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566

  洛阳在格局上跟长安很像,唯一的区别就是一条洛水,从城中将洛阳城一分为二。承福坊因为靠近宫城的原因,能住在这里的都非富即贵,要么有实权,要么是巨富,否则住在这里根本立不住脚。
  才走了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就看到了一处门脸修建得格外辉煌的商家。
  “装饰的这么气派,这家的主人一定不少挣钱啊!”
  看到太子指的方向以后,杜楚客想笑却生生的忍住了,就算是如此,却还是发出了轻微的“噗”声。
  见刺史在努力的憋笑,别驾方硕闻只能拱拱手对李承乾说:“殿下,这家是洛阳的拍卖场分场,论起来可是您东宫的产业啊!”
  “额……”
  尴尬的收回手指头,李承乾只能闷着继续往前走。老金他们还是很能干的,如今东宫的几项产业都开始慢慢的往全国辐射,只要他们能把连锁开到各个通州大邑,就能成为大唐数一数二的产业,而且还是论每一个单项。
  走开拍卖场没多长时间,就见到了玉鸡坊的粮店。不管谁看到一连十几家门店都被贯通,挂着一个店名的场景,都会被震惊到的。
  这一次用不着李承乾指了,杜楚客自己就拱手汗颜道:“殿下,这里是杜家的粮店,说来惭愧,家兄说洛阳水运陆运都比较方便,就把粮店开到了洛阳,因为交通便利的原因,每年也能给家里添一些进项。”
  李承乾并没有说什么,而是直接进入了一家粮店。
  因为门店够大的原因,稀疏的客人在粮店里还是比较明显的。
  一个胖胖的掌柜见有新客人进来了,顿时笑着迎了过来,不过当他看到少年客人身后跟着黑脸的自家老爷,顿时清楚了这一位的不好惹,所以脸上的笑容不知不觉间松垮了很多。
  “这位贵客,小老儿姓艾,您称呼我老艾就好。不知道客人想要什么粮食?不管是普通的糜子,还是精米,我们店里都有,不管客人要多少,都能供给!”
  没理会掌柜的豪言壮语,李承乾直接走到了一个粮槽边,查看上面的价格。还行,价格比起别的粮商,算是比较厚道了,这个价格,估计寻常的百姓也能勉强接受。价标上都是包浆,店里也不止一两个平民打扮的客人,明显不是刚制作出来蒙混过关的。
  抄起一把小米,洒落大部分后留下一些在掌心摊开仔细的看,见没有石子之类的掺杂其中,粮食也是新粮,李承乾才点点头,问老掌柜:“孤……古来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你们这里的价格还算厚道,不知道外地运粮的话,你们这里的价格是怎么制定的?”
  艾掌柜拱拱手说:“外地运粮一般都是粮商进货,大批量的粮食交易是必须报备给官府知道的,而且因为批量大,价格还会下降一部分,但也不会太多,毕竟就算是大批量的交易,我们这个价格也很厚道了,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要挣钱的。”
  李承乾点点头,顺着几个仆役扛米运走的方向就找到了粮店的后门。
  走出后门一看,就连李泰都忍不住叫了一声乖乖。
  所有门店的后面都被贯通,然后整合成一条两丈长的道路,贯穿整个玉鸡坊,一直到洛水边。洛水边,如今就停泊着一艘船,好多仆役就是在装车往船上送粮食。
  见太子被震惊到了,杜楚客只能苦着脸说:“殿下,杜家的生意都是清清白白的,绝无违反大唐律令的事情出现,这些粮食都是国库出钱,买给淮州受灾百姓的,绝不会有一粒粮食送到境外。”
  没办法,被抓了活的,杜楚客只能坦白。不过令他意外的是,太子并没有发怒的意思。
  拍拍手,窜天猴就出现在李承乾的面前。
  指指洛水里的船,李承乾命令道:“去,抽查一下船上粮食的质量。”
  遣走窜天猴后,李承乾才回过头对拱手弯腰的杜楚客说:“孤没有指责杜家的意思,不管你们的生意做的多大,只要遵纪守法,就没问题。唐律里没有不允许官员吃肉享乐的律条,孤如今出长安,除了探访各地商业情况以外,也有监督检查的工作,如今抽查一下你们杜家的生意,不过分吧?”
  杜楚客自然连连说不过分,太子说什么,都不会过分的不是?
  窜天猴跑的很快,没多长时间就拎着一个小口袋回来了。
  展开口袋抓出一把粮食,窜天猴笑道:“殿下,我把他们最底下的粮食袋子都打开看了,都是好粮食,就算有些陈的,也不碍吃。”
  李承乾点点头,对杜楚客说:“这样就好,从某种程度上看,商人的行动也算是利国利民的,当然前提是不囤货居奇、不过分的提高利润,在这样的前提下,不管赚多少,都是好样的。杜尚书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孤还是清楚的,在洛阳这里做些买卖,孤不会在意的。”
  这话是李承乾的真心话,杜家将粮行开在洛阳,明显是因为杜楚客的洛阳刺史职务。官商勾结,还要看看具体如何,像杜家这样的,不到这个程度,利用职务之便给自家捞点好处是正常的。都说不为五斗米折腰,可是真的当了官以后,谁会为了那点子俸禄鞠躬尽瘁的?各个勋贵家大业大的,有几个是在成为勋贵之前就有的家底?
  听到太子这么说,杜楚客才偷着捏了一把汗,他最怕的就是自家被抓典型。特别是听闻朝廷内,皇帝快要跟百官翻脸了,这样的档口如果自家倒了霉,还真没处说理去。毕竟,全天下的道理都是皇家的,也就是没有“最终解释权”这个名词,否则“最终解释权归皇家所有”,一定是定理一般的存在。
  离开粮店以后,李承乾又看了几处的商户,还跟商人交谈了好久。从小看大,大唐官员的形式主义还不是很严重,至少没有演戏的成分,商人们也很硬气,没有蛆一样恐惧的,看到太子随和的笑脸,激动的将自己的情况说了个通透。
  通过了解,李承乾就了解了洛阳商业界的形式。
  怎么说呢,商人们虽然对长安趋之若鹜,但是勋贵们反而避之不及。但凡是长安有头有脸的勋贵,一般都是将“主店”开在外地,留在长安的就是一个糊弄人的小店面,主要是表演给皇帝看的。毕竟,虽然皇帝放开了限制,之前官商不得勾结可不只是律条,还是一种普世法则。
  正因为如此,勋贵们还是要点面皮的,以前是“打枪的不要,悄悄滴进村”,现在则是扮羊吃肉。
  游览了洛阳一圈儿后,已经是晚上了,第二天一大早船就要开拔,当着洛阳地方官员的面写了一份调查报告,归纳到文档里之后,李承乾谢绝了饮宴的邀请,只是收了一盒子沉到压手的“洛阳土特产”。
  地方官员怎么个样子,李承乾实在是太清楚了,像唐朝官员这样的,只是稍微给自家开点小口子,已经算是很有操守了。后世的政策如果搬到大唐来,估计比分封御史还要引起官员勋贵们的仇恨,搞不好会逼得再起另一场硝烟。
  毕竟,对好多人而言,杀他父母也好过断他财路。
  因为洛阳的“土特产”的原因,船队的物资条件又上浮了一点,就连随侍的宫女宦官,每天也能吃一顿美美的肉食。
  强龙不压地头蛇,既然洛阳在杜楚客等人的治理下算得上是民商皆安,欣欣向荣,那就没必要追究人家的小尾巴。
  换句话说,当初魏征路过洛阳的时候都没说什么呢,太子没得必要拉仇恨。
  船队离开了洛阳,没有被追堵,让李承乾松了一口气,开始有限度的降低船队前进的速度。虽说是逃出来,可是把日子过成逃命的日子可就不太妙了。新的人生如此美好,怎么能都浪费在没有意义的地方?
  于是乎,当船队在邙岭彻底停驻后,李承乾就在船头钓起鱼来,当然,钓鱼的不止他一个。
第三百三十一章
没有你的日子里
  画舫的船头很大,李承乾、李泰、苏媛、阎婉四个人一字排开,每人一个钓竿,都等着能钓到大鱼好让午饭有个着落。
  就在李承乾出征期间,李泰也顶不住长孙的碎碎念,光荣的脱了单。不过好在他也信任孙思邈的话,至今仍保持着元阳,阎婉虽然有点埋怨,但也没法说什么。作为普通官员家庭出身的她很清楚,自己没有资格在王爷面前撒泼什么的。甚至于李泰一连窝在学院实验室好长时间不回来,她也没有怨言,反而把魏王府打点的妥妥当当。
  李泰也不是狠心人,见阎婉这么识趣,慢慢的,跟阎婉的关系也好了起来。如今逃出长安,还特意把她也带上了。
  用鱼线捆住香油和的面丢进河水里,没多长时间,就有好多的鱼游了过来。鱼的数量一多,就好上钩,所以没多长时间,李承乾就钓起了一条草鱼。
  看看鱼篓里活蹦乱跳的鱼,李泰郁闷的把自己的鱼钩扯上来,见上面的鱼饵完好无损,就烦躁的再丢下去。不一会儿,苏媛的鱼钩也钓到鱼了,阎婉也大笑着钓起了一条鱼,虽然不大,却开心的不行。
  见李泰烦躁的将鱼钩扯起又丢下,扯起又丢下,李承乾终于忍不住想要说说他,可是看到李泰果断的选择了背对自己,只能闭上嘴。聪明人有聪明人的骄傲,他们很难接受别的聪明人的建议,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哥哥。
  快到午饭时间,外面的阳光很足,长孙在宫女的搀扶下,从舱房里走了出来。李承乾一直在鼓动她多晒太阳,长孙自然是从谏如流。
  又上钩了一条鱼,见李泰的鱼篓还是空空如也,李承乾只能憋着笑把大鱼扔进了鱼篓。
  “钓鱼啊,可不是急躁的活儿,得耐的下心才成。”
  吩咐宫女给自己也拿一个钓竿过来,长孙才在苏媛和阎婉的搀扶下坐到了锦墩上,就靠着李泰。
  李泰如何不知道母后是在说自己,烦恼的挠挠头,说:“理是这么个理,可是儿臣看到皇兄他们上钩,就是烦躁的不行,一样都是钓鱼,为何儿臣这边就不上钩?”
  把鱼钩丢到河水里后,长孙才笑着说:“你啊,你总得等鱼咬鱼饵不是?你起起落落的,有鱼也被你吓跑了。这种碰运气的事情,就是需要放宽心态,你看你大嫂,这么久了不也只是上钩了一条鱼?现在不也没有急躁?”
  李承乾凑过来,看着苏媛的背影笑着说:“母后啊,这一次您可是夸错了,媛媛分明是睡着了,您看她抱着腿、靠着椅子,分明是睡着了才会这样。”
  说完,李承乾把自己的鱼竿交给了李泰,走上去将苏媛抱了起来。
  怎么吃都不胖,不只是女孩子希望的体质,也是男人希望自己的女人具备的体质。倒也不是单纯的身材上的需求,主要是抱起来轻松啊。船头还是有风,河面风湿气大,很容易得病,还是进舱房休息比较好。
  苏媛睡得很沉,公主抱将她抱起来都没有醒过来。第一次坐着大船远离长安,每天都经过不一样的地方,兴奋的可不是一两个人。从小就被养在深闺里的苏媛,也是快乐至极,至于有一些晕船的症状,也忍着不说。
  今天停船落锚,其实就是为苏媛和一些宫女提供一个休息的时间。抱起来的时候没醒,抱着走的时候没醒,把人放在床上的时候,反倒是醒了。
  见她抱着自己的脖子不松开,李承乾笑了笑只能也躺倒在床上。
  按了一下苏媛的鼻子,李承乾说:“高兴也别太折腾自己,咱们的行程耽误一点也没什么,就算被父皇捉住回去也没什么。只要每个人都平安无事就成。”
  苏媛点点头,发出一身呢喃,又睡了过去。
  等她睡得松开了手,李承乾才抓着她的手,把被抱的对象换成了抱枕,悄悄的离开了舱房。
  船一停,睡着的不只是苏媛,好多宫女宦官,甚至就连一些亲率士兵,都睡得呼声震天。
  越往舱房外面走,呼噜声越大,在舱房的分配上,前后都是亲率的士兵,往内则是宫女宦官,最中间的才是主人们。
  走到第一间舱房的时候,李承乾推开看了看,里面的窜天猴睡得恶形恶相,一条腿就蹬在隔板上。昨晚一整晚这家伙都在岸边巡查,根本没有停歇过。这也就是窜天猴也就是亲率,否则绝不可能因为太子的一个命令,就做护主叛皇这种事情。
  才合上舱房的门,就见到方朔钻进了船舱。
  立正抱拳,方朔禀报道:“殿下,岸上出现了好多府兵,看起来像是地方折冲府集结的,他们没有靠过来的意思,只是隔断了河道和陆地,看起来更像是在护着咱们。”
  “确定他们没有包围的意图吗?”
  “确定!”
  点点头,让方朔继续带兵警戒,李承乾悄悄松了一口气。
  毫无疑问,这些府兵是受皇命出动的,不过既然他们没有包围过来的意思,那就不是受到了“堵回”的任务。看样子,皇帝默认了媳妇儿子都逃掉的事情。
  也只能是这个结果,因为,大唐境内的府兵,也只有皇帝的命令才能调动,地方的都督虽然有调动的权力,可是无端调用大量府兵,估计用不着消息传递到长安,这个都督的脑袋就没了。兵权方面,皇帝从来就没有放松过监督。
  回到船头,才发现长孙的鱼篓里也多了两条鱼,刺激的李泰哇哇乱叫。诧异于老娘的钓鱼技术之余,看到自己明显被偷了的鱼篓,李承乾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就现在而言,李泰的性子还是很急躁,这样的性格很不适合在科学的道路上发展。毕竟这条道路注定了要披荆斩棘,注定了要经历无数次碰壁,才能逐渐的摸索到正确道路上。
  见李承乾坐到了身边,长孙拿着芦苇杆挑逗着鱼篓里的鱼,头也不抬的问:“你父皇已经知道咱们跑出来的事情了?”
  李承乾点点头说:“知道了,还下命令让地方的府兵出动保护咱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