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聊斋(校对)第6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6/691

  这丫头片子自从苏阳和锦瑟成事之后,已经是苏阳碗中的肉,只是苏阳一直没空将她吃下,倒是让她在苏阳身前越来越大胆了。
  “我笑皇帝陛下坐拥四海,却不能拥有那一轮明月。”
  梅香看着苏阳,嘻嘻笑道:“适才我看明月姑娘面若寒霜,还道是何事,便悄悄往这边来走走,没想到是姑爷您用蟠桃给人家求爱啊。”
  苏阳瞧着眼前梅香音韵楚楚,言笑晏晏的模样,不由伸手对着梅香脸颊一拧,而后才说道:“你都懂什么?瞎说!”
  “我都懂的。”
  梅香跟在苏阳身边,笑声说道:“我不会和夫人们说的,也不会让小姐知道的,只是没想到明月姑娘心气这么高,现在姑爷你坐拥四海,又拿蟠桃求她,她都不愿意跟你……啊,她不会想要皇后之位吧。”
  苏阳懒得理梅香,径自向着前庭走去。
  苏阳成为皇帝,今日又是第一日,自然要召集众大臣,同时下达若干律令。
  在苏阳看来,现在的大乾王朝弊病极多,首先在货币上面,就没有一个确切的货币,下面的人或用金银,或用铜钱,均能结算,这也就导致了下面铸造私钱。
  并且银子上面,分量不一,百姓们用银子时候,收银的人还要称量,还怕银钱里面掺假。
  聊斋《王十》篇目,就说了私盐和铸造私钱。
  苏阳现在当权,最先要改良的,自然是货币。
  给孤园到了现在,在机械方面已经大有成就,苏阳用神笔为辅,制造压机,将银钱分类,直接将银子融好,倒在模具里面,用冲压机压好,那么银钱的分量,银钱的质量都能保证。
  成立银行,用银钱换银子,等到银元彻底流通,百姓都在使用的时候,再开始发行纸钞,替换硬币。
  大乾王朝是天朝上国,只要货币流通,就能够在世界收取铸币税,世界上的宝贝也就源源不绝的往大乾流通。
  第二就是文化。
  改良纸张,印刷,著书立说,印刷教科书等等。
  自古以来,中华就有重新估量,保存文本的学术传统,保存书籍文本,更是帝王的责任,但是历朝以来,终归是有许多书籍付之一炬,因此让人们对前人知之甚少。
  而在这方面,苏阳有历朝历代帝王们都没有的优势。
  苏阳的妻子颜如玉是书仙,能够徜徉书乡,文采风流,为当世之最。
  苏阳的老丈人转轮王在阴曹地府,保留了自阴曹地府创立以来,所有人的生平,文章,以及那时候的真正历史。
  苏阳能够做出更优质的纸张,能够做出印刷机,从而让书籍刊行天下。
  正是如此,苏阳便准备将这件事情全都交给颜如玉,历朝历代的所有帝王,朝臣,失落的书籍,他们的功劳,过错全都历历写来,苏阳还要在上面以现代人的角度加以批注,从而革新文化,让“现代”同“封建”割开,在保留历史的同时,也让人走向未来。
  在这样教科书中培养出来的人才,必然是能够契合苏阳步调的人。
  第三是武装。
  在这个有仙神的世界,苏阳自然不会要革掉仙神,而是召集道士和尚,将道经,武经刊行天下,让人们知道仙神所在,让人们知道仙神职责,也让人们知道妖魔鬼怪,有道经武经武装百姓,便是百姓们遇到鬼神,也有应对法门。
  这也是一个人的胆气。
  在这方面有锦瑟帮衬。
  接着就是医学院。
  此时的医学方面,大多数的名医都是琢磨着看病,琢磨着下药,在医疗方面自是极差,因此在医疗上面仍然需要改良,将现代医学,孙思邈的医经,法力,器具互相结合,在治病救人上面必有极大改善,还会有持续的发展。
  在这方面有孙离帮衬。
  天工院……
  土地改革……
  土地改造……
  国家工业建造……
  河堤,道路,持续发展……
  清算地主……
  一桩桩,一项项的事情摆在苏阳眼前,而这样逐步实行,不仅在推动此世走向未来,更是苏阳在履行同百姓们所签订的《旧约》。
  在这上面,会有许多的困难,也会遇到极大的阻碍,更是会遭遇地主方面的反弹,但是并不会真正阻拦苏阳政策推行。
  因为苏阳修为已经是此世少有,遇到阻碍也只会轻易的平碾过去。
第六十九章
盈盈之闷
  大乾王朝开国近三百年,也经历过许多的皇帝,这些皇帝登基上位之后,下面的百姓如何,仍旧如常,而略有不同的,便是有些皇帝行事荒唐,从而影响百姓生计。
  聊斋《促织》讲这样一个故事。
  宣德年间,皇室喜欢斗蟋蟀,从而在民间征取,华阴县的县官将此事情摊给各位里正,县吏借机会向着百姓们索取,一个蟋蟀,就能够让三四家百姓破产,里正是一个书生,因为没有好的蟋蟀,被逼的想要自杀,而后在巫婆的指引下,方才找到了一个好蟋蟀。
  一户人家养着这样的一个蟋蟀,因为这个蟋蟀的缘故,就让里正家的孩子跳在井中,而后变得痴傻,这个蟋蟀最后献给了皇帝,也给里正家带来了富贵,最后孩子复原的时候,言称是自己魂魄化为了蟋蟀,在皇宫里面搏斗。
  蒲松龄在文中所说,皇帝所用一样东西,就会被下面的官吏利用,官吏贪婪暴戾,往往弄的百姓们家破人亡。因此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下面的百姓。
  苏阳的上位,也影响了下面的百姓。
  自从苏阳上位之后,以京城开始,百姓们惊异的发现,原本街头巷尾的地痞流氓,横行霸道的官吏全都收敛了,往昔在百姓们头上作威作福的官吏,现在除了在衙门处理公事之外,大多闭门不出,便是因为公事牵连到了百姓,百姓们也能感觉到,现在的衙门风气和以往截然不同。
  官老爷们不再开口钱闭口钱,开始讲理了。
  而后人口普查,土地规划,安置流民,更据说要给百姓们分土地,这桩桩件件的事情出现之后,老百姓们自然感觉到了现在的皇帝和以往的不同。
  白莲教的《旧约》也在这时刊行天下,有苏阳在后面,白莲教内部也几经改革,现在已经去了许多弊病,苏阳同百姓们立的契约,也是时候让全天下的百姓们都看看了。
  “齐同慈爱,异姓一家。”
  “人人之间生来平等,天子百姓无分贵贱,相受共养万物。”
  “尊严,公平,正义,和谐。”
  “饿者有其食,寒者有其衣,劳者有其息。”
  “鳏寡孤独废疾者国家来养。”
  “男女平等。”
  《旧约》里面的内容林林总总,涉及百姓方方面面,能识字的秀才们就将《旧约》之中的内容提炼一些,这时候的百姓们并不懂得什么是“平等”,佛家所说的众生平等,在百姓们看来,全都是瞎扯,但是饿者有其食,寒者有其衣,劳者有其息这等律令,便让百姓们直呼圣明。
  在这等心态下,听到人口普查,土地规划之后,国家会根据人口分配土地,更会有器械,种子分下来供给百姓种植,百姓们对于未来也都开始展望了。
  原本对于朝廷失望的读书人,看到了这等境况,对于大乾朝也都有了信心,又开始奋发读书,准备来年科考,而在神京城中,正在准备科考的仕子们,现在反而忧心忡忡,不知这一次的科考会有什么变化。
  神京皇城紫气缭绕,五彩霞光渲染诸天。
  锦瑟不施脂粉,推门而来,周身不用半点法力,四周云气随她变化,或幻化天宫景象,或幻化阴司百态,这诸多异像到了苏阳身前之时,方才一时全消。
  苏阳伸手,自将锦瑟拥入怀中。
  自从蟠桃在手之后,已经过了一段时日,苏阳一边处理政务,一边为孙离,春燕,颜如玉,锦瑟,上官香儿护法,让她们先行把蟠桃服用,而服用过了蟠桃,在闭关一段时间之后,锦瑟率先出关了。
  “九霄神化内景策文……”
  苏阳看着锦瑟,含笑称赞,说道:“娘子是把九霄神化内景策文给修炼圆满,到了炼虚合道这一境界了吧。”
  上清一脉和内丹术在修炼之时,大有不同,比如内丹术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而上清一脉则是点燃周身百神,将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两者交融,而现在的锦瑟,就是已经将周身百神全然点开,身体内部百神,同周天运转一体,故而仰摄日华,俯拾月珠,摘天地之琳琅,游宇宙之星河。
  “还早呢。”
  锦瑟靠在苏阳怀中,嫣然而笑,艳丽绝伦,启唇说道:“不过是身与道同,距离九霄神化内景策文修行圆满,尚且有一段距离呢。”
  修道之人,追求的就是身与道同。
  身与道同,则无时不存,心与道同,则无法不通。
  修行到了锦瑟这个境界,已然是无生无死,存亡在己,出入无间,水火无害。
  这近乎是修道的终点了。
  “身与道同,这还不是九霄神化内景策文的圆满?”
  苏阳讶异说道,他修炼九霄神化内景策文,自觉这本经书的最高境界,就在身与道同。
  “你可知道九霄神化内景策文的来历?”
  锦瑟含笑问道。
  苏阳听闻此言,略微皱眉,这九霄神化内景策文是苏阳在沂水之时所得,用云书所写,里面字迹缥缈,全是苏阳不懂的文章,是神笔开译,方才让苏阳修行了此等经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6/6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