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6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9/751

  杨峰指着地图道:“根据咱们得到的消息,截止今日为止,安庆府下属的六个县城已经有三个被贼寇占据,而太湖则是这三个县城里规模最大最富裕,同时也是交通最为便利的地方。”
  贼寇占据了太湖县城后,往东可直扑潜山县而后直取安庆府,往南可直扑九江府,正可谓进可攻退可守,所以为了实现咱们的计划,这次咱们的任务就是将太湖县城夺回来,然后将贼寇往东逼过去。
  苟醒马看了地图好一会才说道:“公爷,如今那个李自成凭借着不纳粮的口号招揽了不少的流民投靠,如今已经拥有数万兵马,末将甚至还听闻还有不少卫所的军户和官兵也投靠了他们,咱们可不能小觑啊。”
  “本公当然知道。”
  杨峰冷笑道。
  “若是这李自成的实力太弱本公还不放心呢。”
  “哈哈哈……”
  众将全都笑了起来,对于接下来的计划杨峰并没有隐瞒什么,除了苟醒马、严狄等高级将领外,千总以上的军官也被告知了这一切。
  这并非是杨峰没有保密意识,而是在他看来,江宁军的行动压根就瞒不了人,还不如早点说出来,这样反而更能让下面的军官明白上峰的战略意图。
  当然了,杨峰也不是把战略意图嚷嚷得全军都知道,如果这么做的那那纯粹就是傻子了,就像现在这样,杨峰的战略意图只有大帐里这些千总以上的军官才有资格知晓。
  说实话,当苟醒马、严狄等军官第一次听到杨峰将自己的战略意图诉说出来后,所有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自家的国公爷疯了。
  江南士绅地主阶层在本地的势力,不要说他们了,就连本地的老百姓都明白有多么的可怕,因为这个时代的士绅地主势力,对于民间的掌控力是非常深的。
  打个比方说,民间村子里若是有什么纠纷甚至是凶杀案,百姓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去官府报案或是喊冤,而是去找宗族的族老、族长或者是本地的乡绅进行仲裁。
  而族里的族老们权力也大得异乎寻常,他们对于村子里上到婚娶嫁女下到通I奸偷盗都有权力做出处罚,打板子、驱逐出族谱甚至是侵猪笼都不是什么稀罕事,而能够担任族老或是乡绅的人一般都是有财有权的人,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乡绅们在民间的权利有多大了。
  而杨峰如今要做的就是借助流寇之手打击江南的乡绅势力,即便不能一扫而空至少也要重创他们。
  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大到把所有人都吓了一大跳,即便江宁军的军官们都是杨峰一手带出来的,他们也感到自家老板是不是要发疯了,如果这个计划被人知道,杨峰绝对立马变成整个江南士绅的公敌。
  不过后来众人随后一想,杨峰原本跟江南士绅的关系就很糟糕,甚至可以说由于东林党的关系双方早就成了你死我活的关系,现在即便是再坏又能坏到哪去。
  此刻,他们已经不用再为这个问题而烦恼了,反而因为正在见证着这一切的发生而涌起了一种心潮澎湃的感觉。
  “国公爷。”
  严狄突然提出了一个疑问:“若是江南的士绅见状不妙,上书朝廷下令江宁军驰援江南剿匪,咱们又该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
  杨峰轻哼了一声。
  “让咱们剿匪啊,没有问题啊。先让他们凑个几百万两银子充当军费吧,顺便再拉来十几二十万石粮草,否则咱们凭什么替他们火中取栗啊?”
  “那……若是那些人真的把粮草凑出来了呢?”
  “真凑出来也没关系,咱们可以立即开拔,只是怎么打先打哪里,打到什么程度就不好说了?”
  众人面面相窥起来,心里全都被自家老板的无耻给惊呆了。勒索了人家的粮草不算,身边还把人家给灭了,偏偏又说得那么的理所当然,难怪人家是国公,而自己只能当个千总或是游击将军了。
  “报……”
  帐篷外传来了一个声音。
  很快,一名千总大步走了进来,大声道:“启禀国公爷,夜不收来报。一个时辰前,他们在距离太湖县城一百里处于贼寇的探哨相遇,双方展开了激战,夜不收小队共消灭对方十六人,并追击残余的探哨到了太湖县城。
  贼寇被激怒后派出了一百多人出城追击,随后被咱们在五十多里外围歼,但贼寇已然得知我大军到来的消息,如今正在修缮城墙准备负隅顽抗。”
  杨峰不假思索的问道:“现如今太湖县城内的情况如何?”
  千总答道:“根据咱们俘虏的口供,如今太湖县城里共有三千余名贼寇,其首领为贼寇的一名都尉,名叫袁大头。
  这个袁大头向来残暴,数日前再攻打太湖县城之前便下达了拿下县城后犒赏三日的命令,当太湖县城被拿下后整个城池被杀得尸横遍野,至少数千名百姓被屠戮,无数妇女被侮辱,如今剩余的百姓正被袁大头强迫着修缮城墙呢。”
  大帐里一片沉默,只是杨峰可以看到不少军官们的眼中都露出了一丝丝的杀气。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江南之乱(六)
  由于江宁军的入驻,打谷场被杨峰的帅帐和负责护卫他的五百名家丁的帐篷挤得满满当当的。
  最开始的时候,村里的村民们看到有大军进驻这里时全都被吓坏了,当时就跑了一部分人,剩下的村民也有不少人做好了逃离这里的准备,即便是江宁军表明了身份后也没能完全打消村民的顾虑和不安。
  不过仅仅只是两三天的时间,百隆村的村民对江宁军的印象就完全改变了。
  这其中不仅仅是军纪问题,最重要的是村民们见识到了这支军队出手的阔绰。
  由于百隆村地处官道附近,平日里也偶尔有军队和路人经过,大明的官兵是什么德行大家都清楚,用兵过如梳,匪过如篦来形容或许是夸张了点,但随手顺带着偷几只鸡或是一只猪,甚至调戏一下妇女那简直压根就不是什么稀罕事。
  而这支新来的军队则不同,他们的兵除了训练之外一般都呆在军营里很少出来,即便是到村子里买点什么东西或是请村民们帮忙那也是照价付钱的,而且给出的价钱还高了不少。
  不扰民、有钱赚,这样的军队在村民们看来简直就跟传说中那支岳爷爷率领的岳家军没有什么两样啊,更何况这支军队装备精良军容整齐,那些当兵的更是长得一个比一个精神壮硕而且还挺有礼貌的,随便挑一个出来都符合选女婿的标准啊!
  有鉴于此,不但那些已经逃出去躲藏的村民又重新回来了,就连村子里的女人也重新把脸洗得干干净净,甚至还不时在军营外头晃悠,她们的目的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
  虽然村里的打谷场被那些官兵们占了,但村民们也没有怨言,反正如今也不是什么收获的季节,打谷场也没什么用处,那些官兵住着也没什么关系,不仅如此,不少顽皮的孩童也愿意偷偷溜到打谷场附近玩耍,那些驻守在那里的官兵虽然不会让他们入内,但也不会用暴力驱逐他们,昨天甚至还有官兵给村子里比较困难的村民送去了一些白面和食盐,当时差点没把那些村民给吓傻。
  傍晚,吃过饭的杨峰有些闲得慌,于是便在军营周围散步,在他身后的照例是宋烨和十多名家丁,这时天色将黑之时,村子里到处都飘荡着渺渺的炊烟。
  看着宁静的村子,杨峰有些怔怔的入神,这一刻的场景是如此的祥和,只是这种祥和在他看来却是无比的脆弱,不用多,只要来上一队几百人的流寇这个村子就会不复存在。
  良久他突然喃喃的说了句:“吃他娘穿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呵呵……说得真特么的好!”
  跟在他后面的宋烨则是有些懵逼,不知道为什么自家的国公爷会冒出这么一句,这句话不就是那些流寇的口号吗,莫非国公爷也觉得有道理?
  “啪……”
  团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从不远处飞了过来,从杨峰的旁边掠过,砸到了一根树干上发出了一声闷响。
  正在沉思的杨峰被吓了一跳,当他扭头看去时,发现却是一群顽童正在旁边玩扔沙包,看到这里杨峰不禁笑了,这种游戏的还真是流传深远呢,用一张破布缝一个口袋,里面随便塞上沙子或是棉絮就可以玩一整天,堪称是童年时代最物美价廉的玩具了。
  那些孩童对于差点砸到杨峰也毫不在意,一名嘴唇上还挂着一溜鼻涕的男孩笑嘻嘻的飞快从杨峰身边掠过,将地上的沙包捡了起来。
  经过这几天的接触他们已经明白,这支驻扎在村子里的军爷根本不会扰民,遇上脾气好的还会给他们分几颗糖果,这些也是这些孩童不惧怕杨峰的主要原因。
  “诶,小鬼头,过来。”
  杨峰喊住了从自己旁边经过的男孩,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把糖递给了他:“喏……拿去分给那些伙伴,记住吃完后晚上睡觉前要把牙齿刷一下,否则日后长了蛀牙可别赖我。”
  “谢谢这位军爷!”男孩伸出黑乎乎的小手捧着这把糖果,开心得不行,当他回到小伙伴中间后,很快就响起了一阵欢呼声。
  杨峰笑着看着这些孩童欢呼着正在分糖的孩童,过了一会他将目光看向了另一个方向,因为他看到苟醒马正从不远处朝他匆匆走来。
  他这才对宋烨道:“好了,咱们回去吧。”
  果然不出他所料,苟醒马确实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国公爷,刚刚得到消息,闯贼正率领六万贼寇围攻安庆府,这是安庆府知府王金国、守备王权联名写的求援信。”
  杨峰接过信封,检查了一下火漆封口,并没有立即打开,而是问道:“送信的人呢?”
  “正在外头候着。”
  “带他进来。”
  很快,一名风尘仆仆,穿着一身皮甲,外罩着明军鸳鸯战袄的男子大步走了进来,单膝跪了下来大声道。
  “小人安庆守备麾下百总胡大海拜见国公爷!”
  杨峰盯着胡大海看了一下,徐徐问道:“安庆府如今的情况如何,还有多少守军?”
  胡大海赶紧道:“好叫国公爷得知,如今安庆城里尚有五千多守军和三千多临时征召的青壮,王守备正带着将士们日夜守护城池。小人三前天出来的时候流寇已经开始攻城了,至于现在的情况如何小人就不知道了。”
  说完,他看着闭目不语的杨峰急道:“国公爷,如今安庆府危在旦夕,求求您赶紧出援救吧,再迟就来不及了。”
  杨峰沉吟了一下,又问道:“从安庆府到此处中间还有太湖县城挡着,你是如何过来的?”
  胡大海怔了怔,“小人是从旁边的小路绕过来的。”
  “唔……”
  杨峰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这才拆开了手中的信封,他打开一看发现这封信是安庆知府王金国写的。
  这封信里他可是把杨峰好生夸了一顿,从灭了满清鞑子再到收复台湾,把杨峰所有的功绩都夸了一遍。
  马屁拍得那叫一个热烈,随即又在信里把安庆府如今的情况说得格外严重,似乎杨峰若是立刻发兵的话明天安庆府就要沦陷一般。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江南之乱(七)
  看完信后,杨峰对胡大海道:“你且下去歇息,若想返回的话可歇息一晚明日回去,若觉得一个人回去太危险,可以跟随大军一起行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9/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