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6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4/751

  李岩和郝摇旗对视了一眼后苦笑起来,江宁军坐拥如此犀利的火器,若是不用反倒跟他们玩起了肉搏那才是脑子坏掉了呢。
  “又是一枚开花弹,江宁军可真是有钱啊!”看着那股尚未完全消散的硝烟,李岩感慨的摇了摇头:“据说,一枚开花弹没有十两银子根本就买不到,也就是刚才这一炮就等于打出了半头牛,可咱们……”
  说到这里,李岩说不下去了,沉了一下后他才下定了决心道:“好吧,再撑一会,今天午后咱们就开始撤退……”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弃城而逃?
  看着惠州城墙上那一团团冒起的爆炸后升起的硝烟和不断传来的惨叫声,正在观察战场的杨峰喃喃道:“李岩,城墙都被炸成这样了你还打算硬撑下去吗?如果你真的要跟徽州府共存亡的话,那可就太让我失望了。”
  随着江宁军势力的增强,夜不收的实力也在得到了增加,自然不难弄明白此次流寇防守徽州府的人选。
  说实话,对于这么快就李岩直接交上手杨峰还是有点意外的,李岩这个人呢还是挺有才干的,尤其是他具有一种常人少有的远见以及正义感,这点在这个时代还是很罕见的,也正因为这点杨峰不希望这样一个人才死在自己手里。
  杨峰在这里自顾自的喃喃自语不提,一旁的苟醒马和严狄的眼中却满是不解,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国公爷对一个人如此看重,莫非这个叫李岩的家伙真的很了不得么?
  越想越感到心痒痒的严狄忍不住问道:“国公爷,末将已经连续两天看您提到李岩这个人了,莫非这个家伙真的那么厉害么?”
  “他嘛……”杨峰沉吟了一下,随即才说道:“此人允文允武,是一个难得的的人才,只可惜跟错了人,最后落得了个枉死的下场。”
  “枉死?”
  严狄和苟醒马面面相窥,自家的国公爷怎么越来越像一个神棍,居然连预言都冒出来了。
  严狄忍不住说道:“国公爷,想那李岩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个贼寇,何来文武双全之说?”
  “你错了。”杨峰摇头道:“那李岩可是官宦人家出身,家产颇为丰厚,若是按照一般人的想法,这小子跟贼寇怎么也沾不上边。
  但是李岩这个人天生就是一副热心肠,看到百姓流离失所后不忍百姓受苦,将自家的三百石粮食全都捐了给了那些流民,最后还四处其家乡杞县游说那些富户士绅,甚至还为此得罪了当地的县令,被人家设计坑了一把,最后一怒之下才入了贼寇的。”
  听完杨峰的形容后,严、苟两人也是连连摇头惊叹这世间居然还有这样的傻子。为了那些不相干的百姓,居然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居然还有这样的人?”严狄有些不相信的说:“他心怀百姓自然是好的,可为了百姓把自己也给搭进去了,这不是傻子吗?”
  杨峰轻叹了一声:“他确实是个傻子,但是本公却希望大明多几个像他这样的傻子,这样对于大明来说肯定是一件大好事。”
  严狄顿时闹了个大红脸,杨峰这话颇有指责的味道,平日里口号喊得震天响,一旦动真格的了一个个立马就焉了。
  苟醒马心里也有些好奇,听国公爷的口气,若是有可能,将来他还打算拉李岩一把,看来国公爷很器重这位流寇啊。
  苟醒马确实猜到了杨峰的心思,不过这也要看李岩是否识趣了了,如果这厮真的执迷不悟的话,那就别怪他下辣手了。
  看着城头上弥漫的硝烟和不断响起的爆炸声,杨峰忍不住轻叹一声,回想起这一路打过来,所看到的那一座座被流寇摧残过的城池,他的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
  有时候他都有那么一刻想要调动所有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李自成他们包围起来,然后一举歼灭,但最后又被他压了下来。
  如果现在就把李自成他们剿灭,那么先前的那么多人可就白白牺牲了。
  大明开国近三百年,江南的士绅地主们已经变成了一颗颗毒瘤,经过那么多年的演变,他们已经结成了一张张巨大的利益网,依附在大明的身体里不停的吸食着大明的鲜血,除非大明轰然倒塌,否则他们的这种行为是不会停止的,谁敢阻止他们就是他们不死不休的敌人。
  就比如现在,杨峰虽然被不少人尊称为大明的栋梁和战神,但在江南士绅的眼中,杨峰就跟恶魔没有什么区别,这厮不但开设了大明皇家商行这样一个怪物来抢他们的生意,去年更是给皇帝献上了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计策。
  这个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简直就是一把刺向他们心脏的利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他们引以为傲的读书人不用服徭役,不用纳粮的福利将会彻底消失,这简直就是在砸所有读书人的饭碗啊。
  也正以为如此,尽管杨峰已经官至信国公,但整个大明朝廷愿意跟他有私交的官员简直一巴掌都数得过来,说他是举目皆敌也不为过。
  不过对此我们的杨大官人并不在乎,若非如此,朱由校也不会这么信任他,放任江宁军这么一支强大的军队游离在朝廷的掌控之外也没有任何猜忌之心。
  这不仅是因为杨峰每年都分给他大笔的银子,而是因为在他看来,象杨峰这样几乎把全世界都得罪了的人是永远也不可能造反的,因为没有一个人会响应他。
  就在杨峰怔怔出神的时候,宋烨走到他身边低声道:“国公爷,京城的宫里来人了。”
  “陛下派人来了?”
  杨峰微微一愣,他刚转过头,便看到一名穿着宝蓝色服饰的太监正站在一百多米开外看着他。
  “咦……居然是他?”
  看来来人后,杨峰笑着朝来人迎了上去,“呵呵,曹公公,您这么大忙人今儿个怎么有空来这里了?”
  来人就是现任御马监掌印太监的曹大忠。
  说起曹大忠,这位可是老熟人了。
  想当初杨峰初来乍到的时候,就是靠上了时任南京镇守太监的曹大忠,这才当上了江东门千户所的千户,今儿一步步走上了巅峰,从这点来说,说曹大忠是杨峰的贵人也不为过。
  看到杨峰向自己走来,曹大忠也哈哈笑着迎了上去,“好久不见,国公爷可是愈发的精神了,咱家这不是在京里闲得无聊想出来活动活动吗,正巧陛下要给您送点东西,缺了个跑腿的,咱家便主动请缨了。”
  杨峰也笑了:“哈哈,那感情好,今天晚上本公就陪曹公公好好喝两盅,咱们不醉不归!”
  “就这么说定了。”
  说完,曹大忠凑到杨峰耳边低声道:“国公爷,咱们介意不说话,陛下有密旨。”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京城形势
  “密旨?”
  杨峰深深的看了曹大忠一眼,这才一摆手,“曹公公随本国公过来。”
  带着曹大忠来到了不远处的一个帐篷里,并让宋烨带人将帐篷周围护严实之后,这才说道:“好了,现在可以将陛下的密旨拿出来了。”
  曹大忠先是掏出了一把小刀,将左手的衣袖割开了一个口子,从里面掏出了一张锦帛双手递给了杨峰。
  杨峰接过锦帛并没有第一时间看内容,而是先检查锦帛的真伪,过了一会才点点头,上面确实是朱由校的笔迹,末尾还有他的印章、落款以及暗记,确实是小朱同志的密旨无疑。
  核对无误后,杨峰这才看起了锦帛上的内容。
  这面锦帛可不小,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小楷,还真别说,朱由校写的小楷字迹圆润、挺拔、整齐,已经颇有行家的味道了,至少比起杨峰拿手跟狗爬差不多的毛笔字比起来强得实在太多。
  看着看着,杨峰脸上的神情也有些凝重起来。
  在这封密旨里,朱由校先是述说了东林党和江南士绅最近反扑得厉害,而且根据东厂和锦衣卫的报告。
  这些日子京城的形势有些紧张,甚至还出现了不少江湖人士的影子,打架斗殴以及各种治安事件频发,五城兵马司已经有些应付不过来了。
  但是前些天皇宫的御膳房里居然居然发现了一包毒药,一时间整个皇宫为之震动,大怒之下的朱由校立即下令魏忠贤对皇宫进行严查,一时间整个皇宫被闹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大发雷霆的朱由校立即招来了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东厂提督王体乾,勒令俩人立即彻查,这还不算,朱由校甚至还下旨让虎大威率领五千京营进驻皇宫,严查宫内人员的进出,又让杨国柱率领剩下的两万五千名京营入驻京城协助五城兵马司巡查京城维护治安。
  做完这一切后,朱由校这才细细分析起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很快就得出了结论,这是江南那些人在对他发出的反扑,又或是在向他发出警告。
  由此他得出了结论,江南那些人是真的急了。不过这也不奇怪,朱由校还清楚的记得,一年前年自己那场离奇的落水事件。
  他清楚的记得,自己落水之前貌似有人推了自己一下,而自己呼救的时候身边却一个人都没有,若非杨峰及时赶回皇宫将自己从阎王爷手里拉了回来,自己恐怕早就嗝屁了。
  事发后怂恿自己去游湖的小太监居然自尽了,随后自己几乎将整个皇宫都清理了一遍也没能找出幕后指使,由此可见背后那些人藏得是多么的深。
  不过朱由校也不是笨蛋,尽管幕后的黑手藏得很深,但就如同杨峰说的,本着谁受益最大谁就是最大嫌疑人的理论,东林党人的嫌疑是最大的。
  为了这件事,黄立极被剥了皮,高攀龙被砍了脑袋,东林党的两位大佬先后归西,他又指示魏忠贤对东林党下手,魏忠贤也不负他的期望,一年多的时间里东林党在朝中的势力被他狠狠的清理了一遍后老实多了。
  虽然朱由校也很想将朝堂里的东林党人全都赶回老家啃玉米棒子,但他也知道凡事欲速则不达,江南的赋税占据了大明的半壁江山,如果把江南那些人逼急了,他们可是什么事做得出来。
  想到这里,朱由校这才让魏忠贤停下了手,不过这次杨峰弄出来的祸水东移的事情实在是太猛烈了,流寇进入了江南后直接就摆出了一副不把江南祸害干净誓不罢休的架势。
  而杨峰却在江南摆出了一副不慌不忙的架势,江南的士绅里也不乏聪明人,自然看出了杨峰的驱虎吞狼的策略,好几次上书要求朱由校下旨申斥杨峰,让他赶紧将流寇剿灭赶紧,可朱由校就是不理会,前段时间甚至还将那些弹劾杨峰的官员全都贬斥到了南洋教化土著,他们这才意识到感情杨峰敢这么做是得到了朱由校的支持,至少是默许的。
  绝望之下的江南士绅和东林党情急之下摆出了一副拼命的架势。
  而朱由校看到这一幕后心里也有些发怵,这才给杨峰写了这封密旨,让他抓紧时间把江南的事情搞定,而且最近锦衣卫报告,南京等地也有不稳的迹象,让他责令江宁卫加强戒备,此外……
  看着锦帛上写着的情况,饶是杨峰也有些头大,这些人也太能折腾了,这是要玩鱼死网破啊。
  将锦帛上的内容仔细的看了两遍后,杨峰这才掏出打火机将这张锦帛给点着。
  他一边看着一边燃烧一边发出橘黄色火光的锦帛一边问道:“老曹,如今京城的情况怎么样了?”
  “老曹?”曹大忠的嘴角不禁抽搐了一下。
  若是旁人这么称呼曹大忠非得跟他翻脸不可,不过换做杨峰的话,他却颇有一种无奈的感觉,闻言后他说道:“好叫国公爷得知,陛下已经调遣京营进京,截至咱家出京那会已经抓获了一大批人。
  五城兵马司的大牢里都装不下了,最后还是借了京营驻地充当了临时牢房这才将这些人关了进去,现在的局势已经稳定多了。”
  “这样啊。”杨峰突然笑道:“老曹,你回去之后帮我给陛下带个口信,不如让他将这些人交给我。这些人不是好勇斗狠么,我打算成立一个赎罪营,让这些人跟南洋的土著以及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玩命去,你看如何?”
  “国公爷,您是这个!”
  曹大忠朝他伸出了大拇指,“我说国公爷,您那里到底是有多缺人啊,怎么逮着个人都想往南洋送?”
  杨峰翻了个白眼:“废话,南洋那么大,几百万人上千万人都装得下,若是没有人,我怎么治理那里?麻溜的,给个痛快话,这个忙你到底帮不帮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4/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