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2/751

  “侯爷,下官是来向您求援的!”坐下来后,田尔耕第一句话就让杨峰微微吃了一惊。
  听到田尔耕这么说后,杨峰原本有些懒散的神情开始变得郑重起来:“说详细点!”
  “是!”
  田尔耕应了一声,深吸了口气才说道:“侯爷,上个月朝廷发生了一件大事,江南各省的士绅给陛下上了一道万民书,请求朝廷重新禁海,并愿意为此每年多缴纳两百万两银子的茶税,不知道您听说了吗?”
  “当然……这么大的事情本侯若是还不知道岂不是变成了聋子。”杨峰面带讥笑:“那些人还真是舍得下血本,甘愿每年多缴纳两百万两银子,也不愿看到朝廷解除海禁,而且上缴的银子还是以茶税的名义缴纳的。若是本侯没有记错的话,去年浙江一省上缴的茶税只有区区十六两,如今一眨眼的功夫,那些人竟然就凑出了两百万两银子,他们这是在把陛下当傻子吗?”
  “谁说不是呢。”田尔耕也是一脸的忿忿之色:“陛下当场大怒,下旨让下官赶赴江南对此事进行严查。原本下官以为此事非常简单,只要按照万民书上的名字一个个查下去,这些人一个都跑不了,但是下官错了……大错特错了。”
  说到这里,田尔耕的脸上露出了悲愤之色,连眼圈都红了起来,“下官接到旨意后,立即亲率五百锦衣卫奔赴江南,第一站便到了绍兴府。当下官赶到绍兴府后,绍兴知府喻山秋亲自出城将下官迎进城里,并殷勤的要为下官接风洗尘,下官也不以为意便答应了下来。当天晚上赴宴之后,下官便在喻山秋安排的客栈下住了下来,只是……只是……”
  说到这里,田尔耕的眼泪再也忍不住终于流了下来,脸上满是悔恨的神情:“只是当天晚上,便有数百名黑衣人趁夜杀进了客栈,下官以及数百名锦衣卫大都喝得醉醺醺的,根本没有办法抵挡,五百名锦衣卫几乎死伤殆尽,最后下官在数十名心腹的拼死护卫下逃了出来。
  可是……这是这些人还是不肯放过下官,一路追杀过来,最后下官等人逃到了海边,找到了一条海船这才逃到了大人这里。侯爷,下官死不足惜,但是却将陛下的差使办砸了,下官万死也不足以辞其咎,下官只盼侯爷能替下官做主,将那些贼子一网成擒,下官便是死也可以向陛下交待了。”
  看着痛哭流涕的田尔耕,杨峰冷哼了一声:“田大人,你让本侯替你做主?可你也不想想,本侯又如何替你做主?本侯只是南征大都督,提督福建海事而已,本侯能耐再大,手也伸不到浙江吧?”
  田尔耕急忙道:“侯爷不用亲自动手,只需借给下官三千精锐,剩下的事情下官便可自己完成。”
  “混账!”杨峰气得一拍桌子,“你以为军队是什么,也是能够私私相授的吗?你信不信就凭你这句话,本侯便可以将他抓起来押赴京城!”
  看到杨峰发怒,田尔耕打了个激灵,赶紧道:“侯爷,此事并非是私私相授啊,下官可是带了陛下钦赐的调兵令牌和圣旨的,侯爷若是不信您可以查看!”
  说完,田尔耕从贴身的衣物里掏出了一份旨意和一块令牌双手递给了杨峰,“侯爷,下官临行前陛下曾经亲自嘱咐下官,说是此番下江南可以先到福建找侯爷借调兵马再前往江南各省,只是下官立功心切,想着早日办完差使回京复命,却忘了陛下的嘱咐,这才……这才吃了大亏,下官对不起陛下啊!”
  杨峰接过令牌先是仔细检查了一下后,再从自己怀里掏出了另外一块令牌,两块令牌这么一合,上面严丝合缝没有任何缝隙,很显然这块令牌是真的。他再看了一下那道旨意,这才点了点头,对着田尔耕冷笑道:“你不是忘了陛下的嘱咐,你是私心太重,否则你若是早点来找本侯借兵,又何至于落到这个地步。”
  对于田尔耕的早先的想法,杨峰心里跟明镜似地。他之所以不找自己借兵,无非是思心作祟而已。那么大的功劳与其分给别人,哪有自己独吞的好,再加上他认为凭借着锦衣卫的威名和五百手下,根本就没有人能挡得住自己,这才在绍兴府被人给算计了。
  虽然他能理解田尔耕的私心,但却无法认同他的观点。这个田尔耕在京城呆久了,心高气傲惯了,根本不知道那些士绅在地方上有着多么大的势力,以为凭借着五百锦衣卫就能横扫江南,也实在是太天真了。
  “田尔耕,本侯不知道该说你太天真还是太过愚蠢了。”杨峰冷哼了一声:“你以为带着五百锦衣卫就可以横趟江南了吗,愚蠢!”
  说到“愚蠢”两个字时,杨峰的声音突然变大起来,他指着田尔耕喝骂道:“你知不知道江南是什么地方,那是大明的赋税重地,同时也是士绅势力最强大的地方。你们锦衣卫平日里或许可以利用自己的名声吓唬一些普通人,但是对于那些士绅来说你们就是个屁!别说是你了,便是本侯也不敢只带五百人就敢亲赴江南,你又算哪根葱?”
  看到勃然大怒的杨峰,田尔耕也没有平日里的骄横,只是垂下了头犹如斗败的公鸡。其实杨峰有些话还没说出来,那些江南士绅的胆子又何止是大啊,这些人为了利益链皇帝都敢加害,区区锦衣卫算个屁,这次田尔耕只带了五百人就想直捣黄龙,这就是妥妥的找死的节奏啊。
  意识到自己错误的田尔耕不管还嘴,耷拉着脑袋低头不语。说实话,他心里也憋屈啊,他就是做梦也想不到江南的这些人胆子大得都要上天了,连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也敢加害,这可是诛三族的大罪啊!
  看到犹如一只斗败公鸡般的田尔耕,杨峰也没了骂人的兴趣,轻叹了口气后:“田尔耕,既然你有了陛下的圣旨和调兵令牌,这兵本侯可以借给你,但你想好要如何动手了吗?”
  田尔耕犹豫了一下才说道:“侯爷,下官认为这件事跟绍兴知府喻山秋一定脱不了干系,所以下官打算借到兵马之后,立即赶赴绍兴首先将喻山秋给抓起来,从他那里找到突破口,再不济也可以按照万民书上的名单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抓起来,下官就不信这么多人还能全都跑了。”
  “这点本侯倒是相信。”杨峰点头表示同意:“不过本侯还是担心啊,若是你率领兵马赶赴绍兴后,对方紧闭城门不让你进城,甚至有人干脆举旗造反,你又该如何?”
  “这……这怎么可能?”田尔耕一脸的不可置信,“造反……他们就不怕诛九族么?”
  杨峰不耐烦的瞥了他一眼:“他们连你这个锦衣卫指挥使都敢杀,这不等于已经造反了么?”
  田尔耕不说话了,他很清楚如果一个人突破了底线,那么这个底线就会一直的突破下去,这时候他突然觉得自己先前还是太过想当然了,他求救般的看向了杨峰,求助般的问道:“那侯爷说下官应该怎么办?”
  “哼……怎么办?”杨峰冷哼了一声:“老话说得好,对待自己人咱们应该象春天般温暖,对待敌人就应该象严冬一般冷酷无情!本侯以为,咱们不动则以,若是要动便应该调集全部的力量给敌人以毁灭性的打击,绝不能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否则等到事情越闹越大的时候就不好收场了。”
  田尔耕有些傻眼,他试探着问道:“那侯爷认为调多少兵力下江南合适?”
  杨峰瞥了他一眼淡淡的伸出了三根手指,“本侯如今在福建有三万五千大军,除了留下五千人以外,剩下的三万人可以全都派往江南!”
  “三万大军全部派往江南?”田尔耕吓得连声音都变了,“侯爷,咱们这是去抓人,不是去打仗啊!”
  “屁话!你以为这次去不是打仗么?”杨峰不耐烦的瞪着他道:“这种事要么就不做,要么就使出全部的力量给敌人以雷霆一击,象你这样磨磨唧唧的一百年也完不成陛下交给你的差使。现在到底要不要做,你给本侯一句话吧?”
  “我……我……”田尔耕结结巴巴了半天,最后才认命似的一咬牙:“罢了罢了……一切都依侯爷!”
第五百六十二章
来了
  尽管不得已答应了杨峰的要求,但田尔耕的心却悬了起来,原本自己只是想借个两三千兵马下江南报仇的,这家伙倒好,一开口就说要派兵三万。
  三万兵马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杨峰都可以凭借着这些人马把整个江南数省横推一遍了,更要命的是偏偏人家用的还是自己提供的圣旨和调兵令牌,在手续上完全是合理合法的,将来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板子只会打在自己身上,一想到一旦杨峰带着数万大军浩浩荡荡下江南后造成的轰动,田尔耕只觉得自己想死的心都有了。
  “侯爷……那啥……”
  “怎么了?”杨峰凝视着田尔耕,微笑着道:“田大人后悔了?”
  “不……不是……”田尔耕吞了口唾沫,结结巴巴的问:“那个……侯爷,咱们能不能少带点人马,三万人吗实在是太多了点啊。”
  杨峰一眼就看透了田尔耕的心思,眉头不禁一皱,这个人才干是有的,却没有雄才大略,干起大事来缩头缩尾怕死。目光短浅,贪图小利,见到一点点蝇头小利就急着去抢,却不能发现背后隐藏的危险。看来一辈子也就是个锦衣卫指挥使的命了。
  他直接了当的说:“田尔耕,江南之事错综复杂,陛下之所以给调兵的令牌和旨意,便是让你在关键时刻紧急调动兵马以电光火石之势对那些人进行抓捕,孰料你却畏畏缩缩,以为仅凭几百人便能让整个江南士绅俯首帖耳,这是何等可笑?
  你这次吃了这么大的亏,连命都差点丢在了绍兴,却连调个兵还这么提心吊胆。如今经过绍兴府之事,江南士绅都已经有了准备,你若还是这般婆婆妈妈,你的事情本侯就不管了,你自己回京城向陛下复命吧!”
  说罢,杨峰转头就要离开,田尔耕一看急了,赶紧快步上前重新跪在杨峰前面急切道:“诶……侯爷……是下官错了,下官一切都听您的还不行么?”
  “哼……”
  杨峰看着田尔耕急切的脸,轻哼了一声不说话了……
  既然决定了要发兵,那么就要做好准备,在杨峰的命令下,福建所有战舰船只都开始在厦门集结,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除了保留一小部分船只进行例行巡逻之外,其余所有的战舰都开始往厦门云集。
  不仅如此,杨峰还征用了大量的民间的商船货船。
  很快……数百艘船只浩浩荡荡以迅雷不及掩耳扑向了浙江等地。
  五日后
  绍兴府作为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历史名城,说它是地灵人杰是绝不为过的,同时它也是江南最富裕的地区之一,自从大明开国两百多年来更是从未经历过战火,是以它的富饶程度也绝非一般地方可比。但也正因为它的富饶,也使得这里到处都弥漫着一股慵懒的气氛,这点从城头守门兵丁的模样就可以看得出来。
  守卫北城门的城门官姓赵,是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此刻他正懒洋洋的躺在一张躺椅上,旁边一张小桌上摆着一壶醉仙居的陈酿和一个酒杯,还有一碟黄生米和酱牛肉。他半眯着眼睛,右手拿起酒杯“滋”的喝了一口酒,随手捡起一颗花生放进嘴里有滋有味的嚼了起来,喝到兴起的时候他一边轻轻敲着桌子一边唱了起来。
  “七女动心爱怜,喜结恩爱良缘。
  王母一声令下,天兵天将下凡
  董郎妻离子散,携儿追妻天边
  银簪划破黑暗,银河风雷电闪
  槐荫老人误言,百日好合荒诞……”
  “好……”
  一个声音在一旁响了起来,只见一名三旬的兵丁在一旁轻轻鼓掌赞道:“大人这天仙配唱得是越来越地道了,以您的这份唱功,完全不比戏台板子的那些台柱子差,您若是有兴趣入行的话,那些戏班子估计要没饭吃了。”
  “屁话!”
  姓赵的城门官睁开了眼睛对这名手下笑骂道:“老子不过就是个看城门的,算什么大人。你这话若是让大人们知道了老子这饭碗还想不想端了?下次若是再乱说老子就让你连值三天的班,我看你还有没有那个闲心乱嚼舌头?”
  “小的该死……该死!”兵丁举起手在自己脸上不轻不重的拍了几下随即又笑嘻嘻的说:“大人,眼看着日头已经到了正午,兄弟们在外头站得也都乏了,是不是让他们都进来歇会?”
  “这个嘛?”城门官沉吟了一下,又看了看日头这才点了点头:“罢了……让兄弟们都进来吧,但是得留一个人在外头看着,否则若是哪位大人正好出门,看到城门外一个人都没有,老子又得挨骂了。”
  “是……谢大人!”兵丁面露喜色,赶紧下了城墙喊人去了,很快原本站在城门外的十多名守城兵丁全都一溜烟的跑回了城门里的藏兵洞里,没过一会藏兵洞里便传来了阵阵吆五喝六的声音。
  听着下面传来的吆喝声,城门官不禁摇头失笑起来,大凡当兵的都好赌,那些兵丁自然也不例外,他也不想管那么多。反正绍兴府一向太平,匪患也较少,兵丁们每日里赌上几手也是无可厚非,他也不好拦着。若是管得太严了,惹得手下人心生怨恨反倒不美。
  听着下面传来的吆喝声和骰子的碰撞声,他闭上眼睛又唱了起来:“槐荫老人误言,百日好合荒诞,鹊儿架起彩桥,七月七日相见,牛郎星男儿汉,织女星诉思恋……”
  正当他唱得兴起的时候,一阵声音隐隐约约传入了他的耳中。
  “咦……”
  他睁开了眼睛,脸上先是露出了惊异之色,随即立刻脸色大变,也顾不上身上这套崭新的衣裳,整个人将脸都贴到了地上,只是听了这么十几个呼吸的时间,他立刻跳了起来在城门楼上高声喊了起来,“来人……来人啊……赶紧关城门……关成门……”
  只是他的声音虽然很大,但从藏兵洞里传来的摇骰子和吆喝声给掩盖住了,根本就没人听到他的声音。
  “这些混蛋……老子要剥了他们的皮,竟然连一个人都不留下来。”
  城门官一边喝骂,一边连蹦带跳的朝着城墙下冲了过去……
第五百六十三章
突如其来的江宁军
  “我日i你i姥姥,你们这些王八蛋赶紧出来给老子关成门啊!”
  城门官冲下了城门想要关闭城门,可是那重达上千斤的城门平日里都是十多名兵丁合力才能关得上,哪里是他一个人能推得动的,急得跳脚的他气得破口大骂。
  轰隆的马蹄声越来越大,那些躲在藏兵洞里赌钱的兵丁们听到后匆匆跑出来将城门关到一半时,一队全身都笼罩在铁甲里,背后红色的披风迎风飘扬的骑兵已经冲到了城门口,为首的一名身材高大的骑兵在冲到城门口那位城门官的面前一勒马缰,胯下的战马打了个长长的嘶鸣两条前蹄高高扬起,随后才重重的踏在了地上,马蹄扬起的尘土则是呛得城门官一脸打了好几个喷嚏。
  看着面前这些杀气腾腾的骑兵,吓得脸色发白的城门官还是鼓起了勇气战战兢兢的问:“诸位大人是什么人,此来绍兴府所为何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2/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