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6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0/751

  “我多此一举?”
  李岩差点就被气乐了,你招兵之所以没人不愿意,那是因为不愿意的人都被你们杀死了吧?
  不过气归气,不过李岩也不得不承认李自成的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他们现在固然是抢了一笔银子,但是这笔银子能够用多久却还是个未知数,况且一旦给士兵发饷成了习惯,那么就得保证每个月都得给士兵们发饷,否则后果……看看朝廷这些年每个一段时间就闹的兵变就知道后果了。
  想到这里,李岩陷入了沉思,良久他才抬起了头正色道:“闯王,来亨兄弟,我知道你们在顾虑什么。给士卒们发饷一旦形成惯例,对于咱们义军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但这也是咱们必须要迈过的一道坎,只有这样咱们才能从流寇变成一支可以和朝廷抗衡的力量。
  不过嘛,我也知道咱们义军现在的收入还很不稳定,一下子给所有弟兄发饷是有些突兀了。这么着吧,咱们先拟个章程出来,等到拿下苏州、杭州之后才执行,闯王您看怎么样?”
  “这个嘛……好吧,到时候再议……”听到这里,李自成总算是勉强同意了。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查探
  得到李自成的答复后,李岩又跟李自成说了严肃军纪的事,得到了他的答复后这才满意的离开。
  看着李岩离开的身影,李来亨很是不悦的说:“闯王,军师此举实在太过冒昧。俺们义军向来是走到哪抢到哪,啥时候发过饷银了?弟兄们若是领惯了饷银,今后还有谁愿意上阵搏杀玩命,一个个安心的坐在家里等着领饷岂不爽利?
  还有,军师来了之后这也不让弟兄们做那也不让弟兄们,兄弟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图的是啥?还不是想要过几天快活日子,若是都像他说的那样,咱们干脆都去做和尚好了!”
  听着李来亨的牢骚,李自成只是沉着脸不做声,良久才沉声道:“莫要再说了,军师也有他的考虑,咱们义军目前能有如今的成就离不开军师的辛苦,况且咱们有些弟兄也太不像话了,成日里就会骚扰百姓调戏妇女,实在是有辱义军的名称,让军师整顿一下也好,至少不能让他们这么肆无忌惮,毕竟咱们义军现在还离不开军师啊!”
  李来亨也不做声了,他何尝不知道李岩的存在对他们存在的意义,也很清楚拥有一支军纪严明的军队对他们的大业有何等的好处。
  可人就是这样一种奇怪的动物,有时候你明知道这么做对大家是有好处的,但就是不想去做或是不愿意去做,一心为公的人不是没有,但实在是太少了。连那些成日里读圣贤书的人都少有人能做到,更何况一群习惯了打家劫舍的流寇呢?
  其实早在李岩提出整顿军纪的时候,李自成的心里就有些不满了,但这些不满都被流寇的壮大给掩盖了,但随着李过的战死以及李岩提出来的一系列募兵、整顿军纪等改革后,这种不满便转化成了列横,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道裂痕正在慢慢扩大。
  在一座距离宁国府六十多里地的一座丘陵地带上坐落着一个村庄约莫一百来户人家,约莫七八百人的样子,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算是个大村子了。
  曹迎矛率领的先行前出的第三骑兵营的目前就在这里落脚。
  自从来到这里后,曹迎矛就让人将整座村子给封锁了,禁止村子里的人外出,对此村子里的人也不是没有怨言,但看在明晃晃的马刀和闪着寒光的火铳的份上村民们都愉快的接受了这种有些过份的要求。
  不过令他们感到安心的是,这队自称是朝廷官兵的队伍虽然涌入了他们的村子,但军纪却很是严明,称得上是秋毫无犯,更没有对村子里的女人出言调戏或是动手动脚,更有甚者在闲暇的时候他们甚至还会帮村民们干点农活或者是拉拉家常。
  面对这么一支队伍,村民们又是欢喜又是担心。
  欢喜的是这支队伍丝毫没有传闻中官兵的贪婪和掠夺,担心的是再让他们这么封村下去,乡亲们可就要断顿了。
  村民们的担心曹迎矛并不知道,此时他的心思早已挂在了对面的宁国府的那支流寇上。
  虽然在出来的时候杨峰曾经交待过,曹迎矛这支骑兵的使命就是观察、牵制李自成,既不能把他们灭了,又不能让他们无限制的发展坐大,免得将来不好收场。
  不过曹迎矛也不是一个安份的人,心想着既然难得领兵出来一趟,怎么着也不能什么也不做啊,否则回去之后别人若是问起这一趟他都干了些什么,曹迎矛自己都会脸红。
  而曹迎矛在琢磨什么呢?他看上了这支流寇在宁国府搜刮的那些金银珠宝了。
  根据混入流寇中的内线来报,自从刘宗敏率领这支流寇攻陷了宁国府后,便带着流寇们拼命搜刮财富,不但宁国府的所有富户都遭了殃,就连那些稍微殷实点的百姓家庭也没能逃脱他们的毒手,根据内线来报,这几天刘宗敏他们在宁国府搜刮的银子少说也有上千万两。
  听到这个消息后曹迎矛第一个反应是不相信。
  上千万两银子是什么概念,去年大明的赋税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数了吧?这些贼寇光是搜刮一个府城就弄到了这么多银子?
  但随后又有几名内线陆续传来了消息,就是这么多,而且只会多不会少。
  确定了消息的准确性后,曹迎矛不能淡定了,如果自己能把这批银子抢到手,再献给国公爷,那得是多大的功劳啊。
  或许有人问,这么一大笔银子放进口袋不是更好么?
  呵呵,但凡是有点脑子的人就不会这么做,银子固然好,但你也得有能够守护这笔银子的能力才行,否则带给你的就不是财富而是灾祸了。
  只是虽然很是眼馋这笔银子,但怎么样才能弄到手却是个问题,曹迎矛用膝盖想都知道这么一大笔银子对方的主将肯定会派出重兵把守,而且人家如今就在城池里,自己手下这些骑兵打起野战来固然是威力无匹,但攻城却不是他们的强项,是以这几天曹迎矛为了这事头发都挠掉了几十根。
  正当吃过了午饭的曹迎矛坐在屋子里对着地图发呆时,一名亲兵走了进来禀报:“将军,国公爷派人送来了最新的命令。”
  “哦……马上拿过来。”
  曹迎矛不敢怠慢,赶紧打开了命令看了起来。
  “嘶……这些贼寇的胆子也太大了吧,连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都做得出来。还要求咱们将这股流寇给堵住?”
  曹迎矛看完命令后,立刻喊来了一名夜不收百总问道。
  “老周,你们夜不收这几天有查到什么没有?尤其是咱们通往安庆府的方向有没有流寇的消息?”
  “没有。”
  这名百总摇了摇头,“这些日子夜不收的重点是探查宁国府周围的动静,至于咱们到安庆府那边的侦查就少了,也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安庆府一惊被国公爷拿下了,那些残存的贼寇正朝这边逃窜,你马上加派人手侦查一下,看看有没有贼寇的踪迹,若有的话立刻来报。”
  “喏,卑职明白!”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田见秀的决定
  十多名穿着皮甲,马鞍上挂着各种兵器的探哨正沿着一条横穿树林的官道以小跑的速度前进,他们一边前进一边警惕的打量着四周,右手也放在了腰间的刀把上,一看就是几年老匪,警惕性不是一般的高。
  等他们出了树林后,来到了一大片的开阔地带,这时候探哨们脸上的警惕这才放松了一些,为首的一名探哨长吐了口气,转过头对身后的同伴道:“好了,再往前二十里便是宁国府了,大伙……”
  “砰……”
  这名探哨的话还没说完,随着一声清脆的火铳声响起,这名探哨的胸口便喷出了一股血雾,整个人在马上摇晃了两下后犹如一个沉重的麻袋重重的从马背掉了下来。
  这个火铳声仿佛是一个信号,紧接着此起彼伏的火铳声便跟着响了起来,跟在后面的十多名探哨措不及防之下很快便倒下了一大半。
  不过剩下的那些探哨不愧是流寇里的精锐,短短几秒钟的时间便做出了反映,一个个调转马头朝着来路跑去。
  当这些探哨逃走后,前面一百多步距离的灌木丛里站起了十多个人,这些人穿着精钢做的半身甲,头上戴着钢盔,手里拿着尼米步枪,正是江宁军的夜不收。
  看到流寇逃走,为首的一名什长并没有带人追上去,皱了皱眉头后说道:“弟兄们,上去搜那些人的身,然后回去禀报将军。”
  “喏……”
  “什么,你们在距离咱们二十里的地方发现了流寇的探哨?”
  接到报告的曹迎矛心里就是一紧,自己刚接到国公爷的命令,夜不收就发现了流寇探哨的行踪。而且还是从安庆府方向过来的,这很有可能就是从安庆府逃出来的那股流寇啊。
  听到这个消息后,曹迎矛不禁皱起了眉头,根据国公爷送来的情报,这股逃出来的流寇数量约莫在三千多人左右,击溃他们倒是没什么难度,可国公爷却是说了,他要的是全歼,这就有些难办了。
  要知道流寇打仗的本事或许很稀松,但脚底抹油逃命的本事却是一等一的,一旦发现不对头立刻就会溜走,他们即便想追都不容易,更何况杨峰在命令里说的是全歼,这个难度就很大了。
  “来人,将黄劲松、章兴凡、邹祥水、王安和余风他们给我叫来。”
  “喏!”
  曹迎矛说的这五个人都是他麾下的千总,很快这五名千总便来到了他的跟前。
  “诸位。”
  曹迎矛也不废话,立刻就开门见山的将杨峰的命令给众人看了一遍,随后才说道:“国公爷的命令你们也看到了,他老人家让咱们把那支从安庆府逃出来的流寇给灭了,务必不让一人漏网。而就在刚才,咱们的夜不收一惊在而是里外跟他们的探哨干上了,现在大伙都说说该怎么办吧?”
  几名千总的感觉也跟曹迎矛刚看到这个命令时的感觉是一样的,一个个眉头紧锁。
  良久一名千总才有些为难的说:“将军,这就有些难办了,那些贼寇的德行您也不是不知道,一个个跑得比兔子还快,别说三千个大活人了,就算是三千只兔子要是一哄而散咱们也很难全都抓住啊。”
  “你们呢,也是这个想法吗?”
  曹迎矛不悦的看着几名默不作声的千总,板着脸道:“你们如今大小也都是四品官了,吃的是国公爷的饭,穿的也是国公爷的衣,如今国公爷让你们做事,你们却想着推脱,这还是人干的事吗?
  现在本官不是在跟你们商量,而是在命令你们。这件差事若是办得不好,国公爷怪罪下来你们搞不好就得脱下这身皮回江宁卫农场种地去,现在你们有谁想要去吗?”
  众人齐齐摇头。
  若是几年前,种地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
  大明朝几百年下来,卫所军户种地已经成了本能,反倒是打仗才是稀罕事。
  但自从杨峰入驻江宁卫以后,江宁卫所变成了江宁军,卫所的军官和军士也从农夫变成了真正的军人,无论是获得的荣耀还是到手的钱财都远不是种地所能比拟的,现在让他们重新回去种地,那简直比当众打他们一顿还让人难受呢。
  一名千总咬着牙:“不就是三千流寇么,咱们可是有五千人马呢,只要能围住他们,就算他们是天兵天将下凡也能把他们给全灭啰。”
  “老王说得对,贼寇的战力稀松平常,只要能把他们围住,这些人就插翅难飞。”
  “废话,这个咱们都知道,现在的问题是该如何将他们围住。”
  一行人开始争吵了起来,就在争吵中,一个针对流寇的策略开始出笼了……
  打前站的探哨遭遇到了明军夜不收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田见秀的耳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0/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