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566

  点了点波浪队伍围斗、吞噬突厥队伍的那部分,李靖无奈道:“什么波浪阵,在老夫看来,应该叫饕餮阵才对。你这个军阵,真是贪得无厌啊,就像是等着吃的猛兽。那么殿下,您为什么不用老夫教授给你的六花阵?”
  同样的问题,李德謇也想开口询问。
  六花阵声名在外,太子既然比他聪明,一定比他理解的更深刻,可为什么不用呢?
  随手用石子摆出六花阵的样子,李承乾道:“虽然卫公的六花阵声名在外,但是我觉得,六花阵在防守方面的优势,要大于进攻。全面的军阵,在应付合围和混战的时候能将全部兵力凝聚在一起。但是面对突厥人这样来去如风的敌人,六花阵的进取实在不足……”
  说完,李承乾抬起头,面对李靖连忙道:“卫公您别误会,我不是说六花阵不好,这些都是我自己的想法罢了。”
  出人意料的是,李靖居然点头了。
  “太子说的没错,六花阵,的确进取不足!”
  看着被自己拂乱的石子,李靖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
  好在这时军营的厨子送上了助攻,不知不觉间,居然已经到了午饭的时候。
  为了保证太子亲率的训练效率,李承乾蛮横的更改了一日两餐的规则,变成了一日三餐。
  压下心里要说的话,李靖道:“还是先吃饭吧,殿下,德謇,老夫下午要写信,你们就自由活动吧。特别是德謇,现在长孙冲他们都在军营里,你生性内向,得学着跟他们打好关系才行。”
  李承乾和李德謇都点头答应下来。
  看着离开的父亲,李德謇伸手拽了拽李承乾,小声问道:“殿下,您是怎么办到的啊。军阵演练这一项,您还是我见到第一个让父亲大人束手无策的人。”
  李承乾笑了笑:“那是因为卫公扮演的是突厥人,突厥人,总不会突然排演出一字长蛇阵、六花阵什么的吧!”
  至于让李靖束手无策的原因嘛……
  李承乾总不能直接说,自己在后世的数学成绩一直都很好吧!
  六花阵,圆形的内部,在占领最大面积的情况下,保证了周长最短。“勒洛三角形”一般的六片花瓣,既保证了稳定性,又不缺机动性。
  虽然这么说有点狂妄,但李承乾还是觉得所谓战阵,是能用数学来解读的。
  波浪阵,不对,饕餮阵也是如此。波浪形的四边,有很好的抗压性,能够放任进击敌军深入我阵,然后封闭、以多打少,从内部瓦解。一个个半圆的波浪,轻易就能重新合围,将敌人锁死在里面。
  回想了一下自己的临时开窍,李承乾都不免自得起来。
  午饭后,李承乾继续去练剑,李德謇则跟长孙冲等人一起加入了训练中。
  而李靖,则拿出了好几张白纸,将今天小棚子里发生的事情详细的记录。甚至之后的排兵布阵,他连图都画了出来。
  写完后,李靖小心的将墨迹吸干,装入信封,封好火漆,带着它走到了太子的练剑装置前。
  外围,是一刻都不曾放松防卫的禁军护卫。
  在护卫中扫了一圈,锁定了一个眼熟的家伙,李靖拿着信封走到了他的面前。
  “不用自报姓名,老夫知道你的所有名字都是编的。也不要解释,老夫不想知道你的真实身份,一切心照不宣就好。你只要带上这封老夫的亲笔信,亲手交给陛下,就算是完成了你的任务。”
  那个让李靖眼熟的护卫,接过信封,也不废话,转身就离开了军营。
第九十五章
纸上谈兵
  百骑司虽然秘密,但是像李靖这样的,怎么可能猜不到他们的存在。事实上,几乎每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都会暗中鼓捣鼓捣情报组织。
  而找出禁军护卫中,嫌疑最大的一个,简直不要太简单。
  他发现,几乎每一次他给太子上课,这个家伙都会找一个最快冲到太子身边的位置。这倒不是故意的,而是潜意识下,他会把太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李靖的信件,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就从渭水边抵达了长安城。
  百骑司虽然秘不示人,但是它本身却拥有类似红翎急使的十万火急令牌,遇关开关,甚至可以日夜奔袭,无限透支驿馆的马匹马力。
  午后,恰巧是皇帝稍微能偷闲的时候。有了偷闲时间的李世民,并没有看歌舞什么的,而是缩在皇后所在的两仪殿里,陪着皇后下棋。
  “封德彜到底没能扛过这个冬天,御医说,若是能扛到春日,还能有一线生机,结果,唉。”
  落下一子,皇后怅然道:“您的朝堂,还是老臣子比较多些。房玄龄这些人,还能陪您几个年头,可一些隋朝老臣,却难免逐渐凋零。”
  再度落下一子,皇帝笑道:“这就是一代新人换旧人啊,不说他们这些臣子,过个三五十年,朕不也是要被承乾给替换下去?百骑司密报,太子在秦岭山中遇到长孙冲的狩猎队,在不分敌友的危机情况下,李靖都急得一身是汗,结果咱们的太子,居然站的笔直,还下令让士兵们冷静,避免误伤友军。呵呵,这份胆识,倒是随他老子!”
  皇后哑然失笑:“您这是在自夸吗?不过,您倒也是狠心,居然真的让承乾出宫,在渭水河畔跟李靖学什么兵法去了。他是太子,以后注定要帮你处理朝政的,难道,您舍得让他挂帅出征?”
  李世民笑道:“这个还真没准,承乾很明显有这方面的才能,否则李靖也不至于挑选他作为弟子了,在朕看来……”
  皇帝还没说完,两仪殿的大门就被人推开,已经卸掉武器的禁军士兵,快步进入,单膝跪倒在地:“陛下,百骑司的十万火急信函。”
  一听是百骑司的信函,皇后放下手里的棋子,就要退到后殿。虽然她是皇后,可是在一些事情的分寸上拿捏的很准。只要是后宫以外的事情,除非皇帝主动跟她提起,否则她绝对不会好奇。
  见皇后要走,李世民伸手拽住了她:“不用退避,这封信应该是关于承乾的。”
  “呈上来吧。”
  随着皇帝的吩咐,角落里走出一个宦官,接过信函,摸索一阵确定安全后,才呈交到了皇帝面前。
  听皇帝这么说,皇后也不走了,等着看这封信讲了什么。
  虽是信函,但是厚度实在有点出乎意料。
  拆开火漆后,李世民从信封里掏出了厚厚一摞纸。
  不看第一张,先看最后一张。看到落款是“李靖”后,李世民露出了一丝坏笑,然后才认真的看信件的内容。
  既然是太子的事,皇后也就不再避嫌,坐到皇帝的一侧,跟丈夫一起看。
  信上的字略有点缭乱,说实话,这字根本不像李靖所写。虽是武将,但是李靖不管是奏折还是军报,都写得跟文臣一样稳重大气。像今天这样的字体,李世民还是第一次见。
  翻到第二页、第三页、特别是开始画图记录的第四页……
  越翻,李世民的脸色就越凝重。
  如果说字,皇后还看得懂的话,那图就不是她的强项了。
  见皇帝面色凝重,皇后忍不住好奇道:“陛下,李靖画的是什么?可是跟承乾有关?”
  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即哈哈大笑:“皇后你不知道,李靖以木片为突厥兵,承乾以石子为唐兵,演练了一遍战斗,结果,承乾的什么饕餮阵,打得李靖不战而降,哈哈哈哈!小子,干得漂亮!朕看李靖不爽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看着孩子气大起的皇帝,皇后哭笑不得。
  再看了看书信的末尾,皇后问道:“陛下,李靖所说纸上谈兵,究竟是什么意思?”
  接过一张张书信,李世民解释道:“皇后有所不知,李靖所说的纸上谈兵,起源于战国时赵国的赵括。赵括者,熟读兵书,言论起来,赵国无一人可敌。但是,真的上了战场后,他不懂得变通,只知道照搬硬套,结果被白起击败,带着赵国的几十万兵力走上了黄泉路。
  李靖所说的纸上谈兵,就是在给朕上谏。太子在战阵一道,的确天赋过人。这个饕餮阵,就连朕一时之间也想不到破解之法,由此可见一斑。但若是不上战场,不切身体会实际的情况,迟早也会成为赵括一样的存在。”
  皇后惊恐道:“您的意思是,叫承乾随军?”
  李世民点了点头。
  可出乎意料的,长孙直接跟他唱了反调:“不行,承乾才多大?八岁啊,您怎么就能狠下心让他随军?他是太子,以后是要学习朝政,学习当君主的,而不是跟您一样征战四方。当年您多方征战,可知妾身在府里是多么的煎熬?不成!现在咱们大唐四方安定,能够出兵的情况,大概只有外敌了。可不管哪一个外敌,都不可能轻松取胜。您不能这样折腾他!”
  看着站起来激动至极的皇后,李世民顿时哭笑不得。
  挥挥手让士兵和宦官都离开后,李世民伸手抱住了长孙,笑道:“你还是没懂朕的意思啊,承乾是要出兵,可是,朕只会让他跟着李靖一起出去。更何况,太子身在军中,肯定没有上战场的机会。朕会让这么出色的太子上战阵?
  观音婢啊,你想多了。朕只打算让承乾真正见识一下战场,不是让他上阵厮杀。之所以同意李靖的谏言,是因为朕也不想埋没了承乾的天分。你不是将军,所以不知道看到承乾这个出色苗子的欣喜之情。就算他没有亲身经历战场,可只要体会几次,就不会再纸上谈兵。若是他能留下比李靖六花阵更出色的兵法,嘿嘿,那可是能一直流传后世的宝藏!”
第九十六章
终于想起来了
  此时此刻的李世民内心无比的满足,从李承乾的身上,他似乎看到了年少时期自己的缩影。
  当年的他,一样不曾对练武懈怠,一样在领兵之道上颇有天赋。
  就像皇后所说的一样,如今已经是太子的李承乾,断然不可能跟他这个“天策上将”一样,到处征战。太子的身份就导致了他就算出战,也必须被大量的兵力团团保护。
  不亲自上阵,是不能变成一个合格将军的。这一点,李世民自然清楚。可是,他需要的也不是一个将军太子,而是一个能写出兵书的太子。
  将自己的打算跟皇后说了后,李世民才觉得怀里的人不再那么激动了。
  放开皇后,走出两仪殿,李世民对侧面等候着的士兵道:“回去吧,既然你暴露了身份,等太子回东宫后,你就调任到别的地方吧。”
  ……
  李承乾还不知道自己干的事儿被李靖捅到了长安,此刻的他正在为搓出水泡的手掌心发愁。
  跟挥斩的时候不同,剑尖戳木桩时带来的反作用力不是抓紧就能抵消的。
  练习了没多长时间,他的右手手心就出了血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