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2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9/751

  旁边的清军将领们也纷纷劝道,毕竟豪格可是皇太极最疼爱的儿子,别说他有什么三长两短了,就是他被江宁军的火炮或是铅弹擦着碰着那就是了不得的大事,他们这些人全都吃不了兜着走,还是赶紧将这位大爷送走,如此一来他们反倒能安心作战。
  豪格如何不明白这些人的心意,不过他也有自己的考虑。满清号称以武立国,身为皇太极的长子和皇太极不在时盛京的实际掌控着,如果他在这个时候丢下兵将下了城墙,安全倒是无恙了,但他的一世英名也就全毁了,这是骄傲的豪格所无法容忍的。
  只见豪格一瞪眼,用决绝的语气道:“你们不用说了,我们满人从来就没有不战而退的勇士,也没有看到敌人就撤退的阿哥,纵然今日战死在城头我也不会下城墙的,今日谁若是敢再劝我下城墙便是我豪格的敌人!”
  看到豪格如此坚决的语气,众人便知道豪格心意已决,谁若是再劝他下城墙那就是跟豪格过不去了。
  杜度轻叹了口气,对一旁的几名戈什哈使了个颜色,这几名戈什哈默默的站到了豪格的周围,他们的作用就是充当豪格的肉盾,一旦有箭矢铅弹向豪格射来,他们便会第一时间挡在豪格的跟前,目的只有一个,绝不能让豪格伤者碰着。
  随着阵阵的金鼓齐鸣声,一队队的江宁军将士们列队完毕,形成了一个典型的战阵。一万五千名步卒结成了一个长方形方阵,两旁是五千名骑兵,在五千步卒的前面是一百多门火炮整齐的排放着,黑洞洞的炮口闪动着幽幽的寒光,
  就在满清的军官们看得眼花缭乱的时候,一名略微肥胖的军官高高举起了右手的小红旗,只见他嘶声竭力的喊道:“全体预备……放!”
第四百四十一章
炮击
  “轰……”
  上百门火炮同时开火的情形是什么样子?恐怕许多人一辈子都无缘一见,但是今天锦州城上的数千名守城的清军却看到了,由于是上百门火炮同时开火,以至于听起来就象只有一个声音一样,只是这个声音发出的动静实在是大了点,就连两里外的锦州城头的清军只觉得脚下的城墙微微一震,随后远处伴随着一声闷响,一股浓浓的白烟同时腾空而起。
  “快……躲好……所有人都躲好!”城墙上传来了不少军官嘶声竭力的吼声。
  对于江宁军清军并不陌生,随着一场场的战斗打下来,就连最底层的辅兵和包衣都知道江宁军火器最为了得,在与江宁军数次的大战当中,清军就吃了无数的苦头,已经有无数人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他们,任你是勇猛无敌甚至是力能举鼎的勇士在面对飞来的弹丸或是铅弹时也要有多远跑多远,否则等待你的将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其实不用军官们多说,曾经更江宁军交过手的正蓝旗的步甲、马甲乃至辅兵们早在江宁军开炮之前就已经全都躲在了城垛乃至任何可以躲避炮弹的地方,要不怎么说战场是最能让人快速成长的地方,几场大战下来,即便是昔日最瞧不起火器的人在看到江宁军的火炮或是火铳时都会下意识的找地方躲避。这与是否勇敢无关,纯粹是人类在面对危险时产生的下意识的反映。
  经过不到三秒钟的时间,上百枚以每秒四百多米速度飞行的开花弹便飞抵了目的地,这些开花弹或是飞过城墙落在了城墙后面的建筑物上,或是落在了城墙前面,但更多的则是准确的击中了盛京那高高的城墙。
  “轰……轰轰轰……”
  一枚枚开花弹几乎同时爆炸,在数百克黑色炸药爆炸威力的推动下,无数弹片和铁珠子以肉眼看不到的速度向四周喷射,许多来不及寻找遮掩物或是没有躲好的清军瞬间便被四处飞溅的弹片和铁丸击穿了脆弱的身体。
  一名躲在了垛口后面自以为已经狠安全的步甲兵突然听到一声沉闷的好像重物落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随即转头往后一看,正好看到一枚拳头大小的铁丸正从后面滚到了他身后,他还没来得及反映过来,就看到一阵橘红色的光芒突然在眼前闪动,随后整个人便被硝烟给包裹住了,
  当硝烟散去后,原本这名清兵躲避的地方多出了两截被炸得看不出模样的烂肉。是的,就是两截被炸得看不出模样的烂肉,在如此近距离的爆炸中任何人或是有生命的物体都不可能逃逸出去。
  在江宁军开炮之前,豪格已经被几名戈什哈以及十多名军官半是拥簇半是架着的下了城墙来到下面的藏兵洞。躲在藏兵洞里的豪格听着头顶上此起彼伏的巨大的爆炸声和脚下传来的震动,饶是他不是第一次和江宁军战斗,但此刻的他也依旧被一股无力绝望的感觉笼罩住了心头。
  豪格是个性格粗豪崇尚勇武的人,打小他便以勇武出名,深得其父皇太极的喜爱。从小豪格就一直深信凭借着手中的长刀和胯下的战马他可以征服所有看到到东西,但是这个信念在遇见遇见江宁军后就被打破了。
  在天气六年的在锦州城外的大战里,豪格亲眼目睹里往日里被他认为是全世界最勇猛的满洲勇士在江宁军的枪炮面前一排排的倒下,无数昔日闻名遐迩的巴图鲁高举着长刀朝着江宁军的方阵冲锋,然后一个个含恨倒在了那些昔日被他看不起的铅弹炮弹之下,在那场大战里就连他的爷爷努尔哈赤也被好几枚万人敌给炸成了重伤,最后重伤不愈含恨而死,从那时起豪格就对以往的信念产生了怀疑,个人的勇武真的能抵挡铅弹和火炮么?
  就在去年的时候,豪格和大贝勒代善等人征讨蒙古扎鲁特部,在这场战役中豪格表现很是突出,亲手斩杀了扎鲁特部的勇将贝勒鄂斋图。皇太极得知后大喜,当即下令晋升他为多罗贝勒,也正是在这场战役里豪格这才重新找回了昔日的信心,他努力告诉自己,自己的强弓和长刀并没有过时,自己依旧能够依靠它们征服世界,只是这个好不容易重新树立起来的信心今天又被那熟悉的炮声给打破了。
  不过这种消极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豪格很快就暗自给自己打气:“不行……我不能再消极下去了,盛京城的数十万旗人的安危全都寄托在了自己身上,我不能这么消极下去,江宁军的炮火再厉害又如何,大不了就将这一百多斤交待在这里罢了。”
  他扭头对旁边的杜度道:“你马上派人通知所有王公府邸,让他们将府中的包衣、下人和以及十六岁以上五十以下的男子都聚集起来,组织他们搬运东西并上城墙守城,若是有谁敢推脱不来,你尽可将他们拿下甚至就地格杀!”
  旁边的正蓝旗的军官们听到这里不少人都吓了一跳,皇太极出征的时候就将城里的大部分青壮都带走了,现在豪格还要将剩下的老弱都聚集起来上城墙作战,这样做可是很容易得罪人啊,等到皇太极率领大军回来,搞不好有人就会拿这件事做文章。
  一名甲喇章京忍不住说道:“大阿哥,盛京城内的青壮大都都岁皇上出征了,剩下的几乎都是老弱病残,咱们若是征召他们上城墙守城的话死伤肯定会很严重,日后恐怕会遭人非议的。”
  豪格冷笑道:“遭人非议?你以为盛京城若是被攻破的话这些老弱病残就能保住性命?到了那个时候就算是想“遭人非议”恐怕也非议不起来了吧?”
  “不错!”杜度也赞同道:“汉人有句老话,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盛京城若是被破,咱们所有人全都活不了,若是还害怕被人非议的话,那咱们干脆什么也别做,就等着江宁军杀进城来将咱们所有人都宰了吧,你们可别忘了,江宁军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了?”
  听到这里,众军官们这才想起来,江宁军就是靠垒京观出名的,只是这些年来由于江宁军的威名逐渐强大,不少人渐渐有意无意的忘了这件事,现在被杜度这么一提醒,众人这才想起来,以杨峰对满人的仇恨,若是盛京城被攻破的话,那些女人或许还能免除一死,可是成年男子却绝对无法幸免,即便是杨峰大发慈悲绕了他们一命,但这些人最好的下场也是在某个矿山里渡过余下的人生。
  一想到城破的下场,镶蓝旗的军官们眼睛都红了,这下再也没人会说什么死伤惨重的话了,让江宁军打进来的话他们连老婆孩子都保不住了,谁还顾得上那些老弱病残是不是死伤惨重啊。很快便有几名军官领命而去,一时间整个盛京都开始鸡飞狗跳起来。
  而与此同时,盛京城外的杨峰正坐在一辆特制的马车里,从显示器上看着从无人机上传回来的信号,时而眉头微蹙时而微笑点头,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而在他的旁边线娘则是小心的操控着无人机在盛京城头数百米的上空盘旋着,郑妥娘则是拿着纸笔不停的写写画画,时不时还拿起手中的步话机说些什么。
  约莫半个小时后,听到外面的炮声逐渐慢下来,杨峰这才对郑妥娘道:“好了,让炮营停止炮击,歇息一个小时!”
  “明白!”
  郑妥娘很快便拿起步话机通知炮营的人。
  杨峰下了马车来到大阵里,担任前敌指挥的耿秉义很快走了过来用兴奋的语气道:“侯爷,经过刚才的炮击,鞑子的伤亡肯定不小,末将以为咱们可以发起试探性的进攻了。”
  杨峰摇了摇头:“不行,现在还不是攻城的时候,咱们刚才的炮击其实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些鞑子大多都躲到城墙下去了,我刚才看了一下,咱们的炮击充其量也只是给鞑子造成数百人的伤亡,而且鞑子的城墙做得狠坚固,开花弹并没有对城墙造成太大的损伤,现在攻城的话很难将城池攻下来不说,但是这伤亡就肯定不小。”
  虽然从装备上来说,全部装备了火器的江宁军已经算是一支热兵器军队,但杨峰并不会真的认为江宁军的战斗力真的已经打遍天下无敌手了,要知道任何武器都有自己的缺点,更何况热武器部队固然威力比起冷兵器部队攻击能力更强,但它的消耗程度比起冷兵器部队却是高得太多。
  就拿如今的两万江宁军来说,目前他们携带的炮弹最多只够维持炮营两天的消耗,一旦炮弹消耗完毕炮营就只能干瞪眼,所以在后续的补给到来之前杨峰是不敢放开手脚玩炮火覆盖战术的,
  更重要的是杨峰在盛京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皇太极肯定已经知道了自己老巢被包围的消息,只要皇太极脑子还没进水他肯定会星夜驰骋回援,如果等到皇太极率领的包括满八旗和蒙八旗在内的八万大军到来的话,杨峰就要面临两面夹击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杨峰就更不敢冒着重大伤亡的风险攻城了。
第四百四十二章
争执
  当隆隆的炮声响彻在盛京城头时,最惊慌的不是豪格和驻守盛京的杜度以及数千名正蓝旗的士卒,而是皇太极和跟随他出征的诸多满清的王公贵族以及将领们,须知盛京就是他们的根本和一切依仗所在。
  自从努尔哈赤力排众议将满人的都城从赫图阿拉迁移到辽阳,再从辽阳迁徙到沈阳,并将沈阳改名为盛京后,整个满人几乎百分之六七十以上的人口都聚集在以盛京为中心的周围,一旦盛京落到了江宁军的手中,就连最白痴的人也知道以杨峰对满人的心狠手辣,那些留在盛京的满人会有什么下场,是以当听到前来报信的信使报告说盛京已经被两万江宁军包围后,所有人就象被雷劈了一般僵住了。
  对于是否回援盛京这件事其实并没有经过太长时间的讨论,短短半刻钟的时间,包括皇太极在内的满清诸将就做出了立即驰援盛京的决定,盛京的重要性实在是太重要了,一旦盛京有失,整个大清立刻就有分崩离析的危险,这么严重的事情别说皇太极了,就算是努尔哈赤复生也扛不住。
  满人的动作是非常迅速的,短短一个时辰内后,第一支由岳托率领的由镶红旗和正红旗组成的一万骑兵便率先离开了大营朝着盛京飞奔而去,三个时辰后整个清军大营也在数万明军的注视下拔营起寨朝着来路撤退。
  而在锦州的城头上,所有人看着缓缓离开的满清大军先是不敢置信,随后整个城头变得一片欢声雷动。就在几个时辰之前清军还在用他们的火炮肆虐着锦州城头,可现在他们竟然主动退兵了,这一切就象一场梦一般。
  许多人或许不明白清军为什么挟千钧之势来攻打锦州,可仅仅只是不到两天的时间竟然就灰头土脸的撤军了,但以孙承宗为首的一些将领则是隐隐明白了原因,能让皇太极如此忙不迭撤兵只能有一个原因,杨峰率领的江宁军肯定已经对盛京发起了攻击,如今的盛京必然已经告急,否则皇太极就不会如此灰头土脸的撤回盛京。
  出于谨慎的原因,孙承宗派出了上百名夜不收开始沿着清军撤退的方向沿途侦查搜索,半个时辰后夜不收来报信,清军确实是撤军了,而且由于撤军太过仓促的原因,他们甚至连辛苦运抵锦州的六门火炮也遗弃在了锦州城外。
  听到这个消息后,原本还认为清军撤军是否有什么阴谋的将领们终于松了口气甚至变得喜笑颜开起来,清军终于撤兵了,锦州的危险终于解除了。
  祖大寿的弟弟祖大粥笑着对孙承宗拱手道:“恭喜督臣贺喜督臣,建奴终于退兵了,陛下若是知晓必然龙颜大悦!”
  紧接着担任辽东都指挥使的吴镶也笑容满面的对孙承宗道:“督臣大喜,此战我军力克建奴,迫使建奴不得不狼狈退兵,此皆为督臣之功也!”
  看着纷纷向自己道喜的众将,孙承宗脸上非但没有欣喜之色,反而似笑非笑的看着祖大粥和吴镶道:“诸位,莫非尔等真以为建奴退兵皆是本官的功劳?”
  “呃……这个……”
  吴镶二人脸上不禁老脸一红,糟糕……马屁拍得有些过头了,他们甚至可以看到周围不少将领脸上浮现出的那丝一闪而过的讥讽之色。
  祖大粥轻咳了一声,正色道:“督臣大人过谦了,鞑子兴师动众十数万来攻打我锦州,这些年来督臣为我辽东军民所做的一切我等都看在眼里。若非有督臣在辽东操持,辽东安有今日之安宁,莫非督臣还当不得这么一声夸赞吗?”
  听到祖大粥这么一说,周围的众将们回想起这些年来为了锦州的安危孙承宗所做的努力,终于建成了如今这条锦宁防线将清军牢牢的挡在了关外,他也确实当得起众人的夸赞,想到这里便有不少人附和颔首,就连卢象升、杨国柱和虎大威三位刚来辽东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孙承宗这些年对辽东所做的贡献确实当得起这句夸奖。
  卢象升想了想对孙承宗拱手道:“督臣,下官以为鞑子如此着急撤回盛京,必然是因为江宁侯已然按照先前的约定兵发盛京,此刻的盛京形势必然已经非常严峻,甚至随后都有失陷的危险,否则皇太极不会忙得连六门火炮都丢弃在城外了。”
  辽东诸将暗自点头,卢象升的这番分析合乎情理也很是到位,否则以皇太极性格来看他是不会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此次锦州之行的。
  孙承宗一边颔首一边捋须道:“建斗此言确实有理,那么建斗以为接下来我军应该如何做啊?”
  卢象升毫不犹豫的说:“督臣,下官以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军应该速速兵发盛京与江宁军会和一同与建奴决战!”
  兵发盛京与建奴决战?
  辽东诸将们一个个面面相窥,什么时候明军竟然这么叼了,竟然要兵逼盛京逼迫清军决战?
  孙承宗的眉头也深深的蹙了起来,他思索了良久才对众人道:“诸位以为建斗所言如何?”
  祖大粥毫不犹豫的说:“末将以为不可,要知道皇太极手上便有十数万兵马,盛京又是鞑子的老巢。加之皇太极用兵极为阴险,若是咱们贸然出兵很有可能被其反咬一口,搞不好咱们全军就得全部折在盛京城下。”
  祖大粥的话得到了诸如祖大乐、吴镶等一些将领的赞同,吴镶也说道:“督臣,咱们此番挫败了鞑子的进攻,这已经是大功一件,上报朝廷后陛下必然会有封赏下来,咱们又何必冒险追击皇太极呢。”
  卢象升一听却是有些气不打一处来,只见他冷笑道:“吴将军此言本官却是不敢苟同,鞑子是因何而退兵的想必诸位应该很清楚。说句不好听的,若无江宁侯率领大军兵逼盛京,咱们现在还在挨鞑子的炮击呢。怎么?如今鞑子走了,咱们就可以不用管江宁侯的死活了?过河拆桥也不是这么做吧?”
  这番话一说出来,不少将领都觉得脸上有些火辣辣的……
第四百四十三章
扫荡
  卢象升的话将辽东诸将骨子里胆小畏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弱点彻底撕开暴露在了阳光之下,一时间不少辽东诸将都有些恼羞成怒的怒视着卢象升,但也有不少人则是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很是尴尬。
  面对辽东诸将射来的各种异样的目光,卢象升毫不畏惧的冷笑道:“怎么,本官说错了吗?想那江宁侯不顾艰险千里奔袭辽东直抵鞑子都城为咱们解围,可咱们呢?危机刚一解除,就觉得可以继续过自己的太平日子,甚至连为自己解围之人的安危也不管了,这样的人我卢象升是瞧不起的!也罢……”
  说完后卢象升对孙承宗拱手道:“督臣,下官愿意率领三万京营尾随在皇太极大军后面,前往盛京驰援江宁侯,望督臣恩准!”
  孙承宗凝视着卢象升好久,这才缓缓点了点头:“也罢,既然建斗有此为国尽忠之决心,本官成全你又有何妨?”说罢,孙承宗又看向了辽东诸将问道:“你们呢,有谁愿意跟随建斗前往盛京驰援江宁侯?”
  辽东诸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人出声,周围一片寂静。
  大家都不是傻瓜,别看清军曾被江宁军打得损失惨重,连贼酋努尔哈赤也被炸得重伤不愈,但那只是对江宁军而言,若是换上他们上场,别说重创清军了,能撑下来就算是老天保佑了,现在更是要到鞑子的老巢去跟鞑子作战,鞑子的战斗力至少还要提高三分,他们实在是没有把握从铺天盖地朝他们拼命扑来的鞑子面前全身而退。
  更重要的是到了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大明光是文官集团还是武官集团都已经是暮气十足,遇到事情后大多数将领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报国杀敌,而是如何保存自己的实力,对于他们而言手中有兵就有实力,若是手里头没兵了他们就连屁都不是,在这种思想下他们如何还会升起奋勇杀敌的心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9/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