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7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0/751

  歌声悠扬,舞姿曼妙,加之那些少女穿着轻纱而使得雪白的身姿若隐若现,一般的男人若是看到这般情景十有八九都会浴血喷张当场出丑。
  不过作为一名生长在红旗下,看了不下上千部国小电影,家里又有了那么多娇妻美妾的杨大官人来说,这点程度舞蹈压根连个水泡都不会冒,所以他只是扫了一眼,双手出于礼貌的轻轻拍了拍,眼中依旧是一片清明。
  坐在对面的彭守礼也在仔细的观察着杨峰,看到杨峰的举动后他眉头微微一皱,杨峰的反映跟他得到的情报好像有些差异啊。
  不过他并没有灰心,对旁边一名一直束手站在门口的男子使了个隐晦的颜色,那名中年男子立刻会意,立刻拍了拍手,伴随着他的掌声,画舫里的音乐开始加快了节奏,而那些少女们也加快了速度。
  紧接着音乐一变,当中的少女率先掀开了面纱,一张宜喜宜嗔的俏丽面容立刻露了出来,紧接着周围五名少女的面纱也相继跌落在地。
  这些少女们解开了面纱后,或是羞涩或是大胆或是挑逗的眼神纷纷看向了杨峰,这下就连饱经风雨的杨峰也有些吃不消,眼神忍不住就是呆滞了一下,而这个眼神被坐在对面一直观察他的彭守礼观察到了。
  等到一曲歌舞结束,认为时机已经成熟的彭守礼哈哈一笑,拍了拍手掌,将已经退下六名少女重新召了回来。
  他笑着对杨峰道:“国公爷此番率领大军进江南,解救江南百姓与水火,可谓是功德无量,今日老朽等一干杭州府的士绅之所以邀请国公爷前来,就是为了当面感谢您对江南百姓所做的一切。
  而这六位女子则是各位士绅为了感谢国公爷而从江南各地挑选出来的清倌人,特地送与国公爷,为国公爷路途解闷所用。除了这些女子以外,我等还为国公爷准备了一些小小的心意,还望国公爷笑纳。”
  说完,他从衣袖里掏出了一叠银票,立刻就有人将银票接了过来走到杨峰跟前恭敬的将银票放在了杨峰面前的案上。
  杨峰扫了眼桌上的银票,不动声色的问:“庆山公,您这是何意?”
  彭守礼轻笑道:“好叫国公爷得知,这是“日升昌”开的十万两银票,凭着这些票子,只要在京城、南京、乃至江南任何州府都能兑现出银子来。”
  杨峰看了眼彭守礼,又看了看旁边正眼巴巴看着自己的众位商贾,他明白只要自己收下了这些银票和那几名风格各异的美女,就等于放弃了自己先前对他们的要求,放过他们一马。
  由于杨峰迟迟没有说话,画舫的气氛也变得凝固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杨峰这位正主。
  对于那些商贾们来说,只要杨峰答应放他们一马,那么他们就不用走到最后一步,毕竟不管怎么说,谁都不愿意走到那一步,毕竟那样实在是太冒险了,一个不慎便是粉身碎骨。
  良久,杨峰突然笑了起来:“庆山公,这算是什么?我要的可是五百万两,你只用十万两就想把本公给打发了,这也太欺负人了吧?”
  彭守礼的脸色慢慢沉了下来,死死看着杨峰:“国公爷,俗话说得好,凡事留一线日后好像进,这已经不少了,老朽若是您,便会很高兴的将它收下来。以免得为自己和家人日后招来祸端!”
  这已经是赤果果的威胁了,想杨峰身份手握数十万重兵的当朝重臣,什么时候收过这种嫌弃,更何况这个老头还只是一个致仕了二十年的老头,他就更不会将他放在心上了。
  只见他冷冷一笑,深深看了彭守礼一眼:“这就不劳老彭你费心了,本公行的端做得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朝廷,为了大明,反倒是某些成日里只会把百姓挂在嘴边的人,一旦发现谁要是敢占他一点便宜,立马就会发癫发狂,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实在是令人恶心。”
  “国公爷还真是好口才啊,五百万两银子到了你口中就变成了一点小便宜,你知不知道这么一大笔银子已经足够整个杭州府的百姓踏踏实实的过上大半年了。”
  “那是你自己舍不得罢了。”
  杨峰也懒得跟彭守礼废话,他站了起来,对着彭守礼拱手道:“好了,本公酒也喝了,饭也吃了,也该告辞了。诸位,后会有期了。”
  说罢,他站了起来,招呼船工将船靠岸,当船靠岸后,他便带着宋烨等数名家丁朝着来路走去。
  不远处的画舫上,彭守礼默默的注视着外面,等到杨峰离开后依旧久久伫立没有作声。
  一名中年商贾靠了过来低声道:“庆山公,一切都准备好了,只要等那厮走到那里,那些人立刻就会发动,只要姓杨的不是三头六臂,他就难逃一死。”
  “国公爷,您早知道那些人请您过来赴宴没安好心,您为何还要过来守这份闲气”一旁的宋烨忍不住道。
  “这怎么就是受闲气呢,如果不来一趟的话,本公怎么知道在杭州府居然有那么多人恨不得将本公置于死地,也不知道画舫上的姑娘是谁,居然那么漂亮。”
  “您……”
  宋烨无奈的摇了摇头就不再说话了。他只是个家丁头子,本职工作就是保护好自家老板,对于老板的决策是无法做出任何改动的。
  上了马,一行人沿着街道朝着西郊缓缓走去,一路上普通的百姓看着这一行非富即贵的衣裳,纷纷退到了街边。
  当杨峰一行人来到一个街道的拐角处时,杨峰突然停了下来,他微闭眼睛,一股神识开始散发出去,很快便锁定了好一群可疑的人物。
  “啧啧……这些人为了杀老子,还真是下了血本啊……”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事情败露
  在现代时空和明朝时空之间穿越了六年多的时间,杨峰虽然没有学到任何仙术、法术,但仅是这个神识探查术就让杨峰觉得没有了任何遗憾。
  如今的他已经能够将神识扩展到以自己为中心的半径两公里的范围。
  在这个范围内只要他愿意,任何事物都逃不脱他的监控,其吊炸天的功能完爆现代世界任何高雷达,正因为有了这份底气,杨峰才敢轻装简从的赴宴,否则以我们杨大官人谨慎的性格哪里敢这么大摇大摆的去参加这样一个宴会呢。
  杨峰微微睁开了眼睛,抓过头轻声对宋烨道:“左前方那座三层酒楼里埋伏着四十三个人,其中三十二名弓弩手,十一名身着铠甲手持兵刃的死士。
  在街道右侧的围墙处还有四架床弩,有十六人负责操纵这些东西。另外,在街道另一头的一栋平房里还埋伏着六十多名死士,其中有二十多人手持弓弩,估计是等到咱们踏入那条街道后负责扎口子的。”
  饶是宋烨早就有了心里准备也吓了一大跳,对方为了杀杨峰,连床弩都搬出来了,要知道床弩可是管控最严格的军需物资,每一台都有编号,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定期检查,现在对方居然连这种东起都能弄出来,由此可见那些人为了杀杨峰已经是不择手段了。
  他并没有怀疑杨峰是如何知道这些事的,反正跟随了杨峰这么久,他对于自家老板那神出鬼没的本事早就麻木了,真正让他吃惊的是对方为了留下杨峰,居然摆出了这么大的阵仗,那些人就不怕近在咫尺的江宁军的疯狂报复吗?
  又惊又怒的宋烨赶紧拉住了杨峰的马缰:“国公爷,您不能在往前了,咱们赶紧绕道走,待小人调集大军前来灭了这些乱臣贼子!”
  杨峰摇摇头:“绕不了,这是咱们回军营的必经之路。咱们现在要么返回那些画舫,要么只能往前走,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退路。”
  宋烨咬着牙:“这些贼子,看来今日之事她们早就是处心积虑了。”
  杨峰笑了笑:“怎么,你身为本公的家丁头子,没有信心护卫本公的安全么?”
  “没有。”宋烨很老实的承认,“如今包括小人在内只有二十六名家丁,且又没有任何重盾、盾车等防护之物,面对面对包括床弩在内的强弓劲弩没有任何防护之力。”
  “呵呵……看把你吓的。”
  杨峰笑了起来。
  “那些贼自以为两头一堵就让本宫坐以待毙吗,他们想得一太美了。宋烨,你马上通过步话机将此处的情况通知大营,让李岩立即率军来援。另外,你看到街道中间那栋茶楼没有,咱们待会进入那条街后咱们便进入茶楼里面,本公倒要看看,那些人敢不敢攻进来。”
  宋烨一听,眼睛就是一亮,赶紧大声道:“喏,小人领命。”
  吩咐好了对策后,杨峰一行人策马缓缓朝着街道而去。
  事情确实如同杨峰所料,他们进入了大街后,躲在平房处的那些死尸并没有行动,而是按照计划放他们入内……
  在大街尽头的那栋酒楼上,一名蒙着面,身材魁梧的男子紧盯着着策马缓缓朝他们走来的杨峰一行人眼中露出了强烈的杀意。
  当杨峰的身形渐渐暴露在众人面前时,他的两只手紧紧我在一起,由于太过紧张而导致导致关节发出了一阵噼啪声。
  旁边一名同样蒙着脸,身形消瘦的男子靠近到他身边,紧张的说道:“大哥,他们已经到街道中间了,是否让老刀疤他们动手?”
  魁梧的男子摇摇头:“不急,现在距离还有点远,万一要是射不中的话打草惊蛇反而不美,还是等到他们进入到一百五十步的时候再动手,这样才是最有把握的。”
  旁边的男子点点头,床弩的射程固然能达到惊人的一千多步,但它在准头方面却是很感人,想要击中一个移动的目标的难度确实很大。
  “嗯,一百步的话,那些人就算是铁打的身子也在劫难逃了。”
  两人说话间,旁边有人突然低呼了一声,“大哥,他们停下来了。”
  “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人怎么停下来了?”
  “那里是一间茶楼,难道他们要喝茶?”
  “不好,他们进茶楼了!”
  这群蒙面人看着在进了茶楼的一行人,心里的小火苗不由自主的蹭蹭往上冒。
  在他们的预案里,当杨峰赴宴结束返回军营,这条街是他们的必经之路,如今布下的阵势已经是已经是他们能够拿得出手的最强大的力量了,尤其是那四台床弩更是一种一击必杀的存在,杨峰区区一行人断无幸免的道理。
  只是杨峰现在突然跑到了茶楼却打了他们一个措不及防,你一个堂堂的信国公不好好的回家,居然进了茶楼,你这是想干什么?
  气得蛋疼的他深呼吸了几口,压住了心中的火气,还不忘安慰手下:“不急……时间还早得很,咱们慢慢等。对了,另外再派人把这事并报给东家。”
  “是!”
  很快,还在画舫等消息的彭守礼等人也受到了消息。
  “什么,情况有变,杨峰一行人进了茶楼。”
  彭守礼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事情是不是败露了。
  他转头对站在他身后的一名老仆模样的男子问道:“江宁军的军营有何动静?”
  老仆恭声道:“回老爷话,还没收到消息。不过咱们的人早已蹲守在那里,若有消息肯定会第一时间禀报的。”
  一名男子匆匆抛上了画舫,“老爷,不好了,刚传来消息,江宁军的营寨大门打开,他们的大军出动了!”
  “什么?”
  这个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将画舫里的所有人都震得跳了起来。
  “不好,庆山公,咱们的事败露了。”
  画舫里的商贾们一听到这里,全都面如土色,他们都知道,这种事一旦败露,他们将面临什么样的后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0/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