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566

  唐朝的朝会,除了皇帝出现的时候需要躬身施礼外,基本都是跪坐,只有有事出班启奏,才需要站着。
  殿内的,都是朝堂最大的一堆脑袋,所以连坐垫都比外面的优待了很多。李承乾亲眼看到程咬金蛮横的夺走了两个坐垫,分发坐垫的宦官却敢怒不敢言。
  似乎是注意到了李承乾的目光,程咬金看向这边,露出了一个略有那么一丢丢的不好意思。
  看着这个无法无天的家伙,李承乾尊敬不已。
  在房玄龄魏征这样的人都倒了血霉的这段历史,只有程咬金一路活到了武则天的朝代,一直混到“追封长寿鲁王”的程度,不是没有道理的。
  作为贞观朝的“刺儿头”,程咬金一直是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看似烦人,但是实际上当权者最喜欢这样的人。有功赏就是,有错罚就是。至于功过相抵,那就更好了。
  一直到坐垫分发完毕,李世民才出现,利落的坐到了那个令无数人眼馋的位置上。
  文武百官和李承乾全都肃立,随后恭敬行礼。尽管身为太子,可李承乾的身份还是“儿臣”,既然是臣子,在朝堂上自然也要一起施礼。
  至于坐在轮椅上的李纲,则睬都不用睬。
  礼毕,官员们都跪坐好,开始查看自己笏板上记录的东西。这个时候能发言的,也只有身在殿中的这些人,殿外的官员,除非被传唤,否则是没有发言机会的。
  戴着平天冠的李世民那威严十足的声音响了起来:“诸卿可有本奏?”
  房玄龄站了起来,作为中书令,皇帝问话完毕之后一般都是他先发言。
  施礼过后,房玄龄道:“臣有本奏,昔突厥犯境,连破高陵泾阳,所到之处民不聊生。臣奏请陛下派遣官员安抚两地百姓,组织生产,让两地尽快恢复常态。”
  前日是突厥犯境的日子,昨日又因为练兵之术的原因,朝会没有开成。
  战乱之后安抚民众,这是惯例,所以房玄龄第一个先说的这件事。
  李世民点了点头:“突厥犯境,边军却没能距敌于国外,是朝廷的罪孽啊!辅机,朕就派你为凉州道安抚使,安抚高陵泾阳两地百姓,组织生产,若是两地地方储备不足以过冬,就从国库支取钱粮。务必,不要出现冻饿而死的百姓。”
  长孙无忌出班道:“遵旨!”
  看着风轻云淡地退回原位的长孙无忌,不少人都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作为皇帝曾经好友加大舅哥的长孙无忌,在朝堂上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安抚使这个活儿,事务虽然繁忙,但是在地方可谓是大权在握,事成之后功劳也很高。这样的职责,非皇帝心腹大臣不能担任!
  第一件事处理妥当了,房玄龄也就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中书令已经发言完毕,接下来才是真正谁想启奏就启奏的时间。
  几乎是同时的,大理寺卿戴胄和程咬金都站了出来。
  俩人对视一眼后,戴胄选择了重新坐回去。
  虽然大理寺卿是九卿之一,地位非同寻常,但是在国公的程咬金面前,他也只能礼让。
  出班后,程咬金并没有躬身施礼,而是单膝跪地道:“陛下派遣臣去高陵抵御敌军,是对臣的信任和恩宠,可是臣却辜负了陛下的期待,战败于高陵,部下堪称损失惨重。臣请陛下降罪!”
  程咬金的声音很大,但是这个时候却并没有人发言。
  “明白人都知道程知节这一次的失败,是有原因的,固然丧师辱国是大罪,但是在突厥退走的情况下,也没有黑锅需要他背。可以说,他有罪,但是只需要象征性的处罚一下就是了。”
  虽然眯着眼睛假寐,但是李纲还是小声给一边的李承乾讲解了朝堂的规则。
  果然,李世民开口了:“卿虽战败,然为敌众之故。况且卿率众还击,斩获数千敌军头颅,可称将功赎罪。既如此,朕就罚你一年俸禄吧!”
  虽然被扣了一年的工资,但是程咬金却松了一口气。
  有处罚就好,就算是象征性的处罚,他也有脸面出门了。
第五十八章
满朝皆惊
  同样被罚掉一年俸禄的还有尉迟恭,跟程咬金一样,泾阳虽然伤敌一千,也是自损八百。同样的,泾阳也没能阻拦住突厥人的脚步。这样的情况下,他也算是有罪。
  被罚俸禄的二人回到座位后,相视一笑,随即恢复了严肃。
  “虽然被罚掉了俸禄,但是谁家是靠那点俸禄过日子的?况且,虽然这一次战败了,但是国难当头率先请命,这俩人的功劳还是有的。朝堂里就是这么一回事,虽然赏罚分明,但是有些功劳,不可能因为处罚而被埋没。有的时候受到了处罚,也未必是坏事。”
  听着老先生的低声讲解,李承乾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朝堂不愧是传闻中的大漩涡,大泥坑,其中的门道,不是他这穿越而来的门外汉一时半会儿弄的清楚的。
  当程咬金和尉迟恭都自请处罚后,大理寺卿戴胄才站了出来。
  躬身施礼后,戴胄用严肃的声音道:“禀陛下,大理寺处理息王(李建成)残党一事,已经结束。自六月以来,大理寺共斩首一千四百二十三人,罢官三百五十七位。夺爵者二十一。”
  听着戴胄严肃的声音,朝堂上不少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虽然对事变的后续已经有了一点心理准备,可是听到一千多人被砍了头,三百多人被罢了官,二十一个有爵位的被撸下来,还是有点震惊的。
  但是此时,却没有一个人敢掺和进来。皇帝想要肃清息王的势力,这是必然的。不管是谁,通过政变篡取政权,都会掀起腥风血雨。如今“只”死了这么多,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退下吧。”
  听到皇帝那怪异的声音,戴胄只能退下。
  因为平天冠有旈挡着皇帝的眼睛,所以没人能透过眼神看穿皇帝的想法。
  但是,不管是皇帝开始心软还是想继续清除,既然戴胄已经把事情放到明面上来说了,就说明这场血雨腥风已经到此为止。
  至此,好多在家等死或者等着罢职夺爵的人,大概能稍稍松一口气了。
  李纲偷偷点了点头,对李承乾说:“对皇帝来说,知道什么时候适可而止是很重要的。老夫敢说,息王的势力依旧没有被彻底清除,但是,再清理下去,就会对朝堂产生影响了。你看御史最前边,那个跪坐得最直、一点也没有打瞌睡的家伙。老夫记得他叫魏征,以前是息王的手下之一。可你父皇没有杀他,反而提拔他做了御史大夫。其中道理,你可明白?”
  看了一眼魏征,李承乾点下了头。
  没什么难的,老爹没有干掉他,反而把他留下来、甚至提拔,就是为了安抚一些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息王一系的人,也就不会在恐惧中铤而走险,反而都傻傻的等着自己也能成为幸运的那一个。
  见李承乾点头,李纲也就不追问他明白了什么。好多东西,只要意会了就好,不适合拿到明面上来说。
  戴胄退下后,好半天都没人再站出来。
  就在李承乾都跪坐的双腿发麻,觉得该退朝了的时候,武将最前方,李靖站了出来。
  “爱卿出来的正好,突厥犯境,长安能够平安无事,再加上高陵一线的边防设计,卿有大功。朕,要重重赏赐!”
  虽然这么说,但是旈后面,李世民的眼神还是露出了一丝慌乱。
  对于李靖的封赏,实在是有点愁人。卫国公为武职正一品,再往上就是“骠骑大将军”了。可是兵权握在手里的李世民,却不想把这个职位封出去,除非这个将军老的命不久矣。
  李靖也是单膝跪地,道:“谢陛下,然而,臣斗胆,想推辞陛下的恩典,另请封赏。”
  李靖这出乎意料的回答,不仅朝臣们惊讶,就连李世民那一动不动的龙袍,都悄无声息的起了一点褶皱。
  太反常了!
  但是,李世民还是说:“爱卿但讲无妨!”
  深吸一口气,李靖忐忑道:“臣请陛下封臣为太子太保,为太子殿下武技、兵法之师,并参与到太子亲率的训练中,请陛下恩准!”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反应剧烈的莫过于武将那边,好多的武将都惊呼出声,而河间郡王李孝恭,更是想要站起来,手按到地上后才察觉到自己的动作,又缩了回去。
  反应最剧烈的莫过于侯君集了,他几乎是用尽全力的一拳砸到了地上,引得所有人侧目而视。因为他也曾求师于李靖,结果李靖就教了他一些军旅常识,就什么都不教了。要知道,他可是请了李世民发话命令李靖的!
  如今李靖在朝堂之上公开说要教导太子兵法,那么他就断不可能藏私。朝堂上,可是一点唾沫一个钉!
  同样震惊的还有皇帝,他太了解李靖的兵法是怎么回事了!就连他曾被封为“天策上将”,号称大唐的无敌统帅,可是,行军打仗仪仗更多的也是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从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老师传授他兵法。
  虽然他自负,可是在排兵布阵上,面对李靖,他还是要认输。由此可见,李靖究竟有多屌。
  可就是这么屌的人,居然说要教太子兵法?
  李承乾揉了揉麻胀的双腿,苦笑着对李纲说:“弟子以为您要递过来一本书,结果您直接丢了一个磨盘过来啊!”
  李纲不以为意道:“知道老夫的一片苦心了?下次打赌的时候,轻点对老夫下手。虽然不知道你是怎么推断出来的,但是老夫觉得封德彜明年出事的可能,很高很高啊!”
  有了之前关于钱财的打赌,李纲其实很提防李承乾提出来的赌约。但之所以还是答应下来,是因为他知道,李承乾提出的打赌,大半是因为他有求于自己。
  面对李承乾的请求,李纲总是很难拒绝。否则,别说一顿韭菜盒子了,就是再多一顿饺子,他也不会答应来上朝的。
  激动之下,李世民忍不住站了起来,疾声问道:“爱卿可是当真?”
第五十九章
大手笔啊
  他眼馋李靖的兵法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同意侯君集的请求,主要是因为他也想把李靖的学识扣出一点来。
  李靖的兵法来源于他舅舅韩擒虎,算是家学,面对家学,没人有硬学的脸皮,皇帝也是一样。但是此时李靖站出来说要教导李承乾,可谓是正中李世民的下怀。
  这可是李靖自己要教的,那么就不会有人指责皇帝眼馋别人的家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