”
  宝钗说完点点头,便要带着自己的丫鬟离去。
  贾宝玉连忙叫住她:“姐姐且慢。”
  宝钗便又停住。
  贾宝玉道:“不知姐姐可有书吗?如今时辰尚早,想和姐姐讨两部书瞧瞧。”
  宝钗微微讶异,今日她虽是第一次见到贾宝玉,但她母亲和王夫人常有书信往来,她家又是行商之家,消息广泛,因此之前便曾听闻过一些关于贾宝玉的传言。
  这个表弟出身都中国公府,身份尊贵。因为出生时有异象(衔玉而诞)而倍得家中老祖宗,也就是老国公夫人的宠爱,从小视若珍宝。以致于姨妈和姨爹都不大敢管束。
  这样的出身与境遇,年纪又小,自然骄纵些。这也罢了,大凡王公府邸的子弟,多是如此。
  只是……
  闻得他不爱读书才是,怎么这会子却急着要书看呢?
  心下有疑惑,宝钗面上不显,只笑道:“我虽不大读书,倒也有两部,只是不知有没有宝兄弟爱看的。”顿了顿又道:“宝兄弟要看什么书,我回去找找。若没有,我让人到我哥哥书房中去拿,他那里书倒多。”
  “也不拘什么书,不过历史传记之类的就好了。”贾宝玉想起下午的时候与薛蟠说过他不爱看书,这会子又去找他拿,明日他难免又要纠缠询问,便补充道:“不过是随便说说,姐姐若是没有就罢了。”
  宝钗应下,看了贾宝玉身边的两个丫鬟一眼,笑着走了。
  “二爷,你平时不是讨厌看那些书么,怎么今儿偏偏叫表小姐给你找那些书来瞧?”
  贾宝玉身后,跟来其中一个丫鬟问道,却不是媚人。
  贾宝玉回头,看着这个说话的丫鬟。她和宝钗年纪相若,穿着一件银红色的小袄,青缎子背心,面容清秀,身材细挑。
  估计是比媚人年纪小些的缘故,看起来倒更显娇俏。
  她,便是袭人,自己身边的第一大丫鬟。
  “你不知道,咱们二爷病了一遭,不但连前事都忘了,而且性子也变了。说不定啊,从此以后,二爷也变得勤奋好学,以后考个状元回来呢。”
  贾宝玉还没说话,媚人却先笑道。
  袭人愣了愣,也笑了,道:“若真是这样,那便好了,老爷和太太不知道有多高兴。”
  如此说笑一阵,几人一起进了里间。
  里间果然更宽敞些,右边是一个碧纱橱,由木架丝质屏风隔着,上罩着薄纱,隐约可见里面有两张小床,预估便是丫鬟睡的地方。走过碧纱橱,正中的位置,放着一张梨花木雕刻的拔步摇床,上面围着一圈粉色的幔子,内罩着青色的纱帐。屋里桌椅、箱柜等一应陈设用具皆是半新的,纤尘不染,显然之前精心打扫、布置过一番。
  袭人便招呼着喜儿去打水。媚人说:“你才受了伤,还是我同她去吧。”
  袭人却道无事,仍旧与喜儿去了。媚人便站在屋里跺脚嘀咕:“这个时候还逞能,偏要显得我们都不如她,都是懒的。”
  抬头见贾宝玉看着她笑,又觉得很不好意思,于是赶忙岔开道:“二爷,我帮你梳头吧。”
  古人不论男女皆留长发,贾宝玉自然也不例外,而且,他的发式很复杂。
  坐在镜子前,媚人轻轻拔下他头顶的鎏金束发长簪,等他的头发披散后,再将那一绺绺小辫子慢慢解开,最后用篦子梳直。
  “咦,媚人,这包脏衣裳好像不是二爷的,谁拿进来的?”
  袭人打水回来之后贾宝玉的头发还未梳好,她便去整理贾宝玉之前换下来的衣裳。
  从京城到金陵,走了大半个月,若是路上洗衣服不太方便,便把换下来的衣裳都用包裹包着,等方便时再拿出来洗净晾晒。
  此时她就发现一包还沾着泥土的衣裳,虽然同样华贵,细看却不是贾宝玉的,便问媚人。上午马车失控,她也摔着了,今天都是媚人在伺候贾宝玉。
  媚人偏头看了一眼,道:“那包不是二爷之前穿过的吗?是茗烟他们送进来的啊,难道送错了?”
  袭人没说话,又翻找了一遍,忽然道:“二爷之前穿的那身衣裳并不在这里。”
  她是贾宝玉身边的“内总管”,贾宝玉的一切她都时常清算着,很快便发现贾宝玉的衣裳少了一整套。
  媚人笑道:“那便是了,上午马车失控,大家人心惶惶的,幻灵寺里面人又多,想必是茗烟他们粗心,错拿了别人家的衣裳。”
  袭人听了,也觉得只能是这样了,骂了茗烟几个几句,又道:“那寺里都是旁的地方来上香的人,明儿就算专门让人去找,怕是也难得找到,倒是茗烟他们必要为此得一个大的不是,罢了,不过一身衣裳而已,也不值得大动干戈,依我说,就不必去回太太了。”
  媚人笑道:“你说的是,反正二爷也不差这一套衣裳穿,况且依我的看法,那身衣裳是二爷病重时穿的,丢了也好,说不定二爷的病也是这么丢没了的!”
  袭人听她这么一说,便是找回来怕是也不敢再叫贾宝玉穿了,因此也就不再迟疑。一时又道:“那这身衣裳就拿出去叫婆子们洗了,让他们拿回家去给自家小子们穿吧。”
  贾宝玉自然不能穿来历不明的衣裳,哪怕这身衣裳看起来也是材质不俗。
  袭人和媚人两个叽叽喳喳的说着衣裳的事,贾宝玉一点也不感兴趣。
  正好他要的书宝钗也派丫鬟送了过来,梳好头发之后他便迫不及待的去翻看。宝钗送过来的一共四本,具是崭新的书册,装订精美,用一张淡粉色的布巾包着。
  贾宝玉挑了一本《本朝纪事》,坐在床边就打开来看。
  忽觉脚下一凉,贾宝玉低头。原来是袭人端了一盆热水过来,蹲在床前,拿起他的脚,褪去鞋袜,与他洗脚。那十根还未完全长成的葱纤玉指,略带冰凉的触感,令贾宝玉不由自主的一抖。
  “二爷,水烫么?”
  “不,水温刚好。”
第4章
金陵城
  唐末有个书生进京赶考,数次不中,最后一次发榜之后,他忿而赋诗一首: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离开长安之后,他果真参加了唐末农民起义,并一步步成为义军的首领,最终攻下大唐京师长安城,改元金统,国号大齐。
  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书生皇帝黄巢。
  相传他攻破长安城之后,曾大肆屠杀李唐皇室以及文武大臣,加上他治军也以残暴著称,所过之处,以烧杀劫掠养军。所以,虽然他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但是历史评价并不高。
  不过这只是贾宝玉前世所记得的一段历史,翻开这个世界的史书,他发现,好像不太一样……
  黄巢并没有残暴嗜杀的名号。据史记载,他治军严明,攻破长安之后,赏罚分明,极力拉拢晚唐遗臣及周边割据的节镇,势力变得越来越强大。
  所以,他的大齐并非原历史当中记载的那样只有不到四年的寿命,而变成了十多年,直到他寿终正寝之后,大齐才被覆灭。
  历史的转轮就是这么环环相扣。
  贾宝玉不知道这个黄巢是不是也被穿越了,但就是因为他小小翅膀的一个煽动,使得原本的历史轨迹发生了偏移,导致后面的历史,变得面目全非。
  大宋的建立者,不是太祖赵匡胤,而是圣祖赵德芳(赵匡胤之子)。
  灭掉大宋的不是忽必烈,而是成吉思汗。
  而取代大元朝的,也不是大明,而是大周……
  ……
  五代不是原来的五代,大宋和元朝也变了味,至于大明朝和大清朝,更是出都没有出现,而是在元朝的后面夹了一个只有二三十年的大周,然后就被本朝太祖推翻、取代……
  两种相似却又不一样的历史在贾宝玉脑海中盘旋,让他有些晕乎的同时,也总算是确定了,他就是处于一个前世历史没有的朝代之中。
  这个朝代,国号大玄,是汉儿统治的江山。
  成吉思汗开创的大元朝虽然威加四海,强极一时,但是随着他一死,以极端的武力开创的帝国马上显示出它文治的严重不足,不过几十年,强大的军队开始腐朽,变得无力镇压由于统治者横征暴敛引来的揭竿起义。
  这个时候蒙古内部贵族也开始内讧、分裂,其中一支势力乘势崛起,取代了大元,改国号为大周。形势一度好转。
  可惜大周也不能完全规避大元的弊病,加上大元朝的暴政已经彻底激怒了天下数千万的汉人,全国各地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贵族起义仍旧层出不穷。
  神州大地,深陷割据与战乱的泥沼之中。
  终于,大玄太祖崛起,聚百年来汉人的激愤,穷半生的精力,自南而北,一步步镇压内乱,驱逐外夷,最终结束中原大地百年来被异族侵占肆掠的历史,恢复汉室江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0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