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751

  很快,一队身披铁甲一身大红披风的骑兵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为首的一名百户这才松了口气大声道:“取消警戒,来的是自己人!”
  很快,数十名骑兵来到了队伍的面前,他们并没有停留,而是直接朝着队伍中间飞奔而去,直到被几名家丁拦住后才停住了脚步,过了一会被验明正身后的他们才在家丁的带领下来到了杨峰的跟前,只见为首的骑士跳下了战马来到杨峰跟前敬了个礼大声道:“启禀大人,我等奉命探查前路的时候碰到了六名鞑子的探哨,经过一番交手后卑职将其尽数歼灭,现将其首级带来,请大人查验!”
  这名骑士不是旁人,正是时任骑兵队长的杨大牛,只见他将一个袋子打开一倒,几个脑袋圆一起掉在了地上,在地上滚了一会才停了下来。
  在杨峰的示意下,一旁的一名家丁捡起一个首级走到杨峰跟前双手递给了他。杨峰接过首级后并没有嫌恶心,而是仔细端详了起来,这个首级肤色粗糙有些黝黑,典型的大饼脸和扁扁的鼻子,以及一口大黄牙。
  这时一旁的熊廷弼也凑了过来看了一会用肯定的语气道:“这是真鞑子的首级。”
  杨峰好奇的问道:“何以见得?”
  熊廷弼解释道:“由于有些边关的士卒和军官喜欢杀良冒功,所以为官者首先要学会分辨首级的真假。分辨首级是真鞑子还是假鞑子可以分两种步骤。首先可以打一盆水来,将首级放于水中,看那首级是面朝上还是后脑勺朝上,如果确实是男人的首级,首级是会面朝上浮在水中的。
  其次看辫子,如果是剃发已久的鞑子,其辫子定是松软无力,反则亦然。最后还要看牙口,鞑子兵丁肉食多,牙蛀和大明的百姓不同。鞑子那边并无刷牙的习惯,他们的牙齿大都布满蛀牙且发黄,另外他们的鼻子大都要比大明百姓的鼻子扁平,最后还要对着光检验一番等等,这就不一一说完了。这个首级虽然没有经过详细验证,但毕竟是刚砍下来的,血腥气还这么浓,依本官所见十有八九就是鞑子的真首级。”
  听了熊廷弼的话,杨峰也不禁啧啧称奇,验个首级还有这么多的学问,而且熊廷弼这个朝廷的高官看到这么血淋淋的首级竟然还面色如此镇定,若是换了其他朝廷的官员恐怕早就吓得面无人色了吧。
  杨峰没有答话,而是问杨大牛道:“你有没有弄到什么活口。”
  杨大牛摇摇头:“这些鞑子都是正红旗的精锐探哨,不论是骑术还是身上的功夫都娴熟异常。若非是兄弟们都装备了手铳想要将他们留下来都很困难,更别提将他们活捉了。”
  “不是吧,你们人数可是他们的七八倍啊!”杨峰刚开始还有些不敢相信,但看到杨大牛苦笑的神情,他才察觉对方并没有开玩笑。
  一旁的熊廷弼也郑重的说:“杨参将,杨百户说得没错。鞑子的探哨可不同寻常,他们的武艺并不一定是最强的,但他们的骑术已经是最好同时也是最机警的,这点跟咱们大明的夜不收是一样的,杨百户能将他们全都留下来已经很了得了,想要捉活的那就得看运气了。”
  “你们有受伤的么?”
  “没有!”杨大牛摇摇头,随即又面带愧色道:“咱们刚开始跟鞑子接触时,有好几名兄弟就被鞑子的重箭射中,若非大人给兄弟们装备了如此精良的铁甲,恐怕今天咱们就得折损至少十多名兄弟。”
  “嘶……”
  停了杨大牛的话,杨峰这才意识到自己还是小看了这些女真人啊,毕竟能以人口不过数十万的异族入住人口是其百倍的华夏,它的战斗力又怎么会弱呢。自己数十名装备精良的骑兵跟对方发生了遭遇战,竟然是得靠着精良的铠甲和手中的手铳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这才获胜,这已经足以说明对方的战斗力了。
  在获悉了女真人的厉害后,杨峰不但没有感到害怕,反而有种兴奋的感觉涌上心头,自己来到大明大半年了,心里对这个已经走到末路的帝国也产生了一定的感情。而且他从心底也不希望这个时空的华夏民族也象另一个时空一样异日会被那些野蛮的女真人统治,毕竟嘉定三屠、扬州十日这样的惨剧发生了一次就够了。
  杨峰沉吟了一下又问道:“杨大牛,你先前也在辽东做过三年的夜不收,想必对鞑子的习性也有所了解,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么?”
  杨大牛摇摇头:“鞑子虽然猖獗,但极少越过锦州,毕竟这里可是咱们大明的地界,鞑子再猖獗也得顾忌一下。”
  听到这里,杨峰暗暗撇了撇嘴。现在你还可以这么说一下,等再过几年看看,鞑子别说越过锦州了,他们甚至会南下入侵大明包围京师,到时候你就不会这么说了。
  不过对于没有发生的事情杨峰自然不会多嘴说出来,他继续问道:“那现在既然鞑子深入我大明防线这么远,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鞑子要攻打锦宁防线了!”
  这一次是两个人的声音异口同声响了起来,杨峰抬头一看,竟然是熊廷弼和杨大牛同时喊了出来。
  说完之后,熊廷弼微微有些惊讶的看向了杨大牛。他之所以能得出这个判断并不奇怪,毕竟前些年他在辽东当经略的时候可是把辽东经营得有声有色,若非是碰到了王化贞这个猪队友,义州和广宁就不会丢失,辽东的局势也要比现在好很多。
  但是对于杨大牛这个小小的骑兵队的百户也能对局势做出这种判断就有些奇怪了,这不但需要一定的大局观,而且还要对战场有很灵敏的嗅觉才行,看来杨峰的手下也是有人才的啊。
  捋了捋胡须,熊廷弼有些担忧的说道:“原本朝廷给咱们的旨意是直接驰援锦州,听后孙督师调遣。可现在鞑子既然要攻打锦宁防线必然是重兵云集,咱们若是这时候过去岂非是自投罗网?本官以为不如先行折返前往大兴堡,探听好情况后再做打算。”
  这时,周围的将领也都闻讯纷纷赶了过来,十多名军官都围在了他的身边看着杨峰,一时间气氛有些压抑,毕竟这种决定一个不好就决定了全军六千将士的命运,谁也不敢胡乱开口。
  杨峰沉吟了一会突然笑了,犀利的目光先是在众人的脸上扫了一下这才说道:“诸位,大家是不是认为咱们此时前往锦州必然是自投罗网?”
  众人依旧没有说话,虽然在场的大部分人都跟着杨峰打了两场仗。但那两场仗一场是跟倭寇打的,一场是跟南京的营兵打的,但这两场仗跟即将面临的对手可不一样,要知道如今的后金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可是气焰最嚣张的时候,满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口号也正是在这两年喊出来的,否则以大明比后金多了百倍的人口和十数倍的财力物力也不会被后金打得节节败退了。
  杨峰的声音突然变得激昂起来,“在没来辽东的时候本官总是听人说女真人如何如何的了得,说他们是如何的悍勇,说得他们好像是天兵天将下凡似地。
  可是本官就偏偏不信这个邪,大家都是两肩膀扛一个脑袋,一刀砍下去女真人也照样会被看成两截。这一点从杨百户刚才送来的这几个首级就能看出来,女真人也是会死的。朝廷前些年给出的赏银是一个女真鞑子的首级给二十两银子的赏银,本官在这里告诉诸位兄弟,除去朝廷给的二十两赏银,本官再给诸位兄弟开出二十两银子的赏银,蒙古鞑子的首级十两,至于那些为虎作伥的包衣奴才首级则是五两银子,大伙看怎么样?”
  “大人威武!”
  “万胜!”
  杨峰的话音落下后,周围响起了一阵阵的欢呼声,不少军士则是面带喜色,他们大老远的从南京赶到辽东所谓何来?说白了还不是为了封妻荫子升官发财吗,跟这些刚吃了几天饱饭的军士谈忠君爱国实在是有些远了些,对他们来说还是真金白银最为是在。现在听到杨峰亲口许诺会多加了一倍的赏银,他们如何不惊喜。
  看着这些不断欢呼的军士,杨峰微笑着对熊廷弼道:“熊大人,军心可用啊。况且我军此次前来辽东就是为了打鞑子的,若是还没跟鞑子碰面就先避开,对我军的军心士气打击也太大了,所以末将决心带领江宁军按照预定计划驰援锦州,不过熊大人尽可放心,末将会派人护送大人前往大兴堡。”
  熊廷弼没有做声,而是深深的看了杨峰一眼,突然笑了起来:“好你个杨仲卿,你也太小看我熊某人了吧。连你一个区区的指挥使兼参将都有勇气直抵锦州城,本官身为辽东经略若是独自前往大兴堡这岂不是说明本官这个辽东经略还不如你有勇气么?如今你是全军的主将,既然你已决定前往锦州,那本官就陪你走一遭又如何,大不了这个大好头颅就交给你了!”
  “熊大人好气魄!”
  杨峰哈哈大笑竖起了大拇指,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又岂是无胆之人,这个熊廷弼若非被魏忠贤和东林党联手陷害砍了脑袋,说不定他在历史上的名声也未必会比袁崇焕、孙承宗弱了。
  杨峰也不再说废话了,而是大声下令道:“全体听令,全军按照计划前往锦州。杨大牛,你率领骑兵队在周围打探敌情,一有情况便立即来报!”
  “明白!”
  杨大牛肃然敬了个军礼,随后立即策马朝着前方急驰而去……
  就在杨峰率军赶往锦州的时候,代善也率领后军大军开始对锦州进行了试探性的进攻。
  代善先是将一万正红旗的大军作为中军在后面压阵,然后下令随军前来的科尔沁部落的古尔布什和莾果尔率领两个旗共六千蒙古兵开始进行试探性进攻。
  “呜呜呜……”
  苍凉的牛角号声在天空中飘荡,古尔布什和莾果尔二人率领着六千蒙古兵来到了战场,看到此时锦州的城头上已经站满了明军,正值壮年的古尔布什笑着对莾果尔说道:“你看看,咱们还没开始打呢,那些汉人就开始紧张了,看来此次明军必败无疑!”
  莾果尔失笑着摇了摇头,扬起马鞭指着城头道:“你先别大意,看到明军城头的火炮没有,这些日子明军也不是完全没有做事呢,咱们还是先完成大贝勒交待的事情再说吧。”
  “行……那今天就让我先派人冲杀一阵吧!”
  古尔布什哈哈一笑,对着后面一摆手大声道:“我长生天的子民们,咱们先给那些汉人热热身。朱古泰,表现的时候到了,带着你的儿郎们开始上吧,愿长生天保佑你们!”
  “长生天保佑他的子民!”
  古尔布什的话音刚落,一名二十多岁的蒙古将领便率领一千骑兵朝着城头冲了过去……
第二百一十章
后金军攻城
  轰隆隆的马蹄声中,一千名蒙古骑兵骑着战马朝着城墙飞驰而去,当他们跑到距离城池两百多米的时候,所有人都掏出了自己的弓。
  蒙古人喜欢短工,这种短工俗称牛角弓,也称为复合弓。这种短弓一般为木质,两端嵌牛角;弓背为半圆形,中间渐内收成圆握柄,绷以牛筋弓弦。箭长约100厘米左右;箭镰形状多样,多为铁质,亦有骨质,箭杆尾饰三排鹰羽。
  蒙古人弓箭的特点就是箭矢轻便且射程远,如果配上铁质的破甲箭头会有不俗的穿透力,再加上蒙古人特有的为”安息人射箭法”的战法,蒙古人确实是当世非常一支厉害非常的军队,几百年前蒙古人就是凭借着自己举世无双的骑射征服了近半个世界。
  不过时过境迁,如今的蒙古人经过大明几百年来持续不断的打击,早已不复当年的勇武,如今的蒙古人连一口铁锅都得几家人合用,就更别提给自己的箭矢装上铁制箭头了,除了头人或是贵人之外,如今的蒙古人用的箭头多为骨制,穿透力和杀伤力自然是大大降低了。
  “准备射箭!”
  当蒙古骑兵飞驰到距离城池一百多米的时候,那名叫做朱古泰的年轻蒙古千户便大声下了命令,随后一千多蒙古骑兵突然转向,开始绕着城池奔跑。
  “放箭!”
  随着朱古泰的一声令下,蒙古骑兵们纷纷松开了手中的弓弦,如雨般的箭矢朝着城墙上飞去。
  “嗖嗖嗖……”
  随着一声声的破风声,箭矢如雨般射到了城墙上,不时有没有躲藏好的士卒被箭矢射中发出惨叫声。
  在城门楼上,孙承宗看着在蒙古人不停的围绕着城墙将箭矢射上城池并没有做声,依旧是神情自若的看着蒙古人的表演。反倒是一旁的前锋营副总兵鲁之甲有些按耐不住了,他上前一步抱拳对孙承宗道:“督师,蒙古人如此猖獗,您就下令城头守军进行反击吧!”
  孙承宗还没说话,一旁的赵率教就摇头道:“不可,咱们的箭矢目前虽然还算充足但也不可胡乱浪费。蒙古人如今是围城骑射,速度非常快,咱们即便是还击但也很难射中他们,只能白白浪费箭矢而已。”
  鲁之甲很是郁闷一拳砸在了护栏上,其实赵率教说的道理他又何尝不明白,刚才他也不过是一时气愤这才脱口而出。
  围城骑射的歹毒就在于此,骑兵的优势就在于他们的速度,一旦让骑兵绕着城池跑起来,城墙上的守军想要用弓箭射中高速运动中的骑兵是很困难的,只能徒劳的浪费宝贵的箭矢和弓箭手的体力,一旦弓箭手体力耗尽等到城外的敌军攻城时守城的一方可就全然没有还手之力了,这也是代善让蒙古人打头阵的主要原因。
  不过围城骑射虽然犀利但并不能持久,毕竟骑兵要跑起来,而且马上的骑士还要不断朝城墙上射箭,这不但需要消耗马力,而且对骑兵的体力消耗也非常大,所以在持续射出了十多轮的箭雨后朱古泰就不得不率领骑兵们撤了回来。
  当蒙古骑兵扯下去的时候,锦州城头的北城墙上已经布满了随处可见的箭矢。城头上的守军看到蒙古骑兵退下去后,也趁机开始救治伤员检查守城器具,准备应付后金军下一轮的进攻。
  当朱古泰洋洋得意的率军撤回蒙古军队本队的时候,看到的并不是赞赏的目光和赞许,而是古尔布什和莾果尔二人有些发愁的脸色。看到这样的情形,朱古泰有些不解的问道:“两位台吉,莫非是我刚才做得不太好么。”
  台吉是后金对蒙古贵族封的爵名,位次辅国公,分四等,自一等台吉至四等台吉,相当于一品官至四品官。作为最早投靠后金的蒙古贵族,古尔布什和莾果尔两人都被努尔哈赤封为一品台吉,所以朱古泰才会这样称呼他们两人。
  古尔布什没有解释什么,直接说道:“朱古泰,刚才你攻城时的声势虽然看似庞大,但其实对明军的杀伤力并不大,我们生怕大贝勒会不满意啊。”
  “大贝勒不满意?”朱古泰皱了皱眉头,很是不满的说道:“台吉,刚才您也看到了,我带领二郎们可是将城头的明军杀得连头都不敢露,这样大贝勒如果还不满意那我还能怎么样?我们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只擅长在马背上打仗,总不能让我们下马亲自爬城墙吧?”
  古尔布什和莾果尔对视了一眼也有些发愁,刚才的战斗看起来虽然很是热闹,但除了杀伤寥寥几名明军之外几乎就没有任何用处,代善恐怕要责骂他们的。
  就在他们发愁的时候,一名戈什哈策马跑了过来,一来到就传达了代善的话,让古尔布什和莾果尔两人立即去后面见他。
  古尔布什和莾果尔无奈之下只能随着戈什哈来到了后面的后金大军阵前。后金的大阵跟蒙古军队又不同,如今的后金正是风头正茂,兵强马壮的时候。一万两千后金大军排开后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边,这些后金军队分为了左中右三部分,左右两部分各有一名梅勒章京统领,左右两军中,两面红色镶金边的大纛被一根十多米高的长杆高高挑起树立在空中。
  在这面大纛下分别拥簇着三千兵马,而在这两面大纛的中间则是另一面更大的大纛,由于代善身为大贝勒,又是努尔哈赤如今最大的儿子,也是下一任大汗的有力竞争者,所有他有权利用黄色作为自己的大纛。
  代善的这面大纛绣着复杂龙纹,镶着红边的金黄色金线。在这面大纛的后面则是一支举着缎绣平金龙云纹伞的队伍,这种缎绣平金龙云纹伞被染得五颜六色的,看起来十分华丽,缎绣平金龙云纹伞后面还有十杆小一些的金龙纛,金龙纛的后面还拖着长长的穗尾。
  大纛下站立的就是此次大军的主帅,后金的大贝勒代善。旁边则是站着数十名身穿精良银色铠甲的巴牙喇,也就是俗称的白甲兵,这些巴牙喇一个个身披三层重甲,腰间悬挂着长长的重刀,面容凶狠,一看就是百战余生的老兵,同时他们也是后金军里最精锐的士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