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1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566

  待会儿进了后宫,到俺老娘面前,看你还是不是这副样子!
  跟李承乾一样,卢宽也没有再追问,过了两仪门后,就开始低头走路。
  涉及到太子侧妃的事情,所以唐俭才会被获准进入后宫。自从太极殿恢复议事殿的作用后,两仪门就成了后宫的门禁所在。朝臣们想要拜访皇帝,得先通报才行。能够无视两仪门的门禁,直接进入后宫,到皇帝下榻的甘露殿才报名的,只有房玄龄。至于能够连通报都不用,直接进皇帝卧室的,只有长孙无忌。
  因为早早的得到了消息,所以两仪殿门口,长孙已经等候在这里了。
  见过来的人除了唐俭卢宽还有李承乾,就伸手点点,表示自己很生气。
  李承乾笑了笑,只能厚着脸皮接着往前走。
  这个时候婚姻大事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连写婚礼请帖的工作,都是父兄的,结婚当事人只需要结亲喝酒,最后入洞房就完事了。敢多说一两句,会被人指责。这就是所谓的包办婚姻,好多男女,只有在洞房的时候,才会知道自己另一半长什么样子。
  李世民也在两仪殿处理奏折,虽然他一般都要住在甘露殿,但是平时更多的却是赖在两仪殿。偶尔临幸别的妃子,得是长孙把他撵出去才行。历代帝王皇后相处和谐,琴瑟和鸣的很少,长孙和李世民就是一对儿。
  进入两仪殿,落座分茶后,唐俭立刻就说:“陛下,娘娘,西突厥这次送来的公主,名为阿史那哈尔。微臣询问了很多的西突厥商人,还有战俘,最后才得知她并不是肆叶护的亲生,而是某个战败贵族之后。正因为不是亲生,肆叶护才会这么肆无忌惮的降低嫁妆,因为他不在乎咱们大唐如何对待这个公主。”
  嫁妆的丰厚,是新娘子的脸面,像五姓豪门虽然靠嫁闺女敛财,但是陪嫁的时候,嫁妆是断然不会少的,因为这关乎着家族的脸面。
  肆叶护不愧其名,竟然如此肆无忌惮,要知道这可不是亲生不亲生的问题,而是关乎着一个国家的颜面。大唐的嫁妆看似都是茶叶瓷器丝绸一类的东西,但是综合的价值加起来不会低于五万贯,更不要说没办法用价格衡量的那块牧场了。
  结果,就这?
  “西突厥如此敷衍了事,看样子是看穿咱们的意思了。不过也罢,反正咱们大唐也不需要多可靠的盟友。就跟薛延陀一样,虽然以盟友的身份答应出兵夹击东突厥,可是等咱们接管西突厥的土地后,却加固了防线。呵呵,盟友,不过是虚名而已!咱们强大的时候,跟谁都会是盟友,若是中原衰弱,呵呵……”
  李世民的话没有说完,但是几人却知道中原衰弱会如何。
  当初派出鸿胪寺的官员作为代表签署盟约,其实就是大唐留下的一个借口。一个官员而已,不需要多麻烦,只要名义上把他黜落,那份盟约,自然就没有效用了。
  长孙从不干涉朝政,就算是有官员到两仪殿来商谈,她也会回避。但是这件事涉及到太子,也就有了发言的资格。
  见君臣三人聊得热烈,她就拍了拍李承乾的胳膊,笑道:“怎么样,承乾,你的侧妃,可不怎么受娘家待见哦!”
  李承乾笑了笑:“母后,不论如何,她都在名义上嫁过来了,虽然素未谋面,但是要儿臣欺负一个弱女子,儿臣不以为傲。既然她娘家不待见她,儿臣好好待她也就是了。作为侧妃,还是突厥人,她没资格觊觎正妃的位置,就算有了孩子,也没资格当储君。既然来了大唐,让她安安稳稳的度过一生,也就是了。”
  长孙点了点头,对儿子的回答很是满意。
  现在这个西突厥公主的遭遇,让她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当年。
  他和长孙无忌被长孙安业赶出家门,最后作为娘家送她出门的还是娘舅高士廉,背她出府门的,本应该是大哥,却是长孙无忌代劳的。
  本以为自己一生坎坷,嫁人以后也是如此。谁曾想,自己的夫君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仅给了自己最好的待遇,哪怕如今变成了皇帝,也不曾减少一分的爱意。作为附庸的女人,很容易变得命苦。
  君臣三人还在商议如何回复西突厥的事情,李承乾也不愿意往里掺和了,正愁用什么借口远遁的时候,才见李丽质抱着哇哇哭的李治从帷幕后走了过来。
  “母后,母后,雉奴他把手戳伤了。”
  听她这么说,长孙和李承乾立刻站了起来,急匆匆的过去看情况。
  说是戳伤,其实就是一个不大的伤口而已。
  酒精作为已经被验证是绝佳消毒品的药物,宫中自然不缺,李承乾拿着布签,蘸着酒精给他消毒以后才让长孙包扎。
  相比较李泰,李治就要笨的多。明明如今已经三岁多了,却连话都说不全。
  也不知道这样的笨蛋,最后是怎么躺赢得到皇位的。
第二百二十四章
狂妄的侯君集
  当大哥很难,当一个好大哥更难。
  终于让李泰和李恪找到自己事情做,不在自己面前晃悠的李承乾,如今身边又围上了三个。
  李丽质和豫章都对强大的太子哥哥很好奇,李丽质还好些,能够光明正大的抓着哥哥的袖子耍赖。她想要一根漂亮的簪子,可是不到及笄的小女孩,是不能用簪子的。
  好说歹说之下李丽质仍然不罢休,还拿李承乾借钱给李恪的事情说事,说他不疼妹妹。
  万般无奈之下只能用眼神向长孙求助,可是长孙也露出了一个爱莫能助的表情。
  作为嫡长女,李丽质自小就被长孙和李世民宠上了天。
  “丽质啊,你现在还小,不能戴簪子,这是规矩,好孩子就应该守规矩。这样好不好,等你长大了,不管你要什么样的簪子,哥哥都送给你。要是市面上的你看不上眼,哥哥就亲自画图让将作监制作,好不好?”
  朝三暮四不只是猴子的短板,也是人类的。
  对比了一下现在得个簪子和以后随便要,李丽质自然开心的选择了后者。
  豫章就比较见外,明明才五岁,可是已经知道了自己在后宫里是个什么地位。李丽质可以抓着太子的衣袖撒娇,她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资格,只能带着羡慕的神色抱着李治,不让他再去动母后的绣花绷子。
  见太子哥哥走过来,她很自觉的把李治交了过去,自己则站到一边。
  李承乾抓住了好动的李治,却没有离开,而是伸手在豫章的脑袋上揉了揉:“等你长大了,也可以跟哥哥要。”
  可能是第一次被兄长摸头,豫章就算是再早熟,也忍不住露出了笑脸。
  宫里的环境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整天畏畏缩缩的活着容易养成林黛玉的性格。豫章的母亲早亡,她也没能长寿。结果搞得李世民哀伤不已,穿着丧服上朝好几天,搞得大臣们心里不停的跑马。
  也不知道君臣三人商量出了什么结果,反正貌似愉快。唐俭和卢宽笑着离开了两仪殿,李世民则回到了桌案后面,继续处理政务。
  翻开一个奏折后,李世民笑了笑,朝李承乾招招手:“承乾,你过来。”
  见长孙眼里满是笑意,李承乾就告别玩闹的弟妹,走到了案子旁边坐下,不是跪坐,而是摊开长腿斜着身子往桌案上靠。
  如果有大臣在这里一定会弹劾太子失礼,可是这里是两仪殿,看了看李承乾不雅的姿势后,李世民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依旧笑着把奏折推了过来。
  “看看这个奏折,你在朝堂观政也有些时间了,说说你的看法。”
  这个奏折是魏征上的,魏征觉得大唐把税收主体大半压在百姓身上不妥。商税十二税一,还是征收实物税,这样不妥,应该增加商税才是。只有这样,才能压制商人的规模,免得更多的人见钱眼开,走上不归路。
  大唐国土范围广阔,但是人口实在是太少了,好多前朝的土地,甚至没人种植。这样是不对的,应该把商人都逼得回去种地才是。
  老家伙的奏折,李承乾看了两遍,才敢确定这是他想对勋贵下手的前兆。字面上的意思虽然都是为了百姓,也确实是如此,可是掩饰不了字里行间隐藏着的套索。
  这混蛋,估计是针对之前朝堂开放勋贵经商的政策,想要劫富济贫呢!
  见太子若有所思,李世民也不打扰,借着这个时间处理了一份奏折后,才问:“怎么样,你怎么看?说说,如果是你,会怎么批复?”
  把奏折推到李世民的面前,李承乾才说:“如果是儿臣,一定会拒绝他的建议。商税是要更改,可却不是现在。”
  “哦?和解?”
  李世民很想看看太子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看样子他并不是害怕东宫的产业受到波及,而是有什么别的理由。
  论治国治民,李世民绝对不会询问李承乾的意见,但是涉及到商业,就不一样了。李世民对儿子几年之间就让东宫变成富豪的能力,很是欣赏。
  老老实实跪坐好,李承乾才说:“父皇儿臣只是站在东宫商队的角度上解答您的问题,若是说错了,您一笑而过就好。
  您在夏州开矿一事上,看到了勋贵对经济,也就是商业圈子的促进作用,也看到了财主对地方繁荣起到的效果。如今放开‘为官不得经商’的禁令,就是想看看是不是真的有效。
  商业繁荣起来,其实对大唐有很大的好处。商税收入高,就能减缓农民的负担。儿臣只听说有因为加税崩溃的朝代,没听说有因为减税覆灭的。
  但是,就像种植作物一样,刚撒下种子就想着收获是不对的,刚抽穗就想着收获也是不对的。您才放开禁令,勋贵们一定会对经商、发展产业焕发激情。若是这个时候就更改商律,哪怕只是小小的更改,也会惊到他们。起到反效果就不好了。
  维持原本的商律虽然有放纵之嫌,但是等种子变成真正的作物后再收割,岂不是更好?”
  说完,李承乾才松懈下来,把腿放开。明明孙思邈已经说过没有大碍了,可是跪坐的时间长了,腿还是很疼。
  可是不跪坐不行,这就是所谓的“正色”,既然要认真说话,态度就要认真。
  李世民见李承乾说的认真,自己也思量了一下,发现果然如此。
  既然对商业寄予厚望,就不能在初期收割,多浇水、多施肥才是。
  满意的点点头,李世民笑道:“看样子你的眼光很长远,既然如此,朕以后就把关于商业的折子都交给你处理了。你的太子玺印,也是时候雕刻了。”
  远远的听到丈夫这么说,长孙就忍不住露出了笑容。正式雕刻太子玺印,代表着太子拥有了处理政务的资格。如果朝臣不阻拦的话,那李承乾将会真正的成为太子。
  有没有大印,李承乾并不在乎,不过获得处理奏折的权力,他还是很高兴的。虽然这个“处理奏折”,很可能是很老房一样只是提出建议,并不是真正的决断。
  批阅奏折的时候,李世民就是纯粹的皇帝,可是放下笔去逗孩子的时候,又变成了父亲。
  其实想想太子也是挺苦b的,只要坐上太子的位置,就得到东宫居住。想见父母,还得“求见”。
  在两仪殿吃了一顿分桌就食的所谓“家庭聚餐”后,李承乾就坐上马车,回到了学院。
  因为老先生的精神恢复了旺盛,李承乾也就不再阻拦他老人家进学院教书。说来也苦了李安仁,本来是学院正经的先生,可是李纲兴起的时候,他就只能放下课业,把讲桌交给爷爷,自己变成推轮椅的。
  午后有些炎热的课堂,却并不能阻挡学子们求学的心。一个个的都聚精会神的听着老人家的讲解。
  这个时候的学生完全没有后世的臭毛病,有实在困倦的宁可站起来,走到墙边,也不愿意错过课业。
  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传递到此时,还没有消散。
  见老人家上课上得开心,李承乾就只能离开,去后操场锻炼一下身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