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751

  “这个确实是应该的。”听到这里杨峰就知道这事成了,宰桑这么说不过是在给自己找个台阶下而已。都说钱可通神,这话果然不假啊。
  宰桑这边的事情解决了,只是海兰珠这边却出了些小问题,当海兰珠得知自己这位新婚的丈夫竟然同时把自己的姑姑和妹妹也同时搞定之后整个人都傻了眼,得知真相的她虽然没有找杨峰大脑一场,但事后却足足三天没有搭理杨峰,等到俩人重归于好时,他们已经在返回大明的路途上了。
  春天到了,时间也到了天启六年,这一年的大明年比起另一个时空有了一些变化。而这个变化对于已经虚弱不堪的大明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得益于杨峰带来的土豆。虽然大明帝国的官场依旧是那么的腐败,但在朱由校的强行推动下,土豆还是在南京周边地区以及山西、陕西等少量地方进行了试点种植,这一种植下来不打紧,可是把大明整个官场给下了一大跳。
  虽然这个时代没有后世的化肥进行催肥,但土豆这种高产的农作物还是让种植它的农民以及官府大吃一惊,当朱由校和内阁的几名阁老看着下面报上来的土豆产量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平均亩产4356斤,老天爷,这是真的吗?”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黄立极看着下面送上来奏报将眼睛揉了又揉,又看了好几遍后这才将目光投向了在场的其他人。
  户部尚书李国苦笑着点了点头:“黄大人,本官刚收到下面报上来的产量时也被吓了一跳,刚开始本官也以为是下面的人为了媚上而联起手来欺瞒朝廷,后来本官还亲自到郊外的农庄那里亲自查探,最后才敢确定这些数据的真实性。臣可以肯定,若是能将这种土豆大面积种植,我大明将再无饥荒之忧,臣为陛下贺!”
  众人也齐齐站了起来,朝着端坐在首座的朱由校齐声道:“臣等为陛下贺!”
  坐在位子上的朱由校虽然努力维持自己的威严,但眼中的得意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他扫了眼众人淡淡的说道:“诸卿可还记得,去年的时候朕说过要在大明推广种植这种土豆,诸位曾经说过的话么?现在尔等还有何话可说?”
  听了朱由校的话,即便是这些官场上厮混了大半辈子的老油条也是老脸一红,尤其是吏部尚书黄立极更是坚决反对,更是声明自盘古开天三皇五帝以来还从未有产量如此高的粮食,杨峰这个人绝对是妖言惑众,应该将其拿下打入死牢。当时黄立极甚至还信誓旦旦的说,若果真有这种东西,他愿意脱下官袍致仕回家。
  而后来朱由校强制在京城郊区的农庄和陕西、山西两地的一些小地方试着种植这种植物时也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若是朱由校通过魏忠贤强制下令种植的,恐怕杨峰好心送来的这些土豆种子都会烂在仓库里。
  看着黄立极涨红的老脸,朱由校淡淡的说道:“黄爱卿,朕记得你去年说过,若是土豆能亩产数千斤的话你甘愿辞官回乡,是这样吗?”
  听到这里,黄立极的心立刻就是猛的一跳,他看着面无表情的朱由校,又看了看周围那些面露无奈之色的同僚,脸色变得苍白起来,他颤声道:“陛下……老臣……老臣……”
  朱由校面无表情的说:“黄爱卿,君子无信而不立,你不会是想食言而肥吧?”
  到了这个时候,黄立即知道自己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帮自己了,谁让自己已经当着皇帝和众位大臣的面把话都放了出去,现在想反悔也没用了。他惨笑着站了起来,朝着朱由校跪了下去磕了个响头泣声道:“陛下,老臣去了!”
  说完,他站了起来朝着门外走了出去。看着黄立即那孤单的背影,坐在朱由校下首的众大臣们只觉得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涌上心头,能爬到这个位子的人都不是傻子,他们很清楚朱由校为什么会突然把去年的赌约提了出来,他这是在告诉他们这些人,你们别以为朕收拾不了你们,再敢跟朕对着干这就是你们的下场。
  最后还是身为内阁首辅的顾秉谦站了起来说道:“陛下,黄大人虽然口出狂言,但他为官三十余载,一直都是兢兢业业,老臣恳请陛下能赐予黄大人应有的赏赐。”
  在明朝当官,大凡当到了三品以上,只要不是犯了大错被贬出京师的,在致仕的时候皇帝都会派人送一程,并赏赐给一些财物或是物件以示皇帝对臣子的褒奖。
  “赏赐?”朱由校的声音突然变得冰冷起来:“既然说到赏赐,朕想问问顾爱卿,这种可以活人无数的土豆好不好?”
  面对朱由校的质问,顾秉谦不敢不回答:“当然好,此物可谓是上苍赐予我大明的神器,若是能将此物大面积种植,我大明再也不用担忧饥荒。”
  “既然连献上此物的功臣咱们大明都没有给他任何褒奖,那反对种植土豆的黄立即反倒能获得朝廷的褒奖,顾秉谦,你就是这么当首辅的吗?”朱由校的声音就像是从冰库里飘出来似地冰冷。
  听到这里,顾秉谦再也不敢站立,赶紧跪了下来惶恐的说道:“陛下,臣有罪!”
  “陛下,臣有罪!”周围的几名阁老和尚书们也纷纷离座跪了下来。
  “哼……一群只会放马后炮的废物!”朱由校心里长叹了一声他正想说话,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外面传了过来,很快魏忠贤匆匆走了过来急声道。
  “陛下,不好了。贼酋努尔哈赤于十日前率领五万大军突然包围了锦州和大凌河堡一线,辽东告急!”
第二百八十五章
嗤之以鼻
  p天启六年三月初三
  大明的江南地带,诸如南京的莫愁湖已经变得春光明媚,开始穿着青衫的读书人成群结队的走过莫愁湖边,偶尔有风吹过。虽然全身起了鸡皮疙瘩,但许多读书人不仅不会打哆嗦,反而会故作潇洒的打开折扇轻轻扇几下以显示自己的潇洒。
  但以上的场景仅限于大明的南方,而对于辽东来说,这个时候正是大雪融化的时候,天气反而要比往日更加寒冷了。
  锦州的城墙很大,它的城墙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广三丈,上二丈四,长十数里。城基砌条石3层,墙体为外条砖内毛石,外设垛口,内设女墙,中填夯土,墙顶设海墁层水口,城墙四角设炮台,是辽东抵御后金铁骑的第一道也是最坚固的防线。
  今天,锦州的主要将领和官员数十人在诸多兵丁的护卫下站在了北城墙上,瞭望着城外那密密麻麻的大军脸色都变得很是难看,作为辽东督师的孙承宗看着两里地外那杆足有三丈高的大纛怔怔出神,这面大纛呈金黄色,上面用金丝线绣了九条金龙,张牙舞爪的十分凶狠,大纛的周围还镶嵌着各种名贵的宝石,在太阳的照耀下闪耀着炫目的光芒。
  “竟然是贼酋努尔哈赤亲自率军,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孙承宗喃喃的自语着,眼中闪过一丝不解之色。从古至今,两国交战的情况下一旦是君王亲自领军作战的话,那么战争的规模一定就不会小,但相应的也可以证明对方的图谋也一定很大。
  “孙大人,这是怎么了?为何是贼酋亲自领军?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曹大忠在一旁惊慌的问着,看着城外几乎无边无沿的大军原本保养得还不错的脸已经有些发白,此时的他十分的痛恨自己,明明可以在两个月前就返回京城复命,为什么要自作主张留在这里等杨峰。现在好了,杨峰没等到反倒把女真人给等来了。
  “督臣大人,建奴派人来了!”旁边有兵丁叫到。
  很快,一名全身白甲的女真骑士策马朝着城墙下跑了过来,他一直跑到距离城墙五十多步的时候才停了下来用汉话大声喊道:“城上的人听着,我们大汗说了,马上把杨峰交出来,否则我们大金国的大军必将踏平锦州城,入城后也将尔等尽数屠杀殆尽!”
  “他们是来找杨峰的!”
  城头上的人先是一惊,随后众人低声议论起来。孙承宗也是一愣,但很快他的脸上就露出了冷笑,低声对身边的一名护卫耳语了几句。
  那名护卫听完后走到城垛口大声喝道:“城下的建奴听好了,本督臣知道杨峰乃我大明栋梁,努尔哈赤恐怕是想招他做女婿吧?只可惜杨峰人是不会看上尔等那些番邦蛮女的,就算是你把女儿嫁过来也只是做丫环的命,你回去告诉努尔哈赤,让他死了这条心吧!”
  “哈哈哈……”城头上的明军将士们闻言哄堂大笑起来,一时间笑声震动了半空。
  “该死的,你们这些下贱的尼堪,你们等着!”
  那名白甲兵恨得牙痒痒的,打马飞奔回到了本阵,将孙承宗的话告诉了努尔哈赤,却是把努尔哈赤和所有后金将领重臣们气得七窍生烟。想他努尔哈赤好歹也是大金的大汗,现在竟然被讥讽为番邦蛮子,女儿也只配给人做丫鬟,这种耻辱如何能忍。
  一旁身材高大魁梧身披蓝色镶金边铠甲的莽古尔泰大声道:“父汗,这些汉狗欺人太甚,请大汗下旨,我们正蓝旗愿为先锋拿下这个锦州城!”
  看到莽古尔泰上前,时任镶白旗旗主的诸瑛之子杜度也上前道:“大汗,奴才愿意和三贝勒一起拿下锦州城,将那孙承宗抓来献给您。”
  看到莽古尔泰和杜度请战,不少人也纷纷上前嚷着打头阵,一时间场面颇为热闹,但是在众人当中也有一些人一直默不作声,只是冷眼看着众人。这些人大都是正红旗和镶蓝旗的将领,盖因这两个旗在去年攻打锦州的战役时被打得大败而逃,不但是元气大伤就连面子也丢了个一干二净,对于以战功杀戮为荣耀的女真人来说这样的败绩实在是太丢人了,像现在这种场合下他们自然不适合出头。
  代善而阿敏率领的正红旗和镶蓝旗固然是元气大伤,但还有一个人比他们更倒霉,这个人就是皇太极了。原本是去迎亲的,现在不但人没有娶到,反而把两个福晋也给丢掉了,若非皇太极原本就是个心智坚毅之辈恐怕早就崩溃了。
  几个月过去,原本颇为肥胖的皇太极奇迹般的瘦了下来,原本看起来意气风发的他如今整个人看起来多了一股阴霾的气息,整个人变得很是有些阴沉。
  皇太极没有理会周围那些正在请战的诸将,从怀里掏出一个单筒的千里镜朝着两里外的锦州城墙仔细端打量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努尔哈赤将手摆了摆,原本乱哄哄的场合立刻就安静了下来。只见努尔哈赤将目光看向了皇太极,沉声道:“皇太极,你来说说,这个锦州要如何攻打?”
  看到努尔哈赤竟然没有直接派兵进攻,反而询问起了皇太极,不少人心里在差异之余也有些鄙夷。
  这些日子皇太极异常的低调,整日都呆在他的贝勒府里很少出门,不少人都认为皇太极已经废了,一个连自己女人都能被抢走的家伙有什么资格担当重任,现在看到努尔哈赤竟然出言询问皇太极的意见,这也让不少人惊讶不已。
  皇太极抬起了头看向了努尔哈赤,今年已经六十六岁的努尔哈赤已经须发皆白,唯独一双眼睛还是那么的犀利,满是皱纹的面上充满了严厉,但皇太极还是能从努尔哈赤眼中看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心。
  皇太极心中一暖,恭声道:“父汗,孩儿以为锦州城高墙深,不宜硬攻,而应该将其包围起来,首先集中兵力拿下大凌河堡,而后再对锦州发起总攻!”
  “什么……简直是一派胡言!”
  “胆小鬼!”
  皇太极的话一出,许多将领纷纷嗤之以鼻。
第二百八十六章
激烈抵抗
  嚷皇太极的话却是让刚才嚷着攻城的几个人心里不爽了起来,莽古尔泰立刻就站了出来大声喊道。
  “父汗,我认为八弟此言差矣,如今我六万大军齐聚锦州城下,拿下锦州不过是时间问题,至于大凌河堡自有七弟率领的两万大军在那里,拿下大凌河堡或许力有不殆,但堵住明军赶来增援的道路却是绰绰有余,何须等到拿下大凌河堡再行攻城?”
  杜度也出来反对道:“大汗,奴才也以为八阿哥的话有些不妥。连懦弱的汉人都知道速战速决这个词,难不成咱们女真勇士反而连汉人都不如了吗?”
  看到莽古尔泰和杜度都站出来反对,周围的将领们也纷纷出言反对。要知道女真人可没有什么谦和恭顺的习惯,在他们的传统里只尊重那些能打能杀的勇士,象皇太极这样连老婆都被人抢走的人自然是没有让他们尊重的资格,哪怕他是大汗的儿子。
  看着纷纷反对自己的众人,皇太极没有说话,只是眼中那股不经意流露出来的阴霾却是更深了,他没有说话只是朝努尔哈赤深深的躬身下去,一阵大风吹过,将他那变得有些消瘦的身形变得更加的单薄。
  努尔哈赤没有说话,看着躬身站在自己面前的儿子,又看了看周围毫不掩饰的流露出不满神情的儿子和将领眼中露出了犹豫之色。
  看到这里,努尔哈赤有些犹豫了。今年已经六十六的他如同一只苍老的狮子,这只老狮子在寻找自己的继承人,但是他放眼望去却发现在自己一大群的儿子当中或是贪婪或是懦弱或是年纪还太小,唯一一个自己看中的儿子前些日子连老婆都被人抢走了,以至于如今成了众人的笑柄。
  在努尔哈赤看来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他很明白如果不在自己死去之前立下一个继承人的话,等到他死去之后搞不好自己一手创建的大金国就会因为内乱而分崩离析。
  看着齐齐反对的众人,努尔哈赤渐渐眯上了眼睛,不动声色的点点头:“莽古尔泰、杜度,你二人既然认为应该攻打那就打吧,你二人各率本部人马分别对南北二门发起攻击,岳托,你率领镶黄旗对东西两门进行佯攻,以为策应!”
  “嗻!”
  被点到名字的将领们纷纷抖了抖衣袖单膝下跪后很快就率军离开,随着一声声苍凉的号角响起,一队队辅兵开始抬着长长的梯子朝着城墙跑去,在这些辅兵的后面则是无数身披重甲的步甲兵和守兵,他们高举着各式兵器推着盾车朝着城墙冲了过去。
  “轰……轰轰……”
  城墙上的火炮开火了,锦州城在建造的时候,大明曾经向盘踞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购买了二十多门红夷大炮,锦州作为辽东重镇也安装了十一门火炮,最重的那门火炮甚至重达五千多斤,可装两斤火药,射程可达三里。
  这些火炮材质多为铜或铁,其特点是身管长,管壁厚,自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还是不错的。
  “轰……”
  一枚五斤重的铁丸击中了一辆外表披着三层牛皮并用厚厚的原木打造的盾车,在巨大的冲击力下这辆看似坚固重达几百斤的盾车瞬时间便四分五裂,躲在盾车后面的步甲和守兵们死伤惨重,他们有的被动能还未完全消退的弹丸撞上,整个人都被打成了碎片,有的则是被四处飞溅的木屑刺到了脸上和躯干,一个个哀嚎着满地打滚,那枚沉重的弹丸重重的砸在了地上,滚动了十多米压倒了好几名女真人后这才停了下来。
  “冲上去,杀死那些下贱的尼堪!”
  “大汗有令,拿下锦州城三天不封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