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7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9/751

  “水太凉钱谦益?”杨峰脱口而出。
  “水太凉?”魏忠贤一愣,不解道:“国公爷,此言何意啊?”
  “哦……没什么,随口说说而已。”杨峰摆了摆手,钱谦益的水太凉这个梗现在还没出呢,自己现在提前说了出来,魏忠贤自然听得一头雾水。
  “好了,咱们还是说正事吧。”杨峰随手从口袋里掏出了一盒黄鹤楼,手指在烟盒底部轻轻一弹,一根香烟便从烟盒里飞了出来被他叼在嘴里,又习惯性的把烟盒向魏忠贤那里递了过去。
  等到他将烟盒递过去后才想起来这位魏公公估计是不抽烟的,自己估计是表错情了,讪讪一笑正想把收回来,不曾想魏忠贤居然眼前一亮,伸手便抽出了一根香烟放在嘴里,随后逃出打火机,“啪”的一声火苗生气,长长的吸了一口后熟练的吐出了一个烟圈,这才赞叹道。
  “不愧是专供陛下和国公爷抽的好烟,比起市面上卖的那些货色强得多了。”说完,魏忠贤的嘴里又吐出了一个烟圈。
  杨峰有些发懵,试探着问:“魏公公也抽烟?”
  魏忠贤一脸你不要看不起人的表情:“多稀罕啊,咱家现在每天都要抽一包烟。尤其是在饭后来上一根,更是神仙来了都不换呢。”
  看着一脸陶醉的魏忠贤,杨峰一时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如果他现在回到现代社会,告诉那些明史专家,我们敬爱的魏公公不但看起来一脸的和蔼可亲,而且还是一个烟鬼,估计那些专家会被吓傻吧。
  又听魏忠贤叹道:“但是可惜了,如今市面上能买到的最好的香烟也就是每包十两银子的芙蓉王、玉溪、黄山和钻石这几种,唯独这种黄鹤楼没有货,咱家也只是偶尔在陛下那里蹭了几根抽,实在是不过瘾啊。若是有的卖,哪怕一盒五十两银子咱家也要买啊。”
  “我……”
  杨峰简直有些无语了,原本他还担心,如果让现代世界的人知道,一盒二三十块的芙蓉王被他在这个时空买到了十两银子一盒的天价,会不会喷得他生活不能自理,可现在这位说什么,他居然说宁愿花五十两银子来买手中的黄鹤楼。
  魏公公,您老人家是不是对银子有什么误解?
  五十两银子已经够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生活一年了,省着点的话两年也不是不可以,您老现在居然愿意以这个价格来买一盒香烟?
  香烟原本就是一种暴利行业,否则在原来的现代社会里,国家也不会将烟草行业跟国防、石油、铁路、食盐等行业列为同一等级,从来不对民间开放了。
  大明皇家商行为什么能每年上交给朱由校四五百万两银子,就是因为大明皇家商行垄断了大明几乎所有的烟草业,几乎所有的香烟都是大明皇家商行出品的。
  当然了,如果你自己种点烟草,自己弄卷烟抽也没人管你,可抽惯了香烟的人又怎么会去抽那些没经过加工,又苦又涩的烟叶呢。
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杨峰,你疯了
  在现代社会,香烟和酒之所以是社交场上最常用的两样东西,就是因为它们能够有助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酒局饭局了。
  一根香烟抽完,两人之间的陌生感仿佛也消除了不少,杨峰随手将烟屁股仍在烟灰缸上,说道:“魏公公,既然陛下把你暂时调派给了本公,那接下来本公便有一些事情交给你去办,不知可否?”
  “当然可以。”魏忠贤不假思索道:“陛下将咱家派来,就是帮您的,有事您尽管说好了。”
  “这么痛快?”
  看着答应得如此痛快的魏忠贤,杨峰反而有些不大习惯。老魏同志,你可是权倾朝野的九千岁啊,怎么像个小弟一样那么听话,这让我很不习惯的好不好。
  不过人家既然愿意配合,杨峰也不会傻到去拒绝,而且他也隐隐猜到了,朱由校之所以将魏忠贤派过来,是因为生怕自己杀性太重,捅出什么不可收拾的篓子就麻烦了,魏忠贤这家伙确实是来帮自己的,但同时也是束缚住自己的一根缰绳。
  尽管如此,杨峰也不生气,朱由校的做法才是正确的。身为皇帝,要时刻能掌握朝中的局势,不能让局势超出自己的掌控,这才是一个合格的上位者应该做的事。
  将这些杂念拋开后,杨峰缓缓道:“魏公公,劳烦你回去后派人将东林党、浙党、楚党的资料给本公送一份过来,不知可否?”
  “当然可以。”魏忠贤爽快的答应了,“咱家明日就派人给您送来。”
  “还有,我需要东厂派出人手,将所有东林党人都监视起来,他们每日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家里有几口人,吃什么饭,晚上跟哪个小妾同房都要清清楚楚的记录下来,能做到吗?”
  “嘶……”
  饶是魏忠贤执掌东厂,听到这里也不禁倒吸了口凉气.
  “这不可能!”
  魏忠贤不假思索的便拒绝了。
  “别说东厂没有那个能耐,就算有那个能耐,咱家也不会去做的。”
  “为什么?”杨峰不解的问。
  “为什么?”魏忠贤白了他一眼:“我的信国公啊,试问一下,若是咱家也往你府里派探子,你每天晚上跟哪个小妾同房,说什么话都被探子知道并上报东厂,你会怎么做?”
  “老子立马提刀宰……”杨峰话说到一半便停了下来。
  魏忠贤苦笑道:“你也想到了吧,若是消息传出去,恐怕文武百官第一个便会跟咱家玩命,咱家干脆自己抹脖子算了。”
  杨峰随即又疑惑道:“可是我可是听说了,洪武年间的时候,咱们的太祖皇帝设立的锦衣卫可是连下面的大臣每天穿什么吃什么菜,盐放多还是方少都能查得清清楚楚,怎么轮到你们东厂就不行了?也没看到那时候的大臣和大将们有什么怨言啊?”
  “你也说了,那是洪武年间。”
  魏忠贤气得直瞪眼。
  “咱家能跟太祖皇帝比吗?太祖皇帝起于微末,驱逐蒙元鞑虏,横扫大明境内诸多反王,一手创建了大明,别说监视大臣了,他老人家便是让那些大臣上吊自杀,只需一句话便可,根本没有谁敢多说一句,可现在谁还能有这种威望?更别提咱家这种宦官了。”
  “行了,说白了就是自己没本事,还找什么借口啊。”
  “你才没本事呢,还怪到咱家头上了。”魏忠贤大怒,想他魏公公年轻的时候也是脾气暴躁的主,常年在街上乡间厮混的主,偷鸡摸狗打架斗殴那是家常便饭,只是如今没了那烦恼根,加之年纪又大了,这才看起来一副慈祥的模样,可谁若以为他老人家没脾气的话,魏公公保准让明白马王爷到底有几只眼。
  只是面对着杨峰,魏公公再大的脾气也只能忍了下来,不是魏公公没脾气,实在是这家伙的武力值太高了点,魏公公估计三个自己绑起来也不够人家打的,最关键的是自己被打估计也是白打,别指望朱由校会为自己出头。
  “好好,是本公失言了。”看到魏忠贤发怒,杨峰也担心这家伙撂挑子,于是也缓和了语气,“魏公公,这样好了,咱们各退一步,本公也不需要你象太祖皇帝那样对百官监视得如此彻底。但至少要能及时发现对方的动作,每隔五日就要汇报一次目标的情况,这样能做到吧?”
  “这……”
  魏忠贤犹豫了一下,这样的难度确实小了许多,但依旧有一定的风险,若是被百官们察觉,自己保不齐又要被笔诛口伐一番。
  看到魏忠贤依然没答应,杨峰不乐意了,冷声道:“魏公公,若是这样你还是觉得为难的话本公也不强求,你现在就请回吧,本公明天亲自进攻向陛下讨要旨意,请锦衣卫协同本公做事,这个面子陛下应该是会给本公的。”
  “什么,这可不行。”
  魏忠贤一听就急了,东厂虽然脱胎于锦衣卫,但如今由于魏公公的强势,锦衣卫的权利也低于东厂,甚至由于如今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的性格又比较低调,已经有逐渐沦为东厂附庸的趋势,如果这时候被杨峰插上一手,那乐子可就大了。
  杨峰原本就是个强势的人,锦衣卫一旦落到他的手里,哪里还有东厂的活路!
  想到这里,魏忠贤赶紧道:“国公爷,这事咱家应承下了,保证帮你办的妥妥帖帖的。”
  “那就好。”
  看到魏忠贤低头,杨峰也不以为甚,微微一笑就将这事揭过了。
  不过魏忠贤看到杨峰淡淡的模样,就知道今天的事还没完,他不由得长叹了一声:“国公爷,您还有什么事一并说了吧,咱家只要是能办的,一定替你给办了。”
  “那感情好。”
  杨峰眼中闪过一丝狡狯之色,从衣袖里掏出一封折子递给了他,“这是本公写的折子,劳烦魏公公以司礼监的名义转呈给陛下。”
  “什么折子,弄得这么神神秘秘的?”魏忠贤不解的接过了折子,看了起来,只是他刚看了一眼,整个人便跳了起来。
  “杨峰,你疯了!”
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利益团体
  魏忠贤看着手中折子的名字,只觉得两腿都有些发软,一股热气从脑门子冒了出来,这份折子的题目就叫《奏请立即在江南试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火耗归公》。
  魏忠贤只觉得两只手都在发抖,这哪里是一份奏折啊,这简直就是一颗万人敌啊,弄不好是要把人炸得粉身碎骨的。
  何谓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意思就是不管是官员地主还是读书人,都必须缴纳赋税,也就是说要即废除他们免税的特权。
  呆滞了一会,魏忠贤就象拿了一个烧红的铁烙似地,将折子甩到到了杨峰身上,“信国公,这折子还是你亲自交给陛下吧,咱家就不掺合了。”
  杨峰盯着他缓缓道:“怎么,刚才还说奉陛下之命来帮本公,现在连递一份折子的勇气都没有了吗?”
  魏忠贤气急败坏道:“你这是折子吗?你这是把一个点燃的万人烤放在了咱家手上啊,咱家要是将这份折子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念出来,那些人的唾沫还不得把咱家骂死!”
  “他们骂你干什么,这折子又没签署你的名字。”
  “嘿……”魏忠贤气笑了:“这些年那么多人都在骂咱家,现在应该都让他们来看看,感情你这位被誉为大明栋梁,当代冠军侯的大明战神才是最无耻的。咱家若是将这份奏折在金銮殿上这么一念,即便没有咱家的署名,你以为咱家还能摆脱得了干系吗?”
  “摆脱不了又如何?”杨峰盯着他郑重道:“魏公公,如今悬挂着商行旗号的海船每个月都往返于大明和南洋、东瀛之间,你们每个月赚的银子不敢说金山银山,但至少也是海了去吧?
  你但心自问,为什么你们的船能够安全的航行却没有海盗来骚扰,那是因为有我们的福建水师在为你们保驾护航,否则你真以为银子就是那么好赚的?
  既然赚了那么多的银子,现在也该到了你们出力的时候了?否则你真以为本公是什么烂好人啊,白白的替你们卖命,却什么好处都不要?”
  “咱……”
  魏忠贤嘴巴张了张,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因为实话是最难反驳的。
  自打杨峰重建了福建水师后,大明的海上力量便进入了扩张的快车道,每年新增的战舰就没有低于六十艘的,除了二级、三级战风帆列舰外,大明如今已经可以建造四级以下的所有战舰,甚至已经开始尝试着铸造青铜炮了,这无一不在表明,大明的影响力已经开始扩大到更远的地方。
  得利于福建水师的强大,加上郑芝龙集团的覆灭以及荷兰人、西班牙人的势力已经被苏童驱逐出了台湾和南洋等地,如今的大明商船已经可以随意在这些海域上航行,根本没有任何海上势力敢冒头,这也使得大明的海上贸易愈发的兴盛。
  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为例,他们的海船每次出海,拉出去的是丝绸、瓷器、茶叶等东西,而拉回来的则是黄金、白银、青铜等贵重金属,可以说赚得是盆满钵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9/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