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3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7/751

  对于温体仁,史书上或许还存在争议。
  但对于钱谦益后世对他的评价却是毫无疑问的一边倒,清兵入城后,其妾柳如拉着要一起投河,却被他用水太凉这种奇葩的借口拉了回来,由此可见其为人。
  对于这样的人杨峰不踩他一脚就算是好的了,哪里会给他好脸色看。
  内心挣扎了许久钱谦益才终于一脸屈辱的说道:“侯爷,是下官失礼了,望您海涵。”
  “罢了罢了!”杨峰象拍苍蝇一样无所谓的摆了摆手,“我从来不对你有什么过高的期望,只要不对本侯无理就行。好了,到底有什么事,你们就直说吧。”
  听着杨峰那嫌弃的话语,钱谦益就象吃了狗屎一样难受。
  温体仁这时候说话了,“侯爷,下官等是奉了皇上的口谕前来告诉您,您恐怕要暂时退兵了。”
  “什么……退兵?你们没搞错吧?”
  杨峰差点跳了起来。
第六百四十六章
苦衷
  杨峰怎么也想不到,这几个联袂而来的家伙竟然提出了这么一个荒谬的要求。
  “温尚书,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杨峰的脸色立刻黑了起来,他上前两步走到温体仁面前一字一句的说道。
  “如今我数万将士正为了大明浴血奋战,你却跑来告诉本侯,让本侯退兵,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杨峰这一发怒不打紧,一股凌厉的杀气顿时就扑面而来。
  尤其是如今正位于战场,这几天仗打下来,杨峰身上积累的浓浓的煞气还没散去,两眼这么一瞪,温体仁就感觉自己仿佛身处金戈铁马的战场上,随时都有可能一命呜呼,一时间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还是曹大忠见势不妙,赶紧上前两步连声道:“江宁侯息怒,这事可不能怨温大人,这是皇上和内阁诸位阁老的意思,您还是先听听温大人是怎么说的吧。”
  或许是曹大忠的话起了作用,杨峰这才暂熄了怒火,冷笑道:“好……本侯倒想听听你们能说出什么理由来,若是不给本侯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本侯立刻就安排船送你们回去!”
  看到杨峰一副余怒未消的模样,温体仁和曹大忠对视了一眼都是一阵苦笑。
  其实在来的时候他们就料到想要说服杨峰的难度很大。
  要知道大明虽然上百年来实行的都重文轻武的政策,但大明却又是最重军功。要知道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就立下了一条铁律,非军功不得封爵。
  想要得到爵位只有两个途径,要么凭借军功封爵,要么就是有个好女儿或是姐妹当上皇后,除此之外根本没有第三条路。
  正因为封爵是如此难得,所以自从明朝中期以后,大明的文官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哪个封侯的。
  而杨峰之所以能异军突起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千户坐火箭般窜到了江宁侯的位子,凭借的正是那让人无可置疑的军功。
  而作为一名军人,最大的功劳莫过于开疆扩土,现在眼看着人家就要拿下台湾,为大明开疆扩土了,自己却要横插一杠勒令对方停下来,这无异于断人的前程,换了谁都会跟自己翻脸。
  温体仁深吸了口气才说道:“江宁侯,下官也知道眼下热兰遮城大战正酣,但是二十多日前,荷兰的国王派来了一个使团觐见了陛下,并递上了国书,要求两国结为兄弟之邦。
  同时,他们还指责大明无故对他们擅动刀兵,要求我大明停止对他们的敌对行动,陛下听闻后召集了诸位大臣进行廷议,包括顾阁老、韩阁老以及许多大臣都认为我大明乃礼仪之邦,实在不该对友邦擅动刀兵,所以……”
  杨峰面无表情的说:“所以就把你们派来阻止我,是这样吗?”
  “正是如此!”
  “荒谬!”
  对杨峰早就恨之入骨的钱谦益总算是逮住了说话的机会,只见他冷笑道:“江宁侯此言差矣,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况且此番朝廷诸公和皇上早已有了定论,您只管执行就好,何来荒谬之说,莫非您对皇上和朝廷诸公不满吗?”
  杨峰眼睛一瞪,森然道:“你算什么东西,本侯在跟你上官说话,你一个小小的三品侍郎也敢插嘴,信不信本侯以军法处置你?”
  “你!”
  钱谦益气得七窍生烟,眼中露出了怨毒之色,但愣是不敢再说一句,要知道这里可是军营,杨峰这家伙或许不敢杀他,但若让人把他拖出去打上一顿军棍却是极有可能的,那时候可没有人能救得了他。
  眼看着谈话陷入僵局,曹大忠轻咳了一声劝道:“江宁侯,咱家说句公道话。这个皇上和朝廷诸位大人也有自己的难处和顾虑。
  据说这个荷兰乃是欧巴罗的一个强国,其国拥有战船上万,水手无数,这样一个国家我大明虽然不怕,但也没有必要与之为敌,所以经过诸位大人商议后认为以和为贵,还是跟荷兰人化干戈为玉帛为好。”
  “放屁……腐儒之言!”
  杨峰差点被气乐了,一群读书读傻了的腐儒竟然相信强盗的话,真不该夸他们是单纯还是骂他们太愚蠢。
  他没好气的问:“曹公公,那皇上呢,皇上是什么意思?”
  “这个……”
  曹大忠犹豫了一下后才说道:“皇上还没拿定主意,所以在跟各位阁老商议后便给您下了道旨意,让咱家给您送来。”
  听到有旨意来,杨峰无奈的让人摆下了香案,召集了众将一起接旨。
  曹大忠站在香案前举起圣旨大声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江宁侯在江南平叛有功朕心甚慰,且又重建福建水师,有大功于国。
  近日有荷兰使团来京师求见,言有大明水师不断骚扰其在台湾的热兰遮城,要求大明赶紧撤回,朕闻之颇为忧虑,现特命江宁侯对热兰遮城暂停攻击,钦此!”
  听到曹大忠宣读的圣旨后,帅帐内的将领们不禁一阵哗然。
  他们正跟荷兰人打得火热呢,朝廷居然不让他们打了,这打的什么仗啊。
  接过圣旨后,杨峰将曹大忠单独找到了帐篷里,郑重的问道:“曹公公,你老实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皇上为什么会下这道旨意?”
  说实话,杨峰很难相信这道旨意是朱由校下的。
  毕竟在出京前他都已经和朱由校商量好了,等拿下热兰遮城后江宁军下一步的方向就是朝南洋吕宋等地方扩张,现在怎么可能突然下这种旨意呢。
  曹大忠无奈的说道:“皇上有什么法子,近段时间东林党又开始闹腾起来了,他们在江南不断挑事。弄得江南不得安庆,您是知道的,江南赋税可是占了大明的半壁江山,若是江南有失,大明可就要陷入动荡了。”
  “所以陛下才重新启用了钱谦益?”
  “侯爷知道就好!”曹大忠愁眉苦脸的说:“前些日子您和田尔耕在绍兴弄了这么一出后,弄得江南人人自危。江南各地士人举子联名上了万言书,声称若是这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江南的举子将会罢考以示抗议。
  折子上到朝廷后,满朝文武都震惊了,否则你以为陛下闲得没事让重新启用钱谦益么?”
第六百四十七章
不买账
  听到这些人竟然对朱由校进行逼宫,杨峰不禁摇了摇头:“一群蠢货,死到临头了还不自知,居然还敢胁迫陛下。”
  “可陛下也有难处啊。”曹大忠苦着一张脸:“江南乃是大明赋税重地,若是江南一乱,整个大明都要动荡,若是换做侯爷,您会怎么做?”
  杨峰有些沉默了,俗话说得好,治大国如烹小鲜,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做出任何决定都要慎重,更要考虑到各地的实际情况,不能蛮干。
  或许有人会说,可以对江南的官员和东林党进行彻底的清洗,诺大的大明还怕找不到人愿意当官的人?
  说这话的人纯粹就是个政治小白,后世的华夏八十年代开始进行的改I革开放,光统一思想就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期间经历了多少坎坷曲折,就算是这样还是走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期间几度险象环生。
  若是不管不顾的瞎搞一刀切,前苏联就是前车之鉴,诺大的一个国家硬生生的被分裂成十多个国家。
  看到杨峰沉默不语,曹大忠以为对方准备妥协,赶紧趁热打铁道:“江宁侯你尽管放心,皇上当然知道台湾对大明的重要性,所以他让咱家告诉您,退兵不过是暂时的。
  反正如今福建水师已经颇有规模,等过几个月那些荷兰使团走了之后咱们再重新进军也不迟嘛。左右不过是几个月的时间,咱们等得起。”
  说完,他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杨峰,等待着对方说出同意的话语。
  “不……”
  只是杨峰沉默了半晌后竟然拒绝了,只见他的眼中露出坚毅之色,用决绝的语气道。
  “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如今数万大军已经尽数抵达台湾,怎可轻言撤兵。”
  听到这里,曹大忠心里咯噔一声,来之前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侯爷,可是陛下给您的旨意怎么办,难不成您想抗旨不成?您若是这么做,您让陛下如何自处啊?”
  看着一脸焦急的曹大忠,杨峰沉吟了一下,又仔细回忆了一下圣旨的内容,脸上突然露出了一丝笑意:“曹公公,陛下在这份圣旨里只是让本侯对热兰遮城暂停攻击,可并没有让本侯退兵哟。”
  “这……”
  曹大忠楞了一下,有些疑惑道:“这还不是一样么,暂停攻击和退兵有差别么?”
  “当然有,而且差别大了去了!”
  杨峰拿起一旁的圣旨在曹大忠面前晃了晃,脸上露出一丝狡猾之色。
  “退兵是让本侯和数万江宁军将士退回厦门或是苯港,可暂停攻击则不一样。
  江宁军可以暂停对热兰遮城的攻击,但大军依旧可以对部署在这里对他们形成合围之势,您如今也是御马监的提督太监了,难道不明白这里面的差别吗?”
  “嘶……还有这种事情?”
  曹大忠突然感到自己需要重新捋一下思路,他重新回忆了一下自己出京前朱由校特地召见自己,并将圣旨亲自交到自己手里时脸上那种奇异的表情后不禁苦笑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7/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