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1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751

  新任兵部尚书王永光站了出来大声道:“臣在!”
  “王爱卿,朕问你,江宁军送来的建奴首级兵部都清点完毕了吗?是否属实?是否有杀良冒功的嫌疑?”
  王永光深吸了口气,这才大声道:“启禀陛下,江宁军送来的首级兵部已经清点完毕,总共有首级一万五千三百二十八枚,全都是正宗的建奴首级,并无杀良冒功之说。”
  “哗……”
  大殿上又是一片喧哗声响起,虽然早就有了心里准备,但满朝的文武还是被这个数目给吓到了,这么多的首级实在是这十多年来从未有过的大捷啊。
  “这就好!”
  朱由校再也抑制不住脸上的笑容,他大声道:“朕为大明天子,当赏罚分明,杨峰在辽东期间为江山社稷立下如此大之功劳,朕当褒奖之!来人……宣旨!”
  “喏!”
  站在朱由校旁边的一名中年太监从身后小太监的手中拿过一份圣旨大声念了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危难见忠臣,杨峰奉命率兵增援辽东讨伐不臣,阵斩建奴贝勒莽古尔泰,并重创贼酋努尔哈赤,并斩杀建奴无数。不封爵不足以表其功,特册封杨峰为江宁伯,并赐丹书铁劵,加封其为左都督、宣威将军衔,钦此!”
第三百一十二章
诬告
  “哇……”
  这道圣旨刚被念完,几乎所有人都哗然起来,几乎所有人都用不可置信的目光看着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
  封伯了……这就封伯了?
  大明在开国之初,爵位分为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后老朱元璋同志估计是嫌分封的爵位太多,所以把子爵和男爵这两个爵位给去掉了,只保留了公、侯、伯三等,并定下了“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的规定。
  而且这些爵位还有两种,一种是只授给某个人,这个死后朝廷会把爵位收回。另一种是则是可以世袭,老子死了可以传给儿子,子子孙孙都能传下去。两者的区别是前者只有圣旨,后者除了圣旨之外还有皇帝特赐的丹书铁劵。
  但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老朱家的子孙性格千奇百怪。有昏庸的也有精明的,还有乱来的,但老朱家的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于封爵这种事情异常的小气,基本上过了永乐年间后老朱家的人就很少给人封爵了,到了明朝后期更是连一个封爵的人都没有。但是这个惯例今天却被破掉了,一个刚在奉天殿上大打出手的家伙竟然被封爵了,一时间大殿上全都是破碎的眼镜。
  “陛下……这万万不可啊!”
  震惊过后,立刻就有十多名官员站了出来齐声反对。
  其中一名穿着绯袍的官员大声道:“陛下,封爵乃是大事,爵位不可滥赏,臣请皇上三思!”
  众官员齐声道:“请皇上三思!”
  就连站在首位的内阁首辅顾秉谦也露出了惊讶的神情,朱由校今天的举动实在是出乎了他的意料,在他看来朱由校今天对杨峰论功行赏这是肯定的,一名刚立下如此大功的将领回朝后朝廷自然要对其进行封赏。
  大明虽然奉行的是重文轻武的政策,但却是最重军功。这些天顾秉谦也翻阅了杨峰近年来立下的功劳,可以说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清晰明了,让人想忽略掉都不行,但在顾秉谦看来朱由校最多也就是封杨峰为左都督或是右都督或是一个龙虎将军衔也就够了,没想到竟然一下就封了伯爵,这可就闹大了,要知道如今的大明已经一百多年没给人封过爵位了。
  看着这些异口同声的官员,杨峰一阵腻味,今天他自打来参加早朝后就诸事不顺,这些文官一个个都在针对他,先前弹劾他也就罢了,现在连封个爵位都要反对,这些人到底是有多恨他啊?
  这一刻杨峰突然有些理解朱由校的爷爷万历皇帝为什么可以连续几十年不上朝了,感情这些文官的行为实在是太恶心人了,他们就象一群苍蝇一样,只要盯住了一个人就会象不管不顾的扑过去,只要是这个人的事情不管是什么事,他们第一个下意识的反映都是先反对了再说。大明朝落在这样一群人的手里不灭亡才是咄咄怪事呢。
  有心想要辩护,但杨峰又不知从何说起,轻叹了一声后杨峰不禁暗自摇了摇头,看来今天这个爵位有些悬了,但是让杨峰感到惊讶的一幕出现了,平日里看似随和的朱由校今天的态度却是异常的坚决,只见他斩钉绝铁的说道。
  “朕意已决……诸卿不必多言,杨爱卿有大功于国,除了封爵朕实在想不出有任何法子可以表彰杨峰的功劳。太祖曾有言,“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杨峰初入辽东便数次大破建奴,阵前斩杀贝勒重创老贼努尔哈赤。前些日子更是献上了土豆这样可以说拯救无数黎民百姓的神物,这样的功劳若不能封爵,高攀龙,你这位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来告诉朕,什么样的功劳才能封爵?”
  听到这里,杨峰这才知道站在最前面的这个老家伙竟然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这可是个相当牛逼的职务,妥妥的二品大员。搁在后世那可就是中纪高官,副国级的大佬啊。
  饶是高攀龙反对杨峰最为激烈,但一时间也不由得有些语塞,只见他沉吟了一下才说道:“陛下,臣承认杨大人对大明确实有功劳。但是这些日子陛下也看到了,那么多官员都在弹劾杨大人,臣以为应该对其进行彻查,待到还杨大人一个清白之后才封赏也不迟,这样一来杨大人也不用背负那些骂名了,您说呢?”
  “对啊……”
  “陛下,高大人所言极是,眼下弹劾杨峰的折子如此之多,陛下应该先对其进行彻查,待到彻查完成后再对其进行封赏。”
  “臣附议!”
  随着高攀龙的话音落下,又是一群官员在一旁附和起来。
  “呵呵……这就是你们的理由?”朱由校都被气乐了。
  杨峰也被高攀龙的这个奇葩理由给恶心坏了,这个叫高攀龙的老家伙到底是从哪冒出来的,杨峰只能用蔫萝卜辣心儿这个词来形容。别看这个老家伙说得好像挺有道理的,看起来真象是为了自己好,可细细一想就明白真要听了他的杨峰这辈子也封不了爵。
  弹劾杨峰的折子如今都能堆成一箩筐了,真要等到查清楚恐怕他孙子出生了都查不完,更不要说欢他清白了,高攀龙这么说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不让他封爵。
  不过你还别说,高攀龙这个奇葩的理由竟然得到诸多官员的赞同,一时间又有数十名言官和御史齐齐拜了下来高呼道:“请陛下三思!”
  “你们……你们……”
  朱由校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一时间整座大殿的气氛变得寂静起来,不少文官都冷笑着看着站在当场的杨峰。你就算是战功立得再多又如何,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已,咱们只要略施小计就能搅合了你的好事,想要封爵?下辈子吧!
  就在朱由校脸色越来越青的时候,一个声音猛的响了起来:“陛下,臣有本奏!”
  朱由校一看,声音竟然是从右边的列班里传出来的,这边可是武官们在的地方,而且还是杨峰这家伙,这家伙竟然有本要启奏?
  大殿里的众人一时间也愣了起来,杨峰这个家伙竟然有本要奏?众人之所以惊讶倒不是说杨峰没有资格启奏,而是杨峰是武官,而在这种场合武官基本很少会上本子,这种国家大事他们也很少插得上手,所以久而久之右边的武将列班在朝堂上就沦为了摆设,之所以让他们上朝只是因为祖制如此,否则若是朝堂上全都是文官,恐怕皇帝晚上要睡不着觉了。
  断了一根手指的卢建深此时虽然疼得冷汗直冒,但依旧坚持着不下朝,此时的他看向杨峰的眼神里已经满是怨毒,闻言后冷笑道:“哦……杨将军也有本上,莫不如念出来也让众位大人听听,或许也可以学习一二。”
  “哈哈哈……”
  大殿里响起了一阵笑声,卢建深话的讥讽之意实在是太明显了,他分明是在讥讽杨峰这个武人恐怕连奏折都不会写呢。
  杨峰深深的看了卢建深一眼,这个家伙就象一条毒蛇,上次在南京因为崔呈秀的缘故杨峰已经放了他一马,没曾想他竟然变本加厉的几次三番的要置他于死地,看来有必要要对这个家伙下手了。
  看到杨峰那有若实质的杀意后,卢建深只感到全身一阵发冷,脸上的讥笑也僵持住了,止住了笑声的他有些不自然的转过了头不敢跟杨峰对视。
  “杨峰,你有什么本章要呈上来?”朱由校也好奇的问道。
  收回了目光后,杨峰这才指着高攀龙大声道:“陛下,臣要弹劾这位都察院左都御史,于自家的亲侄女私通,如此不知礼义廉耻的淫邪之徒,岂能高居庙堂窃据高位,请皇上将此人逐出朝堂以正朝纲!”
  “轰……”
  杨峰的话就像是一颗炸弹投进了大殿里,整个大殿就像是开了锅一般,差点就要炸开了,所有人就像是被雷劈中一般呆立当场。高攀龙是谁?他可是东林党的创始人,向来以廉洁清正著称,他的名声在东林党也是有口皆碑的,现在竟然被人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他跟自家侄女私通,这个打击对于向来自诩正人君子的高攀龙来说是致命的。
  “杨峰,你血口喷人!”
  向来以注重仪表而闻名的高攀龙全身颤抖,一口鲜血从他的嘴里喷了出来,指着杨峰的右手不住的抖动着,身体也是摇摇欲坠眼看着就要倒下来,旁边的两名官员赶紧扶住了他。
  朱由校的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他沉着脸说道:“杨爱卿,你说这话可要有实据,否则诬告一名大臣可是与所告之事同罪的。”
  “同罪?未必吧?”杨峰冷笑道:“陛下,微臣记得就在不久前,高攀龙可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状告微臣有通敌之嫌,蒙古期间纵兵杀戮抢掠蒙古牧民造成无边杀戮有伤天和。还状告微臣私自打造军械,有意图谋反之嫌。那么敢问陛下,若是诬告一名大臣便是与所告之事同罪的话,若是微臣没有造反的话,那么高大人是不是也要被以谋反的罪名拿下来啊?”
  “这……”朱由校语塞了一下才讪讪的说道:“这个不一样,高攀龙是都察院的御史,有风闻奏事之权,自然不用获罪。”
第三百一十三章
问策
  “风闻奏事?”杨峰眼睛一瞪,“皇上……这也太不公平了吧,凭什么这个高攀龙可以随便跟自家侄女私通,甚至跟自己的女儿扒灰,臣只是据实禀报也不行?”
  “你……”
  在两名同僚的搀扶下刚站稳的高攀龙还没来得及顺口气,就听到杨峰不仅一口咬定他跟自家侄女私通,现在更是多了一个跟自己女儿媾和的丑闻,一时间一口气喘不过来白眼一翻,发出咯的一声眼身子一软眼看着就要晕了过去,吓得旁边的人又是掐人中又是喊御医的。
  这时,朝中不少东林党人是真的被激怒了,只见一名御史大步冲了过来激动满脸通红的指着杨峰厉声道:“杨峰,你当朝诬陷大臣,该当何罪?”
  “我诬陷?”杨峰吃惊的说道:“你怎么知道我是诬陷的,而且还信誓旦旦的如此肯定,莫非和高攀龙女儿媾和的不是他,而是你不成?哦……我知道了,难怪那天有人看到你衣冠不整的从高攀龙家的后院翻墙出来,感情是高攀龙的女儿需求太旺,而高攀龙年纪太大又满足不了自家的女儿,所以他女儿又勾搭上了你,难怪你会这么激动。啧啧……真是看不出来啊,高攀龙竟然有这个爱好,喜欢玩三人行。真是开了眼界了,原来读书人的口味竟然如此独特,实在是令人佩服佩服啊!”
  “你……你……”
  这名御史年纪不大,也就三十出头的模样,平日里自诩饱读圣贤书的他哪里碰到过象今天这样的事情,一时间热血上涌,挥动拳头朝着杨峰打了过来,只是就凭这种战五渣的家伙哪里是杨峰的对手,早就等在那里的杨峰随手一拳过去,这位御史当场就被打晕过去,一时间大殿内又乱成了一团。
  这个时候,整座大殿已然乱成了一团,骂人的、救人的、看热闹的,整个乱成了一锅粥,也有不少人吃惊的看着杨峰,直到现在众人才知道,这个原本他们以为可以随意拿捏的家伙哪里是什么粗鄙的武夫,他简直就是全世界最无耻、不要脸的恶棍和无赖。
  其实能站在这个大殿上的人智商都不会差,所有人都清楚其实刚才杨峰说的东西都是他随口捏造出来的事实,可即便你明知道这是一种诬陷,但是男女之间这种事是全世界最难解释的东西。
  俗话说得好,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他们可以肯定,今天发生在大殿上的事情肯定不能保密,用不了多久就会以惊人的速度在京城传播,继而传遍整个大明,那时候高攀龙就是黄泥掉到了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想到这里,不少人看向杨峰的目光不禁有些变了,原本以为杨峰不过就是个从海外回来的暴发户运气好赚了点钱,去辽东打了几场胜仗后回来就不知自己有几斤几两的家伙,这样人在他们看来还真不算什么,只要他们愿意随便弄点小动作就能把他玩死,可现在他们才发现这家伙就是一匹狼,而且还是一匹不要脸又无赖的饿狼,其无耻程度简直令人咋舌。
  高攀龙刚只是阻止他晋升爵位,这厮立刻就能反咬高攀龙一口。作为东林党的创始人之一,高攀龙向来以清廉正值著称,但今天却被这家伙说成了一个跟自家女儿和侄女私通甚至是扒灰的淫I棍,这要是传扬出去高攀龙的名声可就毁了。
  或许你可以说这是杨峰在污蔑高攀龙,但是男女之事本来就不是那种容易说清楚的东西,反正做完之后裤子一提你怎么知道对方有没有做过。而且民间对这种事原本就是最热衷传播的,只要传扬出去的话高攀龙这辈子的名声可就毁了,一想到高攀龙临老竟然要晚节不保,众人心里不禁打了个寒颤。
  东林党这些人平日里全都以清廉而著称,对于廷杖、丢官罢职这些东西他们不但不在乎,反而引以为荣,可杨峰无意中的这招却是命中了对方的命门,试问一个跟女儿扒灰的人还能站在朝堂上对人指手画脚吗?
  众人可以想象,日后高攀龙若是再跟杨峰起了冲突,杨峰只需要说一句“你这个跟自家侄女乱伦的家伙也配弹劾我?”,就足以让高攀龙吐血。想到这里,所有人都打了个寒颤,
  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看着大殿上的众人,心里突然涌起了一股快意。
  按理说杨峰今天的所作所为应该会让他感到厌恶才是,但朱由校却没有任何的不适感。因为从他登基六年来,文管集团们就一再的跟他做对,每当他想要做什么事,这些官员们就会跳出来用祖制或是道德大义来说事,逼得他不得不妥协或是所办的事情无疾而终。
  朱由校早就想收拾这些人了,只是苦于一直没有办法,今天看到杨峰这么一搞简直就是大快人心,他高兴都来不及哪里会生气。
  这时候,杨峰有说话了,只见他朝着朱由校躬身道:“陛下,臣以为了证明高攀龙大人的清白,请陛下先派出锦衣卫或是东厂的人去高大人的家里将高大人家的女儿和侄女请到衙门里问个明白,又或是来个三司会审也可以,正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若是高大人果真没有跟他女儿和侄女通I奸,咱们也好还高大人和他女儿、侄女一个清白嘛。”
  “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