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1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751

  那些新兵们面容青涩动作也颇为笨拙,脸上还带着些许紧张的神情,而反观他们身边喊口令的教官,一个个神情从容动作沉稳,脸上那股百战老兵的铁血之气是怎么也抹不掉的。
  又走了一会,听着校场上不断传来的口令声卢象升又指着那些在口令声中排着队走来走去的新兵问道:“这些新兵一定要训练完三个月才能分配道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吗?”
  “正是!”百总点了点头:“这是伯爷定下的规矩,也是咱们江宁军的传统。伯爷说了,这些新兵在一个月前还是一个平头百姓,想要把他们身上的散漫的气息去掉就必须经过这一关,否则就不能称为一名军人。别看现在让他们整天排队走路,但正是要通过动作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不是一名老百姓,而是一名真正的军人。”
  “真正的军人?”卢象升三人听着这名百总的话,不禁回忆起了昨日杨峰和他们探讨时说过的话语。
  过了一会杨国柱突然长叹了一声说道:“卢大人、虎大人,虽然不想承认,但不得不说江宁伯在治军方面已经将我等远远抛在了身后。虽然不知江宁伯为何要将我等三人调来协助他,但本督想说的是,咱们日后若跟得上降宁波的呃脚步就必须奋起直追才行。所以我决定要跟着这批新兵一起训练几个月,否则等三个月过后,咱们这些人在军容军机上说不定还不如这些新兵呢,若是这样的话届时咱们可就难堪了。”
  “杨大人言之有理!”虎大威也深有感触的连连点头。
  卢象升虽然没说话,但他的眼中却露出了一股浓浓的好胜之意,对于杨峰卢象升的感情其实是有些复杂的。一方面他有些不解为什么杨峰会将他这个素未谋面的人调来京营帮他,他在心里也感激杨峰给了他这个机会,但是出于文人的骄傲和杨峰在文官集团中的口碑,卢象升又有些不愿意承认杨峰比他强,这种矛盾的心里也导致他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态度去面对杨峰。
  “就让我看看你一手打造的江宁军到底厉害在哪里吧?等到我把你练兵的方法都学会了,我会让你知道其实文人也是可以征战沙场的。”听着周围不断传来的口令声,卢象升心里暗自想着……
  卢象升是个说做就做的人,当天下午他和杨国柱、虎大威俩人便住进了新兵营,并且告诉新兵营的教官,让他们把自己当成新兵一样训练。只是自以为做好了吃苦准备的他们刚住进新兵宿舍就遇到了第一个难题。
  “什么……练习叠被子?而且还要叠成这种形状?”
  卢象升看着面前叠得四四方方好像豆腐一般有棱有角的被子,突然有种天雷滚滚的感觉。他可以发誓,他这辈子就没见过叠得这么平整的被子。其实不止是他,站在他旁边的虎大威和杨国柱同样也是目瞪口呆。
  “这床被子真是你们叠出来的?”虎大威有些吃惊的轻轻摸了摸床上的被子,眼中中充满了怀疑的目光。
  “当然,若是大人不信,卑职可以给大人示范一遍。”一旁的百总微微一笑,随手将床上的被子抖开,然后当着三人的面开始一板一眼的叠起了被子,几分钟后一床叠得四四方方的被子就出现在三人的面前。
  看着一床平常的被子就这么当着他们的面变成了一块整整齐齐棱角分明的豆腐块,卢象升第一次升起了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将被子叠好后,这名百总微笑着对三人道:“三位大人,卑职已经为三位大人示范过了,现在请三位大人来试一下。”
  “好……试试就试试。”
  虎大威大步走到了自己的床铺前,抓起床上的被子开始叠了起来。结果是不出意外的,好好的一床被子愣是被他叠成了一团好像堆在一起的看不出什么形状的东西。
  看着自己努力了半天的成果,虎大威有些黝黑的脸涨成了紫酱色,他很难相信自己努力了半天就弄出了这么一个玩意,看着一旁似笑非笑看着他的这名百总,他的额头几乎都冒出了汗珠,这有些垂头丧气的对杨国柱和卢象升道:“两位大人,你们来试试吧!”
  杨国柱和卢象升也分别上前叠起了被子,但结果还是很令他们失望,这床被子就像是跟他们有仇似地,他们忙活了半天就是叠不出四四方方的效果,最后三人大眼瞪小眼,愣是说不出话来。
  象他们三个人,杨国柱和卢象升家里的条件都不错,从小就没叠过被子,这些年当了官后就更不用说了。即便是降卒出身的虎大威也是如此,当了这么多年的官了,早就习惯什么事情都交给下人去做,现在让他们做叠被子这种事确实是难为他们了。
  卢象升虽然性格不善迎合,但他的智商却不低,否则也不可能考上进士,他同时注意到了一旁的百总脸上那似笑非笑的脸色,立刻就意识到了这很有可能是对方给自己的下马威。
  卢象升心里先是有些恼怒,但转念一想这种情绪就被他压了下去,他对这名百总拱手诚恳的问道:“敢问林百户,这叠被子有何诀窍,可否告知本官呢。”
  “当然可以。”这名姓林的百户眼中闪过惊讶之色。
  刚才林百总之确实有难为他们三人的意思在里面,在他看来这三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家伙竟然一来就得到了伯爷的重用担任了京营提督,他们这些曾经跟满清鞑子浴血厮杀过的人反倒要屈居他们之下,这让他很不服气,虽然江宁军军机森严他不敢明着挑衅这三个人,不过暗地里给他们上点眼药还是可以的。不过看到卢象升竟然能放下架子虚心请教,这也让他有种成就感。
  看到卢象升放下架子请教,林百总也没有拿捏,他拿起被子一抖对三人说道:“三位大人,这叠被子也是有诀窍的。叠被子讲究的是三分叠,七分修。被子叠的好不好,很大一部分在于后头怎们修。涉及到“面”,一定要做到平整,没有褶皱,没有凸起或者凹陷,面与面之间呈九十度……”
  林百总一边讲解,卢象升三人则是一边缓缓点头,其实叠被子的诀窍很简单,他们一会就明白了道理,剩下的就是靠实践了,不过这也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这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于是乎,从叠被子开始,卢象升三人便开始了他们的“新兵”生涯。
  而这一切也瞒不过杨峰,其实卢象升三人要求从新兵开始训练,一开始杨峰就知道了,不过他并不阻止,反而对三人的举动感到很满意,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愿意从头学期,这就证明自己没有看错他们,否则若是一开始他们就颐指气使的摆出提督的架子,那么杨峰就真的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人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卢象升三人也开始渐渐的融入了新兵训练当中,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日子一天天过去,三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这三个月里,卢象升三人可谓是感触良多,他们也逐渐对眼下这支名震天下的江宁军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第三百二十七章
挖根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京营三万新兵的训练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三个月的新兵训练期结束后三万支“棕贝斯”燧发枪以及一大批军需物资也从南京运抵北京,新兵们已经正式开始了火器射击以及更高一级的作战训练,相信半年后这支新建的军队就可以成军。
  朱由校也非常关注这支新建的武装力量,他也时常宣卢象升、杨国柱和虎大威这三名掌握了京营实权的提督入宫,不断向他们询问京营新军的训练情况,同时对这三人也嘘寒问暖并时不时的加以赏赐,几番动作下来也将卢象升三人感动得不行,颇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
  一天下午,杨峰正在江宁伯府里召见运动物资来京城的耿秉义。由于杨峰的保举,耿秉义已经晋升为江宁卫千户所的指挥同知,正三品的官职,对于原本的理想只是能当上千户的耿秉义来说能得到这个官职可谓是意外之喜了。
  看着端坐在面前的耿秉义,杨峰微笑道:“老耿,还没恭喜你当上了指挥同知呢!”
  耿秉义恭敬的说道:“伯爷这是哪里话,卑职能当上指挥同知全都是托了伯爷的鸿福,若无伯爷栽培,卑职这辈子能当上千户就算是顶天了,哪能象现在这般官居三品呢。”
  杨峰深深看了耿秉义一眼含笑着点了点头,当这么久的官,再加上这么些年的阅历,他自然看得出耿秉义说这番话确实是发自肺腑。
  耿秉义说完后,看着含笑不语的杨峰又说道:“伯爷,最近几个月以来,您总是呆在京城,都还没回过南京呢,南京的兄弟们都有些想您了,总是有人问卑职,说您什么时候会南京,卑职都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们解释了。”
  “本伯也很想回南京看看,只是最近忙着训练京营,总是抽不出时间啊。”说到南京,杨峰的脸上也露出回忆之色。
  看到杨峰好像没有听明白自己的意思,耿秉义咬了咬牙,大着胆子起身拜倒:“卑职自然知道伯爷被陛下任命为京营总督,可请恕卑职直言,江宁卫才是您的根,您的心思还是要多放在江宁卫这边才是。”
  “嗯……”
  杨峰一听,眼中立刻露出一丝摄人的寒芒,耿秉义这句话可以说是很直白也很大胆了。要是被御史或是言官听见耿秉义这个指挥同知绝对要被弹劾得满头是包,只是他敢当着杨峰的面这么说也足以证明他对杨峰的忠心。
  而他意思,杨峰也明白。京营总督只是一个流官,充其量只能干上几年,皇帝随时会把你换掉,而指挥使则不同,这个官可是世官,是可以干一辈子的,耿秉义这么说就是在提醒杨峰不要本末倒置了。
  看着说完后低头不敢看自己的耿秉义,杨峰轻叹了口气将他扶了起来柔声道:“老耿啊,你的心意本伯明白。但你要知道如今本伯不仅是江宁卫指挥使,我还是南京总兵,更是大明的江宁伯,陛下既然将重建京营的重任托付给我,我又怎能不尽心尽力呢。况且江宁卫的事情已经走上了正轨,有你、李革、陈添、苟醒马、严狄等一众人在,本伯对江宁卫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伯爷……”听道杨峰可以说是掏心掏肺的话,耿秉义眼眶红了起来,哽咽道:“伯爷对卑职恩重如山,卑职不敢或忘,既然伯爷暂时不能返回江宁卫,那么卑职等人就替伯爷把江宁卫看好,绝不能让人抢了去!”
  看着真情流露的耿秉义,杨峰拍拍他的肩膀道:“老耿,你有这份心就很好了。不过听你话里的意思,这段时间本伯不在,江宁卫那边是不是有人想要挑事?”
  “是的!”耿秉义有些忿忿的说:“自打咱们的土豆亩产达到数千斤以来,便不时有粮商跑到江宁卫,四处联络咱们卫所的军官,想邀请卑职加入什么商行,卑职算是看明白了,他们邀请咱们加入商行不过是个幌子,想要鼓动咱们跟他们一样提高粮价好一起发财,这些人都被卑职赶跑了。呸……这些粮商的良心都被狗吃了,如今世道这么艰难,他们还想着赚这种黑心钱,真是该杀!”
  “你能这么做就对了。”杨峰赞赏的说道:“我大明江南一带原本应该是鱼米之乡,只是由于商人逐利,看到养桑、种植果树赚钱,便一蜂窝的跑去种果树、种桑树,导致好好的一个鱼米之乡竟然连粮食都不够吃,得从湖北等地运粮过去,殊不知若是连肚子都填不饱你即便是织出再多的丝绸、养出再多的蚕又有何用?
  可恨有些奸商不仅没有看到这点,反而利用江南缺粮的契机囤积居奇大肆敛财,这样下去那些没有饭吃的百姓总有一天势必会揭竿而起,届时天下就要大乱了。”
  “揭竿而起?”耿秉义闻言也被吓了一跳,心里的话不禁脱口而出:“伯爷,不至于吧。”
  “不至于么?”杨峰轻哼了一声,耿秉义不知道,他这个后来人却清楚得很,“等到再过几年,小冰河气候导致天气越来越冷,北方地区的缺水情况也会越来越严重,加之官府的盘剥、兼并土地加剧以及辽饷的重重压力,到了那时候在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人的鼓动和带领下,起义暴动的浪潮将会席卷整个大明,最终将这个延续了两百多年的帝国彻底葬送!”
  不过现在说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意义,杨峰沉吟了一下后又说道:“老耿,你回去后准备一下,除了要抓紧生产,本伯已经派人吩咐李革、陈添他们,我们囤积在那里的食盐可以开始出售了,不过本伯担心届时会有人捣乱,所以安全方面你一定要抓起来。”
  “我们也要卖盐了吗?”
  听到这里,耿秉义的心开始剧烈跳动起来,虽然他在江宁卫并不负责生意上的事,不过他即便是再笨也知道卖盐是一件多么暴利的生意,如果大明皇家商行真的把手插到这个行当里去,用不了一两年他们肯定能赚得盆满钵满,只是兴奋过后他也开始担心起来。
  “大人,若是咱们也插手盐铁生意的话,恐怕会引来那些江南盐商的注意啊!”
  “注意……他们注意又能如何?”杨峰冷笑道:“难不成他们的口水还能杀人不成,你别忘了他们有笔杆子,可咱们却是有枪杆子!真要有不长眼的赶来挑衅,咱们也不介意把家伙亮出来,本伯倒要看看是他们的脑袋硬还是咱们的刀子硬!”
  看到杨峰旗帜鲜明的亮明了态度,耿秉义也杀气腾腾的说:“伯爷尽管放心,去年训练的那批一万二千人的新兵早已训练完毕,加上咱们原来的老兵,如今咱们手中可以动用的兵力足有两万,若是再加上刚开始训练的那八千骑兵,咱们的人马可就快到三万了,还用怕人吗?”
  “你能有这份自信就好!”杨峰欣慰的笑了:“你要记住,咱们大明皇家商行可是有陛下的一半份子在里头呢,谁敢对付大明皇家商行那就是在跟陛下的钱袋子过不去,咱们收拾他们那就是天经地义。”
  “对啊!”耿秉义恍然大悟的拍了拍脑袋:“卑职怎么给忘了这一层了,您老放心。谁要敢跟咱们捣乱,卑职立刻就去摘了他的脑袋!”
  “哈哈哈……”杨峰的笑声在客厅里回荡起来……
  杨峰从现代社会弄回来的五千吨食盐已经被他分别运抵京城、南京、镇江府、扬州府以及松江府等大明各地,就等着同时开业了。不过虽然对盘踞在江南各地的盐商反映早已有了准备,但杨峰还是小看了这些垄断集团的反映。
  天启六年五月二十六,大明皇家商行分布在大明各地的店铺同时出售食盐,他们卖盐也就罢了,而且卖的还是最上等的雪花盐,最要命的是这种雪花盐的售价仅仅为每斤三钱银子,这个价钱跟那些盐商们卖的粗盐是一样的。
  这立刻触动了盐商们最敏感的神经,大明皇家商行这是挖他们的根啊!各地的盐商们全都跳了起来,而身为江南士绅豪商代言人的东林党们更像是一头被激怒的疯狗一般,他们在刚恢复了身体的都察院左都御史高攀龙的带领下冲到了皇宫门口想要玩一把死谏,只可惜早就料到这种情况的朱由校立刻下令紧闭宫门,下令皇宫的侍卫把这些来找麻烦的人挡在了外面。
  看着紧逼的宫门和门口虎视眈眈看着他们的侍卫,有御史悲愤的说道:“奸人误国,竟然擅自打破祖制,私自贩盐与民争利,陛下却纵容此等奸臣祸乱朝纲,诸位大人,我等该如何是好?”
  立刻就有人建议道:“要不我们去堵那个奸臣的府门,或是冲进去将那个奸臣拖出来,我等一同为国除害!”
  只是这个人的话一出口便遭来了无数的白眼,那个奸臣的手段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位可是真正的心黑手狠,没看到他敢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一言不合就敢打人,你这次如果去堵他家的大门,你看他敢不敢当场把你砍死在门口。
  高攀龙脸色铁青,看着紧闭的宫门良久才冷哼道:“陛下以为躲在宫里面不见我等事情就算过去了吗,他也太天真了。须知民意不可违,等到民意沸腾的时候便是他后悔之时,诸位……我们先回去!”
  在皇宫里的朱由校正在听魏忠贤的报告,当他听说外面的人已经全部离开后不禁高兴的说道:“朕还以为这些人还要出什么幺蛾子呢,没想到他们也是虎头蛇尾啊。”
  魏忠贤在一旁恭敬的说:“陛下目光如炬,那些人自然不敢忤逆了陛下的意思。”
  “嗯……魏忠贤说的这话朕爱听。”朱由校笑了起来,他看了看恭敬的站在身边的魏忠贤说道:“最近这段时间司礼监有什么事情吗?”
  魏忠贤赶紧赔笑道:“回陛下的话,这段日子朝廷却是没什么大事,要是唯一值得一提的恐怕也就是土豆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百姓填饱了肚子,外头的百姓都在齐颂陛下的仁慈呢!”
  “诶……这跟朕有什么关系。”朱由校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他摆了摆手:“这个土豆可是江宁伯呈现上来的,跟朕可没有什么关系。”
  “陛下此言差异。”魏忠贤赶紧说道:“若无陛下的慧眼并下旨推广,土豆焉能在这么快的时间里推广开来,要说这里头没有陛下的功劳,奴婢第一个就不答应!”
  “哈哈哈……魏忠贤你可是越来越会说话了。”朱由校不由得大笑起来。
  看到朱由校开心,魏忠贤也在一旁跟着赔笑起来。这段时间他明显感到朱由校跟他疏远了不少,尤其是杨峰在朝廷的风头越来越盛后,他心中的危机感就愈发的强烈了,是以这些天一有机会他就往朱由校这里跑,陪朱由校将笑话聊天甚至办事,为的就是要挽回他在朱由校心中的形象和恩宠。
  两人说了一会,朱由校这才淡淡的说道:“魏忠贤,此次江宁伯在各地贩卖食盐,势必会触及到各地盐商的利益。江宁伯说过,为了银子这些人可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你身为东厂提督,肩上的担子可是很重啊,有什么情况发生一定要及时禀报于朕,明白吗?”
  说到这里,朱由校的脸上一阵肃然。自从杨峰答应将大明皇家商行的纯利润分给他一半后,这个商行已经成了他最重要的财源,一旦这个财源有失,那么他的复兴大计全都要变成水中花井中月。
  “喏……奴婢明白!”魏忠贤赶紧应承了下来,“陛下放心,奴婢保证一定不会让那些奸商毁了陛下的心血。”
  在说这话的时候魏忠贤心情是复杂的,既羡慕又嫉妒,对于大明皇家商行这个日进斗金的东西他早就眼红了,只是这个商行已经成了老朱家的命根子,给他三个胆子也不敢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