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校对)第36部分在线阅读
第二天一早,鼠大留下5个陶锅,带着10个小弟和交易来的15个男孩就回了黑鼠部落,冬季越来越短,和汉部落的交易还要快点进行。
而汉部落这边,每个族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因为他们的首领正在给他们论功行赏……
这次的部落保卫战,每一个族人表现得都很英勇,之前罗冲答应的奖励现在也要拿出来了。
狼皮是每个成年人都有的,反正这个也不缺,铜饰品也不是什么问题,虽然手头上铜的存量不是很多,但罗冲却毫不吝啬。
在装饰发箍这个事情上,罗冲不仅没有不耐烦,相反,他还很愿意支持,对于束发这个‘小事情’罗冲是非常重视的。
汉部落的起步太小了,最初时只有50多人,现在占的比例最大的都是外来人口,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事情,而罗冲就是靠统一发型来凝聚这些人的。
当所有的人都同时做一件事的时候,那么这些人就会在潜意识里把周围的‘同类’当作自己人,这是一个很奇妙的心理现象。
就比如说军队,士兵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互相都不认识的,但是当他们穿上统一的军装,拿着一样的武器的时候,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凝聚成一个集体。
就像罗冲前世刚刚入伍的时候一样,一群穿着新军装的新兵蛋子站到一起。
战友:“这军服漂亮啊,你看这裤子,嗯?这军靴,嗯?这帽子,……哥以后也是最阔耐的人啦。”
罗冲:“嘿嘿嘿,这帽子是绿的……”
战友:“你说嘛玩意儿。”
罗冲:“哦,我说我也是最可耐的人,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
说起来其实大家只是都穿上了一样的衣服而已,可心理变化就是这么的奇妙,就像现在汉部落的这一幕。
大力指着自己头上的铜扣对木豚说:“看见没,我是汉部落力气最大的男人,这次我杀了五头狼,首领给我的铜扣都是最大的。”
木豚也指了指自己头顶的铜扣,“我现在也束发了,我也是汉部落的人,这次保卫部落,我也有功劳。”
为了在成员复杂的部落里形成凝聚力,罗冲也在不遗余力给族人们创造共同点,以此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不会让部落分崩离析。
第0067章
弓锯和墨线
这次奖励的铜扣和一块钱的硬币差不多,不大,是一个狼头的样式,每一个成年男人都有,虽然不是什么实用的东西,但是其纪念意义更大,因为是和狼群作战有功才得的,更有点勋章的意思。
参加作战的女人们得到的是一支铜簪,她们也比较满意。
最后就是罗冲答应的长弓了,也是每个成年人都有,而且不论男女。
“真的吗?每个人都有弓箭,太好了,是和首领那个一样的吗?”
“我只杀了三头狼,也可以奖励弓箭吗?”
族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非常开心,都在互相讨论着。弓箭的威力他们早就见识了,都梦寐以求的想要得到一把罗冲的那种弓箭。
相比于从前狩猎时的近身肉搏,远程攻击对自身的安全相当重要,双方相隔一定距离,你能攻击到目标,目标却无法对你反击,这就是远程武器的优势,尤其是族人们习惯了使用投矛之后,对这个体会更加深刻。
投矛的伤害值很高,基本射中了就必死无疑,但是投矛太大了,狩猎队每个人也只能携带三根,箭矢的威力虽然比矛枪略小,但是可以携带的数量多啊,这也正是罗冲准备推广弓箭的原因。
当初罗冲说的是杀死5头狼以上才会奖励弓箭,可是最后死在阵地前的灰狼也就70多头,几十个人站在那里,再怎么分也分不到每人五头,他也只是借着这个由头把弓箭推行出来罢了。
从这次防御战就能看出来,汉部落的铜矛虽然有将近300杆,可是碰上几百只的兽群还是有点不够看。
就拿这次对战狼群来说,狼群总数200多头,铜矛也是200多根,可是你能把铜矛都投出去吗,先不说能不能命中目标的问题,就说把铜矛全投出去之后,自己手里还拿啥玩意儿防御。
可是这个时候如果有弓箭就不一样了,中世纪的欧洲,英军弓箭手标配是每人25支箭,这也是大部分士兵能够连续拉弓的最大次数。
可现在是原始时代,人类的身体素质好得惊人,光从食谱上对比,就远不是中世纪那些半年都吃不上一次肉食,天天只能啃干面包,见个鸡蛋都能高兴两天的苦哈哈大头兵可以比的。
想想看,不需要太多,只要每人能射上三十根箭,就算瞄不准,光是用覆盖式的箭雨就能把狼群全歼,弓箭的优势就是那么的突出。
所以,趁着冬季剩下的这一个月的时间,罗冲准备尽可能的多装备一些弓箭。
新的制式弓箭还是杉木做成的单体长弓,毫无弹力且超级耐拉的剑麻纤维做成的弓弦,全都是一米七五的长度,这个长度可以适应大部分的成年人,威力也不会小,而且现在有现成的木料,还有成套的木工工具,批量制作也不是没有可能。
然而真正的操作起来,却遇到了很多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开木料。
长弓的选材必须用硬木,还要有一定的弹力,最好用杉木,而且必须是靠近树皮的边材和芯材1比2最好,树心的芯材是不能用的,因为韧性不好,容易使弓身感到疲劳,降低使用寿命。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整根木条通体要直,这点说着简单,做起来可就难了。
首先是没有合适的锯,汉部落现在只有两种锯,一种是用来伐木的大锯,那玩意太大,需要两个人来拉,而且肯定干不了制作弓箭这种精细活。
小一点的就是只有一个手柄的手锯,这玩意用来清理树枝还行,可是用来锯圆木就费劲了。
木匠的东西罗冲接触的真不多,他生活在21世纪,身边即便有木匠,人家用的也都是电动工具了,古代人是用什么锯来开圆木的呢,而且必须是汉部落现在的条件能做出来的。
思考良久,罗冲终于有了答案,弓锯,或者叫“工”字锯,就是那种工字框,一边是锯条,一边是绳子的那种,这东西罗冲有些印象,不过也都是小时候的事了。
这种锯是靠框架把锯条绷直的,和木框呈一定的角度,专门用来锯木板或者木条这些对直线要求比较严格的东西。
有了目标就好办了,设计方案罗冲来出,新的两头带孔的锯条由瘸子来完成,木头的工字框让木桶来做,他们都有了一定的经验,做个小工具还是没问题的。
而罗冲自己,则是去研究另一个难题了,怎么在圆木上画一个很长的直线。
木工划线,罗冲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弹墨线,这是华夏老祖宗的伟大发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线,汉部落有现成的,直接用麻线就行了,关键的是墨从哪来。
汉部落现在不能造纸,罗冲教文字的进度也只是停留在认字方面,不要求会写,所以对笔墨纸砚这东西还没有迫切的需求,但是现在看来,必须要先把墨弄出来了。
古代华夏人写字是用墨棒和水研磨一起调和使用,而墨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其实那只是未充分燃烧的油烟残留物。
古时人们使用的大多是松烟墨,松树这种树含有大量的油脂,是油性木质,含油的松木燃烧后就会产生大量无法燃尽的油烟残留物,也就是墨的主要原料。
收集这些油烟也很简单,一般是建窑,然后弄一个很长的烟道,把松木放在窑里点燃后,大量的黑色油烟就会顺着烟道往外冒,但这个过程中,油烟也会附着在烟道上,这样积少成多,最后收集起来就可以了。
但是罗冲只是想弹个墨线而已,他还没想过搞那么大规模,所以他只是用青砖临时搭了一个类似灶台的玩意,上面没有锅,只是盖上了几块砖。
在下面点燃一堆松树枝,不一会就黑烟大作,只是一个小时,就把上面那几块砖熏黑了,而那些附着在青砖上的黑东西,就是松烟。
罗冲仔细的把这些松烟刮到一个陶碗里,然后用水调开,就得到了一碗漆黑的墨汁,再把搓好的细麻线泡在墨汁里浸透,就可以拉出来弹墨线了。
不过因为没有专用墨斗的原因,只能直接上手弹了。
弓箭的选材和划线都是罗冲亲力亲为的,木豚在旁边给罗冲帮忙,没过一会,两个人的手上都像是刚刚挖炭回来一样黑了。
“首领,首领,新锯做好了。”
就在罗冲和木豚把线画好的时候,瘸子和木桶合作打造的第一把工字锯也出来了,两人风风火火的跑来,准备试验一下新的工具。
第0068章
刳【ku】木为舟
“试试这个新锯吧,不行我们再改。”
“嗯,好,我来试试。”
罗冲从地上抄起一把白雪搓了搓黑手,接过这把将近70厘米长的弓锯,“工”字形的木框一面是锯条,另一面是麻绳,利用杠杆原理,麻绳收的越紧,锯条就会绷得越直。
两头带孔的铜锯条挂在锯框的两个铜钉上,和木框成一定的倾斜角度,罗冲把锯搭在圆木刚画好的线上,快速拉动了起来。
锯末纷飞之间,一条清晰的细缝快速吞噬了墨线,沿着原木的纵向快速运动。
“好,就是这样,按照这个再做20把,咱们的铜还够吧?”罗冲放下手中的锯问道。
瘸子掰着手指仔细想了想,“嗯,够了,锯条用不了多少材料。”
“那就去做吧,不要怕浪费材料。”
汉部落的铜料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各种工具,武器,生活用品都需要金属,需要铜的地方还很多,至少现在汉部落连一个铜锅都没有,开春之后,除了春耕,采盐,铜矿也要再开采一次。
说起了采矿,罗冲又想起了一样重要的东西,船,或者应该叫舟。
古云有之,有顶为船,无顶为舟。意思就是说,有棚顶或者甲板的才叫船,没有棚顶和甲板,只有一个船壳的只能叫舟,而罗冲想做的就是舟。
开春之后汉部落要做的事情太多,但是铜矿肯定是要继续开采的,从汉部落这里顺着小河逆流而上,走路的话要大半天的路程,如果要拉着矿回来,还需要大量的牲口驮运,耗时耗力耗粮草。
用牛车拉的话还要修路,现在这原始的生态环境,有的地方连牛车都无法通过,而且牛车的速度也不会快多少,只不过在载重量上比驮运多装一些罢了。
但如果从原树部落的位置直接装船顺流而下,估计这大半天的路程只需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而且船运比陆运装的更多,所以汉部落必须要有一条小船。
因为是要在内陆河里用的船,而且是以载货为主要目的,那么这艘船就应该是一个两头略翘,方形,平底的船。
平底的船吃水浅,非常适合在内陆河里行驶,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每一段河流的水位到底有多深,如果水位很浅的话,尖底或者圆底的船就很容易触底。
可如果做成平底的,哪怕河水只有一米多深,船也会像一个木盆一样,依然能够飘在水面,绝对不会触底,安全性和通过性上肯定高的多。
考虑到这一段河水最宽处也就10米多一点,罗冲就把船宽定为了三米,船长八米,这样小船的长宽比就达到了2.7,可以获得比较不错的航速,同时也能兼顾良好的横向稳定性,对于从没下过水的原始人而言,可操控性更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