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3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5/751

  不少官员看着韩爌,眼神都变了,这家伙表面上是服了软,但实际上却是杀人不见血啊!自己养活了一支大军,这是什么意思,想要造反么?
  杨峰一听心里愈发愤怒,只是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只见他淡淡的说:“韩阁老说得对,这却是本侯不对了。”
  数到这里,杨峰朝龙椅上的朱由校躬身道:“起奏陛下,若非韩阁老提醒,微臣还差点忘了。江宁军乃是朝廷的军队,理应由朝廷来供养,微臣以为从下个月起,理应由朝廷来向江宁军调拨军饷等一应器械,请陛下恩准!”
  此时的朱由校已经是气得脸色铁青了,江宁军自打成立以来就从来没有用过朝廷的一两银子一粒粮食,它的供给全都靠着大明皇家商行负责。
  正因为有了江宁军这么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杨峰才能打得努尔哈赤命丧黄泉,昔日不可一世的满人只能躲在盛京里舔伤口。
  盘踞福建和南海的郑氏集团也被打得灰飞烟灭,毫不夸张的说,如今的江宁军已经成了朱由校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尖刀。
  有人或许会说,朱由校这个皇帝难道不对杨峰起忌惮之心么?在一般情况下确实如此,但人家杨峰会做人啊。
  大明皇家商行虽然是他一手创建的,但他把挣来的银子分了一半给皇帝,而且人家还不断的鼓励皇帝重建京营训练新军,努力的增加朱由校手中的武装力量,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朱由校怎么可能还会对杨峰起忌惮之心呢?
  现在好了,现在人家要撂挑子了,你不是指责我拥兵自重包含祸心么,那我不玩了行不行,这支军队归你们养了。
  强行抑制住心中的怒火,朱由校转过头看着韩爌目光冰冷,只见他缓缓说道:“顾爱卿、韩爱卿、朱爱卿,尔等内阁也是这个意思吧。既然今天把话都说开了,朕也不是独断专行之人,从下个月起,江宁军所需一应粮饷器械便由内阁负责调拨,务必要如实调拨,若是少了一两银子朕就唯尔等是问!”
  刚才听到杨峰要甩锅的时候,最清楚怎么回事的内阁首辅顾秉谦心中便大叫不好。现在听到朱由校这么一说,顾秉谦再也顾不上别的事情,只见他噗通一声跪了下来泣声道:“陛下……万万不可啊,此事跟老臣无关,若是陛下果真要这么做的话,那就请让老臣骸骨吧!”
  说完后,顾秉谦竟然当场哭出声来,一时间满朝文武皆惊。
  顾秉谦确实有理由痛哭,别人不知道,已经当了好几年首辅的他难道还不清楚江宁军是什么恐怖的存在么?
  早在两年前,杨峰还没去福建的时候,顾秉谦就曾经打过把江宁军收归兵部统辖的念头,只是当杨峰将江宁军每月军饷粮草以及器械所需费用清单交给他时,差点没把他给吓傻,从此以后他就再也不提把江宁军收归兵部统辖的话了。
  没曾想,今天竟然又有一个猪队友主动提了出来,这一刻,顾秉谦把韩爌掐死的心都有了……
第六百零四章
算账
  猪队友的全名叫做“猪一样的队友”,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总是拖队伍后腿、出卖队友、坑害队友的人。
  按理说,象韩爌这样颇为能干精明的人,猪队友这个词是无论如何也安不到他头上的,但是很遗憾今天这个称呼他还真的是当之无愧。
  看到顾秉谦那宛如吃人般的眼光,以韩爌的精明哪里不明白自己刚才的提议肯定有问题。在短短的时间里,韩爌的脑子里飞快的转了无数遍,想过了无数种可能,但他怎么也想不出问题出在哪里。
  依照韩爌的经验和理解,江宁军目前共有步卒三到四万左右,再加上福建水师一万余人,每年需要消耗的军饷充其量也就是一百万两银子已经顶天了,而且这已经是按照辽东边军的待遇来给了,用每年一百万两银子解除掉杨峰手里的兵权还是很划得来的。
  在韩爌看来,只要杨峰没了兵权,那就是没有了牙齿和爪子的老虎,今后再也不能对文官集团构成威胁了。只要把杨峰调离江宁军,日后这支军队还不是任凭他们搓圆搓扁么,等到杨峰彻底没有了影响就算把这支军队解散也不是不可以的嘛,这样一来连每年一百万两银子都可以省了。
  韩爌的如意算盘打得不可谓不精明,但他还是太小看杨峰亲手打造的这支怪兽的杀伤力了。
  只见杨峰朝着韩爌一拱手,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笑容:“韩阁老,既然陛下这么说了,那本侯可就将江宁军和福建水师交给您了,从下个月起,江宁军所需的所有军饷、器械、辎重等一应物资内阁必须如期如数拨付,否则若是因为军饷器械不足而引发诸如哗变闹饷等后果,那就是由内阁来承担了。”
  韩爌的脸色微微一变,杨峰的语气虽然听起来淡淡的,但里面那浓浓的威胁的口吻他如何听不出来,只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他当然不能退缩,挺着胸脯道:“侯爷尽管放心,下个月本官自会下令户部播发十万两银子到江宁军已充军需,不会让江宁军将士饿肚子的。”
  “十万两银子?”
  杨峰微微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他的笑声越来越大,最后竟然笑得前仰后合起来。
  看到杨峰如此张狂,韩爌还没说话,一旁的朱国珍的脸色也沉了下来,“杨峰,此乃陛下面前,金銮殿上,你虽然贵为侯爷,但岂可如此放肆!”
  杨峰的笑声依旧没有停下来,好不容易等到笑声小了点后,他才指了指顾秉谦,“顾阁老,实在不好意思,劳烦您告诉这位韩阁老和朱阁老,江宁军和福建水师每个月需要拨付多少银两和物资。”
  顾秉谦无奈的摇了摇头,苦笑道:“朱大人、韩大人,你二人初来乍到,对于一些事情不了解也情有可原,老夫这里有一份江宁军半年前前报上来的军饷以及开销清单,你们二位可以过目一下。”
  说完,顾秉谦在衣袖翻找了一下,很快掏出了一张清单递给了他们,“由于这份清单老夫印象实在太过深刻,所以老夫特地留在身上,时不时的翻来看,现在正好也给你二位过目。”
  韩爌率先接过了清单,一目十行的看了过去,脸色立刻变得铁青起来。
  “不可能……这不可能……区区数万兵马,每个月如何用得了那么多银两器械,杨峰必然是在撒谎!”
  看着激动万分的韩爌,心生疑惑的朱国桢从他手里接过了清单,只是看了一眼他的脸色也立刻变了起来,不过他并没有象韩爌那么激动,满是不解的看向了顾秉谦:“顾阁老,江宁军不过四五万人,每个月所需的饷银就要三十万两吗?还有,每个月两千支火铳,十万斤子药、两千副铁甲、各种军服、被褥、药品,这些开销加起来也需要二三十万两,还有福建水师每个月光是军饷器械的开支就达到五十万两银子,他们吃的是金子吗?”
  朱国桢的声音很大,足以让附近的文武官员都听得到,引起了一片大哗。如果按照这么算的话,江宁军每个月的开销至少需要一百万两银子,一年下来那就是一千二百万,这么大的开销就算是将大明全年所有的赋税都填进去也不够啊。
  “撒谎,他在撒谎,江宁军不过区区数万人,每个月怎么可能用得了上百万两银子,杨峰这是在危言耸听,他这是在欺君啊!”韩爌突然喊了起来,瞪着杨峰道:“杨峰,你居然给陛下列出这么一张离谱的清单,你到底是何居心?”
  看着韩爌由于恐慌而变得苍白的脸,杨峰冷笑道:“欺君……敢问韩大人,本侯怎么欺君了?是骗了陛下银子了还是欺骗朝廷下拨的器械粮草了?”
  “你……”
  韩爌一下怔住了,是啊……江宁军自打成立以来,所需的器械军饷全都是杨峰自筹,从未让朝廷下拨过一文钱,如果硬要说杨峰是欺君,这个罪名就连他也觉得说不过去啊。
  看着象吃了一坨翔的韩爌,杨峰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在这个问题上别说是韩爌了,满朝的文武官员能明白的就没几个,他耐着性子解释起来。
  “陛下,各位大人,本侯之所以列出这场清单并非是胡搅蛮缠或是狮子大开口。江宁军虽有数万之众,但每个月二三十万两也可以维持其开销,但唯独新建的福建水师却是不同。
  譬如如今在福建共有十二个造船厂在同时建造战船,最便宜的六级战舰便需要白银一万两,五级战舰则是需要白银一万八千两,而如今正在建造的三级战舰则需要白银五万七千两。
  经过本侯两年的努力,如今福建水师共有六级战舰三十二艘,五级战舰二十八艘,三级战舰十七艘,如此一来光是建造这些战舰所需花费便需要两百万两左右。
  另外这些战舰上需要的火炮少的二三十门,多则一百多门,光是这些火炮便需要白银三到四百万两,此外还要训练水手,水师还要出海训练,每门火炮一开炮所需要耗费的银子便是一到二两不等,看似不多,可如今咱们福建水师共有火炮约莫三千门左右,一次齐射就需要消耗白银五六千两。而水师几乎每日都要出海训练,如此一来……”
  听着杨峰在那里算账,所有人都吓呆了,即便是朱由校也被吓得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鸭蛋。
  按照杨峰这么个算法,每个月花一百万两银子已经算是节俭了,真要敞开了花,光是福建水师两三个月就能吞掉大明一整年的赋税。杨峰养的哪是水师啊,这简直是在养一支吞金兽啊!
  “还有,前段时间福建水师剿灭郑芝龙的时候,共消耗子药数十万斤,阵亡将士……”
  “好了好了……杨爱卿不要说了,日后爱卿呈个折子上来,朕再好好看看。”
  杨峰还要说下去,坐在上面的朱由校却再也忍不住赶紧叫停,他担心再听下去自己的小心肝会受不了。
  说完后,朱由校才神情复杂的看着韩爌,“韩爱卿,如今你还要将江宁军收归兵部管辖吗?”
  此时的韩爌脸色苍白,整个人变得有些失魂落魄起来,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刚才顾秉谦一听到朱由校打算将江宁军收归兵部,内阁负责统筹安排的时候吓得面如人色,宁可辞官也要推掉这个差使了。这哪里是要收兵权啊,这简直就是收了一个天大的麻烦啊。
  面无人色的他呆滞了一会,凄凉的一笑,对着杨峰一躬身:“侯爷,此事却是下官孟浪了,还望侯爷恕罪。”
第六百零五章
激动的朱由校
  看着向自己鞠躬道歉的韩爌,杨峰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个韩爌在后世的史书上素有能臣之名,但骨子里也逃不脱以文御武的思想,天生就对武人抱着怀疑压制的想法,不过这也是时代的局限性所致,杨峰即便有再大的能耐也没有办法改变。
  深深看了眼韩爌,杨峰才说道:“韩阁老,本侯虽然一手组建了江宁军,但建立的初衷只是为陛下为大明扫除外患讨伐不臣,从未想过要用它来做任何不轨之事。
  自从江宁军成立以来,本侯率领大军东征西讨,灭贼酋努尔哈赤,凭蒙古诸部落,平南海郑芝龙,连红毛夷人也打过好几次,韩大人贵为内阁次辅,理当尽心替陛下分忧赏善罚恶。为何如今我大明外有满清鞑子对我大明虎视眈眈,内有贼寇作乱,大人依旧迫不及待要消灭一支为国立下汗马功劳的百战之师耶?”
  韩爌的脸都涨成了紫色,杨峰这番话几乎就是指着他的鼻子骂他嫉贤妒能,十足十的是大明朝版的秦侩。将一名文官比喻成秦侩,这对于一名文人来说几乎是最大的侮辱了。
  “来了来了,这家伙又来了……”
  大殿上的官员听着杨峰和韩爌二人交手,不少人听得是大呼过瘾。
  杨峰的厉害他们是早就知道的,并在京城混的官员谁不知道杨峰的“恶名”在外,黄立极和顾秉谦就是前车之鉴啊,现在看到又来一个敢于跟杨峰掰腕子的人,这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几乎集体“高I潮”,一个个瞪大了眼睛,他们都想知道韩爌是怎么回应杨峰的这番堪称侮辱性的话语的。
  不过众人的愿望注定不能达成,看到韩爌身子如同迎风的杨柳一般摇摆,生怕下一刻韩爌就会当场吐血倒地身亡的朱由校赶紧打了个圆场:“好了杨爱卿,韩阁老也是出于公心,你怎可将他必成勤快,你还真当自己是岳武穆了!”
  看到朱由校射来的责怪的眼神,杨峰也很委屈,“陛下,微臣可是什么都没做啊。微臣刚剿灭了郑芝龙这些海寇,原本兴匆匆的赶来京城向陛下报喜的,谁曾想刚一上朝韩大人便对着微臣发难。
  虽然古有明训,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可如今这兔子还没死光呢,韩大人便想要要杀狗了,微臣就是泥捏的泥人也会发火啊。”
  听着杨峰的辩解,朱由校差点笑出声来,对着杨峰摆了摆手道:“好了好了,什么乱七八糟的,谁说要罢免你了,你先退下吧。”
  “是!”杨峰应了一声,但依旧站在原地对朱由校躬身道:“陛下,微臣在退下之前还有一事想要跟陛下禀报。”
  “哦……爱卿还有何事要禀报啊?”朱由校好奇的看向了杨峰。
  “是这样的陛下。”杨峰清了清嗓子正色道:“微臣在剿灭了郑芝龙收复了其占领的苯港后才发现,台湾实在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
  虽然可耕种的土地只有两成左右,但其土壤肥沃、温暖湿润,因此可以终止蔬菜、水果等作物,更重要的是它还盛产稻米,一年有二至三熟,米质好,产量高,若我大明能占领台湾,台湾又能成为我大明一处粮仓。”
  “哦……竟有此事?”
  杨峰的话一出,不止是朱由校,就连大殿上的一众官员也都动容起来。
  华夏自古就是一个农耕文明社会,就连乡间的老农都明白民以食为天的道理,更别提朝堂上的这些官员了。对于华夏的官员来说,如何让治下的百姓有饭吃是最迫切的事情。
  华夏虽然地域辽阔,但实际上适合耕种的土地并不是很多,北方就不用说了,那里气候寒冷,在杨峰没有将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引入大明之前,适合在那里耕种的粮食种类并不多,而且一般只是一年一熟,所以那里的粮食一般都不怎么够吃。
  至于南方嘛,虽然比起北方来来要好了不少。可以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但充其量也只是一年两熟,现在听到杨峰说台湾种植水稻竟然可以一年三熟之后,不少人的眼睛都直了,他们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这意味着那里的粮食产量比起南方要高三分之一啊。
  没有理会吃惊的众人,杨峰又放出了一个重磅炸弹,“陛下,诸位大人,还有更惊人的呢。在台湾南面的吕宋岛等地,那里更是了不得,不但矿产丰富,那里的土地全都能种植水稻,而且全都是一年三熟,我大明若是能占领那里,则今后百年之内大明粮食无忧亦!”
  “什么……竟有此事?”
  “杨爱卿,果真如此?”
  听到这里,朱由校几乎要跳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5/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