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3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6/566

  过了衡阳,才终于不用披荆斩棘、开拓道路了。事实上彬州到衡阳一带,虽然属于中原,但还是比较蛮荒的。
  湘江北上,就是洞庭湖。
  说起这个地方,李承乾可算是又爱又恨。恨的是范仲淹这个老龟孙,闲着没事儿写什么岳阳楼记,弄得上学时代还要背诵。但是爱的,却是范仲淹的文笔,说实话,不具备把一个犄角旮旯写成旷世绝景的功力,也登不上教科书。岳阳楼还好些,最厉害的是柳宗元,一个竹林里的泡脚池,都能写出一篇文章,折磨千年后的小朋友。
  洞庭湖边,最著名的州城就是岳阳城了,最出名的景点就是岳阳古城楼,也就是岳阳楼。
  沿着湖边行船,绕了个大圈子抵达岳阳城,甚至没有理会岳州刺史的拜见,李承乾就窜到了岳阳楼。
  虽说这楼已经不是最原始的“鲁肃阅军楼”,而是南朝重新修建的景点楼,可是这依旧不能抵挡李承乾的一腔热血。跟后世翻新的城楼相比,还是最原汁原味的惹人好奇啊。
  洞庭湖前,在一众低矮的民居之中,岳阳楼是那么的显眼。可是离得近了,李承乾反而觉得没什么意思了。抵达岳阳楼正门前面,展望湖面……
  嗯,好大的湖。
  挥挥手,李承乾直接把范仲淹也扔到了柳宗元的行列中。不过稍一思索,还是把他拽出来一半。原因就是现在的洞庭湖,实在是太洪荒了。没有渔歌互答,没有迁客骚人,河运没有发展起来的现在,这里湖面上连个人影都看不到。
  范仲淹文中表现出来的道理还是有可取之处,环境心境,确实是能够相互影响的。
  好不容易追上来,岳州刺史王志高喘匀了气,才在一边拱手道:“太子殿下,岳阳楼确实是岳州盛景,可您也不能跑的这么快啊,微臣都要追不上了。”
  对于岳州刺史的体力,李承乾还是比较顺眼的。说明这家伙在任上并没有骄奢淫逸,好多时候考验地方官是否尽职尽责,看他们的体力就是最直观的一项。
  点点头,李承乾指着洞庭湖水面说:“好地方啊,但是为何没有发展起来?”
  王志高叹了一口气说:“要说岳阳占据地利,本应该是最适合建立一座枢纽大城的,奈何,需要的投入太大了啊!微臣已经尽可能的缩减款项,跟朝廷申请了,怎奈,长孙户部一连几次都没有答应啊。”
  边说着,王志高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放声大哭。笑话,太子殿下啊,全大唐最大的金主之一,这个时候不哭穷什么时候哭?如果不是见太子身边的宦官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他甚至都要抱着太子的金大腿哭了。
  哭,从来都是丢人的,但是在官场,适当的跟上官哭一手,还是很有效果的。最著名的就是某位“皇叔”了,哭着哭着就成了蜀国皇帝。
  看了一眼泪流满面的王志高,李承乾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这混蛋的意思,他如何不明白,但是,就算是他,也没资格用自己的钱,插手国家大事啊。
  很显然,洞庭湖不是湘江,改造所需的款项是难以计算的,虽然不知道这个具体数目如何,但是李承乾很清楚,以长孙无忌的性子,指定不会通过的。这么大一笔钱的投入一旦没能达成预期目标,就算他是皇帝的大舅哥,也得引咎辞职,没准儿还会论罪。
  这两年朝廷致力于巩固边防,精力主要集中在军队上,像衡州这样的要求,还能一咬牙答应下来,但是,岳阳,担不动啊!
  蹲到王志高的面前,李承乾无奈道:“行了,孤觉得你不是蠢货,应该清楚,就算是孤,投入全部身家,对整个岳阳来说,也是杯水车薪。这么浩大的一个建设工程,朝廷不是负担不了,而是不敢负担。就算户部批了你的要求又如何?一旦没能达成目标,你的脑袋都未必能顶得过这海量的投入。”
  王志高停止了流泪,见太子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小心翼翼的拱手问道:“可是殿下,您不觉得,万事开头难,但是不开头就没有以后吗?洞庭湖是长江的咽喉,岳阳则是洞庭湖的咽喉,岭南的发展,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没有尽头,作为南北交流的重要地点,岳阳不能一直这么蛮荒着啊。”
  这话没错,李承乾也清楚岳阳的重要性,但是重要跟朝廷准许却是两码事。诱惑越巨大,风险就越巨大,谁也不敢轻易下决断。说句实在话,王志高一个小小的刺史,还不够资格为岳阳的投入当保人。
  微风吹来,已经入秋的天气,哪怕是岳阳,都略有些寒冷了。
  感受到这股略有寒意的微风,李承乾忽然有了主意。兖州的事情,在岳阳上,也不是不能实现。特别是当商律修改,商人只能获取土地租赁权,却不能彻底占有的情况下,就算铤而走险,这个危险也是可以接受的。商人们又不傻,就算朝廷张贴告示,明目张胆的告诉他们是利用他们让岳阳兴盛,他们也只能接受。
  毕竟,跟开辟相比较,岳阳能给他们创造的收益,却是他们没办法拒绝的。
  想到这里,李承乾斥退左右,走到王志高耳边,跟他说了几句话。
  王志高惊讶道:“这样可行吗?微臣不会被朝廷斥责吧!”
  李承乾不满道:“地方官当了这么长时间,还不知道自己是干嘛的?你管商人们怎么骂你呢,朝廷该奖赏你还是要奖赏你的,说白了,你就是给朝廷背黑锅的存在。黑锅背的越狠,你才能越来越高升啊!对了,岳阳跟兖州不一样,那里是有人来就行,这里可不能这样,同样一块地皮,你可是要拍卖的,拍卖知不知道,价高者得啊!”
  王志高瞪大了眼睛,刚要反驳,但是一设想这样的局面,顿时感觉一大堆钱币从天而降,砸到了他的面前。
  似乎,这样也不赖?
  再看了一眼洞庭湖,李承乾边下岳阳楼城墙边说:“你好好想想,孤打算在岳阳修整两天,有什么不明白的就来问孤,当然,你上奏的时候,要是敢提孤,孤打断你的腿。”
  教人背黑锅,绝对能让人心旷神怡。不过,李承乾这也不算坑他,就算背负一片骂名,只要王志高能把岳阳建设起来,升官进京城还是没问题的,而且今后的仕途绝对不至于坎坷。
  下了岳阳楼,就能看到岳阳如今的样子。说实话,现在的岳阳,可真是够落后的。这么一个交通枢纽,在中原持续的战乱下,竟然到了唐朝才略有开发,也是一种悲哀。
  就在李承乾感慨汉末以来的纷争时,前方街道上忽然窜出来一个蓬头污面的小女孩儿,一头扎进了亲率的队伍里,被窜天猴给按住了。
  如果只是一个小女孩儿的话,还不算什么,百姓家的孩子玩闹之下,还不能冲撞太子的队伍了?但是继她之后,又窜出一大片人,可就过分了。最过分的是,这些人竟然还手持棍棒,看到亲率的队伍,竟然也没有停下的意思。
  “贱婢!有本事你再跑啊!”
  领头的一个,一身绸缎,披金戴银,颇有几分暴发户的韵味,而且从他不惧军队来看,没准儿还有点地位。
  可是,管他什么地位,在张赟看来,只要这人不是皇帝,那就没资格在太子面前动棍子!
  不等他冲到军阵里,刘莽就已经一脚把他踹飞出去。这还是在刘莽没动杀心的情况下,否则只是这一脚,这混蛋就没命了。
  看到主子被收拾了,在后面跟着的大队仆役愣了一下,但是历来的经历,让他们毫不犹豫的又冲了过来。
  怕事儿可就不是国公府的人了!这里是岳阳,不是长安,随便从哪钻出来一个领队校尉,难道敢跟国公叫板?
  然而,他们比他们的主子更惨,没等近前,就一个个惨叫出声,成片的倒下了。可以看到,几乎每个人腿上都挨了一弩箭,倒霉的更是多达三四根。
  完成射击以后,持弩的二十人快速上前,将这群人团团包围,看到几乎顶到脑门上的弩箭,胆小的甚至忘记了惨叫,好多人虽然还在惨叫,但还是不由自主的压低了声音。
  打人也不是打了一次了,哪次碰到这样的情况了?看到这些士兵肃杀的眼神,他们毫不犹豫下一刻就会完蛋。
  “该死!混账!你特娘的完了我告诉你!知道我是谁吗?应国公!国公!我要上奏朝廷,抄你全家!哎呀,疼死我了……”
  “国公?”
  李承乾看向张赟,这家伙跟了皇帝也有不断的时间,最重要的是还够早,全部爵位就算了,国公还是应该认得的吧。
  张赟摇了摇头:“没有这么年轻的国公,最大的可能是他才承袭爵位。不过,没听说哪个国公是生活在岳阳的啊。”
  说完,张赟就阴沉着脸上前。国公又如何?
第四百零五章
主持公道
  地上的贵公子见张赟上前,毫不犹豫的扬起手里的木棍就要动手。
  但是一道黑影过后,木棍远飞,贵公子发出了不似人声的惨叫。
  在张赟身后的李承乾忍不住眯了眼,外行看热闹,内行看细致之处,刚刚分明是张赟一腿扫过,踢飞了木棍的同时,还把他的一只胳膊给扫脱臼了。
  踢飞木棍没什么难的,速度快也没什么难的,但是能在踢飞木棍的同时,还能让一条胳膊脱臼,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啊!只能说明张赟的实战经验极其丰富。
  羡慕只是持续了一会儿就散去了,对于这些非人的技巧,李承乾虽然感兴趣,但是并不愿意学。毕竟,没那么多人让他练手。
  一只大脚踩到了贵公子的胸口,张赟尖细且阴沉的声音响了起来:“想死的话就继续叫,带人冲撞太子的队伍,还手持凶器,杂家就是把你打死在这里,也不必获罪!”
  察觉到了张赟的身份,再看看周围军士身上明显不一样的铠甲,最后再看一眼旗手身后飘荡的金龙旗,贵公子眼睛一翻,恐惧加上疼痛,竟然直接昏过去了。
  张赟冷笑一声,抽开脚,朝着旁边的民户伸手指了指。
  窜天猴何等的精明,一路小跑过去轻叩柴扉,跟露出头的百姓要了一盆凉水,手一扬就泼到了贵公子的头上。
  强烈的刺激顿时将他唤醒,顾不得一条胳膊还死命的疼痛,匆忙的翻身跪倒在地惨呼:“太子殿下,太子殿下饶命啊,微臣,微臣是武元庆,家父原应国公武士彟,您一定是认识的啊!”
  回想起父亲对太子的赞赏有加,武元庆只希望太子跟父亲确实是认识的,最好是关系不错,否则的话,他这条命,还真得交代到这里。
  国公的爵位看似荣耀,但是这也只是在大唐社会中而言。在朝堂中,一个没有绝对实权的国公,未必就能比得上一个国侯,至于国公跟皇族之间,看似只是一墙之隔,但是实际上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普通的皇族尚且如此,就更不要说跟太子了。冲撞太子,视情况而言甚至能够定罪谋刺,这可是抄家灭门的罪责啊!
  “你是武元庆?不对啊,武士彟呢?”
  听到“武元庆”的名字,李承乾还是愣了一下,直到听到“武士彟”才想起来这家伙是武士彟的儿子。没办法,有武则天这么一个奇葩存在,武家一家的光源都会被完全遮盖。就算看到过,也会下意识的忽略掉了。
  武元庆道:“家父早在贞观九年就已经仙去,微臣作为长子,承袭了应国公的爵位。太子殿下,恕罪啊!”
  因为一条胳膊脱臼了,轻易不能动弹,武元庆根本没法撑着上半身磕头,只能把脑袋杵在地上支撑身体。不知道是因为疼还是恐惧,身体筛糠一样的抖动着。
  张赟冷冷的看了一眼武元庆,转身对李承乾行礼道:“太子殿下,应国公武士彟确实是贞观九年病死的,因为他是太原元谋功臣,所以陛下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定。去世时,他在荆州都督任上,不管是之前的利州还是荆州,武士彟都打压豪强、救济百姓,组织生产,所以非常得百姓爱戴。去世之时,礼部官员主持丧礼,太上皇亲作丧帖,哀荣到了极致。不过……”
  “不过什么?”
  对于武士彟,李承乾还是比较敬佩的。这家伙也算出身于草根,对百姓还是比较了解的。皇帝让他到处做官,显然是拿他当治世能臣用的。如果不是早死,说实话,在外积累了足够的功绩,武士彟,没准儿真的有机会能顶替房玄龄的位置。
  当然,现在看来的话,什么“悲痛太上皇的故去,伤心而死”,是纯粹给自己身上揽光环了,李渊现在在长安活的好好的呢。
  看了一眼全身都湿了的武元庆,张赟道:“上一次的封爵大典,已故应国公武士彟,并没有获得开国公的爵位,只是普通的国公,到了武元庆这里,是应当降爵一级,变成应国郡公的。应国郡公和应国公,可是两回事。”
  李承乾也看了一眼武元庆,哑然失笑,这家伙,竟然也会玩文字游戏。
  联想了一下荆州的位置,李承乾皱眉道:“武元庆,你父亲的丧期刚过,你不准备入朝为官,报效朝廷,为何在这岳阳境内胡作非为?”
  “回禀太子殿下,微臣是来抓小妹回去的,小妹在父亲丧期不到的时候就潜逃出来,直到现在,微臣才查探到了她的消息。父亲丧期未满就离家出走,可谓是大不孝,所以见到小妹,微臣才会怒火上头,还望殿下恕罪!”
  到底是会玩文字游戏的家伙,扯出“孝”字以后,李承乾还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说谎,太子殿下,他说谎!”
  就在李承乾准备挥挥手让武元庆离开的时候,刚刚被窜天猴抓住的小女孩大声喊了出来,甚至隐隐有了破音的感觉。
  本来跪倒在地的武元庆挺直上半身,咬牙看着军阵里走出来的小女孩,道:“小妹!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还不过来跟太子殿下赔罪,你想说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6/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