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3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3/751

  “哦……”
  钱谦益不动声色的端起茶杯品了一口,眼中露出了一丝嘲讽之色,“诸位贤达想要本官如何管啊?是给巡抚大人下令收回成命,还是斥责江宁侯啊?”
  “这……”
  众人脸上也露出了尴尬之色,他们当然知道钱谦益虽然身为礼部侍郎,看似清贵,但谁都知道他这个礼部官员实际上是谁也管不了。
  不过今天众人过来,自然不是来自讨没趣的。
  姓齐的老人接着道:“吾等自然知道那姓杨的仗着有皇上撑腰,如今是凶焰滔天,但自古邪不胜正,牧斋公如今身为东林党党魁,文采素来为天下仰望,若是登高一呼必然是天下相应。
  若是您再能率先上折子弹劾他茶毒地方,胡乱干涉地方政务,皇上和朝堂诸公得知后必然会有所动作,纵使不将此獠绳之以法,但也会将其革职查办,如此一来也能为天下百姓除一祸害,岂不幸甚?”
  钱谦益嘴唇画出一道弧线,轻轻的将茶杯放在了桌面上,淡然说道:“本官蒙陛下错爱,虽身为礼部右侍郎,但俗语有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毕竟江宁侯如今乃是国之重臣,弹劾这样的人物却是不可轻举妄动。”
  众人一听心里不禁大骂,这些日子他们对钱谦益又是请客又是送礼的,光是美姬就送了好几名,钱谦益也排着胸脯跟他们说杨峰在福建呆不了多久,可现在让他来真格的了,这家伙却又摆出了这样一幅嘴脸,这也太翻脸无情了吧?
  其实,殊不知此时钱谦益心里也在冷笑。
  这些乡下来的土财主眼皮子也太浅了,以为送给自己区区一些钱财和几名女人,自己就真要被他们火中取栗,未免也太天真了,真以为堂堂的礼部右侍郎这么不值钱吗?
  杨峰是什么人?那可是天启皇帝最信赖的心腹,如今又为朝廷拿下了台湾。
  自古以来,不管任何朝代,为朝廷开疆扩土的功劳那都是最大的。
  卫青、霍去病、李靖、岳飞这些将领为什么能够千古流芳,还不是因为他们在各自的朝代里,要么为朝廷开疆扩土要么为朝廷收复失地么?
  虽然钱谦益和东林党们恨不得吃他的肉,但在这样的功劳面前,就连钱谦益也敢说出半句杨峰为大明开疆扩土是不对的话来,用后世的话来说这就是政治正确。
  如今杨峰为大明拿下了台湾,这可是相当于一个琼州的面积了,这样的功劳有多大就不用多说了。可笑这些人竟然还来唆使他上折子弹劾杨峰,钱谦益真想跟他们说一句:“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惜你们这些蠢猪都没带。”
  正当钱谦益想要再要说几句将他们打发走,那名姓齐的老士绅明显有些急了眼,说道:“钱大人,草民等也知道那贼子如今气焰滔天,朝中百官大都敢怒不敢言。
  可老朽相信,这天下必然是邪不胜正,大人若是担心势单力薄,老朽等人愿意再去跪求温尚书,请他与您一同上书弹劾那个贼子!”
  “对……吾等愿意恳求温大人,请他与您一同上书,弹劾那杨峰!”
  众人说完后,齐齐看向了钱谦益,希望他能答应下来,可钱谦益的脸色却立刻变了,只见他淡淡的说道:“既然诸位已经决定过了要去求温尚书,那本官就等着诸位的消息吧,本官乏了,诸位请回吧。”
  说完,钱谦益端起茶杯,但只是用茶盖划拨了一下茶叶,站在一旁的仆从见状清了清嗓子高声道:“送客!”
  没想到钱谦益竟然突然下了逐客令,众士绅在惊愕、不解的同时也只能无奈的站了起来起身告辞。
  直到过几天他们请教一名已经从京城致仕的官员后才知道自己这些人被赶出来的原因。
  等到众人走后,钱谦益冷哼了一声:“一群利令智昏的蠢货,居然想鼓动本官去对付那杨峰,真是瞎了你们的狗眼。”
  “来人啊!”
  随着钱谦益声音的落下,一名仆从大半的中年人快步从门口走了进来,垂下了头静候钱谦益的吩咐。
  钱谦益摇头道:“这里不能再呆了,你们马上准备一下,过两日咱们就离开这里返回京城。”
  “老爷,咱们的事还没办完呢,而且温尚书和曹公公也没发话,咱们就这样回去好像不大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钱谦益冷笑道:“曹公公和温大人比咱们更像离开这里。你尽管准备,本官立刻就去面见温大人和曹公公,请他们返回京城。”
  “喏!”
第六百七十二章
晋升?
  京城皇宫
  十二月下旬的京城早已是雪花纷飞,连续下了两天大雪后,京城里的积雪已经到了小孩的膝盖,顺天府以及五城兵马司不得不紧急派出了衙役并征集壮丁清扫道路和屋顶的积雪。
  东暖阁里,四五个炭炉分别摆放在了屋子的周围,将寒冷驱赶得无影无踪。
  穿着一身轻薄常服的朱由校有些惬意的半靠在椅子上,在他的两旁则是围坐着顾秉谦、韩爌、朱国桢等三位阁老。
  朱由校悠然道:“江宁侯已经拿下台湾了,并上了折子请求朝廷尽快迁徙百姓前往台湾,并派遣官员入驻以安定民心,不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顾秉谦手捋胡须,朱国桢和韩爌二人眼中尴尬之色却是一闪而过。
  就在一个月前,那个所谓的荷兰使节团到来后,朝廷开始刮起了一股停战的风气,不少官员纷纷向朱由校上书,言明大明乃是礼仪之邦,既然人家使节团已经提出了要求,为了彰显礼仪大明就应该显示出自己的风度停止攻打热兰遮城才是。
  为此朱由校也不得不派出了温体仁、钱谦益和曹大忠三人,给杨峰带去了一封含糊不清的圣旨。
  现在好了,只是停战了大半个月,人家杨峰就一口气把热兰遮城给拿下来了,这不是在打大家的脸吗?
  但事情怪就怪在这里,尽管杨峰的这一巴掌打在不少人的脸上啪啪响,但奇怪的是这一次居然没有多少人上折子弹劾他,原因大家都明白,在实打实的好处面前,面子这点东西实在是不足为道。
  看到二人眼中那股闪过的尴尬之色,顾秉谦脸上闪过一丝笑意,这才拱手对朱由校道:“陛下,如今热兰遮城既然已经被江宁侯拿下,台湾全境已然全部归属我大明,那么派出官员管理也属于必然。
  只是先前说的设立一府之事已然不可取,老臣以为可以先设立两府,暂时归于福建巡抚衙门节制,待到过几年台湾百姓充沛之后,朝廷便可以在台湾设立行省。”
  朱由校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将目光看向了朱国桢和韩爌二人,“两位卿家以为如何如何?”
  “老臣以为不妥。”朱国桢摇头道:“台湾和福建相隔数百里茫茫大海,且台湾初定,诸事繁杂,若是将其归属福建,日后有事岂不是要事事都要请示福建各地衙门?
  而两地往来短则数日长则十天半月,如此一来岂不是要误了大事?”
  “唔!”朱由校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那依朱爱卿之见应该如何啊?”
  朱国桢毫不犹豫的说:“老臣以为,朝廷应该直接就将台湾设为一个行省,分别在苯港和热兰遮城设两个府,再从福建、浙江等地强行迁徙百姓过去,用不了十年,等到台湾人口超过百万之后,则大事定矣!”
  顾秉谦皱眉道:“朱大人,如今台湾初定,正是民心不稳的时候。且江宁侯在折子里也说过,台湾如今百姓不过数万,且有食人生番出没,若是一开始便大张旗鼓的设立行省,岂不是贻笑大方?”
  朱国桢和韩爌俩人都不说话了,顾秉谦的话正是台湾如今最大的弱点。地广人稀且有食人生番触摸,这样的地方在汉人的眼中那简直就跟汉时的百粤、宋代的琼州一样,都不是什么好地方,属于流放犯人的穷山恶水。
  若是一开始就要设立行省,确实有惹人耻笑的嫌疑。
  朱国桢和韩爌犹豫了,朱由校却是大手一挥,“顾阁老说得对,如今的台湾初定,确实是一个穷乡僻壤,但依朕看来,这不算什么。
  昔日江南一带又何尝不是瘴气遍地毒虫出没,如今呢?江南可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大明近半赋税皆来自江南,尔等安知百年之后台湾就不能成为第二个江南吗?
  所以依朕看来,设立行省是迟早的事,既然早晚都要设立,那还不如现在设立,诸位爱卿以为朕说得有没有道理啊?”
  顾秉谦等三人对视了一眼,齐齐躬身道:“陛下言之有理,臣等佩服!”
  朱由校看了三人一眼,脸上露出了抑制不住的笑容。
  想到自己刚登基的时候,大明国库日渐空虚,外有满清鞑子叩关,内有流民威胁,国库又日渐空虚,为了捞银子他不得不重用魏忠贤,打压东林党并四处筹集银子,虽然也有成效,但也使得皇权和臣权的矛盾变得愈发的尖锐。
  就在这个时候,杨峰出现了。
  随着杨峰的出现,原本大明日舰危及的局势居然变得缓和起来。
  杨峰这个家伙不但率领江宁军几次远征辽东,几次大战下来,原本气焰滔天的满清鞑子被打得鼻青脸肿,不得不重新对大明喊起了爸爸,如今还躲在盛京里苟延馋喘。
  这也就罢了,杨峰还创立了大明皇家商行,送给了自己一半的股份,每年都能为自己带来三四百万两的收益,最重要的是这些银子是不用入国库的,属于老朱家的私房钱。
  随后杨峰又马不停蹄的抄了好几家的富商,这不抄不知道,一抄吓一跳,一番抄家下来几千万两银子就到手了,差点没把自己给吃撑。
  现在杨峰又为大明开疆扩土拿下了台湾,这样的功劳可就太大了,大到自己不表示一下都不好意思了。
  想了想,朱由校看了看面前的三位阁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几位阁老,此番江宁侯为朝廷立下如此大功,不知应该如何封赏他啊,不知诸位拟了什么章程没有?”
  “呃……这个……”
  顾秉谦三人对视了一眼,朱国桢轻咳了一声才说道:“臣等由于来得匆匆,并未草拟出章程来。不过臣以为此番江宁侯确实有功,但其如今已贵为侯爵,兼征南大都督、南京总兵,已经不好再升,陛下可下旨擢升其为龙虎将军,并赏赐一些宫中的宝贝,以示褒奖。”
  说完,朱国桢有些担心的看了看朱由校。
  果不其然,朱由校听后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不悦的说:“这那行,开疆扩土之功,只晋升为龙虎将军,这哪是褒奖啊,这简直是在骂人啊。”
第六百七十三章
真是爽
  朱由校说完,不顾脸色变得有些尴尬的朱国桢,自顾自的说道:“这样吧,开疆扩土之功非同小可,朕以为可擢升为其为国公,不知卿等以为然否?”
  “不可?”
  几乎是同时三个声音同时响起。
  随后顾秉谦三人对视了一下,脸上都浮现出尴尬之色。尼玛的,这异口同声的实在是太不给皇帝面子了。
  顾秉谦对着朱国桢使了个眼色,意思是:正好刚才你已经得罪皇帝了,干脆就得罪到底吧,今天这个坏人就让你来做吧。
  看到老顾送来的目光,朱国桢只得吞了口唾沫后硬着头皮道:“陛下,我朝曾有规定,异性不得封王,因此国公便已经是外臣的最高爵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3/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