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751

  “既然没人说话,那就让朕来说几句吧。”朱由校面语气淡淡的说:“一年前,有人曾经跟朕说过。若是将大明比作一个人,那么大明的军队就如同这个人手中的刀,赋税就如同这个人的鲜血。若是大明的军队烂掉了,就等于这个人手中的刀生锈了,自然无法抵御外辱,若是大明的赋税没了……试问一个人若是没有了血液将会如何?”
  说到这里,朱由校站了起来挥舞着手臂大声道:“若是没有了血液大明朝便会立刻死掉,现在那些拼命趴在大明身上吸食着大明血液的蛀虫跑过来告诉朕,他们要交给朕每年两百万两银子,只求大明不要开海,他们当朕是傻子吗?还是以为朕是一个三岁孩童,随他们怎么糊弄都行?”
  朱由校咆哮的声音在大殿上回荡着,不少大臣的额头上已经开始渗出了汗水。
  “朕现在可以清楚的告诉你们,朕绝不会对答应这个荒谬要求的!谁要是不服尽管来让他来跟朕说,朕会用自己的方式让他心服口服!”
  “哗……”
  朱由校的话音落下后,整个大殿全都一阵哗然,自从永乐皇帝以后,还从来没有哪个皇帝敢用如此强硬的口吻跟大臣们说话的。莫非我大明又要出一个高祖或是成祖皇帝了?这可绝非是读书人的福分啊。
  想到这里,不少人再也坐不住了。礼部尚书来宗道又站了出来肃然道:“陛下乃是一国之君,一言一行都应为万民表率,岂能出此狂妄之言。”
  “万民表率?”朱由校哈哈笑了起来,他发现自己今天笑的次数特别多,几乎赶得上以往一个月了,“朕为万民表率,那尔等呢?尔等身为大明官员,代朕教化百姓,你们起到表率的作用了吗?”
  朱由校的声音似乎不是很大,但来宗道却却突然打了个寒颤,心中仿佛突然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只听见朱由校冷峻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上。
  “区区几名商贾,竟然就敢跟朕说要用两百万来换取朝廷重新禁海,朕倒想瞧瞧到底是谁给他们这么大的胆子?来人,传田尔耕上殿!”
  “陛下有旨……传田尔耕上殿……”
  “传……田尔耕上殿……”
  看到太监一个接一个的将朱由校的旨意传下去,来宗道急了,田尔耕是什么人?那可是锦衣卫的指挥使啊,皇帝传他过来到底想要干什么?
  很快,一身飞鱼服的田尔耕匆匆上了大殿,来到金銮殿上朝朱由校跪了下去:“臣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叩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田爱卿平身!”朱由校示意田尔耕起来,随即说道:“田爱卿,刚才户部尚书郭爱卿说了,江南各省有人联名上了一道万民书,请求朝廷收回开海的成命,并愿意为此每年以茶税的名义向朝廷缴纳两百万两银子。朕就纳闷了,开海对他们来说就那么可怕么?竟然有人愿意花每年两百万两银子来求朝廷收回成命,这可太让朕好奇了,现在朕就让你去查一查,看看这些人到底都是些什么货色,查清楚了就回来跟朕禀报,明白吗?”
  说完,朱由校价格手中的万民书随手扔给了一旁的太监,太监接过万民书后走到田尔耕跟前将万民书递给了他。
  田尔耕接过万民书,看着上面写着的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和手印,眼中露出了一股狞笑,这才恭敬的对朱由校道:“请陛下放心,有了这份万民书,臣有把握在半个月之内给陛下查清楚!”
  “完了……这些人全完了!”
  看到这一幕后,不少人的心里全都凉粑粑的,原本想要给朱由校施加压力的万民书,如今竟然变成了他们脖子上的绞索,田尔耕只要按照这上面的名字去查,那保证是一查一个准啊,这下完蛋了。
第五百五十六章
夫妻谈心
  随着朱由校下令彻查万民书上的人,京城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田尔耕亲自带着一大批的锦衣卫亲赴江南,魏忠贤率领的东厂也变得特别活跃,一个个头戴高帽的番子时隐时现的出现在官员家的周围,弄得许多官员人心惶惶。
  这还不算,卢象升也亲率一万京营官兵走上了街头日夜巡视以震慑宵小,看到那些顶盔披甲手持火铳装备精良的京营官兵迈着整齐的脚步在大街上巡逻,不少往日里活跃在大街小巷的青皮混混们一个个就象鹌鹑那样全都躲了起来。
  一时间整个京城的治安情况突然变得大好,弄得五城兵马司的官兵都有些哭笑不得,有心想要抗议京营的人抢了自己的活,但又怕招来京营那些丘八的报复,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京营的人在他们面前成天走过,而他们却无可奈何。
  对于这种情况,京城的百姓自然是第一个感受到的。皇城根下的老百姓天生就对政治有着敏锐的直觉,不管是现在还是几百年后的都是如此。
  “皇上这是要怎么了?竟然派出了京营巡视街头震慑宵小,难道最近又要发生什么大事了吗?”
  “啧啧……大伙都看着吧,这京城的天要变了,不知多少年了,大明的京营就从来没有这么神气过,当今陛下颇有当年高祖皇帝和成祖皇帝的气象啊!”
  “呵呵……说得您好像见过高祖、成祖两位陛下似地。”
  “你小子,老夫就算是没见过,可总听老一辈人说起过吧!”
  “老一辈人,多老的才能见得着这两位老人啊。”
  京城的局势对于这些相互抬杠的京城百姓来说自然就是雾里看花,但是对于官场上的人来说这无异于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那就是当今的这位皇帝已经不甘心将宦官推出来替自己冲锋陷阵了,他要亲自发出自己的声音,他正在大声的告诉天下人,大明天要变了。
  “陛下,您这么做真的合适么?”
  坤宁宫后面的御花园里,皇后张嫣正陪着朱由校在散步。
  今天的张嫣身穿一件鸡心领琵琶襟交领中衣和一件百花裙,身披紫罗兰彩晕锦。乌黑浓密的云鬓里插着一支金玉满堂凤冠,肤如凝脂的手上戴着一个金镶九龙戏珠手镯,腰系丝攒花结长穗丝绦,上面挂着一个香袋,脚上穿的是软缎绣花鞋,整个人显得秀美绝俗灿如春华,生过孩子后的她相比于平日更是增添了一份母性的光晕,即便是跟她已经是老夫老妻的朱由校也看得有些目眩。
  将目光从张嫣的身上移开,朱由校淡淡一笑,“梓童,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太祖高皇帝驱逐元蒙于关外创立大明已有近三百年,在大明创建之初我们太祖高皇帝和成祖一直都是采取了文武并重的策略,那段时间也是我大明兵锋最盛的时期,可谓是猛将如云。
  但到了仁宗(朱高炽)之后情况就变了,仁宗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在他登基后更是赦免了建文帝时期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停止了成祖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又提高了读书人的待遇,可以说从那以后读书人的地位便开始渐渐提高,逐渐有了压过武官的趋势,天下人无不为之称赞,可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埋下了祸端。”
  “埋下了祸端?”张嫣不解的问:“陛下,臣妾在未出阁的时候总是听人说,马上可以打天下,但绝不能治天下,蒙元之所以被太祖高皇帝驱逐出中原也正是因为如此,难道这话说错了吗?”
  “这话当然没错,可那也要看情况来。”朱由校冷笑道:“仁宗提升文官地位看似没错,但他却低估了那些人的野心。”
  “野心?”
  “是的,就是野心!”
  朱由校轻叹了一声:“你瞧瞧看,当年高祖皇帝诛杀了胡惟庸,撤销了宰相成立了六部让其相互制衡,为的就是唯恐文官的势力越来越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但是到了成祖后,成祖深感精力有限,又成了内阁,设立内阁大学士数人。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但是到了后来却渐渐变了味。”
  朱由校一边说,张嫣一边津津有味的听着,受限于后宫不得干政的规定,张嫣对于这些后世耳熟能详的东西并不大清楚。
  “直到世宗时期,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梓童你再看看,如今的内阁跟前朝的宰相又有何区别?”
  听到这里,张嫣也是恍然大悟道,“诶……是啊!”
  朱由校面露苦笑之色:“高祖皇帝辛辛苦苦废除了宰相这个位子,没曾想才过了上百年的时间另一个“宰相”却又冒了出来,而且始作俑者还是高祖皇帝的后人,你说这可笑不可笑?”
  可笑吗?
  老朱同志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废除了宰相这个能跟皇帝分庭抗礼的位子,并绞尽脑汁的用六部尚书来分担宰相的职权,但等到他死后,他的后人却又替大明重新弄出了个“宰相”出来,想想确实很可笑。
  只是张嫣却是笑不出来,是啊,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就是那么的可笑,前人费尽心思的废除的东西后人却又亲自给恢复了,若是老朱同志泉下有知会不会气得从坟墓里跳出来将那些不肖子孙重新掐死呢?
  只是张嫣却有另一层担心,她担忧的问道:“陛下,您如此大张旗鼓的下令锦衣卫严查江南各地上万民书的人,就不怕激起江南各地发生民变么?”
  “民变?”朱由校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就算是民变又能如何?”
  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组织词语,“杨爱卿曾经跟朕说过,所谓民变分为两种,一种是底层的百姓实在是活不下去了,他们势必要揭竿而起推翻朝廷,这种民变是最危险的,通常发生这种民变的后果就是改朝换代。
  另一种民变则是那些有钱人说的民变,朝廷的某项政策触犯了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也要激起“民变”,而这种所谓的民变说白了就是有钱人弄出来的。杨爱卿也说了,纵观我华夏数千年历史,他还从未见过那些有钱人弄出来的民变能推翻朝廷的。”
  “哦……臣妾明白了。”张嫣是个即其聪慧的女人,朱由校这么一说她立刻就明白了。只见她连连点头道:“您之所以放手让杨峰去福建开海禁、设海关,就是为了要打破被各地士绅把持多年的局势,只要朝廷有了粮食和银子,手中再握有军权,那些所谓的“民变”就算再多您也不怕!”
  “对头!”朱由校笑了起来:“梓童真是聪明呢,杨爱卿乃是上天赐给朕的中兴之臣。梓童你想想,在遇到杨爱卿之前朕是什么样子,大明是什么样子,在遇到杨爱卿之后呢,如今的大明是什么样子?朕又是什么样子?如今有些人成天就知道弹劾杨爱卿,说他拥兵自重倨傲无礼,将来必然是第二个王莽和安禄山,但是朕却知道,杨爱卿是真的为了大明为了朕好,但凡是他有一丝反意的话,朕只怕早就和梓童天人永别了。”
  “是啊……”张嫣也轻叹道:“前些日子海兰珠进攻来陪臣妾闲聊,说是跟杨峰分别太久,想要去福建陪伴他一段时间,臣妾这才跟您求了恩典,您也同意了,不过杨峰也很懂事,又将他那怀孕的小妾给送到了京城,原本那个小妾是不用来的,可杨峰却依旧固执的将她送了过来,从这里边足以看出他的心里对您是有敬意的。只是臣妾却担心百年之后,那些人是如何评价您这位皇帝的。”
  朱由校失笑着摇了摇头,“眼下哪里考虑到这么多,这些事情就留给后人评说吧,朕只求能够将一个强盛的大明江山留给咱们的孩儿,让大明江山多延续几百年。”
  张嫣嗔怪道:“陛下,您又说胡话了,大明江山自然要延续万代,几百年您就满足了么?”
  “哈哈哈……”朱由校大笑起来,“梓童啊,你也算是读过一些书的人了,可曾见过能延续万代的江山么?连秦皇汉武这些雄才伟略的人都做不到的事,你凭什么认为朕能够做得到?朕啊,只要求后世的史书里能客观的将朕如今所作所为以及一片良苦用心如实的写出来,朕就心满意足了。”
  张嫣没有说话,她很清楚,史书都是由什么人写的,如今的朱由校可以说已经慢慢的站到了读书人的对立面,将来史书会给自己的丈夫一个公正么?
  就在朱由校和张嫣夫妇在御花园交心的时候,福建的局势又开始变得紧张起来。在得到了索诺德的承诺后,郑芝龙集团就像是磕了春I药般拼命的对在福建沿海一带袭扰过往商船,而为了保护商船不受袭扰,杨峰也发了狠,对那些海盗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击。
第五百五十七章
二十四磅炮
  蔚蓝色的大海上,一支舰队正顶着冰冷的海风在颠簸的海浪上艰难的行驶着,这支船队包括一艘三级战舰两艘五级战舰和三艘六级战舰,隶属于福建水师第二舰队的序列。
  刺骨的海风不住的在空中肆虐,即便是身上穿了加厚的毛衣和毛裤,但刘香依旧感到那无孔不入的海风从脖子里灌入。她将衣领拉紧,又在甲板上走了好几圈,好让身子暖和一些,这才重新举起望远镜观察周围的环境。
  今天的能见度不是很好,天上的乌云压得很低,即便是用望远镜观察也只能看到三四公里远,这也让桅杆上负责瞭望的水手非常难受。
  秦叔那略带沙哑的声音在她耳边响了起来:“大人,这里风太大了,您还是回舱里休息一会吧?”
  刘香没有回头,只是摇了摇头道:“秦叔,如今的船上新兵太多,我若是不在这里盯着,总觉得不大放心啊!”
  秦叔劝道:“没事,这里有我看着呢,你先会仓里边歇一会,等到晚饭的时候我再让人叫你。”
  犹豫了一下后,刘香这才点了点头,将脖子上的望远镜取了下来交给秦叔,自己走进了船舱。
  看着刘香进船舱的背影,秦叔的眼中露出了一丝心疼之色。第二舰队接收了五艘新型三级战舰的同时也接收了两千多名新兵,为了训练这些新兵蛋子,让他们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水兵,刘香和麾下的军官们可谓是费尽了心思。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他们不能像以前那样在等到新兵训练好之后再带他们出海,只能采取一边出海巡逻一边训练的办法,而这样的作法也导致了舰队在出海的时候会经常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这也大大增加了各舰舰长和军官的工作量,尤其是作为舰队副提督的刘香,更是已经连续好些日子没有好好休息了。
  晃了晃脑袋,将脑海里的杂念努力抛掉,秦叔这才举起了望远镜。
  观察了好长一会,直到感到眼睛有些发涩,秦叔这才将望远镜放下,揉了揉眼睛。从口袋里掏出了半包烟和一盒火柴,点燃了香烟后靠在桅杆旁吞云吐雾起来。
  自打杨峰从现代社会弄来了卷烟后,由于香烟里的尼古丁可以起到舒缓军士内心焦躁的心情,所以迅速风靡起来,不管是江宁军还是福建水师里,几乎大部分的军官和士兵都变成了烟枪,这也是杨峰有些始料未及的。
  按照江宁军的规定,一名普通军士每个月可以分到四包香烟,伍长和什长则可以分到八包,百总以上军官则是十二包。
  这点香烟量不管是对于普通军士还是军官来说根本就不够他们抽的,但是杨峰还在军营里开设了便利店,二十文钱一包的普通香烟对于军官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就连普通的士兵咬咬牙也能够承受,这也是香烟迅速在军营里流传开的来原因。
  什么……吸烟有害健康?
  呵呵,兄弟你想多了,在这个平均寿命只有四十来岁的时代,与其担心吸烟损害健康,还不如多想想如何让大明的百姓吃饱饭来得实在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