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2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5/751

  过了一会,代善等人在一名太监的带领下走了进来,看到皇太极后赶紧跪了下来三拜九叩向他行礼。
  待到众人行李完毕后,皇太极摆了摆手示意众人起身并让太监赐座。
  待到众人都坐下后,皇太极将目光看向了代善:“二贝勒,你等有何急事进宫见朕啊?”
  代善道:“陛下,这件事还是让宁完我跟陛下说吧。”
  “宁完我!”皇太极将目光转了过去,看到皇太极看过来,宁完我赶紧站了起来躬身道:“陛下,奴才刚才接到了明朝京城传来的消息,明国的三万京营前些日子已经从京城开拔,朝着辽东来了,奴才得知此事后不敢耽搁,赶紧告知了当班的大贝勒,大贝勒这才联络了二贝勒等人立即赶来向您禀报!”
  “京营人马来辽东了?”
  皇太极一听,浓眉立刻就皱了起来。
  自从开国之初起,京营就是大明最精锐的部队,但是到了明朝后期,京营逐渐沦落成了一支花架子部队,最近两年来朱由校花了大力气重建京营,据说效果还不错,由此京营也变成了朱由校手中最精锐的部队,现在朱由校竟然将京营派往辽东,这是要对大清用兵的前奏吗?
  想到这里,皇太极不禁冷笑道:“朕听说过那个京营,经过重建后确实比以前那支花架子的军队强了一些,不过朱由校以为凭借这支人马就想跟朕叫板,他想得也太好了吧。你们也是的,这个消息也值得你们联袂赶来见朕么?”
  宁完我苦涩的一笑:“若是只有这个消息奴才自然是不敢打搅陛下的休息,但是我们在明国的探哨还查到一个消息,那就是京营开拔的时候,原本驻扎在南京的两万江宁军也几乎同时开拔,很快便不见了其踪迹。”
  “什么……竟有此事?”
  皇太极突然站了起来,有些不敢相信的看向了宁完我,神色变得严峻起来,“此事是否属实?”
  宁完我道:“千真万确,此事是我大清在南京的探子多方打探后才确定的!”
  “哼!”
  皇太极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对于京营说实话他并不怎么放在眼里,一支花架子军队而已,在他看来经营虽然经过重建,但战斗力能提高多少却是一个很大的疑问,可那支突然不知所踪的江宁军就不得不让他重视了。
  不知什么时候起,江宁军这支军队已经成了皇太极和大清所有勇士都要忌惮的对象,多少满洲的勇士倒在了江宁军的火铳下,提起江宁军这三个字,满洲人那是既咬牙切齿又感到恐惧。
  看到皇太极不说话,代善说道:“陛下,臣觉得京营前往辽东和江宁军的反常调动必然有关系,我等不得不防啊。”
  “这不是废话吗?”皇太极心里一阵腻味,没好气的说道:“那你说怎么防?”
  代善没有说话,他看了看坐在一旁的阿敏等人一眼,坐在代善旁边的阿敏轻咳了一声道:“陛下,臣以为江宁军和京营一同开拔,必然是冲着咱们大清来的,而且您还记得前些日子那个杨峰给您送来的信吗?”
  一听到这里,皇太极的脸立刻就黑了,阿敏这简直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上个月杨峰派人送给皇太极的信字里行间无不透着嚣张跋扈的气息,杨峰在这封信里不但公然说了哲哲、大玉儿和海兰珠已经成了他的女人,更是让皇太极将哲哲的两个亲生女儿也交出来,否则他就要出兵教训一下满清,这封信也直接导致了马喀塔和承欢被暴怒的皇太极交给了叶赫那拉氏看管。现在阿敏又将旧事重提,这简直就是在揭皇太极的伤疤啊。
  看到皇太极黑下来的脸,阿敏心里冷笑一声,脸上却肃然道:“上次杨峰在给陛下的信里公然宣称,若是陛下不将马喀塔和承欢两人交出去,他就会出动大军对我大清不利,这件事大家都没忘了吧,臣觉得此番明人出动大军必然跟此事有关!”
  “你放屁!”
  皇太极再也忍不住,指着阿敏的鼻子喝骂道:“阿敏,你是不是想让朕恭恭敬敬的将马喀塔和承欢打扮好了,亲自送到明人的手里,这样才能如了你们的心意?”
  阿敏却肃然道:“陛下,若是将两女交出去便能免去一场刀兵的话,臣以为确实可行!”
  “我草!”
  皇太极这回是真的暴怒了。
第四百三十四章
被打乱的计划
  俗话说得好,人要脸树要皮,皇太极好歹也在关外称了帝,自认为可以跟大明的皇帝平起平坐了,可如今老婆被人掳走不说,还要亲自将两个女儿也送给敌人,这让他如何忍受得了。
  “欺人太甚!”
  皇太极豁的站了起来指着阿敏怒喝道:“阿敏,你真当朕不敢杀了你吗?”
  看到皇太极发怒,阿敏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只是他虽然跪了下来却依然昂首道:“陛下,您就是杀了臣,臣还是这么说,若是能用两个女人换来大明的退兵,这无论怎么看都是划算的。”
  “你!”
  看着跪在地上的阿敏,皇太极气得身子直抖。
  是的,从理论上来说如果能用两个女人换来一国的平安,这笔买卖当然划算,可后果呢?如果传了出去大清竟然靠献女人来换平安,那他皇太极的脸面往哪搁?
  要知道皇太极登基之后又是远征漠北又是打算远征朝鲜,好不容易刷了一把声望,现在如果传出他要将自己的女人献给大明换取平安的话,他登基以来所做的努力就全部白费了,这对于雄心勃勃想要击败蒙古、朝鲜吞并大明的皇太极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这个阿敏的用意何其歹毒啊!”皇太极看着依旧跪着的阿敏杀心大起,有好几次他都想喊来侍卫将阿敏拖出去给砍了,但理智告诉他,面前跪着的这个人是他老子努尔哈赤钦封的二贝勒,若无正当的理由就要杀了他,他旁边这些兄弟们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不过皇太极还是有几个死党的,看到自家主子受窘,一旁的宁完我赶紧站了出来反对道:“陛下,奴才有话要说!”
  皇太极看了宁完我一眼,只是从嘴里吐出了一个字:“讲!”
  宁完我道:“陛下容禀,孙子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不可不察也。既然明国人连京营都出动了,江宁军两万大军也不见了踪影,难道只是为了两个格格而来吗?那也太过儿戏了吧?想那大明皇帝再荒唐也不会拿军国大事开玩笑,依奴才之见,这不过是那杨峰的一个借口而已,其目的就是借此狠狠的羞辱陛下一顿,无论陛下是否将两位格格交出去,大明都会对我大清用兵的。”
  “唔……宁完我言之有理!”听了宁完我的话,皇太极可谓是“龙心大悦”,看向宁完我的目光满是欣赏,这个宁完没有枉费朕的大力提拔啊,关键时刻很给力嘛。
  而阿敏则不一样,他狠狠的瞪了宁完我一眼,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既然宁学士这么说了,那本贝勒也无话可说了。希望异日若是江宁军兵临盛京城下的话,宁学士也能如此款款而谈才好。”
  “我……”
  宁完我哪里敢跟号称二贝勒的阿敏顶嘴,只能垂下了头默不作声。
  还是皇太极厚道,看到宁完我被阿敏欺负,他轻哼了一声:“好了,宁完我也是出于一片公心嘛,阿敏你又何必咄咄逼人呢?咱们还是来议一议如何应付那三万京营吧,大贝勒,对此你有何见解啊?”
  代善想了想说道:“陛下,臣以为京营虽然号称精锐,但它不过是一支刚重建不久,因而战力即便不俗,但也强得有限,顶天也就跟辽东的兵马一样,如今臣最担心的还是那突然消失不见的两万江宁军,它们才是我大清的心腹大患啊。”
  提到江宁军,众人全都不吭声了,一些人脸上甚至露出了惧色。自从江宁军组建以来,在杨峰的带领下屡败清兵,它的威名可不是吹出来的,而是一场场硬仗打出来的,就连努尔哈赤也被杨峰一顿万人敌给炸得重伤不治,最终一命呜呼,可想而知江宁军的厉害了。
  皇太极见状有心想要贬低江宁军几句鼓舞士气,但话到嘴边却又被他咽了回去,作为一个连自家媳妇都被人抢走的人,若是硬着头皮说贬低别人,只能惹人耻笑,他皇太极也是要脸的。
  众人商议了好一会,直到最后也没商议出什么章程来,毕竟现在连江宁军在哪都不知道,如何制定出计划来?不过他们也不是什么也不做,有鉴于进来明人咄咄逼人的态势,加上经过一年多的休养生息并征服了漠北的蒙古人,满清也恢复了一定的实力,现在他们腾出手来跟明军掰掰腕子,所以皇太极决定,先下手为强,亲率八万大军再一次对锦州发起攻击。
  做出决定之后,满清庞大的战争机器立刻开始开动起来,半个月后,皇太极率领八万满猛大军开始朝锦州方向开去,而这一切,作为始作俑者的杨峰却没有收到消息。
  “什么……陛下把三万京营派到辽东去了?”厦门征南大都督府里,杨峰看着风尘仆仆的曹大忠吃惊的瞪大了眼睛,“这么大的事情,陛下为什么不提前跟我说一声?我也好提前做好准备啊,现在三万大军快到辽东了,你才跑来告诉我,你让我怎么配合?”
  看着怒气冲冲的杨峰,曹大忠也是一脸的尴尬,说不出话来。其实这一次朱由校突然决定派出京营远赴辽东作战也是大出了许多人的意料,不过令人差异的是朝中的重臣们对此竟然没有多少人表示反对,就连平日里什么事都喜欢指手画脚的御史和言官也默不作声,摆出了一副观望的态度。
  想了想,曹大忠才说道:“侯爷,咱家曾听陛下说过,温室里是养不出傲视严冬的梅花,只有让京营的将士真正经历了战阵厮杀,他们才能成长为真正的精锐。”
  “嘿……”
  杨峰没好气的,给了曹大忠一个白眼,没醒到朱由校还会用他的话来怼他了。不过对满清用兵也是他之前和朱由校提前说过的,现在朱由校不过是增加了三万京营人马而已,只是这样一来自己先前的计划就要做出改变了。
  长叹了口气,杨峰没好气的摆了摆手:“罢了罢了,去就去吧,不过这样一来本侯的计划就得提前了,你马上回去告诉陛下,本侯马上就集结兵马准备北征。”
  曹大忠嘿嘿笑了笑:“侯爷,咱家来之前陛下已经说了,让咱家跟着侯爷一起行动,就不用回去了。”
  “嘿……”杨峰顿时被气乐了。
第四百三十五章
是明国人的骑兵
  看着面前露出讪讪笑容的曹大忠,杨峰的笑容慢慢淡了下来,他意味深长的问了句:“怎么,皇上让你来江宁军里做监军?这是陛下的意思还是你出的主意啊?”
  看到杨峰有翻脸的迹象,曹大忠心中就是一紧,赶紧道:“天地良心啊侯爷,这可不是咱家出的主意,而是自打成祖年间就传下来的规矩啊,以前陛下之所以并未在江宁军里派监军,那是因为彼时的江宁军和此时的江宁军大不相同,侯爷您也要体谅咱家的难处啊!”
  “嘿!”
  杨峰哼了一声就不说话了,不过他转念一想,明朝往军队派监军的习惯那是早在成祖朱棣时期就有了,还真不是朱由校故意针对他的,以江宁军如今的赫赫威名,朱由校能忍到现在才派出监军已经算是很有耐性了。
  看着俩色有些阴晴不定的杨峰,曹大忠心里也是一阵感慨。两年前杨峰不过是一个刚从南洋来大明做生意的生意人,就连跟他说话的资格都没有,靠着给自己送的礼物当上了江东门千户所的千户,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打拼,这家伙现在已经爬到了足以让自己仰望的资格,难怪老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啊!
  时间第点点过去,曹大忠的心情也越来越紧张,他最怕的就是杨峰突然发脾气将自己赶出去,这样一来自己完不成任务不说,恐怕将来的前途也是一片灰暗吧。
  不过曹大忠最怕的事情并没有到来,杨峰沉吟了半晌后才点头道:“既然皇上派你来做监军那你就做吧,不过咱们得事前说好了,你在江宁军中拥有监督、巡查的权利,你可以看可以听可以问,但绝不能干涉江宁军的军事作战等行动,否则若是因为你而影响到了大军的行动和作战,那本侯只能请你从哪来回哪去了,你能做到吗?”
  听到杨峰终于同意让自己留下,曹大忠心中大喜,赶紧忙不迭的点头道:“侯爷尽管放心,咱家这次来就只带了一双眼睛和一双耳朵来的,您就当多了个吃闲饭的人,其他的事咱家是不会干涉的。”
  “这就好!”
  杨峰点点头,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这次大军行动跟以往不一样,以往江宁军要对满清用兵都是通过陆路行动,但自从杨峰的福建水师初具规模后,杨峰就有了另外的想法。
  如今的福建水师拥有第一第二两个舰队,共有大小船只一百多艘,虽然真正能称之为战船只有清远号、宁远号、辽远号、以及刚下水的三艘六级战舰和两艘缴获的荷兰战舰共八艘战舰。
  但第二舰队却拥有上百包括大福船在内的大小福船上百艘,这些船只用来作战或许不行,但用来运输人和货物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经过杨峰和卢光彪等人的计算,这些船只全部出动的话,一次就可以将两万大军运送完毕。
  而且比起陆路,海运的优势更加的明显,如果按照以往的经验,如果两万江宁军从南京赶到辽东,没有一个月甚至一个半月的时间根本做不到,但若是从海上运输的话,这个时间甚至可以缩短到一个星期甚至更短,这就是海运的优势了。
  此次北征,杨峰没有动用自己在福建的部队,而是直接调集了南京的军队。八月初五,杨峰带着一百多艘大小船只出现在钱塘江上的时候,耿秉义早已率领让满清的探子到处找不着的两万江宁军等候多时了。
  见了面之后,双方来不及叙旧,杨峰便大手一挥让将士们开始上船,几个时辰后一百多艘船只便浩浩荡荡的离开了钱塘江朝着北方而去……
  在清远号的甲板上,杨峰刘惜和十多名江宁军军官的拥簇下眺望着的远处的海景,看着已经西斜的美丽夕阳,杨峰不禁感慨的说道:“这大海的海景可真是漂亮,就如同江南水乡的女孩一般妩媚,难怪那么多人喜欢大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5/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