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1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9/566

  “好!”
  最先发出声音的自然是李纲,自家的徒弟怎么也不能冷场不是?虽说自己也被震惊的够呛,如果不是了解徒弟的为人,真的也要怀疑这首诗词的出处了。
  有李纲的开始,众人自然纷纷跟着拍手叫好。
  扫视了全场,李承乾笑着拱手还礼,只是嘴角略微抽搐了一下。
  场下各个豪族家主、文臣拍手叫好也就算了,尉迟老黑、程油子你们两个拍什么手?
  王乔虽然出身世家,但却是输得起的人。
  等欢呼声结束后,他躬身施礼,态度诚恳无比:“太子殿下果然厉害,王乔佩服,今日方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抛却立场不提,王乔希望以后还能有跟太子殿下切磋的机会。”
  李承乾并没有桀骜,而是点点头说:“孤等你。”
  说完,两人又互相施礼后,王乔才退下了场,没有回王家的队伍,而是穿过禁军直接离去了。
  没人嘲讽,仅余惋惜,要说王乔绝对堪称人才,只是今日遇到了太子,鲲鹏也当铩羽啊。
  一场获胜,李承乾也没有狂傲,而是面带笑容,对着场间笑道:“可还有人赐教?”
  赐教?
  如果说之前是带着必胜信心来的众家族,此时却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只是他们想破头也想不明白,太子是如何以十一岁的年纪,就到如此程度的?
  没人应声,李承乾就再问了一遍。
  “殿下,老夫应战,还望殿下不吝赐教。”
  这样下去也不行,座位群中,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头终于忍不住站了出来。
  诗词歌赋,那就是四项,如果仅仅在诗上被镇住了场子,就相当于白给太子胜利了。
  见一个白发老头站起来,李承乾虽然暗骂这老不死的要以大欺小,但还是下了台子,亲自扶老头上台。这无关乎立场,要是他对老人家失礼,那就不是有没有才学,而是有没有孝道的问题了。
  扶着老头在椅子上坐好,李承乾才回到对面坐下。
  拱拱手,老头道:“老夫也不是什么仆役之流,而是清河崔家族老,崔梦兴,之前家中不孝晚辈,对太子殿下失礼,老夫在这里先赔罪了。”
  见老人家拱手,李承乾连连挥手:“使不得使不得,崔焙对孤动手,那是他咎由自取,怎么能让您赔罪呢。老先生,你我还是快些切磋吧。不知,您打算跟小子切磋哪一项?”
  崔梦兴毫不犹豫道:“还是诗词,不过这次老夫想换个花样,你我二人不念,而是写于纸上,如何?”
  如何?难道说您老人家真会玩?
  不过看了看那个负责抽签的小农,在几个军士大汉注视下腿软的样子,李承乾还是同意了。
  很快,新的题目就抽了出来。
  “草”。
  看到这个题目,崔梦兴也是一愣,这辈子写的诗句多了,偶尔提提倒是没什么,哪有专门写草的?更何况,就算是写草,牵强一点来说,太子之前的那首诗也算是吟咏草的。嗯,虽然是草原。
  老夫可没有写出超其一等诗句的信心啊!
  似乎看出了崔梦兴的忌惮,李承乾道:“崔先生,孤刚才的那首诗不算,你我再写一首,如何?”
  崔梦兴点点头,拿起砚台开始磨墨。
  两个宦官一人拿着一张白纸,展示过后才各自放到二人面前。看到宦官这样的举措,几位世家大族的族长不由得面如火烧。
  太子,或者说学院,或者说皇家,如此行径,倒是显得自身正大光明了,可是多此一举的同时,却也在他们头顶上扣了一顶“疑心重重”的帽子。
  不管是崔梦兴,还是李承乾,几乎都是思考了一点时间后,才正式落笔。
  笔尖毫毛带着墨水触碰到纸面上的时候,李承乾没缘由的想了一句:
  还好老子之前也好好联系过书法,不然一篇字写得像狗爬,岂不是丢人了?
  在所有人噤声的环境下,崔梦兴很快就写好了自己的诗。可是当他抬头的时候,才发现太子竟然还在写!
  不是吧!还来?
  崔梦兴本来以为太子这一次也会是四句五言,最多是四句七言,可是……
  又是一长条!虽然是一句一排,可,还是八句!
  写完后,李承乾见老头子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不由得如孩子一般带着一点羞愧道:“先生为何如此看孤的纸张?可是孤的字,不堪入目?”
  这下不用比了,崔梦兴直接起身,看不出丝毫的老态,直接走到太子的身边看。
  场间众人不由得又议论纷纷,崔氏族老,怎么也该是养气到家的人物,怎么一惊一乍的?
  陇西李氏家主李畅笑忍不住拍了拍身边站着的年轻族人,问道:“你能看到纸上写的什么吗?”
  这个族人是他特意带来的,就是因为这个族人有一个特异的天赋,近处的东西他虽然看不清楚,但是比起常人要看得更远。
  远视眼患者眺望了一下,却摇了摇头。他是远视眼又不是透视眼,如今崔梦兴拿着太子的写的诗浑身抖得像筛糠,如何能看到?
  看到崔梦兴如此失态,特别这一位是有前科的崔家人,几个侍卫不由得稍稍让横刀出鞘,靠近了太子。
  好久之后,崔梦兴才长叹一口气,说出了所有人意料之内,却不愿意接受的声音:“老夫认输,至于老夫的破烂诗,还是不要拿出来丢人现眼了。小子,今日见到你,老夫才知道八十多年的盐饭,老夫都吃到了狗肚子里,哈哈哈哈!”
  狂笑中,崔梦兴放下李承乾的诗,回到自己的位置,一把把自己的纸张塞到了嘴里,边下台边嚼。拒绝了过来搀扶的太子,人刚到台下就昏过去了。
  眼见一个饱学族老被打击得吃纸,好多老相识都忍不住心有戚戚。都是老友了,这得是多大的打击,才会把一个生性豁达的人,逼成这样?
  不过转眼看到太子年轻的面庞,他们又沉默了。
  任谁发现自己这些年白活了,都会深受打击的。
  一个宦官在皇帝的吩咐下,拿起了太子的诗句,念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枯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将士去,萋萋满别情。”
  念完后,宦官还把这张白纸展开,给近处的人看。
  跟先前一样,所有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五言八句,又是八句。不过,后面四句就算没有,恐怕也会立于不败之地吧!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虽然跟后面四句一对比,就能发现这句诗形容的是野草一般的突厥人。可是,所有人都宁愿相信,后面四句纯粹是太子随意凑上去的。对这首诗而言,前四句,足矣!
  李承乾并不知道这些人心里在想什么,否则一定会在擂台上笑得打滚。不是,我就把白居易的诗改了改,怎么还能被你们曲解到这个地步?
  没有所谓故人的李承乾,为了不露馅儿,只能把“王孙”改成了“将士”,“野芳”也应景的改成了“枯芳”。此时的他心里不断的给白老哥,不对,白孙儿道歉。这一位以后如果不来长安周边,不曾听到这诗就把原版造出来,不知道会不会反而被指责侵权?
  又是许久之后,鼓掌喝彩的声音才响了起来。虽然很多人还是不愿意拍,可也不得不为太子的才气所折服。两首诗,各个经典,哪怕是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回忆一下依旧朗朗上口,绝对堪称经典名诗。
  面对更加热烈的掌声,李承乾恰到好处的露出了一个略显羞涩的笑容,拱手还礼。
  已经变成看客的评委席上,十几位大儒跟皇帝面面相觑。还评个什么啊!前一首直接碾压,后一首虽然没见崔老儿的,不过想来还是完胜。别说比试了,连能跟太子分庭抗礼的人都没有!
  李世民嘿嘿一笑,亲自给李纲倒了一杯茶,借机打探道:“李师,太子的诗,不会是您写的吧。”
  皇帝的声音很小,可几个外来的大儒还是听见,不,他们什么都没听见。
  虽然装着耳聋,但他们还是不由自主的想要从李纲口中知晓答案。
  就如同崔梦兴一般,如果是李纲写的他们还能好受一点,若真是太子写的,他们回家后就把自己的狗屁诗集给烧了,就算是送出去的,也要强调强调再强调,这不过是自己随性而作的游戏诗句而已。
  不过李纲注定会打破他们的希望:“回禀陛下,老夫绝不会做此苟且之事,哪怕是为了学院。前些日子太子曾言,诗词歌赋小道尔,老夫也以为他在吹牛,不想今日竟然看到被弟子打了老脸。”
  听见李纲这么说,几位老人家立刻开始回忆自己的诗集都送给谁了。
  鼓掌声结束,李承乾又笑着询问道:“可还有哪位先生上台赐教?”
  话说的恭谨,可是在此时台下众人耳中,却像振聋发聩的警告之言。
  上太赐教?不被你赐教就不错了!
  几个老家主彼此对视一眼,纷纷点头。
  过过过!诗这一项过,再上去也不过是自取其辱而已。
  在卢家家主卢子安的一双大脚推动下,一个卢家的年轻人忍不住的前冲几步。注意到周围聚集过来的视线,本来挺镇定的人,却变成了大红脸,有点瘸的上了台。
  “太子殿下,草民卢家卢水赴,诗一项,在下佩服,不过,词这一项,草民也算精通,就请太子殿下赐教一番。”
  李承乾点了点头,吩咐军士让那个瘦猴子一般的农民抽签。
  已经变成解说席上的李世民,展开纸条,大笑出声:“军旅!”
  “军旅?”
  见是这个题目,几位老家主纷纷色变。完蛋了,这个题目,卢水赴一个世家子弟,从未上过战阵的,如何应对?
  不愧是被继几位老家主都寄予厚望的年轻人,卢水赴只是稍稍慌张了一下,就拱手道:“太子殿下,草民不曾上过军阵,也不曾见过战火,却做不出这样的词来。不过让草民直接认输,草民却心有不服,不如太子殿下作词一首,让草民开开眼界?”
  几十根大拇指,在台下某些人的心里,为卢水赴树立而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9/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