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5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9/751

  所幸明末一个比较有名的学者彭孙贻所著的《流寇志》里对这段历史曾有过比较详细的记载,当时朱常洵察觉到危机后,便召集了洛阳的将领,好言笼络之后并打开了库房搬出粮食和重金犒赏三军将士。
  也正因为如此,李自成付出了不小的伤亡才拿下了洛阳。
  拿下了洛阳后,李自成对于朱常洵这位始作俑者可谓是恨之入骨,抓住了他后召集众将前来,并当着众人的面割下了他的一大块肉,剁碎后跟鹿肉一起搅拌当成了下酒菜和众将一起分享。
  而这段历史也被喜欢玩文字狱篡改历史的满清鞑子改编之后,直接写进了《明史》里。
  此刻,这位另一个历史时空里被流寇给吃了肉的福王正热情的握着杨峰的手,“孤王早就听闻信国公的大名,只可惜未得一见,今日终于得偿所愿,实在是满心欢喜,还请信国公随孤王入府,里面已经准备好了酒宴,孤王要为信国公接风洗尘。”
  杨峰微微一笑,不露痕迹的挣脱了他的手,这才说道:“末将谢过王爷的厚爱,只是如今末将麾下数万将士还在城外餐风露宿,作为全军统帅怎能抛下将士们先行享受。还望王爷能够允许末将安顿好三军将士后再来王府聆听王爷教诲。”
  杨峰此言一出,周围不少人的脸色微微一变。
  刚刚赶到的巡抚尹璐忠赶紧上前几步,不满的说道:“信国公,王爷邀您入府为您接风洗尘,您怎可辜负了王爷的一番好意?这可不是为臣之道。”
  杨峰哈哈笑了起来:“尹大人,岂不闻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本公此番前来乃是受了陛下的旨意来河南剿匪,岂能是因为口腹之欲而耽误了陛下的大事,想必这也不是王爷愿意看到的吧?”
  “这……”
  尹璐忠楞了一下,偷偷看了看朱常洵。
  说实话,刚开始朱常洵也是很不高兴的,孤王知道你是皇帝的心腹重臣,这次来也是为了解洛阳之围而来,所以孤王才对你这么客气,但这并不是你不将孤王放在眼里的理由。
  要知道就算是朱由校看到本王也得喊一声皇叔,你小子敢驳我的面子?
  原本想要发火的,但他转念一想,自己虽然名义上是堂堂的藩王,整个大明除了皇帝之外能够让自己放在眼里的人还真不多,但实际上呢?自己这个藩王除了王府里的七八百名侍卫、宫女、太监以外,其他人根本就指挥不动,跟别提杨峰这样手握重兵的国公了,自己如果真要发火的话只能是自取其辱而已。
  想明白了这点后,朱常洵刚刚冒头的火气立刻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无妨……信国公说得有道理,为将者征战在外自然要和士卒同甘共苦,既然信国公牵挂城外的将士,那孤也不能无动于衷。来人啊……”
  “喏!”
  立刻就有太监上前。
  “去……告诉管家,准备好五百石粮食、一百头猪、一百坛美酒和三万两银子,随孤和信国公一起去城外犒赏三军。”
  “啊……”
  旁边的太监愣住了,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这还是平日里那位小气的王爷吗?他居然要犒赏三军?
  没有理会目瞪口呆的太监,朱常洵眼睛一瞪。
  “你聋了,没听到孤的话?赶紧去!”
  “喏!奴婢马上就去!”
  没有理会跑得屁滚尿流的太监,朱常洵转头对杨峰笑道:“信国公,孤王这次却是自作主张了,你不会见怪吧?”
  杨峰有些意外的看了朱常洵一眼,随即笑道:“王爷心怀大明将士,那是好事嘛,末将又怎会见怪呢,既然如此便委屈王爷和末将走一遭了。”
  “哈哈哈……,那就好,既然如此咱们就出发吧!”
  作为堂堂的藩王,朱常洵的雏形自然不能太过简单,除了藩王专用的舆轿以外,还要有太监宫女以及侍卫相随,一番鸡飞狗跳之后,一行人总算是出发了。
  华夏人对于八卦的能力向来都是第一流的,不到半个时辰,福王要出城犒赏来驰援的江宁军的消息立刻就传遍了洛阳城的大街小巷。
  在这个娱乐匮乏的年代,难得有这么一次看热闹的机会,洛阳城里的百姓又怎么会错过,很快无数得到消息的洛阳城的百姓就开始呼朋唤友蜂拥着涌向了北城门,等到福王一行人抵达时,城外已经密密麻麻的满是赶来看热闹的百姓。
  在福王府侍卫的驱逐下,朱常洵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北城门外,江宁军一行人的身影也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大雪依旧不停的下着,在已经没到了脚踝的雪地上,一名名身穿绿色军装的军士已经排好了队列站在城外的空地上。
  尽管北风呼啸,但这支大军却在寒风一动不动,这支已经排好了阵型的队伍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是直线一条,数万大军里除了马匹嘶鸣再无声音,一阵阵肃杀的气氛扑面而来。
  原本赶来看热闹的百姓还对着这支大军指指点点说笑,但渐渐的说笑的声音慢慢就没了,就连最顽皮的小孩也被吓得不敢吭声,整片大地开始变得寂静起来。
  而洛阳巡抚尹璐忠、布政使陆大有、按察使岳安以及洛阳总兵周牥等人却是看的脸色发白。阵容如此肃穆严整的强军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设宴款待
  这支已经被大雪染成了白色的大军在寒风中一动不动,排成的阵列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是直线一条,除了偶尔响起马匹的嘶鸣之外再无任何声音声音,一股肃杀之气在空气中四处弥漫。
  久居福王府的朱常洵哪里见过如此强军气象,一时间都看呆了。
  其实不止是他,就连一旁的巡抚尹璐忠、布政使陆大有、按察使岳安等人也看得目瞪口呆,洛阳总兵周牥则是又是羡慕又是嫉妒,他本身也是一名武官,自然知道想要练出这么一支强军出来是多么的困难。
  而最有意思的却是我们那位刚在城门口怼了杨峰的世子。
  原本朱由崧打算向自己的老子告杨峰的黑状的,他已经想好了,等到杨峰参加自己福王宴会的时候当着自家老子的面控诉杨峰目中无人藐视朱家皇室,就算不能把杨峰怎么样,也能恶心他一下,如果运气好的话甚至可以发动洛阳的官员上折子弹劾他。
  只是现在看到杨峰麾下的兵马居然如此强悍,他的心不禁动摇起来,这厮麾下的兵马如此强壮,若真把他惹恼了,这家伙会不会报复自己啊?
  无论是福王朱常洵父子还是洛阳的官员们看着大学中屹立不动军容齐整的江宁军全都被镇住了,至于那些围观的百姓就更不用提了,往日里看管了洛阳城里那些松松垮垮面带菜色的兵丁,现在乍一看到队列如此整齐威武的军队就更不用说了,就连最话痨的人也停止了说话,站直了身子吃惊的看着面前这支丝毫没有被暴风雪影响的军队。
  杨峰指着前方对朱常洵道:“王爷,这就是末将带来的江宁军,请王爷检阅。”
  “好好……好好……”已经看待的朱常洵嘴里只吐出了这么一句话。
  看到朱常洵已经有些发呆,杨峰微微一笑,旁边便家丁会意的递上了一个铁皮喇叭,杨峰提起喇叭高声道:“兄弟们,现在听我口令,全体都要,立正!”
  “哗啦!”
  原本肃立不动的大军动了一下,发出了一声闷响。
  “兄弟们,咱们到洛阳了,洛阳的福王殿下也亲自过来劳军,并给大家送来了礼物。现在请福王大人训话!”
  “大明万胜……万胜……”原本鸦雀无声的数万大军突然齐齐爆发出了呐喊。
  “大明万胜……万胜……”
  突如其来的呐喊直接就把周围的人吓了一跳,不少围观的百姓甚至吓得发出了尖叫,一时间周围乱成了一团。
  “福王殿下,请!”
  “这个……”
  朱常洵有些发懵,他还从来没有在这么多人的地方公开演讲过,更何况还是当着数万将士和数倍于此的百姓官员面前说话。刚才大军发出的动静把他也吓得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要不是旁边有太监搀扶着恐怕就要出丑了。
  将一双肥胖的手摆得如同风车一般,他赶紧道:“信国公,还是算了吧。孤王来此是来犒赏三军的,还没做好训话的准备呢。”
  看到朱常洵有些惊慌的模样,杨峰突发恶作剧的心思,说到:“既然王爷没有做好准备,那不如让世子殿下代替王爷训话如何?”
  “啊……让我说话?”
  原本站在一旁不停腹诽的朱由崧吓得小脸煞白,失声道:“不行不行,我不行的,信国公还是另请高明吧。”
  杨峰打量了他一眼,朱由崧哪里还有刚才在城门口时那种嚣张跋扈的模样,此刻的他就象一个未出阁的千金小姐,眼里带着惊恐和不安。
  杨峰不禁暗暗摇了摇头,这位历史上的弘光帝,其实也是悲剧人物。大明历来就有将藩王当猪养的传统,他的老子福王朱常洵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他自己更是如此。原本杨峰还生怕这两父子为难自己,所以打算给这对爷俩安排一些特别的节目,但现在看来已经没有这个必要了。
  有些意兴阑珊的杨峰也没有了继续给他们挖坑的兴趣,对周围的将领们使了个眼色,这次原本是秀肌肉的行动很快便结束了,毕竟让将士们站在雪地里站得太久是会染上风寒的。
  在福王的示意下,王府的长史站了出来宣读了犒赏表彰,长篇大论下来听得杨峰都有些头昏脑胀,好不容易长史念完,随后王府的太监和仆从将一车车美酒、粮食以及一头头活猪送了过来,已经冷得有些受不了的
  将结束了这场阅兵后杨峰一行人便回城了。
  犒赏完毕后,数万江宁军自然不能进城,要在城外安营扎寨,杨峰则是和福王一行人重新回到了王府。
  作为亲王,福王府的冠冕服饰,车旗邸第其实是仅次于皇帝的,府内也像皇宫一样建有“三大殿”,前殿,中殿,后殿。各殿两厢周边再有三宫、宗庙、书院、仓库、沐浴、进膳等房屋。
  看着一座座建造得辉煌宽阔的建筑以及周围站着的宫女太监,再对比一路走来城内那些衣衫褴褛的平民,杨峰不禁暗自摇头,大明内部的问题还是太多了,难怪另一个时空里洛阳空自拥有坚固的城墙和一万多官兵,却依然被李自成带领的流寇攻下来。
  一行人来到了福王府前殿,也就是承运殿前,这座承运殿的大殿檐柱都是采用整块巨石雕凿而成,看上去气派异常。
  在太监宫女的拥簇下,福王坐上了位于大殿中央的王座。
  众将官和官员也在太监的招呼下坐了下来,在这座大殿里,除了福王之外就属杨峰的身份最为尊贵,所以他得以坐在朱常洵的右下首,在他的旁边则是众多武官,左边则是巡抚尹璐忠等一众文官。
  落座后,众多宫女纷纷上前端上了美酒佳肴,随后又响起了阵阵奏乐声,穿着华丽的乐I妓和舞女在一旁跳舞助兴,一时间整座大殿似乎都充满了一种酒I池I肉I林的味道。
  不少武官看得是眉花眼笑,一双双眼睛死死的盯着在一旁跳舞的舞女,眼睛差点都瞪出来了,这也使得对面不少文官心生鄙夷。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讨要军饷
  看着大殿中那些眼睛都几乎凸出来的武官,杨峰暗自摇头。
  说实话,来到大明那么多年,大明的文武百官他见得多了。
  文官就不用说了,大明的文官差不多都是一个德行,就武官来说边关的武将虽然也有贪墨喝兵血的行为,但相对来说武官们做事还算有底线,对手下的官兵也不敢太苛刻,因为他们很清楚一旦上了战场他们还要靠手下的兵丁替他们卖命,否则异日一旦上了战场今日的刻薄就会成为他日的绞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9/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