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2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6/566

  “当时的微臣,还不像今日这般羸弱,记得最先喝吐了的,还是陛下您啊!末将依旧愿意为陛下前驱,为大唐开疆拓土,只是怎奈这副身体,却消弭了这雄心壮志。”
  说到这里,张公瑾泣不成声。他今年才不过三十八而已,在武将群体里,年纪并不出挑,可是最先退出队伍的,却是他。
  李世民也叹息一声,眼泪直接就掉了下来:“是朕对不起你啊,刚刚孙神医说了,你的病症最大的诱因,还是东突厥之战的苦熬,朕不应该派你去的。”
  站在窗边面无表情的李承乾,见到皇帝老爹哭的这么真实,有些惊呆了。
  这个时候,恐怕就不能跟“演技”之类的掺和到一起了。只能说明,他是真的怜惜自己的部下。
  本来还泣不成声的张公瑾,见到皇帝落泪,也吓坏了,赶紧撑起上半身拱手说:“为陛下分忧,是末将的本分,怎么能怪罪到陛下身上呢?自贞观以来,末将有功得赏,从未落后他人一步。陛下半点不欠末将的,若有来生,张公瑾已然愿意为陛下鞍前马后!”
  听到张公瑾铿锵有力的声音,李世民才擦干净了眼泪,转头对张大象说:“朕有你父亲这样的良将,是福气啊!可是怎奈你小子是个天生的读书坯子,不能继承你父亲的遗愿。不过也罢,文功武绩都是一样的,等从学院毕业,孝期满了以后,就入朝为官吧!”
  张大象感激涕零,跪地行礼。
  张公瑾明白,皇帝如今在自己的面前说这样的话,算是直接表示要关照张大象了。
  做官坐到了这样的地步,还有什么可缺憾的?
  躺回病床上,长舒一口气之后。
  张公瑾,闭上了眼睛。
  皇帝伸手在张公瑾的脖颈上试了试,就起身,叹息一声离开了病房。
  看着张公瑾临走时嘴角都带着的笑意,李承乾才明白。皇帝老爹今天过来,分明就是让他能放心的。
  爵位到了国公的程度,最先考虑的就是传承的问题。
  讲真,没有皇帝的照顾,一个没有成型的家族,还真的未必能绵延,两代!
第二百七十章
火药武器实验
  东突厥平定以后,张公谨因功进封邹国公。如今病逝,追赠左骁卫大将军,谥号为襄。
  一个没有形成家族规模的家庭,儿孙接过父辈的功绩后想要更进一步,难上加难。如今朝堂中像张公瑾这样努力着想要形成家族的,比比皆是,可是能得偿所愿的,终究是少数人。
  才出医院病房,皇帝的旨意就下发了,罢朝三日。一个勋贵,还是国公的逝去,还是要做出样子来的。朝堂上的故旧,也要参加丧礼。罢朝,其实也是皇帝准许官员放假,算是对逝去者的认可。
  回到东宫的李承乾,一直等到第八天,才得到宫里的通知。皇帝准备带着文武大臣一起检验一下火药武器的威力。要是等亲率的战果,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所以张公瑾的头七过了以后,皇帝就急不可耐的想要看看火药武器的真正威力。
  火药武器的演示,自然不能是在长安周边,所以李承乾将地点选在了渭水的亲率军营。这里有足够的防护,毕竟满朝重要人物都要到场,伤到谁都不合适。
  八月初九,大晴天,皇帝带着满朝文武抵达了渭水边的亲率兵营。如今营地里已经建设好了防护——一个木板房。房子外围,全都是钉的乱七八糟的木条,想要看到外面的情况,得从木板的缝隙里朝外瞅才行。
  皇帝对这样的防护很感兴趣,亲自拿石头砸了砸防护,点点头说:“很结实,太子,跟朕说说,真的要躲在这个防护里观看吗?”
  李承乾点点头说:“没错,讲真,就这样的防护,儿臣还是觉得不太妥当。毕竟,工坊里这一次送来了一个大家伙,真要说这家伙的威力,儿臣觉得用‘破城门’来形容更合适。这样的武器,就算隔着很远,也会产生威胁性的。毕竟,火药武器的威力体现在爆炸上,而爆炸,是根本没法计算可能性的,为了您和诸位大臣的安全,儿臣不觉得这样是脱裤子放屁。”
  杜如晦笑呵呵的说:“太子殿下的话糙理不糙,微臣也觉得防护的认真一点为好。陛下,微臣听说这火药武器需要点火才能激活,不如就让微臣来做这点火之人如何?”
  杜如晦才说完,程咬金就窜了出来,丝毫不顾及身份的拍了拍杜如晦的后背,哈哈大笑:“老杜你还是算了吧,就你这身板,小心遇到危险,俺老程就不同了,最不怕的就是危险,还是俺来吧。”
  魏征现如今在门下省,有监督百官衣行举止的职责,毫不犹豫的走出来说:“点个火儿而已,还用得着挑身强力壮的?知节莫要胡闹,大家虽然没穿官服,可是你拍拍这个拍拍那个的,成何体统!”
  魏征都站出来了,程咬金只能闷着头缩了回去。
  长孙无忌就实在的多,站出来做了一个团揖说:“诸位,不如就让老夫做这点火之人如何?今日停朝,待会儿回长安,老夫做东请诸位同僚进醉风楼如何?”
  连请客的话都说出来了,还真就没人跟长孙无忌争了。不过,自然不包括皇帝在内。
  李世民挠了挠下巴,问李承乾:“危险的是武器,点火这个行为没有危险是吧。”
  李承乾点点头说:“点火没危险,父皇要是想点火的话,大不了儿臣让人把引信拉扯到屋里也就是了。”
  “既然如此,那这个火还是让朕来点吧!”
  看着兴致盎然的皇帝,长孙无忌只能闭上了嘴。皇帝要抢第一,谁也不敢跟皇帝争啊。
  禁军团团包围的马车上,几个士兵蹑手蹑脚的抬下来一个巨大的铁箱子,铁箱子一米多长,锻造的格外厚实,里面则塞满了黑火药,露出头的引信只有一指长。只要用到这样的武器,引信必然会接的很长很长,为了避免引信受潮,所以工匠们干脆把引信设计的短了好多。
  这样一件凶器,被士兵们送到了远处赶时间搭建的模拟城门处。这个城门是仿照长安城的城门搭建的,因为用料是水泥的原因,坚固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根长长的引信,从远处一直延伸到了防护屋里。
  李世民好奇的捏住引信的一边查看,本想拆开一点看看,但是听到外面士兵传来准备妥当的声音,只能作罢。
  尉迟恭拿着一面巨盾守在皇帝身边,这是李承乾特意要求的,这样的武器,还是第一次实验,鬼知道能释放出多大的能量!工匠在搭建模拟城墙的时候,为了逼真,根本没用泥土,而是真正的巨石,炸弹一点燃,这些石头将会成为真正的凶器。
  从怀里掏出火折子,吹着,李世民舔了一下干燥的嘴唇,问:“点着这个绳子就行,是吧!”
  李承乾点点头,戴上自己的头盔,警惕的看着外面远处的模拟城墙。现在只要是在场的,不管是谁,都在他的命令下躲进了建筑里,应该,不会出事儿吧。
  就算身为皇帝,李世民也是用了很大的决心,才点燃了引信,推开尉迟恭,走到程咬金等人的身后朝外面看。
  看到太子穿上前身甲胄,如临大敌的样子后,文官们就忍不住的后撤,而程咬金等人,则毫无畏惧的走到了窗边。这火药武器毫无疑问是要组装到军队的,他们都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威力,敢号称超越八牛弩。
  火药的引信,为了避免断裂,做得很粗,所以能眼睁睁的看着一道火线从近处一直绵延到远处的模拟城墙底下。当引信的火光消失后,错觉出现了!
  明明眼睛看到那段模拟城墙在一阵火光烟雾中膨胀、垮塌了,可是耳朵却没有听到任何的声响。
  看到这样的威力,李承乾只能在冲击波到来之前大声说:“捂住耳朵!张开嘴!”
  说完,他自己就先这么做了。
  晴天霹雳,都不足以形容这一声轰鸣!
  听话的,例如魏征、长孙无忌等人,只是震惊于这个动静,离窗口最近的程咬金等人想要捂耳朵已经来不及了,轰鸣声过后,都在甩脑袋想把耳鸣甩掉。
  轰鸣声过后,就是火药武器带来的二次伤害了。
  尉迟恭眼睁睁的看到一块大石头从天而降,砸到了屋子前的地面上,于是赶紧把手里的盾牌挡在皇帝面前。
  这块巨石毫无疑问是那段城墙上的,居然被震到了这里!
  木屋很结实,可是听到头顶传来下雨一般的声音,众人还是格外的担心,生怕有石头砸穿屋顶。
  好不容易才等到动静全部消失,尉迟恭一马当先,将巨盾擎在头顶,出去查看情况。
  确定天上没有石头再落下来以后,才进屋禀告皇帝可以出来了。
  走出木屋的时候,烟雾已经消散。当大唐君臣看到远处那已经变成断壁残垣的城墙后,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虽然已经听说了结果,可是真的看到这样的结果时,还是忍不住的震惊。幻想变成现实的冲击感,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
  “老夫的马车啊!”
  杜如晦惨呼一声,引得众人都看向场外。
  此时,众人停在军营外面的车驾,好多都遭了殃,不只是马车,拉车的马由得都倒霉了。他们的座驾,可不想运着火药武器的马车那样有一个专门停放的防护屋。
  “有此等神器在,今后我大唐军队还怕什么坚城顽城,任他高大险隘,都得在这神器下变成烂石头堆!”
  李绩兴奋的挥了一下手,明明自己的马车现在已经成了破烂,他却没有一点心疼的感觉。从军多年的他自然清楚,有这样的武器在,坚城,将不再需要用人命填。攻城,从来没有轻松的时候,什么智取,那都是千年以来极为稀少的战例,才会被广为传唱。除了这些,哪一次不是用尸体堆高度?最艰难的时候,尸体堆的跟城墙差不多高,才能取得胜利。
  如今不同了,有这东西在,只要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能将敌人的城墙摧毁。没了城墙的倚仗,大唐军人什么时候怕过白刃相交?
  李靖从来都是睿智的,他指着又驶出来的马车说:“这巨大的武器只是用来破城的,做的小一点,岂不是就能给全大军装配了?”
  李承乾笑着伸出了大拇指:“卫公说的没错,这个只是最强的火药武器,是军团才能配备的,单兵自然也有单兵的武器,孤这就拿出来给诸位看看。”
  说完,李承乾指指皇帝手里还着着的火折子说:“父皇,火,火。”
  低头看了一眼火折子,李世民这才把火灭掉。现在他终于理解欧阳烁为什么自称自己的名字不适合火药工坊了,就是因为里面有一个“火”字。
  这样威力的武器,避火是必须的啊!
  禁军士兵帮着太子一起抬下来一个箱子,打开以后,只见里面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二十个一手可以握持的铁蛋,形状千奇百怪,但是上面都有的引信表示,它们也是要人性命的凶器。
  拿起一颗手雷,就连李承乾也不由得感慨大唐工匠的能干。
  欧阳烁等人身在火药工坊,除了制作火药以外,还肩负着研究火药的职责。就连他都不知道欧阳烁怎么制作的,居然真的制作出了延时引信。别看手雷上插着的引信有点短,但是从点燃到爆炸,可是需要五息的时间。
  手雷的外壳,其实是李泰的成就。这家伙到底还是对火药武器产生了兴趣,一言不合就跑进了武器制作工坊,研究并设计出了这个外壳。
  说起来黑火药爆炸的性质其实挺不稳定的,拿陶瓷手雷为例,爆破后的碎片如果收集起来,就能发现其实很不均匀,它的爆炸力并不足以将陶瓷全部变成碎片,而是会有很多的大块碎片。
  陶瓷尚且如此,就别说铁皮了。正因为如此,李泰才把手雷的外壳设计成了这个鬼样子,别看长得千奇百怪的,但是这样的手雷好爆炸不说,变成的碎片也会比正常圆润的版本多得多。
  李世民一把夺过手雷,拿在手里仔细的端详。刚刚那一发大的他没怎么看清楚,现在有个小的……
  那自然是拆开看看了!
  堂堂皇帝,就像一个熊孩子一样,拆开了手雷的封口,扯出外细里粗的引信,还把里面的黑火药倒出来一点,示意李涧点着看看。
  只是很少的一点,可是点燃以后依旧出现了大量的烟雾,还有一股子硫磺燃烧的味道出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6/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