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751

  “杨指挥使,领旨谢恩吧。”
  这名穿着一套宝蓝色宦官服饰,面容消瘦的太监看到跪在地上的杨峰还在愣愣出神,宣旨完毕的他不禁出言提醒了一声。
  “哦……念完了,好的好的。”
  太监的声音终于将还在魂游天外的杨峰拉了回来,这才赶紧站了起来从太监的手里接过了圣旨。
  此时杨峰的所在地是镇江府知府衙门的大堂里,在他的周围还站着吴振良、蓝善佑等一众镇江府的官员以及耿秉义等一众手下,看着从太监手里接过了圣旨的杨峰,吴振良、蓝善佑等人眼中露出的混合着羡慕、嫉妒以及微微有些不屑的目光,而耿秉义等人就是纯粹的欣喜了。
  看到自家主将还没有完全从圣旨中清醒过来,耿秉义也顾不上别的,赶紧上前几步自作主张的对那名太监道:“公公辛苦了,还请公公入内奉茶。”说完后,他还往太监的手里塞了一大锭银子。
  拿着圣旨在一旁发愣的苏晋知道这时候才完全清醒过来,这才上前一步对太监道:“对对……还请公公入内奉茶,下官还未请教公公高姓大名呢。”
  太监将银子悄悄的在衣袖里掂了掂,立刻感觉到了沉甸甸般的感觉,他原本面无表情的脸上犹如变脸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杨指挥使客气了,咱家叫高得功,杨指挥使叫咱家的名字就好。”
  “高公公,里边请!”作为地主的吴振良这时也走了上来,邀请高得功入内奉茶。
  面对众人的邀请,高得功却笑着拒绝了。
  “吴大人,杨指挥使,你们的好意咱家谢过了,不过皇上还等着咱家把那批贼寇押回京城复命呢,咱家可不能耽搁了。”
  “这样啊。”一听说皇帝还等着高得功押送俘虏回京,吴振良等人也就不再劝了。
  杨峰上前又往高得功手里塞了一块东西,“高公公远道而来却是辛苦了,原本是要请公公入内奉茶并小聚一番的,但既然公公还另有皇命下官也就不再强求了,只是下官还有点小事不明,请高公公不吝赐教。”
  高得功的眼神多好啊,当东西到了他手里,那一抹耀眼的光芒闪过他的眼睛后,他的嘴几乎都咧到了后脑勺,这可是一锭金子啊,抵得上他在皇宫大半年收到的孝敬了,这一趟来得可是太值了。
  收了金子的高得功如今看着杨峰的眼神就象在看自己的衣食父母:“杨指挥使尽管问,咱家必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敢。”杨峰微笑道:“既然皇上任命下官为江宁卫指挥使,那原指挥使夏侯享不知要调去哪呢?”
  “这个嘛……”高得功想了想才说到:“这件事咱家倒是曾听兵部的人说过,听说兵部要将他调往凤阳担任副守备一职。”
  杨峰继续问道:“既然如此,那原江东门千户所千户一职朝廷有任命了吗?”
  “杨指挥使尽管放心,对于原江东门千户所千户一职朝廷并没有另外任命,按照惯例那就是让您自己举荐了,到时候您只要派人去京城打点一番就可以了,一般而言问题不是很大。”高得功说到“打点”一词时特地加重了语气,脸上露出了你知道的神情。
  接下来杨峰又问了几个问题后这才将高得功送出了知府衙门,看着高得功和他带来的一百多名缇骑高高兴兴的押送着直立花堪和六百多名俘虏上路后这才重新回到了衙门。
  只是当他刚进入大堂就被吓了一跳。
  “你们干什么?”
  只见大堂上耿秉义、曹迎矛、褚茂光等军官排成了一排,看到他回来后所有人都躬身拱手齐声道:“小人恭喜指挥使大人高升”
  “嘿……你们这是干嘛?”
  看到站了一排齐齐拱手的军官,杨峰有些好笑道:“耿副千户,广海、何晟、许立,你们什么时候也学会这套了?”
  负责统领刀盾兵的百户广海嘿嘿笑了起来:“这不是您高升了么,咱们这是替大人高兴啊。”
  杨峰没好气的摆摆手:“行了,吴大人、蓝大人还在这里呢,你们也别搞这些名堂了,都散了吧,本官还有事跟吴大人商议,想喝酒的话等回到南京本官请你们喝个够!”
  “明白!”得到了杨峰保证后众人这才笑嘻嘻的做鸟兽散。
  看着一哄而散的众人,杨峰这才有些不好意思的对吴振良等人道:“吴大人、蓝大人,不知可否借步单独聊几句?”
  吴振良和蓝善佑对视了一眼含笑道:“当然可以。”
  三人进了签押房,落座后杨峰才说到:“吴大人、蓝大人,这些日子经过几番围剿,镇江府周围的贼寇大都已经授首,剩下的些许贼寇也已经不足为虑。算起来本官也算是完成了兵部的命令,所以本官打算明日便率部返回南京,因此特地向两位大人告知一声。”
  吴振良和蓝善佑同时点了点头:“这是应该的,既然贼寇已经剿灭得差不多了,杨大人自然也应该回江宁卫就任了。”
  其实三人都没有察觉,当杨峰被任命为江宁卫指挥使后,杨峰和吴振良、蓝善佑等人说话的口吻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杨峰原本对自己“下官”的自称也变成了“本官”,吴振良、蓝善佑两人这些日子虽然对杨峰的态度还算和蔼,但依旧隐隐带着些上官的口吻,而如今两人跟杨峰说话时已经用平级的态度了,而这一切的发生却变化得极其自然,没有一丝一毫生硬的感觉,这不得不令人感慨华夏官场的奇妙。
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革的担忧
  三人说话间,一名丫鬟进来给三人端上了茶水,这才悄然退下。
  杨峰抿了口茶,这才悠然的说道:“吴大人、蓝大人,想必两位也知道本官在南京也做了点小生意的事情吧?”
  吴振良和蓝善佑同时笑了起来,吴振良眼中闪过一丝艳羡之色点头道:“这自然是知道的,听闻杨大人与魏国公、英国公还发生了一些误会,也是因为生意而起。”
  杨峰无奈的摇了摇头,他看着怎么感觉这两人的笑容里有股幸灾乐祸的味道。
  “正是!”蓝善佑也道:“听闻杨大人专门从海外贩运玻璃以及各种珍玩在南京贩卖,可谓是日进斗金,这才拉起了那么一支敢战之师。”
  得……从这位的口吻里杨峰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酸味。
  不过这也难怪,随着杨峰从现代社会弄来的玻璃逐步从南京往周边地区扩散,杨峰的大名也逐渐为人所知,别的不说,近三个月杨峰从东来顺银楼分到的银子就有二十多万两,说是日进斗金也不为过。也难怪蓝善佑会那么用那种酸溜溜的口吻说话了。
  杨峰微微一笑,不以为意的说:“两位大人有所不知,海上风险可是非常的巨大,从我大明至欧巴罗,十船货能有五船平安抵反返航那就是老天保佑了。世人只看到本官在南京赚了海量的银子,可有谁会体会到这些东西都是杨某人历尽千辛万苦从万里之遥的欧巴罗转运过来的,可以说这些银子是无数水手和伙计用命唤来的,谁若是不服气也尽管去欧巴罗采买货物啊,本官绝不会眼红半分。”
  杨峰把话说到这份上,蓝善佑和吴振良反倒说不出话来了。
  人家说得没错啊,这些银子是人家用命换来的,你如果不服气也可以去欧巴罗贩卖啊,没人拦着你。
  过了一会,蓝善佑才有些悻悻的说:“杨大人今天特意跟蓝某和吴大人说这些吧?”
  “当然不是。”杨峰微微一笑露出了雪白的牙齿,缓缓道:“本官有意在镇江府开始一个分店,专门负责出售玻璃和一些小玩意,希望两位大人能够多多关照。”
  “杨大人要在镇江府开设新店?”
  吴振良和蓝善佑对视了一眼,眼中同时露出了喜色。
  “正是,镇江府背靠漕运,同时也是扬州、溧阳以及常州府三地交汇点,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在这里开设店铺也是很有必要的。当然了,规矩本官明白,一应花销都会遵照规矩办事,两位尽管放心好了。”
  杨峰说的如此明白也如此的“上道”,吴振良和蓝善佑自然不能再装糊涂了。作为知府的吴振良率先点头:“本官身为一地父母,自然希望本地百姓、士绅能用上好东西,杨大人新店开张时还请送张请柬过来,解释本官和蓝大人一定会送上一份贺礼。”
  “多谢两位大人!”杨峰一听就知道这事成了,他站了起来笑着向两人道谢。
  “杨大人客气了,本官再次预祝杨大人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吴振良和蓝善佑也是笑容满面,杨峰的玻璃在南京卖得有多么的火爆他们也听说了。用日进斗金来形容一点都没有夸张,他们两个作为镇江府的一二把手按照惯例每个月都会有一笔数量不菲的“孝敬”,这已经是如今大明几乎公开的潜I规则了。
  三人又闲聊了一会后,杨峰这才起身告辞,吴振良和蓝善佑则是起身将其送到了衙门口。
  当杨峰接过宋烨递过来的马缰翻身上马后,眼光掠过还站在门口目送他离开的吴振良和蓝善佑心里也是一阵感慨。
  不管是明代还是现代官场上就是这么现实,如果他还是那个小小的五品千户,虽然吴振良和蓝善佑绝对他比较客气,但也绝不会在会谈结束后亲自送他到门口,这就是官职和权利提升后带来的变化了,毕竟一个五品的千户和一个三品的指挥使差别可是非常大的,而且说起来杨峰现在可是正三品,比起吴振良的正四品和蓝善佑的从四品可是高了两三级呢,尽管是武职,但毕竟也是正三品不是。
  六月下旬的最后一天,杨峰率领着江东门千户所的军士返回了江东门千户所,受到了千户所有所军户和正在工作的流民的热烈欢迎。
  队伍刚回走到到千户所附近,就看到一些军士的家人站在路边翘首以待,不少人脸上尽是担忧之色。
  当队伍来到较场后,走在后面的辎重兵将十多个灵位摆在了较场上,立刻就引起了阵阵的哭声。
  看到那些哭得伤心欲绝的军士家属杨峰也很是黯然。
  有战争就有伤亡,此次出征虽然杨峰已经做好了准备,但在这大半个月的时间里依然阵亡了十多名军士。
  不过这已经是杨峰尽力的结果啦,要知道如果没有杨锋提供的完善的铠甲和兵器以及从现代社会弄来的抗菌药物,队伍的伤亡肯定会尽更大。
  接下来杨峰召集了千户所所有人召开了一次全体大会,宣布对此次出征将士的奖赏。
  这次出征将士除了每人可以得到30两银子的赏银外还对一些作战格外勇猛的军士进行了褒奖。
  这些军士少的得到了数十两银子的赏银,多的上百两,有的甚至是官升一级。
  最后,杨峰又宣布这次所有阵亡的军士每户都得到了100两银子的补偿,免去其家属20年的赋税。若有子女尚未成年这千户所负责养育这些子女直至18岁。家中有老人而无兄弟姐妹者千户所负责将老人养老送终。那几名伤残的军士则是杨峰则安排他们在千户所给他们安排一份活计,每个月还有三十斤米面以及一定银子的补贴,这些补贴一直发到他们去世为之。
  当杨峰将这个决定宣布出来的时候整个较场都轰动了,不要说那些激动得不能自己的军士家属了,就连周围的军户们也都惊呆了。
  当兵的最怕的是是什么?无非就是自己伤了残了生活无依或是死掉后家人无人照料,现在好了,你伤了残了杨大人负责养你,你要是死了杨大人还负责帮你赡养老人并把你小孩养大,这样的好事以往别说看到了,就连听都没听说过啊。
  从古至今当兵的哪听说过这样的好事啊,一时间校场上有欢呼的也有痛哭流涕的,更有跪下来向杨峰叩头感谢的。
  当杨峰从台上下来后,却被李革给拉住了。
  “杨大人,您真的要这么做吗?”
  “怎么?李吏目认为本官在说谎不成?”
  “不敢不敢!”李革赶紧忙不迭的摆着手,“大人误会了,学生并非是怀疑大人的诚意,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
  看到李革结结巴巴的模样,杨峰不由得眉毛一扬,脸色也沉了下来。
  随着杨峰当官日久,身上的官位也日渐浓重,加之刚从战场回来的他一身的煞气还没消掉,是以他这么一发怒,李革便觉得一股莫大的压力笼罩在他的身上。
  “大人,您先别生气。”李革赶紧说道:“学生几日前就听闻皇上特地封您为江宁卫指挥使,想必过几日您就要去江宁卫上任了。这原本是好事,但是您要知道,一旦您担任了江宁卫的指挥使,那么您麾下的人马可就不仅仅是咱们千户所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