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5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5/751

第九百九十四章
舍命不舍财
  听到这个声音,李正先是一愣,脸上原本凛然的杀意立刻转变成了亲切的微笑。
  他抬起了头,笑着对来人道:“原来是宋千户啊,宋千户不在家里歇息,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莫不是有什么事吗?”
  宋烨在跟随杨峰之前原本就是江东门千户所的军户,家里除了爹娘还有两个妹妹,全家五口人全年就没有吃过一顿饱饭。
  自从当了杨峰的家丁后不但全家都吃上了饱饭,就连媳妇也娶上了,去年他的媳妇更是替他生了一个儿子,把他的爹娘乐得跟什么似地。
  只是他常年跟着杨峰,一年到头也难得回一趟家,这次回来将兵部的公文和杨峰的手谕颁发给李正后,原本他还想留下来协助李正做好物资筹集工作的,但李正却以他一年到头难得回来一趟,赶紧回家尽孝心为由将他劝回了家。
  所以李正也没想到原本应该明后天才回来的宋烨居然深更半夜出现在这里。
  脸上露出了混杂了尴尬、勉强和诧异笑容的李正大步迎了上去,笑道:“宋千户,你怎么大半夜的跑过来了,难不成是对我老李有什么不放心的?”
  按理说,李正身为正三品的江宁卫指挥使,比起宋烨这个五品的千户足足高了四级,平日里能给宋烨一个笑脸已经是很给面子了,但宋烨的身份可不仅是小小的千户,人家可是国公爷身边的家丁头子。
  俗话说了,宰相府里看门的都是七品官呢,君不见现代社会里,就算是县长的秘书下到基层后那些镇长乡长都给出门相迎,更何况是国公爷的心腹呢。
  宋烨笑了笑:“李大人不必如此,下官已经探望过爹娘和妻小,看到家里没事就放心了。只是国公爷临走前曾经嘱咐过,此次出征事关重大,江宁卫务必要在三日之内将出征之事准备妥当,所以下官不得不过来看看,否则心里没底啊。”
  “哦……是这样啊。”李正勉强笑了笑,“宋千户有心了,您只管放心好了,明日午时之前,本官一定将所有物资准备妥当,绝不会出半点叉子。”
  “是么?”
  宋烨淡淡笑了笑,目光在大厅里的十多名军官脸上扫了一下,将所有人的神情都尽收眼底,他点了点头。
  “那好吧,既然李大人都这么说了,下官也就不越俎代庖了,那明日午时下官再过来,您看如何?”
  “您放心好了,若是出了岔子,本官也没脸见国公爷了。”李正把胸脯拍得砰砰响。
  “唔!”
  宋烨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下官就不打搅李大人了,告辞!”
  看到宋烨终于要走,李正也长舒了口气,忙不迭的说:“送老弟走好!”
  “哦……对了。”
  已经转身走了两步的宋烨突然停住了脚步,露出懊恼的神情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差点忘了一件事,李经历是关于你的。”
  “啊……”李革就是一愣。
  “李经历。”宋烨对李革道:“来之前国公爷让我询问您,这次的翡翠矿石您准备好了没有,国公爷可是催得很急的。”
  李革微微一愣,宋烨虽然身为杨峰的家丁头子,但却非常知道分寸,除了负责自己的那摊子事外,其他的事从来不管,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得到杨峰的信任,可今天他这是怎么了,居然插手起生意上的事来了?
  不过李革也是个聪明人,开始微微一愣神后,和宋烨的眼神对上不到两秒,随即就明白过来了,这是有话要跟自己说呢,脸上立刻露出了恍然大悟的样子:“哦……您说的是缅甸的那批矿石吧,上个月便已经准备妥当,如今已经放在库房里,随时可以提走,您现在要不要查验一下?”
  宋烨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神情:“那感情好,正好现在有空,那就劳烦李经历跟我一起去看看吧。指挥使大人,下官和李经历出去替国公爷办点事,没有问题吧?”
  “草……你都打着国公爷的旗号来问老子了,老子敢说不吗?”
  李正心里一阵骂娘,嘴里却是满脸堆笑:“当然没有问题,宋千户尽管去忙好了,国公爷的事要紧。”
  “那成,指挥使大人先忙,下官先走了!”
  看着消失在门口的两个身影,原本笑容满面的李正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右手握拳重重的在案上拍了一下,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看着李正那沉得几乎能拧出水来的脸色,面前的十多名军官连大气都不敢喘。良久一名千户官有些战战兢兢的说:“指挥使大人,国公爷眼看着就要到了,可咱们的物资还没有准备完毕,李革这家伙又总是阳奉阴违的,咱们该怎么办啊?”
  李正破口大骂起来:“你是不是蠢,这种事还来问我?没听到本官刚才说了吗,无论如何也要在明日午时之前将所有粮草物资筹集完毕。李革以为他不把银子给咱们,咱们就没有办法筹集到物资了吗,他也太小看老子了。”
  冷笑了两声后,李正神情肃穆的说道:“诸位,你们这些年跟着我李某人,一个个的也捞了不少的银子,平日里吃香喝辣不在话下,有的甚至连小妾都娶了好几房。
  现在有事了,你们也应该出点力了。现在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你们一个二个的也别想跑,这样吧,待会你们全都回去,每个人拿出五千两银子都交到老子这里来,咱们连夜到金陵去买粮草,务必要在明日中午前将将缺口补上,明白吗?”
  “每人四千两啊?”
  听到李正一开口就是每人四千两,不少人的脸上露出了犹豫之色。这笔银子足够在金陵城里买一套不错的宅子再买上一房漂亮的小妾了。
  “一群蠢货!”
  看到这些人一副心疼的模样,李正就感到气不打一处来,大步走了过去对着刚才说话的千总一巴掌扇了过去。
  “一群舍财不舍命的蠢货,你们这些人跟着我也有好些年了,多的赚了一两万,少的至少也有七八千两,现在只是让你们拿出几千两银子就跟要了你们的命似地。我告诉你们,若是东窗事发,你们别说银子了,恐怕连命都保不住,国公爷的手段你们还不知道吗?”
第九百九十五章
宋烨的震惊
  李正,原本为江宁卫千户所的百户,后因做事能干而得到杨峰的赏识,两年前杨峰要率部前往福建平叛,便保举其为新的江宁卫指挥使。
  杨峰的眼光还是不错的,李正确实颇为能干,刚开始的时候江宁卫在他的带领下无论是屯田还是开办的作坊工厂都发展得不错,也挣了不少银子,但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尤其是这种权利还缺少监督的时候就更是如此了。
  按理说杨峰给自己的手下开的军饷已经不算少了,经过几次调整后,刚入伍的军士第一年的每个月的军饷为一块银元(一两银子)和三升粮食,第二年则增加到一两五分银子和五升粮食。
  从伍长、什长、小旗到百总、千总乃至指挥使的饷银分别为三两、五两、十两、三十两、五十两不等。
  而这只是基本的军饷,逢年过节什么的还另有赏银。
  这样的军饷放眼整个大明都是独一份的,象立正这样的指挥使每个月领到的军饷别说养家了,就算是养上两房小妾都是够了。
  但人心都是贪婪的,看着每天从自己手种流过的成千上万两银子,李正的心慢慢变了,一开始他只是占点小便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已经不满足于占那点小便宜了。
  他开始拉拢手下大肆侵占江宁卫的财物,甚至公然将江宁卫农场出产的粮食变卖,要不是如此诺大的江宁卫又怎么会连一个月的粮草都凑不齐。
  杨峰的厉害他自然是清楚的,但知道归知道,他就是无法抑制心中的贪念,加之杨峰已经两年多没有回来了,所以他在这条路上也是越走越远。但是现在他却害怕了。
  杨峰是什么人,那可是江宁军的创建者。昔日满清鞑子何等嚣张,萨尔浒之战,十余万明军全军覆没,大明丢掉了大半个辽东和东部蒙古,之后随着大明国势的日渐衰败,大明对满清只能采取守势。
  但正是杨峰,率领江宁军多次击败满清鞑子,就连老酋努尔哈赤也死在了他手里,最后更是收复沈阳,昔日不可一世的满清如今已成昨日黄昏。
  灭了满清和郑芝龙后,如今更是挥师南洋,就问这样的战神你怕不怕?
  自从接到了宋烨带来的兵部出兵公文和杨峰的手谕后,这几天李正便一直都处于一种惶恐不安的状态里,他太清楚杨峰的厉害了,如果让他知道了自己这两年的所作所为,撤职查办那是轻的,搞不好自己的小命就没了。
  越想越害怕的李正看到面前这些手下一副舍命不舍财的模样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飞起了一脚将一名百总踢翻在地,阴森森道:“本官不管你们愿不愿意,一个时辰之内都给我交出四千两银子,否则就休怪本官不顾同僚之谊了。现在都出去!”
  听了李正的话,一群人立刻做了鸟兽散。
  “一群废物!”
  看着一哄而散的人,李正恨恨的骂出了声,随后也长叹了口气后走向了后院,看来这次自己也得出一回血才能度过这个难关了……
  宋烨和李革走在漆黑的路上,他们的前面是两名手持气死风灯的家丁,后面还跟了四名。
  两人走了好一会宋烨才说到:“李经历,你就没有什么要对我说的么?”
  李革轻叹了口气,“宋千户,你也看出来了?”
  “废话!”
  宋烨轻哼了一声。
  “你别忘了,我在这里可是长大的,虽然跟随国公爷去福建呆了两年,但我爹我娘可还在这里,江东门千户所能够瞒住我的事情还真不多。但是让我奇怪的是,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你居然没有第一时间告诉我,莫非你李革也背叛国公爷了吗?”
  “我没有!”李革突然激动起来,“我李革虽然不敢自夸忠义无双,但也不是忘恩负义之人,我但拍着胸口说,我从来没做过对不起国公爷的事!”
  “那你为什么不将这里的早点禀报国公爷?”宋烨的眼神突然变得凌厉起来,“你知不知道,即便你没有参与,但你这么做也是在纵容?”
  “禀报?你让我怎么禀报?”
  李革激动的说:“我不过是小小的一个经历官,连面见国公爷的资格都没有。更何况这两年你和国公爷远在福建,我就算是想禀报也没有门路啊。”
  这下轮到宋烨无话可说了,总是在两个时空里穿梭的杨峰踪迹总是非常诡异,别说外人了,就连他这个家丁头子都也长长十天半月的见不着他,更何况别人。
  沉默了一会,宋烨才问道:“那你老实告诉我,这个李正犯的事大不大?”
  李革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江宁卫的账面上应有储备粮五万石,马料八十万斤,可如今连供应两万大军一个月所需的粮草都拿不出来,你说大不大?”
  “什么?”
  宋烨大惊。
  “这怎么可能?五万石粮食啊,他李正怎么可能吞得下这么多的粮草,他也不怕被撑死?”
  “哼……他怕什么?”
  李革愤愤不平道:“如今的李正可是江宁卫的指挥使,江宁卫上上下下全都是他说了算,卖点粮食算得了什么,你恐怕还不知道吧?如今的江宁卫四个千户已经有三个被他拉拢过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盗卖点粮食算什么?”
  宋烨沉着脸追问道:“他把粮食卖给谁了,所卖的银两到哪去了?”
  李革没好气的说:“还能卖给谁,无非就是金陵那帮无良奸商呗。这两年西北大旱,虽然国公爷弄来了玉米、土豆、红薯等高产种子,但粮食还是有些缺乏。
  那帮子粮商低价买了咱们的粮食,然后高价转手卖到了京城、陕西、山西等地,有的甚至还卖到了江南,赚得是盆满钵满。所有人都发了财,唯独国公爷和军户们亏了银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5/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