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4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7/566

  孙思邈解释道:“所谓瘴气,就是南方最常见的一种病——疟疾,这种病虽然麻烦,但是还是有些治疗的方法的。而传尸,症状跟伤寒类似,但是中者不治,还很容易传染到家人,甚至于,丧礼上去祭拜的人,也有很大的概率患病,所以称之为‘传尸’。
  至于疠风,《黄帝内经》之素问·风论篇言:‘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患病者,浑身先是酸软无力,最后慢慢皮下充血甚至出血,鼻子穿孔,浑身溃烂,可以说是最残酷的病症了。
  目前一些寺庙里,设有专门的疠人坊,虽然宣扬的是集中治疗,但是实际却是要这些人自生自灭,免得遗害他人。
  年前,老夫接诊了一个身患麻风的病人,虽然给他用了大蒜素,但是,依旧没能奏效。最后,这个病人实在是受不了这病的折磨,自杀了。
  老夫是为人医者的,每每遇到这些病症,都会怀揣最坚定的信念去救治,但是,用遍了药石,都没有什么效果。每到这个时候,老夫都会感到极端的无力。太子殿下既然也精通医道,老夫很想问问太子殿下,对这些病症有什么看法?”
  李承乾苦笑,什么看法?只有一个看法,那就是送去医院啊!以后世的医疗条件,这些病症都是有应对之法的。传尸,大概就是肺结核了。疠风,应该就是麻风。伤寒,就是感冒或者破伤风。疟疾就更不用提了,至于虏疮,就是天花。这种病症,在后世甚至已经被消灭了。
  道路千万条,殊途同归。好多时候,工业上的进步,也能推动医疗的进步。在这个连显微镜都还没造出来的年代,想要攻克这些病症,实在是有亿点难啊!
  拍拍孙思邈的肩膀,李承乾道:“孙道长,这些顽疾,现阶段,也就疟疾伤寒棘手一些,虏疮有点防治的方法,剩下的,咱们恐怕还无能为力。但是,无能为力不代表没办法,或许,咱们的下一代,能找到治疗他们的方法吧。现阶段,咱们既然没办法对付它,那就只能培养能对付它的下一代,不是吗?”
  李承乾只顾着给孙思邈打气了,却丝毫没有注意到他瞪大了眼睛,看他的神色,怎么看怎么像是在看神仙。
  “你,你说,虏疮有办法防治?”
  “额……”
  李承乾愣了,因为孙思邈伸出手抓住了他的脖子,一副想要掐死他的表情。
  可能是想到了面前这个也是一个病人,孙思邈好不容易平缓了情绪,松开了手。
  “虏疮者,剧毒之症。中者高热不退,全身生出脓包,溃烂。一月以内,病死者十有八九。就算侥幸生还,也是面目全非。虏疮这个病症,一直以来都是大患,历代医者,遍寻方法而不可治,如今,殿下竟然说有办法防治?”
  听到孙思邈的讲述,再想想自己的几个孩子,李承乾觉得,就算方法不是很靠谱,这个时候也得说出来了。
  “对,防治。不过,防治不是治疗,只能让正常人不会被这病过继,然而,感染了这种病症的人,还是要靠自己挺过来。其实,我闲暇时间,也研究过虏疮这种病。按照我的推测,这病死亡率这么高,其实是患病的人没有得到有效的救治。如果救治得当,死亡率最多也就五成,不可能达到十之八九的。”
  “能预防?”
  虽然很想吐槽一下李承乾的所谓“闲暇时研究过”,但是孙思邈太了解太子了,他既然敢说出来,那就表示八九不离十了。
  “能,只要给人接种牛痘,就能让人产生抗体……嗯,我猜的,不过应该可行。您有时间的话,不妨试一试。”
  “怎么试?”
  “这个……”
  看到李承乾已经快要闭上的眼睛,虽然很想找点茱萸粉和冰水来,把他弄醒,但是孙思邈还是按耐住了自己的好奇心。
  “先睡吧,明天醒来以后,咱们再继续聊。”
第四百七十一章
吃饱之后是穿暖
  听了孙思邈的话,李承乾才终于顶不住发沉的眼皮,闭上了眼睛。
  大病一场以后别的不说,睡觉是怎么也睡不够的。再睁眼的时候,已经是天亮了,约摸着差不多睡了十几个小时。
  睁开眼,看到的就是在床边坐着,顶着黑眼圈的孙思邈。
  这老道,竟然一晚上没睡。
  又一次长睡以后,精力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至少下地是绝对没问题的,特别是大号的感觉来了的时候,李承乾就觉得在床上进行,实在是太窝囊了。
  见李承乾睁开了眼睛,还要下床,孙思邈顿时从呆滞中恢复过来,搓着手说:“醒了啊,既然你醒了,咱们就好好说说虏疮防治的事情,老道想了一晚上,也没能想出到底什么药方能有这个效果。”
  穿上鞋,试着站起来试了试,确定没有无力的感觉以后,李承乾才抓住孙思邈的手往桌子边走,边走边说:“虏疮防治的事情看似很简单,实际上也比较麻烦的,您啊,还是先吃点东西睡一觉,下午的时候,咱们再说就成。如今年节刚过,交通还没有恢复,咱们就算想要做实验,也得等一段时间才行。”
  孙思邈拗不过李承乾,只好跟着坐到了桌子边。
  曾经,秀秀有一个强大的能力,那就是总能知道夫君什么时候想要什么。而她这个能力,现在隐隐有被武媚给学过去的迹象。
  李承乾睁眼的时候,就察觉到武媚走了出去,相比较之下,阿史那雪还躺在简便床上,睡得一塌糊涂。
  果然,不等多长时间,武媚和张赟就端着两份早餐过来了。而且,还很贴心的将补药和粥给分开了。
  大病初愈以后,吃什么都能感觉到强烈的满足感,哪怕是咸菜条儿,吃起来也津津有味。一顿早饭吃完,李承乾就逼着孙思邈先去休息,等睡醒了再聊其它。
  病了一场,好歹也算是休息了一段时间。但是这个时候往往会导致以前做的事情,产生一个断层,再想往回接触,不是一般的艰难。
  桌子上就堆着百骑司、暗卫以及黎达海的报告。
  百骑司和暗卫的报告,不用看也能猜到没什么内容。如今正值新年,就算有长孙给佛门掺的一把火,道门也不可能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找佛门的不自在。至于太原,那里跟国中国基本没多少区别了。王家这么多年以来的经营,哪怕他们在朝堂上、在大唐的话语权衰弱了很多,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衰败的。甚至于,他们降低态度许出自家嫡传女嫁给李治,也是他们维护自身的一种手段。
  毕竟,晋阳,也是太原郡的一个精华地区。一旦晋阳出现问题,就相当于一根钉子插到了他们家里。所以,他们许出嫡传女嫁给李治,一方面是降低态度,另一方面,其实也是想着把李治拉拢到他们那边。
  这两件事都没有什么结果的情况下,反倒是黎达海的报告比较重要了。
  大唐这个时期,没有重工业机械的辅助,想要铺设铁路,就只能凭借人力开山搭桥。火药也只有在最极限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兵部的火药司,看似只是个挂名领俸禄的地方,实际上他们是表面上对火药监控的部门,哪怕要火药的是堂堂太子,也不好开口。
  打开黎达海的报告,看完第一页,李承乾就痛苦的捂住了脑门。
  长安到洛阳这段路程,这段时间竟然只是平整了三分之一,更别说铺设道渣、铁轨了。
  大唐的百姓很好应对,只要保证给他们换一处新家就好,没有额外的要求,得益于此,选路线这一点,几乎是完全顺利的。
  “所以,重点在于铺路方面嘛。”
  虽然头疼,但是这个问题目前无解。就算李泰再怎么天才,也不可能在短时间里弄出个挖掘机来啊!
  翻开第二页,第三页,每一页李承乾都只是简略的看了看,并没有太过于深究。这份报告既然已经呈现在他面前,那么一定是苏媛先审查过一遍的。作为东宫的女主人,现在东宫的钱财,事实上都是她掌管的。
  当然,对于黎达海这种精于世故的老人而言,也没必要太过于提防。他很清楚自己在东宫宫外产业中,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谁都有可能贪污,他是绝对不可能的。毕竟,他的两个儿子,都堪称前途无量啊。
  一直翻到最后一页,实话说,纸上那巨大的数字,李承乾并不意外,令他意外的是,在签字确认的这个栏目里,签字的竟然不是苏媛,而是武媚!!
  抬起头,正好看到武媚,李承乾指指报告上的字说:“审查这份报告和东宫账单的,是你?”
  武媚点点头说:“苏姐姐忙着照顾孩子,一般没有闲暇的时间。而且,她说她的算盘,没妾身打得好,所以,就暂时把东宫的账目交给妾身打理了。您要是觉得这样不妥,妾身就把权力交还给苏姐姐。”
  “没关系,她现在带孩子,如果再管账的话,确实累。你既然有这方面的天赋,那就暂且帮她打理吧。”
  合上报告,提笔给黎达海写了一封信以后,李承乾才抱着万一的心态,翻开了百骑司和暗卫的报告。
  果然,没什么营养。如果硬要说有点价值的东西,大概就是佛门这一次玩起了化繁为简。一些穷山恶水地方的寺庙,被他们整合起来。或许这么做相当于平白无故的减少了寺庙的数量,迎合了朝廷的愿望,但是因为整合,五岳之类的大寺庙,却因此而繁荣起来。
  像那些前朝开始就存在的寺庙,朝廷也不好做恶人,所以一般是默许他们存在的。
  “好决断啊,这慧明和慧觉,是把宝都压在了玄奘的身上,准备打破朝廷对于佛门的封锁了?想的倒是挺好的!”
  李承乾只是稍加思索,就明白了他们这么做的含义。寺庙是可以暂时封闭的,但是,若是佛门能够凭借玄奘东归这个引子,广召信徒,逼迫朝廷放弃对佛门的限制,那失去的一瞬之间,就能回来了。
  只是,这些大和尚不清楚,以现在这位皇帝的脾性,逼急了,没准儿他真的对佛陀挥动屠刀啊!现如今说到底,还是皇帝攥着绝对的制裁权。
  身体虽然恢复了精力,但是也不好立刻就恢复正常的生活。
  将报告都放到一边,李承乾伸了伸懒腰,见自己的床被孙思邈占据着,只能走到一边的锦塌上躺下休息。
  这个时候,如果怀里有个抱枕,绝对是最舒服的。阿史那雪在一边的简易床上睡觉,所以李承乾就把视线转移向了武媚。
  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来看,这丫头也没有历史上的样子了。在没有经历那些龌龊事的时间线中,她也只是一个比较要强的小丫头而已。
  见李承乾躺在锦塌上招手,武媚的脸顿时红了,看了一眼床上睡觉的孙思邈和另一张床上睡觉的阿史那雪,虽然羞涩,但还是蹑手蹑脚的走近,闭着眼睛躺了下去。
  软玉入怀,李承乾顿时觉得疲惫的身体得到了治愈。身子虽然虚,再加上还没过大丧,不能做点什么,但是,动手动脚,怎么也不会被老色鬼的李渊托梦训斥吧。
  一上手,李承乾才察觉到了不对劲。
  “咦?牛奶的效果这么好的吗?”
  只是一句话,就让武媚快要活不成了……
  ——太极殿、小朝会
  太子生病,固然给整个长安带来了虚惊一场,但是太子没事儿的情况下,自然是一切如故。
  夏州的棉花已经补给到位,就目前长安的天气来推测,至少延州、绥州、银州、夏州是彻底经受了这一次的寒灾的。朝廷的物资送达,虽然颇有一些马后炮的味道,但是,朝廷依旧是收到了各州刺史代表万民上的感谢奏折。
  看完这几份奏折以后,李世民才看向场下的寥寥几人,询问道:“辅机,这一次户部支出多少?”
  因为是小朝会,长孙无忌也就放开了一些,利落的站起身,边拱手就开口道:“回禀陛下,户部一共支出十万贯,因为加急运输,人畜冻伤者颇多,再加上这一次有功的骑兵需要奖赏,接下来可能还要十万贯左右的支出。总体而言,对如今还没有新税入的户部而言,算得上骨断筋折了。其中十五万贯,是微臣从备用赈灾的账单上拆解出来的。”
  对于长孙无忌的自作主张,李世民并不在乎,毕竟,当初他下的命令就是用尽一切手段,也要完成这一次的任务。虽是户部尚书,但是长孙无忌也犯不着用自家的银钱往公账里面搭。
  点点头,李世民道:“还算可以承受,这一次难能可贵的是,咱们朝廷、朕,没有收到百姓的呵斥,而是收获了百姓们的感谢。相里玄奖,占城稻的种植如何了?”
  经历过假报告事件以后,相里玄奖趁机以雷霆万钧之势清理了司农寺内部的一些官员,现如今司农寺风气为之一正,真正肯放下身段好好工作了。
  离席而出,相里玄奖施礼道:“司农寺去年使用莱国公家中,共计一千亩不同肥沃程度的地,共计获得稻米四千一百三十六石,产量喜人。如今司农寺已经准备开发两湖之地,用于种稻,还请陛下同意。”
  “开发两湖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7/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