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7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7/751

  杨峰在府中过了整整三天昏天暗地的生活,正当他寻思着要不要偷偷弄点虎鞭、鹿茸来吃的时候,第四天一大早,宫里终于来了旨意,传杨峰入宫见驾。
  在一众妻妾幽怨的目光中,杨峰离开了国公府骑上战马在数十名家丁的护卫下来到了皇宫,当他来到御书房时,便看到一身常服的朱由校已经含笑站在门口等着他,杨峰赶紧拜了下去。
  “臣杨峰参见陛下!”
  “爱卿请起!”
  看到杨峰下拜,朱由校赶紧快步上前将他搀扶起来,爽朗的笑道。
  “爱卿你这是做什么,咱们今儿个不论君臣,只论友谊,所以爱卿大可不必行这些虚礼。”
  杨峰只是笑笑并不说话,小朱同志这句话就跟现代社会的公司老板在全体职工大会上说,我希望公司所有员工都把我当成兄弟那样,听听就好,认真你就输了。
  “礼不可废,臣子面见君王行礼是必须的,否则岂不是礼乐崩坏么?”
  “你啊!”
  朱由校无奈的指了指杨峰,就不说什么了。
  两人进了御书房相继落座,立刻就有宫女进来奉茶。
  朱由校指着龙案上那一堆摞得老高的折子对杨峰苦笑道:“看到没有,这就是今天送来的弹劾你的折子,说什么的都有。
  有说你在江南肆意屠戮百姓,杀良冒功的,有说你在江南囤积粮草准备早饭的,也有的说你在江南强抢民女的,几乎把所有的罪状都说了个遍,这些折子朕基本上都没看,全都留中了。”
  杨峰冷静的说:“皇上,看来那些人急了。”
  “是急了。”朱由校点头:“爱卿在江南这么一搞,整个江南都乱了套,尤其是杭州府、宁国府、安庆府一带,这些地方的士绅富户几乎全都被流寇一扫而空,现在不少江南的官员都在上折子让朕将潘汝桢放回去主持大局呢。”
  杨峰脸上露出了轻蔑的笑容,淡淡道:“他们在想屁吃呢。”
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癣疥之疾
  被杨峰的话逗乐的朱由校不禁莞尔起来,责怪道:“爱卿慎言,潘汝桢如今虽然依旧关在天牢,但毕竟曾是封疆大吏,你不可对其无理。而且你这性子也太容易得罪人了,此绝非为官之道。”
  杨峰暗自翻了个白眼,老子若是跟朝中的大臣们都和睦相处打成一片的话,恐怕你就该睡不着觉了。
  不过这样的话他自然是不会说出口的,顺着朱由校的话道:“陛下所言甚是,但微臣就是这么个性子,估计这辈子是改不了了。否则微臣也不会早早就想带着家人下南洋,为的就是避开那些人。”
  “你啊!”
  朱由校无奈的指了指杨峰,这家伙的脾气还是一点没变,呛起人来能把人气死,这话里话外的不就是对自己不许他一家人去南洋有意见吗?
  不过杨峰的话虽然不中听,可这事毕竟是自己理亏在先,原本答应的事情却突然反悔,这事搁在谁身上都会发火。
  他不得不苦口婆心的劝道:“爱卿啊,你又不是不知道如今朝廷的状况,东林党那些人这些年虽然被你和魏忠贤敲打了一番,黄立极、高攀龙也被正了国法,但是东林党京营那么多年,无论是在朝中还是江南都可谓是根深蒂固,你若是走了,朕担心压不住场子啊。”
  杨峰转过头直盯着他,正色道:“陛下,微臣虽然从未念过多少圣贤书,却也听说过,为君之道,始于立志。志不立,人不成。无志而位极,家国大祸。
  如今陛下为大明之主,理应手持天子剑号令四方,见到不平事当挥剑斩奸佞,将朝中的那些魑魅魍魉通通一扫而空,方不负天下百姓的厚望。”
  “你说得倒是轻巧。”朱由校气乐了:“你知不知道朝中局势何等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擅自行动而引起朝廷大乱,谁来收拾这个烂摊子。
  这些日子你在江南杀得倒是舒服了,可朕还得在这里替你擦屁股,你知不知道?”
  或许是往日里憋得狠了,现在跟杨峰这个亦师亦友的家伙在一起,朱由校说话也就没有束缚,居然罕见的说起了粗口,这副模样若是让几名阁老或是朝中的大臣们看到,恐怕一个个都会惊掉下巴吧。
  杨峰无奈的摇了摇头:“陛下,您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做事太过瞻前顾后了。如今已经不是天启五年了,那时候的大明国库空虚,内库里几乎能跑耗子,京营也全都是一片废物。
  且外有满清鞑子在辽东虎视眈眈,内有东林党牵制,您做事小心求稳是对的。可如今满清鞑子已然覆灭,流寇的主力也被微臣灭了,剩下的已经不足为患。
  如今您手握三万京营精锐,陕西还有卢象升的三万新军,南京、福建和南洋还有微臣的十数万江宁军,加之国库充盈,您在这么小心的话那就不是谨慎,而是胆小了。”
  “你……”
  被杨峰说是胆小,朱由校一时间气得把眼睛瞪得老大,胸口剧烈起伏不停,原本站在角落里的三德子看到杨峰居然如此胆大包天,敢当面指责朱由校胆小,吓得差点没昏过去。
  一时间他都不知道是应该跳出来叱喝杨峰还是继续缩在角落里当缩头乌龟,不过很快朱由校就替他做出了决定,指着门口对着他喝道:“给朕滚出去,今日之事若是传出去半句,朕砍了你的狗头!”
  “喏!”
  三德子吓得连滚带爬的出了御书房,出去的时候还顺带着把门给关了起来。
  随着“砰”的一声闷响,御书房里只剩下大眼瞪小眼的杨峰和朱由校两人,一时间御书房里寂静无声,只听到朱由校沉闷的呼吸声。
  良久,朱由校和杨峰几乎同时噗哧一声笑了,两人的笑声越来越大,最后都出了御书房传到了站在门口的三德子耳朵里。
  笑毕,朱由校这才指着杨峰叹道:“自朕登基以来,你还是第一个敢骂朕的臣子,偏偏朕还不能动你,你说朕这个皇帝当得是不是很憋屈。”
  杨峰却是笑道:“陛下这下却是错了,陛下虽然是大明天子,但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需友情、亲情,否则一个人坐在那个位子上称孤道寡,连一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做人还有什么意思。”
  朱由校苦笑着摇了摇头:“你呀,从认识那那天起,你就是这幅脾气,明知道朕是皇帝,也不知道让着点。”
  杨峰笑笑却没有说话,来自后世的他对皇权并没有太多的敬畏之情,在他看来,皇帝这个身份不过是一层外衣而已,剥开这层外衣之后,朱由校不过是一名需要亲情、爱情和友情的普通年轻人而已,在没有威胁到皇位的前提下,这位皇帝其实还是很有人情味的。
  两人又喝了口茶,朱由校才问道:“爱情,你刚才说的可是真心话?”
  杨峰正色道:“当然是真的,微臣何曾诓骗过陛下?”
  “依微臣看来,为君者,只需要牢牢抓住三点便可。”杨峰伸出了三根手指:“财权、军权、人事权,只要陛下能牢牢抓住这三点,除了不可抗拒的外患,便没有人能从内部动摇陛下的根基。若是有人敢龇牙,只需将喊得最凶的几个人宰了便可,剩下的人就算在不满也掀不起什么大浪。”
  朱由校闻到:“若是喊的人太多呢?”
  “太多?”杨峰的笑容里露出了几分凌厉:“那就杀掉一批带头的,不够就再杀一批,如此一来就没人敢炸刺了。”
  朱由校不满道:“如此一来朕岂不成了嗜杀之君,百年后史书又会如何记载朕?”
  “怕什么!”
  杨峰冷哼一声。
  “陛下切记,只要您做的是有利于百姓,有利于朝廷的稳定便尽可放手去做,但凡是拦在面前的那些人都是为士绅富户出头的,这样的人杀多少都不用怕,也动摇不了朝廷的根基。只要陛下兵权、财权和人事权在手,这些人就像是癣疥之疾般不足为虑。”
  “这也太粗暴了吧?”朱由校连连摇头,从小受到的教育让他实在接受不了杨峰的观点。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为了保护您啊
  杨峰和朱由校两人在书房谈论了很长时间,一直到中午都没有结束,期间两人虽然因为一些问题起过争执,但也是因为行事的方式上,深受传统儒家教育的朱由校认为杨峰行事太过酷烈,过刚易折,而杨峰则认为如今大明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非虎狼之药不能医治,若是还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根本不能起到治愈的效果。
  争论了半天,两人谁都无法说服对方,谁也不肯让步,两哥人大眼瞪小眼,最后不知是谁先笑了一声,随即两人全都笑了起来。
  朱由校无奈道:“好吧,看来咱们谁也没法说服谁,朕以为大家可以各退一步,爱卿以为如何?”
  按理说朱由校身为皇帝,如此好言相求,杨峰再怎么也应该给他一个面子,孰料这货却道:“陛下,臣以为做事最忌讳的就是和稀泥,左右逢源的下场就是什么都捞不到,最后只能是掉进河里。”
  “你……”
  朱由校气得脸都红了,指着杨峰半晌,最后重新坐在了椅子上,无奈摇着头:“你呀,这样的臭脾气怎么就不改改呢。”
  杨峰微笑道:“这个臭脾气若是改了,那还是臣吗?”
  看到杨峰这般说,朱由校也长叹了口气,喃喃道:“是啊……”
  半个时辰后,朱由校回到了坤宁宫,张嫣带着宫女迎了上来,一边递上了毛巾让朱由校洗脸一边问道。
  “陛下,和信国公谈得如何了?”
  朱由校随手将毛巾一仍,旁边的宫女赶紧忙不迭的伸手接住,整个人差点摔倒。
  张嫣见状横了自家丈夫一眼,“怎么……和信国公吵起来了?”
  朱由校走到一个长椅旁躺了下来,长吁了口气:“吵倒是没吵,就是朕和信国公发生了一些争执。信国公骨子里还是信奉军中的那一套,讲究铁腕治国,对东林党和江南那些人实行强硬手段,胆敢负隅顽抗的格杀勿论,朕觉得太过了,是以就争执了起来,两人就在御书房了吵了一个多时辰。”
  “陛下啊。”张嫣听后简直是哭笑不得,娇嗔的给了朱由校一个白眼,“您还真把信国公当成一个愣头青了,他这是故意这么的。”
  “故意这么做?”
  朱由校闻言就是一愣:“怎么会,杨爱卿的脾气从来就是如此,有时候就象茅厕里的石头般又臭又硬,有时候朕也拿他没法子,他又怎么会故意顶撞朕?”
  张嫣轻叹了口气:“信国公不是故意顶撞陛下,他是在保护陛下啊。”
  “保护朕?”
  朱由校一下就呆滞了好一会,脑海里飞快的想起了许多的事情。他想起了数十年来大明立国以来发生的那些离奇的案件,远的不说,就说最近数十年来发生的梃击、红丸、移宫这三大案,就不能不让人心里发毛。
  就说他十岁时发生的梃击好了,那时候他还是皇太孙,他的老子朱常洛还只是太子,万历四十三年的时候,一个名个叫张差的人,手持木棒闯入太子的居所慈庆宫打伤了守门的太监后又试图伤害太子,幸亏被闻讯赶来的几名太监给制服了,后经审讯,张差供出是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让他做的。
  但随后张差又反悔,说先前是胡说八道,自己是喝醉酒后闯进来的,这件案子引起了轰动,满朝文武都牵扯了进来,眼看事情闹得越来越大,最后万历皇帝不得不下令将张差杀死,这件案子也成了无头案。
  事实上,这件暗自明眼人一看就没那么简单,一个疯子能够随随便便就闯进太子寝宫,这种事恐怕只有傻子才会信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7/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