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3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2/751

  而且促使吴克善投靠杨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吴克善知道自己那位便宜妹夫就是一个大财主,只要自己投靠过去的话,有自己两位妹妹和姑姑的面子在,杨峰肯定不会让自己吃亏。发不发财的且不好说,但吃香喝辣那绝对是肯定的,既然如此自己干嘛还留在这里等死啊。
  想明白了这点后,吴克善沉声对众人道:“大家说的不错,既然已经开始饿死人了,那黑扯木自然是不能再呆了,现在我决定前往盖州然后投奔我的妹夫,你们有谁有反对的,现在就可以提出来!”
  众人面面相窥了一下,满脸络腮胡留着辫子的将领有些小心翼翼的说:“台吉大人,我以前可是跟江宁军打过仗的,若是现在去投靠他,会不会被穿小鞋啊?”
  这名蒙古将领便是当年曾经在锦州城下跟初入辽东的江宁军干过一仗的古尔布什,虽然被杨峰打得抱头鼠窜,但终归是跟江宁军结下了梁子。
  当年和古尔布什一起跟江宁军干过仗的莾果尔也说道:“是啊台吉大人,我当年跟古尔布什一起在锦州城下跟江宁军打过仗的,万一杨峰还记恨的话,那我们”
  “你怕什么,当年的事情早就过去了,如今杨峰也早就成了我的妹夫,即便是看在我的面子上他也不会为难你们的,你们尽管放心好了。”
  对于这点吴克善还是很有信心的,不看僧面看佛面,杨峰既然已经娶了他们博尔济吉特家的三个女人,若是连这点胸襟都没有的话他也走不到今天。
  “可是台吉大人,我们”
  “不要叫我台吉大人!”吴克善恨恨道:“既然皇太极已经不把我当成自己人了,这个台吉当得还有什么意思,从今天起,你们就称呼我原来的名称吧。”
  听到这里,所有人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众人齐齐朝他跪拜了下去高声道:“见过小王爷!”
  听到这个熟悉又有些陌生的称呼,吴克善不禁满意的连连点头:“好好啊,还是这个称呼听得顺耳亲切!”
  在投靠满人之前,宰桑布和是科尔沁部落的首领,同时也是世代相传的王爷,而作为宰桑布和的儿子,吴克善自然就是小王爷。
  只是在投靠了满清之后,努尔哈赤却给吴克善封了一个同比国公的台吉,虽然吴克善嘴里没说什么,但心里却是颇为腻味,老子原本的小王爷当得好好的,现在却变成了什么台吉,你这是在羞辱我么?
  只是心里不满归不满,但当时满人势大,科尔沁部落周围还有诸如察哈尔等其他蒙古部落虎视眈眈,努尔哈赤这个老头又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吴克善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但现在不同了,被自己的便宜妹夫连续教训了几次后,大清国现在国势愈发不堪,加之现在皇太极又用这种手段削弱自己的力量,吴克善要是还能忍得下去才怪呢,这也是他迫不及待的便宣布要恢复原来称呼的原因,不管怎么说小王爷总要比什么台吉强多了。
  古尔布什提出了一个问题:“小王爷,咱们去盖州的话,必然要绕过辽阳,但辽阳周围可是有不少满人村落的,一旦被那些满人发现,引来驻扎在辽阳城里的清军,咱们就危险了!”
  吴克善眼中露出了一丝冷酷之色,“古尔布什,两年多没打仗,你是不是把时间都花在了女人的肚皮上了。大军行军我们首先是要主动避开那些村落,不过要是避不开或是运气不好被那些满人发现的话,应该怎么做不用我来教你吧?”
  古尔布什心中就是一凛,赶紧一躬身就不再说话了。
  做出了决定后,吴克善和镶蓝旗的旗丁和牧民们全都动了起来,在生存的压迫下,整个镶蓝旗上万军民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做好了出发准备,第二天一大早,整个镶蓝旗就离开了黑扯木朝着盖州而去。
  距离辽阳城三十多公里远的东南方,一小队穿着红色铠甲的满清骑兵正在雪地里艰难的跋涉着,这支骑兵隶属于驻守在辽阳城的守军,他们正在按照惯例在周围巡逻。
  当他们来到一个叫做鲁亚的小村庄时这支骑兵小队停下了脚步,对于这个小村庄他们很熟悉,这个村庄住着有三十多户满人,平常他们就是在这里休息打尖的。
  只是今天他们来到村庄后却发现有些不对劲,平日里再怎么冷村头也会有孩童在村头玩耍,可今天真个村子却静悄悄的一点动静都没有,别说孩童的打闹声了,就连狗叫的声音都没有。
  感到不对劲牛录赶紧带着骑兵进入了村里,随后映入眼前的一幕却是让所有人都目眦欲裂
  天启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经过连续一个星期的辛苦赶路,吴克善终于带着镶蓝旗上万老少赶到了盖州,
第六百一十九章
焦虑的皇太极
  “什么……你说原本驻扎在黑扯木的吴克善和他的镶蓝旗不见了?宁完我,你可知谎报军情是要杀头的!”
  盛京的勤政殿上,正在开朝会议事的皇太极瞪大了眼睛,看向匆匆跑来报信的宁完我的眼中带着一副不可置信的神色。
  “主子,这确实是真的,奴才已经找人确认了此事!”
  跪在殿前的宁完我心里也是很郁闷,当他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也是一脸的懵逼,但随后他又再三确认了消息的来源和真实性后这才匆匆跑来向皇太极禀报这个消息。
  若是杨峰或是哲哲在这里的话,肯定会大吃一惊。一年前的皇太极刚登上皇位不久,可谓是志满意得意气风发,而且今年才三十六岁的他还处在壮年,整个人看起来就像一匹强壮的公狼。
  但仅仅一年的时间过去,他的两鬓已经开始冒出了白发,眼角也已经有了皱纹,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苍老了七八岁,原本红光满面的脸庞也失去了光泽,看起来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看着跪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起来的宁完我,皇太极只感觉一股闷气堵在胸口怎么也吐不出来,气得整个身子都摇晃起来,旁边服饰的首领太监三德子见状吓得赶紧快步上前扶住了他,搀扶着他慢慢坐到了龙椅上。
  皇太极坐在龙椅上,只感到好像有把刀在脑袋里乱窜似地,剧烈的疼痛感充斥着他的脑海,原本略微有些苍白的脸顷刻间变得通红。三德子看到他的症状后赶紧扯着嗓子喊道:“来人啊,赶紧将陛下的药拿过来。”
  很快,一名小太监端着托盘小跑了过来,三德子一把将托盘上的药瓶拿了过来,打开瓶子倒出了一枚龙眼般大小的红色药丸连同一碗清水呈送到皇太极跟前低声道:“陛下,您赶紧服药吧。”
  皇太极颤抖着接过了药丸一把塞进嘴里,随后就着清水吞服了下去。而在大殿上,代善、豪格、多尔衮等诸多重臣看着正在服药的皇太极,每个人眼中都露出一抹担忧之色。
  服完药后的皇太极静静的靠在龙椅上休息,约莫一刻钟后他上的潮红之色才慢慢平复下来。睁开眼后的他第一句话就是,“宁完我,你马上将事情详细道来。”
  “嗻!”
  宁完我一五一十的将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是就在吴克善他们离开第三天后,一队从赫图阿运送物资回来的商队途径黑扯木,原本想要歇脚的他们却发现这里的蒙八旗的守军和牧民居然全都消失了,被吓得不轻的商队赶紧派人向距离最近的一个清军据点报信。
  得到消息的清军又亲自派出了探哨过来查看,发现情报无误后赶紧派人前往盛京报信,这一来二去的也就耽搁了几天的时间,直到一个星期后情报才传到了盛京。
  勤政殿上寂静无声,不少满清大臣和将领都是一脸不可思议之色。阿敏率先大声道:“这怎么可能,吴克善的镶蓝旗上下可是有一万多人,他们若是逃回科尔沁部落的话,怎么可能瞒得过我们布置在盛京附近的那些城堡和驻地,莫非他们会飞不成?”
  “二贝勒说得不错。”阿巴泰也赞同道:“那可是一万多活生生的人,其中更有大半牧民,他们绝不可能悄无声息的穿过咱们的防线返回科尔沁。”
  皇太极依然没有作声,只是半靠在龙椅上闭目养神,只是脑子却在飞速的转动着。
  他之所以将吴克善调到黑扯木,就是因为吴克善是宰桑·布和最器重的儿子,如果没有太大变化的话,将来继承宰桑·布和科尔沁首领的肯定就是他。
  自从被杨峰率领的江宁军连续几次打击后,这两年来大清的国势日益衰弱,反倒是科尔沁部落依靠着杨峰的支持竟然混得风生水起,近年来更是隐隐有了控制不住的迹象。
  为了防止科尔沁部落反客为主,皇太极这才找了个借口将吴克善和镶蓝旗调到了黑扯木,然后以各种借口消减他们的粮草。
  皇太极这么做并不是真的想要把镶蓝旗上下全都饿死,他的最终目的是等到吴克善走投无路后自己再出手,然后以此为借口向科尔沁部落索要一笔好处,这两年来从大明运到科尔沁部落的那一车车的茶叶、食盐、粮食以及布匹,皇太极就觉得一股无明业火在心中燃烧。
  “这个老不死的,真以为朕不知道你和杨峰那个贼子相互勾结的事么?”
  想到哲理,皇太极睁开了眼睛,原本慢慢恢复平静的心情又开始激动起来,还是一旁的三德子察觉到他的呼吸又变得急促,赶紧在一旁提醒道:“主子,您可不能再激动了,大夫说了您这病得平心静气才行。”
  听了三德子的话,皇太极重新闭上了眼睛按照大夫说的那样开始深呼吸,努力放松自己,好不容易才让心情平静下来。这时候就听到阿敏有些怀疑的说:“老十四,这话可不能乱说,吴克善和镶蓝旗虽然不见了,但也未必就是投靠了明国,说不定他们是绕道返回了科尔沁也不一定。”
  “绕道?”皇太极只听见多尔衮那带着少年变声期特有的沙哑声音冷笑道:“黑扯木距离科尔沁部落何止上千里,在这样的天气下行军,即便是能返回科尔沁部落,他们这一万多人能剩下三千人就不错了,换做你是吴克善你敢这么做吗?”
  阿敏不做声了,这样的伤亡实在太大了,与其如此还不如窝在黑扯木呢。至少呆在黑扯木的话即便是冬天会死人,但至少镶蓝旗也能剩下大半人。
  不过又有人说话了,“十四弟,你说吴克善要投靠明国,那么你估计他会从哪里逃走啊?”
  多尔衮毫不犹豫的说:“盖州,吴克善可以绕过辽阳前往盖州,只要到了盖州我们就拿他们没有办法了,因为如今的盖州已经是江宁军在辽东的一个据点,只要到了那里吴克善就可以得到江宁军源源不断的支援!”
  仿佛是印证多尔衮的话似地,一名官员匆匆上了大殿大声禀报,“启禀陛下,辽阳急报。三天前,辽阳的巡逻队发现附近一个村子竟然被人屠I村了,看痕迹很像是蒙古人做的。”
  大殿上立刻变得寂静起来,所有人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第六百二十章
商议无果
  这个时候,就算是再愚笨的人也知道吴克善到底去哪了,他们果真如多尔衮说的那样要投奔明国去了。
  皇太极紧握着龙椅的扶手,眼中露出了骇人的光芒,一字一句的恨声道:“这些忘恩负义的白眼狼……真当朕不敢踏平科尔沁部落么?”
  豪格也站了出来大声道:“皇阿玛,吴克善背叛了咱们大清国,咱们绝不能就这样放过他们,儿臣愿意亲率正蓝旗亲征讨尔沁部落,将吴克善和宰桑·布和的脑袋带回来献于皇阿玛!”
  按理说吴克善做出了这种形同反叛的事情,大殿上的众位大臣们理应异口同声的附和豪格的话,一起出兵科尔沁部落,但诡异的是豪格说完后却没有一个人吭声。
  代善眼睛微闭,握着胸前的朝珠一颗一颗的数着,若是穿上袈裟的话十足就是一名得道的高僧。岳托、杜度、阿敏等人也是默不作声,多尔衮则是低着头面含冷笑的低头看着地面,总而言之竟然没有一个人出声附和,一时间勤政殿上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坐在龙椅上的皇太极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若说他对众人的反应不窝火自然是假的,但他很清楚,自从一年前杨峰率领大军来到盛京城下大摇大摆的将马喀塔和承欢二女带走之后,他的威望便一落千丈。
  刚从深山老林里出来几十年的满人骨子里崇尚的就是弱肉强食的理论,皇太极之所以能坐上皇位,除了努尔哈赤临终前宣布将皇位传给他之外,还因为他手中除了掌握着正黄、镶黄、正蓝这三支实力最强的武装力量之外,还有汉军旗、蒙八旗的支持,如此一来他手中的力量就占了满清大半的力量。
  虽然力量上皇太极占了优势,但在威望上却是强差人意,毕竟被杨峰这么三番五次的摁在地上摩擦后,再强大的威望也剩不了什么了。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就有不少人对他屁股下的皇位起了窥探之心。
  此次吴克善率领镶蓝旗部众擅自逃离黑扯木,众人看似一个个义愤填膺,但暗地里幸灾乐祸的人不知有多少。毕竟皇太极对吴克善做的那点破事大家都看在眼里,一万多人的部落,拨付的粮草居然只有正常份量的三成,不跑留下来等着饿死吗?
  现在好了,豪格这个蠢货居然自己请缨要征讨科尔沁,他们自然乐得在一旁看戏。只是科尔沁又岂是那么好征讨的?如今的科尔沁早已是今非昔比。
  在经过杨峰大力扶持后,如今的科尔沁拥有带甲骑兵上万,至于不带甲的骑兵就更多了,这样的实力尤其是豪格手中那不足万的镶蓝旗能够吃得下的?
  豪格此番若是贸然前往,别说是踏平科尔沁部落了,不被宰桑·布和这个老狐狸摁在地上摩擦就是万幸了。
  再者说了现在大雪封路,科尔沁部落距离盛京足有上千里,豪格的正蓝旗若是全体出动的话,即便是只出动七八千战兵,那也是需要五千以上的辅兵进行后勤支援,加上这天寒带动的,人吃马嚼的所花费的费用可就大了去了。
  虽然众人都没有说话,但他们那点小心眼如何瞒得过皇太极。只见他狠狠的瞪了豪格一眼,这才道:“如今大雪封路,大军若是强行远征那就得倾举国之力,这却是使不得的,所以远征科尔沁之事休要再提,还是留到明年开春再说吧。”
  “嗻!”
  听到皇太极这么说,豪格应了一声后很干脆的退回了列班。
  看到豪格居然没像以往那般据理力争,原本眯着眼的代善眼睛不禁睁开后打量了豪格几眼,心中暗自惊讶,没想到这家伙竟然便聪明了,这货刚才嚷嚷着要开战原来是在刷存在感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2/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